八九十歲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年齡?功成身退,安享晚年……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活法,可有一批大國工匠偏不。
年齡對他們來說,似乎并不是一個“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分水嶺,只要能走得動,就堅持為從事的事業(yè)奉獻力量,在他們看來,這種狀態(tài)已經渾然成了“人生的一部分”。
他們當中,有年過百歲的“七一勛章”獲得者陸元九、“人居國匠”吳良鏞,有已過鮐背之年的“北京時間之母”葉叔華、“殲8之父”顧誦芬,還有步入耄耋之年的中國核能奠基人王大中。盡管上了年紀,但他們依然勤勉,除了對自身事業(yè)的孜孜追尋,更有為年輕一代的考慮。
變老不是一個悲劇,只要頭腦保持靈活,好奇心沒有衰退,世界的景象仍然吸引著你。
102
陸元九
“七一勛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希望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們,把創(chuàng)新當作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科技報國,把人生最寶貴的年華奉獻給我們偉大的國家和民族?!?/p>
在炮火戰(zhàn)亂中輾轉求學,在荊棘虛無中拓荒求變。這位百歲老人的一生堪稱傳奇。
作為中國本土第一批系統(tǒng)學習航空技術的大學生,陸元九1949年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個慣性導航博士學位,同年,迎娶了留美碩士、安徽同鄉(xiāng)王煥葆。他用汗水、青春,為祖國實現火箭升空、衛(wèi)星環(huán)繞、九天攬月、踏足火星的壯麗夢想貢獻了畢生力量;他是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開拓者之一,更是慣性導航系統(tǒng)這一尖端領域的探路者……他的足跡訴說著一代中國知識分子求索報國的曲折多艱,他的經歷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拳拳初心。
回國后,陸元九首次提出了“回收衛(wèi)星”的概念;他和同事組裝出我國首個探空火箭儀器艙模型;他的著作《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上冊)》是我國慣性技術方面最早的專著之一,對我國慣性技術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他為“兩彈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設作出杰出貢獻。他還倡導要跟蹤世界尖端技術。在他的帶領下,中國航天先后開展了一批預先研究課題以及各種測試設備的研制工作,為我國慣性儀表研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個性耿直的陸元九,會為了技術問題和學生們爭得面紅耳赤,對產品質量要求極其嚴格。他常說:“我們的產品是要上天的,一定要保證質量。要求嚴格,可以讓年輕人進步快一點”。
陸元九一生簡樸,卻捐出自己的大筆積蓄,資助科學研究。在他看來,青年始終是未來。
盡管因為年歲已高的緣故近來不能堅持上班,但是他每天都在想著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他辦公桌前貼著座右銘“不急不惱,不懶不饞。人生難得老來忙,有問題查不出來是失職。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精于分析。嚴格、認真、執(zhí)著”。
100
吳良鏞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謀萬家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構建和諧美好的人居環(huán)境共同奮斗!”
作為著名的建筑學家、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家和教育家,2021年恰逢吳良鏞99周歲華誕,3月31日,“國匠:吳良鏞學術成就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展覽擷取吳良鏞工作中的吉光片羽,展示其在建筑設計、科學研究、規(guī)劃實踐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吳良鏞長期從事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基礎理論、工程實踐和學科發(fā)展研究,針對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建設規(guī)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廣等特點,創(chuàng)立了人居環(huán)境科學及其理論框架;成功開展了從區(qū)域、城市到建筑、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guī)劃設計研究與實踐。他獲得過國家最高科技獎和許多國際大獎,以及多國授予的榮譽稱號,國家天文臺命名一顆小行星為“吳良鏞星”。
以“為生民立命”的大儒擔當,引發(fā)出他“天下人居”的思想與實踐,并逐步形成豐滿的“人居環(huán)境科學”理論體系,吳良鏞把中國建筑師的視野從單體建筑的精雕細琢引向一座城市、一個經濟協(xié)作區(qū)的宏偉規(guī)劃:大北京、京津冀、長三角、滇西北、三峽庫區(qū)……最美的藍圖畫在神州大地之上,宏大的空間敘事展現出中國建筑師的大手筆。
雖已年邁,但對未來仍充滿期待。他勉勵建筑界學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謀萬家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構建和諧美好的人居環(huán)境共同奮斗!
95
葉叔華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名譽臺長
“要辦成一件事情,如果有百分之四十的可能性,但你不去努力的話,百分之四十就變成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零,但是你去努力的話,百分之四十的可能性就會變成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百?!?/p>
2021年11月2日,在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她”論壇上,本刊編委會主任——95歲的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名譽臺長葉叔華,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一時在網絡引發(fā)熱議。
她,投身天文事業(yè)70余載,長期從事天體測量和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促進了上海天文臺與美國宇航局和多國研究所的科研合作。
她是天文地球動力學的開拓者,也是我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她主導建立了我國的時間系統(tǒng),被稱為“北京時間之母”。1994年,國際編號為3241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葉叔華星”。
她提出建設中國甚長基線射電干涉測量(VLBI)網,推動建成“天馬望遠鏡”,大幅提升我國射電天文觀測能力,為我國的探月工程作出了巨大貢獻。
步入鮐背之年的葉叔華,絲毫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
她積極推動中國成為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陣列(SKA)的七個創(chuàng)始成員國之一,并爭取在上海建立SKA區(qū)域中心;推動我國天文觀測向太空、月球,甚至是向火星、木星及更遠的太陽系邊緣不斷拓展。直到如今,她依然堅持工作,研究上海天文臺的發(fā)展方向,“大概七八點鐘起床,九點后到單位,下午兩點半回家看文件消息,我從事著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p>
92
顧誦芬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了解航空的進展,就是我的晚年之樂。我現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點書,翻譯一點資料,盡可能給年輕人一點幫助?!?/p>
顧誦芬,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中國航空界唯一的兩院院士,是航空工業(yè)唯一的航空報國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70年航空報國路,由于國防與航空工業(yè)的特殊性,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隱姓埋名。回首往昔,顧誦芬的工作經歷與新中國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軌跡完全重合。他見證了新中國航空事業(yè)發(fā)展70年,也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y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構建起現代航空產業(yè)體系的過程。
他不僅組織攻克了一系列航空關鍵核心技術,主持建立了中國飛機設計體系,主持研制的型號開創(chuàng)了中國殲擊機從無到有的歷史,牽引并推動中國航空工業(yè)體系建設,主持編纂了70余冊航空科技書籍,還培養(yǎng)了大批院士、專家等領軍人才,支撐了中國航空武器裝備型號研制。
他已邁入人生第92個年頭,依然堅持到航空工業(yè)集團科技委去上班,不為名、不趨利,“未來我們的飛機要具備隱身能力,電子、火控系統(tǒng)、發(fā)動機要做好。中國航空事業(yè)需要人才,我想對年輕人說,心中要有國家,牢記歷史,多讀書多思考,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詠世德之俊烈,誦先人之清芬。顧誦芬人如其名,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對祖國航空事業(yè)誠摯的愛,用嘉言懿行激勵著后輩們不忘初心、奮勇向前。
86
王大中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
“科研工作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值得一輩子去追求和奮斗。但是,科研如登山,過程往往充滿著困難、挫折和風險。我個人體會,克服這種困難需要有悟性、勇氣和韌性。”
2021年11月3日,86歲的王大中榮獲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隨后,王大中、高祖瑛伉儷決定將全部獎勵金捐贈給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王大中獎學金”。
王大中是國際核能領域的著名學者、戰(zhàn)略科學家、教育家,他帶領清華大學核能研究團隊,走出了我國以固有安全為主要特征的先進核能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世界的成功之路,從關鍵技術攻關到實驗堆,再到示范工程建設,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破解了世界難題,為我國在先進核能領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作為中國第一批反應堆專業(yè)的學生,王大中的科學求索之路與國家的核能事業(yè)緊密交織在一起,一干就是60多年。作為極具前瞻眼光的核科學家,王大中時刻關注國際先進核能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和國家需求。
認識王大中的人都這樣評價他:瘦弱的身軀充滿著非凡的智慧,謙和的外表蘊含著堅定的意志。在國家需要核能時,他依然選擇了核反應堆專業(yè)。在核能發(fā)展陷入低谷時,他堅持初心,不言放棄。在認定了固有安全的學術目標后,他持之以恒,直至登上反應堆安全的高峰。
王大中說過:“我始終有一個理念,對于核能利用來說,安全就是生命線,必須始終放在第一位,而這個第一位除了人以外,還必須要有新的技術創(chuàng)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