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凡,郭佳彥,馮海萌,高學智,麻曉霞
(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寧夏銀川 750021)
近年來,金屬含能配合物由于穩(wěn)定、可控、易修飾的結構,引起廣大化學工作者的研究興趣,而構筑這類配合物的關鍵是選擇合理的含能配體[1]。三唑類配體傾向于與過渡金屬離子配位,也易于對其進行合理改造,是一類理想的含能配體[2]。3-氨基-1,2,4-三唑-5-羧酸(H2atzc)是一種新型三唑衍生物,其結構(見圖1),該配合物中的羧基可有效提供催化燃燒中的氧含量,而引入氨基可以增加體系的含能性,引入的輔助基團豐富了三唑的配位模式,有應用于制備含能配合物的潛質[3]。
圖1 3-氨基-1,2,4-三唑-5-羧酸的結構
高氯酸銨(AP)是固體火箭推進劑的主要組分之一,它的熱分解行為對推進劑的燃燒性能有重要影響。含能配合物不但有助于促進高氯酸銨的燃燒分解效率,還不會降低體系的能量,是常見的燃燒催化劑[4]。本文以3-氨基-1,2,4-三唑-5-羧酸為配體,通過反復摸索實驗條件,制備出一種未見報道的鎳含能配合物[Ni(Hatzc)2(H2O)2]·H2O,通過紅外、粉末衍射、熱重、元素分析等對其結構進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催化燃燒催化性能。
EQINOX-55 型紅外光譜儀(KBr 壓片),德國Bruker 公司;元素分析儀,德國Elementar 公司;Pyris熱重分析儀,美國Perkins Elmer 公司;Smart Lab X-射線衍射儀,日本理學株式會社。3-氨基-1,2,4-三唑-5-羧酸(H2atzc),分析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iCl2·6H2O,分析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將H2atzc(6.4 mg,0.05 mmol)溶解于1 mL 氫氧化鈉(1 mol/L)和4 mL 去離子水,用0.5 mol/L 鹽酸溶液調節(jié)pH 約為7,置于試管底部;將4 mL 95%的甲醇溶液小心置于試管中部(v甲醇:v水=1:1);再將NiCl2·6H2O(11.9 mg,0.05 mmol)溶解于5 mL 甲醇溶液中(v甲醇:v水=2:1),小心置于試管上部,并封口保存。一個月后在試管中部得到綠色粉末,產率為61%(基于H2atzc)。該配合物在室溫下穩(wěn)定,不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亞砜等溶劑。
紅外光譜(見圖2),配合物在3 410 cm-1附近的寬強吸收峰為配合物中水分子的-OH 伸縮振動。1 600 cm-1與3 300 cm-1附近出現(xiàn)中等吸收帶對應于氨基基團的δ(N-H)和ν(N-H)。在1 300 cm-1附近出現(xiàn)強吸收帶屬于C-N 的伸縮振動峰。1 650 cm-1的羧基對稱振動吸收峰νs(coo-)與1 460 cm-1的反對稱振動吸收峰νas(coo-)表明羧基中的O 原子與Ni(Ⅱ)離子發(fā)生了配位。720~840 cm-1的吸收峰歸屬于Ni-O 與Ni-N 的伸縮振動[6],紅外光譜表征表明Ni(Ⅱ)離子與H2atzc 發(fā)生了配位作用,可能存在著配位水分子和游離水分子。
圖2 配合物的紅外吸收光譜
已有文獻[5]報道了H2atzc的鈷基配合物[Co(Hatzc)2(H2O)2]·2H2O,因此對比了二者的粉末衍射數(shù)據(jù)(見圖3)。結果表明,配合物和[Co(Hatzc)2(H2O)2]·2H2O 的粉末衍射數(shù)據(jù)非常相似,說明這兩個配合物有類似的配位環(huán)境。結合電荷守恒原理,推斷配合物由一個Co(Ⅱ)離子,兩個失去質子的H2atzc 的配體以及兩個配位水分子組成,形成六配位的八面體構型。
圖3 配合物與[Co(Hatzc)2(H2O)2]·2H2O的粉末衍射對比
熱重分析是表征配合物結構的重要方法。配合物的熱分解過程(見圖4),配合物第一次失重在35~145 ℃,對應失去了三個水分子,失重率為15.0%,說明在該配合物中,除了兩個配位水分子外,還存在一個游離水分子,與理論值14.8%基本吻合。隨后該配合物經歷兩個失重過程,配體從配合物框架中解離。在450 ℃之后,不再有失重行為,殘余率為20.8%,推測最終產物為NiO,與理論殘余率20.5%基本一致。結合紅外光譜與粉末衍射實驗結果可以推測出鎳基配合物的結構為[Ni(Hatzc)2(H2O)2]·H2O。
圖4 配合物的TG-DTG 圖
為了進一步驗證配合物的結構,通過德國VarioEL cube 對配合物中C、H、N 元素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由表1 可知,配合物的元素含量分析測量結果與理論計算值吻合較好,進一步驗證其分子組成為[Ni(Hatzc)2(H2O)2]·H2O。
表1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通過差式掃描量熱儀(DSC)研究了配合物對高氯酸銨(AP)的熱分解行為影響。AP 在244 ℃的吸熱峰對應著AP 的晶形轉化[6](見圖5)。在318 ℃、386 ℃出現(xiàn)兩個放熱峰分別是AP 的低溫放熱峰(LTD)與高溫放熱峰(HTD)。將配合物按1:3 的比例加入到AP 之后,晶形轉化的吸熱峰沒有變化。AP 的高溫放熱峰從386 ℃降低到376 ℃,放熱峰溫提前,說明配合物對高氯酸銨的熱分解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圖5 配合物對高氯酸銨的催化DSC 圖
以3-氨基-1,2,4-三唑-5-羧酸為配體制備了一種新型鎳基含能配合物。利用紅外、粉末衍射、熱重、元素分析等確定了其結構[Ni(Hatzc)2(H2O)2]·H2O。差式掃描量熱研究表明該配合物對高氯酸銨的熱分解表現(xiàn)出一定的催化活性,有應用于含能燃燒催化劑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