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迪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的各項能力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價值。文章指出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法的應用價值,提出當前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法中的常見問題,對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法的學習技巧進行分析,指出隨文識字要與注音識字、部件識字、字理識字相結(jié)合,然后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三個角度出發(fā),提出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法的的有效應用策略,以期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法學習技巧
低年級的小學生必須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漢字時,存在學習低效化的問題,這與教師沒有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開展教學有關。教師如果希望開展高效化的識字教學,就必須使教學策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隨文識字法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本文對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法的學習技巧進行分析,幫助有關教師更好地掌握隨文識字法,以此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法的應用價值
1.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相符合。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知識儲備都比較低,相應的教材中選取的課文也往往是比較簡單、故事性、趣味性比較強的文章。課文本身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時借助課文生動、有趣的內(nèi)容進行識字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記憶生字。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小學語文下冊《開滿鮮花的小路》中,就是以童話故事的形式進行的識記。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識字水平。
采用隨文識字法時,往往需要運用多種方式、多種技巧,加上選擇的課文本身需要學生時常復習,因此,這種方式之下,學生的識字水平能夠進一步提升。例如,學生可以根據(jù)結(jié)構來記憶“念”這個字就是上下結(jié)構的,可以進一步分解成為“今”“心”,學生們掌握相應的識字規(guī)律后就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大大提升識字的效率。
二、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法中的常見問題
1.過于強調(diào)量,而忽視質(zhì)。
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說,學生的識字量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識字是閱讀、口語等的重要基礎之一,強調(diào)學生的識字量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將識字量作為教學的目標和重點就有失偏頗。識字需要與其他的訓練相銜接、相配合,不然就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學得快、忘得快”的問題,教師要注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寫作能力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2.過于強調(diào)教師引導,而忽視學生自主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習方式要進一步轉(zhuǎn)變,教師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之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被進一步挫傷,在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的應用中,部分教師存在機械、僵硬、死板式教學的問題,教師給學生布置一些機械性的抄寫作業(yè),希望學生能夠在多次抄寫中記住生字,不可否認,這種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方面扼殺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從機械重復中,僅僅是記住了字形,對于某個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甚清楚,也容易產(chǎn)生相應的誤解。另外,在一些地方也存在著教師識字教學不規(guī)范的問題,例如筆順順不規(guī)范,這些都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不利。
3.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缺乏明確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往往時間是比較有限的,并且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專注度又比較低,因此對于教師的要求就比較高,要求教師要有比較高的教學組織能力,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為了體現(xiàn)新課標的觀念,在教學安排上比較龐雜,有學生自我的識字標注、小組交流、課堂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在加上一些與課文關系不大的活動,一節(jié)課看起來熱熱鬧鬧,但是實際上缺失重點。
三、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法的學習策略
1.兒歌識字法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識字是一項基礎要求,低年級學生剛剛邁入小學校門,對語文內(nèi)容還沒有深入的認識,識字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兒歌識字法。兒歌識字法就是利用編兒歌或者順口溜的方式,將需要掌握的漢字以學生比較喜歡的方式熟悉并掌握,如一年級上冊識字“日月明,田力男”,通過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引導學生識字,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漢字的基礎上,教師仿照文本內(nèi)容進行相似兒歌的編寫。兒歌、順口溜歷來都是比較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識字方法,將識字的內(nèi)容與趣味方式進行有效的結(jié)合,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和積極性,構建高效識字課堂。
2.游戲教學融入識字課堂
以“春夏秋冬”一課內(nèi)容為例,經(jīng)歷了上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識字基礎,也學習了相關的漢語拼音知識,因此,此時的識字教學方法較上學期而言多了更多的選擇。比如,借助拼音游戲進行識字,從學生現(xiàn)階段掌握的一些與季節(jié)相關的詞入手,選擇一些簡單的字詞,以此增強學生的識字興趣。比如,給加點的字補充聲母、韻母等,對于當堂課中比較簡單的幾個與季節(jié)相關的詞語,先以游戲的方式進行預習。教師帶領學生制作識字游戲所需的字卡等工具,在課堂上兩兩一組進行比賽,看看哪組學生的預習效果更棒,采用游戲識字的方式,不僅能夠夯實低年級學生的預習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正確地識字,將識字當作是一項樂趣活動,而不是一項學習任務。
3.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識字課堂
猜字謎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趣味性較強的一種活動形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學習氛圍,深受學生和老師的喜愛,有效地提升課堂識字效果。部編版教材中安排的《猜字謎》一課便是如此,一方面讓學生學習更多與識字相關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能夠借助猜字謎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舉兩得。比如,“言”來互相尊重是一個“請”字,“請”是禮貌用語中常用的一個漢字,其本身就包含著相互尊重的意思,通過含義型的謎面將漢字的意思有效地表現(xiàn)出來,拓展學生的識字思路,讓學生感受不同的識字方法帶來的不同識字體驗。除了書本上的猜字謎內(nèi)容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拓展和延伸,比如,課前搜集整理一些識字謎語、字謎等,通過課堂比賽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看看哪個學生或者哪個小組能夠又快又準確地猜出字謎。一些具有競爭性的方法,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識字思維,而且能增加學生的識字機會
4.課后復習,強化掌握記憶生僻字。
復習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小學低年級隨文識字來說,不僅僅要會讀、會寫,還要會用,通過有效的復習和強化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和知識遷移的能力,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在這方面的能力上比較欠缺,因此,更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強化,幫助學生在課后對于學習的生字的讀音、意思、用法等方面進行深入理解,實現(xiàn)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
結(jié)語: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應用隨文識字法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相符合,并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水平,但是在應用中也存在著強調(diào)量而忽視質(zhì)、強調(diào)教師引導而忽視學生自主性等問題,在應用隨文識字中要與注音識字、部件識字、字理識字相結(jié)合,探究低年級識字教學,借助多樣化的策略和方法,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進一步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水平和教學質(zhì)量,推動整個語文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維霞.提高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識字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30):123-124+127.
[2]黃小倩.小學語文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20(86):29-30.
[3]秦拉吉.淺談小學語文隨文識字的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59.
[4]張惠娟.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探討[J].學周刊,2017(05):37-38.47FB96DF-C22A-4F1D-8D90-72670DF76C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