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
踏青游觀,誤入花田深處。
坐落在古老的劍湖旁的小鎮(zhèn),極有詩意的名字,吸引著我們踏青的腳步邁向這片古樸自然的樂園──遙觀鎮(zhèn)。
未近遙觀,便已看見大片的油菜花田,晃眼的金色從遠方潑墨般地渲染開來,在陽光籠罩下伴著微風(fēng)。金色似乎在流動,越發(fā)耀眼,想要把碧空也染上明媚的太陽之色。
走過油菜花田,蘆葦蕩躍入眼簾,曲折的木梁橋若隱若現(xiàn)。走在橋上,便被高高的蘆葦環(huán)繞,漫步其中,偶爾聽見幾聲蛙鳴。父親興趣盎然地摘一片蘆葉,做成童年愛玩的葉哨,聽著葉哨吹出的不成調(diào)的聲音,踏著不知去向的長橋,我們仿佛在時光的路上向回走,走到每個人各自的童年,無憂無慮,聆聽天籟。
漸漸走到了蘆葦蕩的盡頭,一葉木舟靜靜躺在岸旁,農(nóng)民趕著幾只鴨子在岸旁慢慢走著。我們跟隨農(nóng)民,在田間小路上前行。路畔零落地生長著幾株油菜花,雖不耀眼,但將青綠色的田地點綴得恰到好處。走過拐角,忽見成片的海棠花怒放在路畔,紅色的花苞,淺粉色的花瓣,連成沒有規(guī)則的漸變色,與油綠色的樹葉融合,使眼前的色調(diào)明艷起來,春的氣息彌漫開來。
忽然想起一句話,“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是吳越王給出游的愛妃信中的一句話,其中蘊藏著太多情感,春至花開,阡陌小道上的野花怎能被忽略?春游踏青,當(dāng)是這樣一個“緩緩”的過程,細看陌上的每一株花,傾聽每一處鳥語蟲鳴,徐步前進后,帶著滿心妙不可言的收獲而歸。
又走到一條臨河小道,一位老人坐在花海中靜靜垂釣,畫面在相機中定格,似乎一切都歸于沉靜,唯有陌上花開,成了永恒。
(指導(dǎo)老師: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