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射頻輔助熱風干燥對紅棗脆片質構特性和微觀結構的影響

2022-04-19 07:08:52牛玉寶姚雪東肖紅偉王冬冬朱榮光臧永鎮(zhèn)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內聚性脆性質構

牛玉寶,姚雪東※,肖紅偉,王冬冬,鄭 霞,王 強,朱榮光,臧永鎮(zhèn),劉 歡

(1. 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石河子 832000;2. 農業(yè)農村部西北農業(yè)裝備重點實驗室,石河子 832000;3. 中國農業(yè)大學工學院,北京 100083)

0 引 言

酥脆棗片,因其口感酥脆、營養(yǎng)豐富被大眾所喜愛。質構特性作為棗片的重要品質屬性,極大地影響著消費者的口感以及對產品的接受度,如硬度、脆性和咀嚼性作為描述果蔬干制品質構品質的典型參數(shù),反映了果蔬脆片的食用口感,較低的脆性和硬度表明在食用過程中可以被輕松的咀嚼;黏附性作為一種表面特性,主要取決于黏附力、內聚力以及黏度等綜合作用;彈性用來衡量內部結構被初始壓縮破壞的程度,反映了被壓縮樣品在去除載荷后恢復到其原始形狀的能力;內聚性反映了組織細胞間結合力的大小,即在應力作用下保持結構完整性的能力;回復性表示了第一次壓縮過程后樣品回彈的能力,反映了果肉組織結構的完整性。

當前,在棗片的機械化干燥方法中,熱風干燥因其操作簡單,成本較低,且對場地、氣候等要求不高,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干燥方法。但熱風干燥后期棗片外部易形成硬殼,阻礙內部水分蒸發(fā)擴散,影響其干燥速率且導致棗片質構裂變、適口性變差。近年來,射頻加熱因其高效的傳熱效率以及選擇性的加熱特點在果蔬干燥中逐漸應用,尤其是與熱風干燥聯(lián)合使用以克服熱風干燥熱質傳遞速度低的弊端。張麗對比了單一熱風與射頻熱風聯(lián)合干燥下紅棗的干燥速率,發(fā)現(xiàn)射頻熱風聯(lián)合干燥所需時間僅為單一熱風的1/3。劉家璇等對熱風干燥杏果進行射頻預處理,結果表明射頻預處理后杏果有更快的干燥速率,且干燥后杏干黃酮、多酚和維生素C含量也略有增加。Gong等發(fā)現(xiàn)射頻熱風聯(lián)合干燥胡蘿卜塊相比于單一熱風干燥所需時間更少,且具有更高的維生素C保存率。上述文章主要研究了射頻熱處理對熱風干燥速率及營養(yǎng)品質的影響,而對棗片質構特性影響和相關機理探索的研究報道較少。

物料的微觀結構決定宏觀功能特性,微觀結構是解讀質構變化內在機制的一把鑰匙。彭健等研究龍眼的分段式遠紅外-熱泵干燥發(fā)現(xiàn)樣品內部孔隙的變化影響龍眼干的咀嚼性和韌性。周鳴謙等發(fā)現(xiàn)微觀結構呈明顯蜂窩狀的蓮子具有更低的硬度。由此可見,干燥產品質構特性的變化往往與其微觀結構有關,微觀結構變化可作為探索質構特性變化機理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鑒于此,本文將射頻熱處理應用于棗片的熱風干燥過程中,研究射頻熱處理對熱風干燥棗片質構特性和微觀結構變化的影響規(guī)律,并通過微觀結構的變化探索質構特性變化的產生機理,期望為后續(xù)射頻與熱風聯(lián)合干燥棗片技術與工藝的研究以及干燥品質的過程調控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新鮮新疆和田冬棗,購于石河子農貿市場,選取大小均勻(縱徑(29±2)mm、橫徑(25±2)mm)、棗皮紅綠相間且無損傷的冬棗為試驗材料。從冰箱內取出冬棗,清洗、擦拭之后,選取無核區(qū)果肉切成厚度(10±1) mm的棗片樣本,儲存于冰箱內(溫度(4±1)℃、相對濕度96%±2%),勻濕24 h備用,測得鮮棗片初始干基含水率326%±48%。

1.2 試驗設備

本試驗棗片的干燥裝置如圖1所示的COMBI 6-S型射頻加熱系統(tǒng)(型號SO6B,Stray field International Limited,Wokingham,UK),功率為6 kW,頻率為27.12 MHz,上下極板構成的射頻加熱場的面積為750 mm×550 mm,極板間距可調范圍80~200 mm;所用熱風系統(tǒng)溫度可調范圍25~100 ℃,風速可調范圍0~1 m/s;干燥裝置內所用物料盤由介電損耗因子較小的聚丙乙烯制成,尺寸為350 mm×250 mm×10 mm。

圖1 射頻-熱風聯(lián)合干燥裝置及物料盤放置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radio frequency and hot air combined dryer and placement diagram of material tray

其他試驗設備有TA. XT plus質構儀(英國Stable Micro System公司),BSM220.4電子天平(上海卓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HCP-2型臨界點干燥儀(日本日立公司),SU8010電子掃描顯微鏡(日本日立公司),SU3500電子掃描顯微鏡(日本日立公司)。

1.3 試驗方法

打開熱風干燥裝置,設定熱風溫度,預熱1 h,以保證腔內溫度穩(wěn)定且均勻,開啟射頻裝置,設定試驗參數(shù),將料盤放入上下極板之間,啟動射頻加熱(依據前期預試驗射頻處理時間選擇干燥過程中的前2 h)。每隔30 min從干燥裝置內取出用于質構和含水率測量的棗片樣本,至干基含水率降至5%以下時,結束試驗。為描述方便,將單一熱風干燥簡寫為HAD(Hot Air Drying);射頻輔助熱風干燥簡寫為RF+HAD(Radio Frequency assisted Hot Air Drying)。

參考射頻加熱技術的相關報道以及前期預試驗,結合射頻-熱風聯(lián)合干燥裝置特點確定如表1所示的試驗設計方案。

表1 試驗設計 Table 1 Design for the experiments

采用GB5009.3—2016《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測定》中的直接干燥法測定棗片含水率,含水率的變化以水分比(Moisture Ratio,MR)表示,如公式(1)所示。

式中M為干燥至時刻樣品的含水率,%;M為干燥平衡時樣品的含水率,%;為樣品的初始含水率,%。

其中M的值相對M和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將式(1)簡化為式(2)。

使用質構儀對不同干燥條件下棗片進行質地多面剖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測試參數(shù)設置如下:使用P/50探頭,測前速度1 mm/s,測試速度0.5 mm/s,測后上行速度1 mm/s,棗片受壓變形為50%,兩次壓縮停頓時間為5 s,每組樣品測量10次,結果取其平均值。典型的TPA測試特征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棗片TPA測試質構特征曲線 Fig.2 Test curve of texture properties analysis of jujube slices

通過獲得的TPA曲線進一步分析可以獲得棗片樣品的7個質構特性指標,分別為脆性(Crispness)硬度(Hardness)、彈性(Springiness)、內聚性(Cohesiveness)、咀嚼性(Chewiness)、回復性(Resilience)和黏附性(Adhesiveness),其測試指標具體定義如表2所示。

表2 棗片的質構特性指標定義 Table 2 Definition of the texture properties parameters of jujube slices

用刀片將不同條件下干燥結束后的棗片處理成合適大小,用雙面膠將其固定在樣品臺上,噴金鍍膜后,置于掃描電子顯微鏡(型號SU8010,日本日立公司)下,在350倍下觀察和采集微觀圖像。

不同干燥時間的棗片樣品放于2.5%濃度的戊二醛固定液,過夜后倒掉固定液,使用磷酸緩沖液(pH值7.0)漂洗3次后,用1%的鋨酸溶液固定樣品2 h,再次使用磷酸緩沖液(pH值7.0)漂洗3次。使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30%、50%、70%、80%、90%、95%和100%)對棗片樣品依次脫水20 min。脫水樣品放于臨界點干燥儀進行干燥。干燥完成的樣品置于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和采集微觀圖像。

本試驗中應用Excel和Origin8.0 Pro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與繪圖;應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軟件下的最小顯著性差異(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進行顯著性分析,<0.05時表明存在顯著性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2.1 HA與RF+HA對棗片質構特性的影響

脆性作為消費者選擇棗片的一個重要指標,以探頭第一次下壓過程中的第一個明顯壓力峰值進行表示,峰值越小樣品越脆。由于干燥前中期棗片軟化,測試過程中脆性峰值出現(xiàn)較少,因此本文只研究了干燥后期棗片脆性峰值出現(xiàn)后其脆性變化趨勢。由圖3可知,棗片出現(xiàn)的第一個脆性值較大,可能是干燥后期棗片硬化結殼,內部水分難以去除,變形破裂需要更大的力,而隨著干燥時間的延長,內部水分擴散蒸發(fā),脆性值逐漸降低;而在更高的干燥溫度下,棗片有著更低的脆性值,其破裂所需的力更小,這與現(xiàn)有研究相似,干燥溫度的升高和含水率的下降都會導致棗片脆性的降低。而施加射頻熱處理后,棗片內部呈現(xiàn)多孔性結構,有利于內部水分的遷移擴散以及微觀形態(tài)的保持,使棗片在更早的時間出現(xiàn)脆性,且脆性值低于單一熱風干燥。這與Jiang等對秋葵的微波干燥結果相似。

圖3 不同溫度下HAD與RF+HAD干燥棗片水分比及脆性隨時間變化曲線 Fig.3 Curves of moisture ratio and crispness of jujube slices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s

如圖4所示,熱風干燥過程中硬度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階段。干燥初期,由于表面水分迅速蒸發(fā),棗片硬度逐漸降低,這一時期棗片硬度主要由細胞膨壓決定,之后由于內部水分的遷移擴散,棗片硬度下降速度減緩,這一時期與Alex等熱風干燥蘋果片的軟化階段相類似。當水分比下降到0.10±0.02后,棗片進入硬化階段,硬度迅速增加。這是由于后期棗片內部水分難以及時轉移至表面,導致棗片表面水分的缺失,進而形成干硬膜。不同干燥溫度下的棗片硬度在干燥前中期的變化范圍基本相似,在干燥后期越高的干燥溫度有著更低的硬度值。而射頻熱處理過程中棗片纖維素和果膠的降解以及水分的流失導致細胞壁和細胞膨壓被破壞,硬度迅速下降,之后由于細胞膜滲透率改變,細胞通透性增加,內部水分擴散加快,延緩了表面硬殼的形成,棗片在更低的水分比(0.06±0.02)進入硬化階段。

圖4 不同溫度下HAD與RF+HAD干燥棗片硬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Fig.4 Curves of hardness of jujube slices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s

由圖5可以看出,干燥過程中棗片咀嚼性變化趨勢與硬度相似。熱風干燥條件下,當棗片水分比處于0.10±0.02時,棗片咀嚼性保持在較低水平(0~1 0),之后水分比降低,棗片表皮硬化、咀嚼性迅速增大,耐咀嚼程度大幅上升,不同干燥溫度下的棗片咀嚼性在干燥過程中的變化范圍基本相似。而施加射頻熱處理后,棗片在更低的水分比(0.06±0.02)和更短的干燥時間,咀嚼性開始增大。

圖5 不同溫度下HAD與RF+HAD干燥棗片咀嚼性隨時間變化曲線 Fig.5 Curves of chewiness of jujube slices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s

如圖6所示,不同干燥條件下棗片的黏附性均隨時間的增加不斷增加趨向于0。干燥初始由于鮮棗片本身的高水分和高糖分,棗片呈現(xiàn)較高的黏附性(-59 g/s)。而隨著干燥過程的進行,棗片水分比不斷下降,且還原糖與氨基酸的結合導致還原糖及總糖的損失,都會造成棗片黏附性的不斷下降。在干燥后期,由于表面水分的缺失以及干硬膜的形成,棗片黏附性逐漸消失。干燥過程中射頻熱處理的施加以及干燥溫度的升高都會提高棗片的干燥速率,加快棗片水分的蒸發(fā),促使黏附性在更短的時間內趨于0。

圖6 不同溫度下HAD與RF+HAD干燥棗片黏附性隨時間變化曲線 Fig.6 Curves of adhesiveness of jujube slices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s

干燥過程中,棗片的彈性變化如圖7所示。熱風干燥過程中彈性的變化趨勢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當棗片水分比從1降至0.10±0.02時,棗片收縮明顯,整體結構更加致密,表現(xiàn)為彈性持續(xù)上升,到達最高值(0.92±0.05)之后,棗片內部結構變形、塌陷,彈性開始下降直至干燥結束,這與Nachiiket等熱風干燥蘑菇過程中彈性的變化規(guī)律相似。隨著干燥溫度的升高,棗片彈性變化范圍逐漸縮??;經過射頻熱處理后棗片細胞骨架被破壞,干燥過程中其彈性值整體低于單一熱風干燥。

圖7 不同溫度下HAD與RF+HAD干燥棗片彈性隨時間變化曲線 Fig.7 Curves of springiness of jujube slices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s

由圖8可知,熱風干燥過程中,棗片內聚性變化主要分為兩個階段。隨著水分比的下降,棗片內聚性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而不同溫度下棗片內聚性變化趨勢基本相似,65 ℃的熱風干燥棗片有著最大的內聚性變化范圍,其在水分比0.025±0.013時內聚性達到最高值(0.547±0.028)。施加射頻熱處理的后棗片內聚性在水分比0.017±0.009~0.023±0.011范圍內達到最高值,但其最高值略低于相同條件下單一熱風干燥棗片。

圖8 不同溫度下HAD與RF+HAD干燥棗片內聚性隨時間變化曲線 Fig.8 Curves of cohesiveness of jujube slices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s

由圖9可知,相比于鮮棗片,不同干燥條件后棗片回復性明顯升高。熱風干燥初始階段隨著水分比的下降,棗片回復性均呈現(xiàn)緩慢上升,相比于其他溫度,55 ℃下的棗片在5 h時有著最大的回復性值(0.236±0.019),之后回復性開始下降。施加射頻熱處理后棗片回復性的變化范圍大于熱風干燥,尤其是在65 ℃和75 ℃條件下。

圖9 不同溫度下HAD與RF+HAD干燥棗片回復性隨時間變化曲線 Fig.9 Curves of resilience of jujube slices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s

2.2 HAD與RF+HAD棗片質構特性差異顯著性分析

HAD與RF+HAD干燥結束后的棗片質構特性如表3所示,隨著干燥溫度的升高,棗片的硬度和脆性降低,這與穆金屏等熱風干燥蘋果片的研究結果相似,較高的干燥溫度會導致較低的干制品脆性和硬度;而施加射頻熱處理的棗片硬度降低了12.6%~18.7%,脆性降低了13.8%~20.4%,明顯低于單一熱風干燥(<0.05),較低的硬度和脆性值表明射頻熱處理后棗片有著更酥脆的口感。熱風干燥后彈性和內聚性雖然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內聚性差異并不顯著;相比單一熱風干燥,施加射頻熱處理后棗片彈性增加了12.2%~25.3%,內聚性增加了5.9%~13.2%,射頻熱處理對彈性影響顯著(<0.05)。而當干燥溫度為65 ℃和75 ℃,射頻熱處理后棗片的咀嚼性和回復性與單一熱風干燥相比并無明顯差異。

表3 射頻熱處理對熱風干燥棗片質構特性的影響 Table 3 Effects of RF heat treatment on the texture of hot-air dried jujube slices

2.3 不同干燥條件棗片質構特性主成分分析

對不同條件干燥后棗片質構指標進行皮爾森雙尾檢驗,結果如圖10所示,不同干燥條件下棗片的咀嚼性、脆性分別與硬度在統(tǒng)計學上存在顯著正相關(<0.05),彈性與內聚性呈極顯著正相關(<0.01)。棗片質構評價指標較多,且彼此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無法對棗片的質構品質進行準確分析。因此對干燥后棗片樣品進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將多個質構指標轉換為較少的新指標,且這些新的指標既互不相關,又能綜合反映原指標,從而對不同干燥條件下的棗片品質進行評價。

圖10 不同干燥條件下棗片質構指標相關系數(shù)熱圖 Fig.10 Heat map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exture of jujube slices by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干燥后棗片質構指標主成分分析結果如圖11所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90.816%,能夠反映樣品絕大多數(shù)的原始數(shù)據信息,因而選擇PC1和PC2進行分析。

圖11 不同干燥條件棗片質構指標載荷圖 Fig.11 Loading plot of the texture index of jujube slices under different drying method

基于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表4的主成分載荷,可以得到2個主成分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

表4 各主成分的載荷矩陣和特征向量 Table 4 Load matrix and eigenvector of each principal component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為3.463,方差貢獻率為57.725%,主要反映硬度、咀嚼性和脆性;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為1.986,方差貢獻率為33.092%,主要反映了彈性和內聚性。較高的硬度、脆性和咀嚼性表明棗片酥脆性差,不易咀嚼,因此將的權重因子賦予負值,賦予正值。將2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得到棗片質構綜合評價函數(shù):=-0.58+0.33,綜合得分越高,其質構品質越佳。結果見如表5所示,射頻熱處理后棗片有著更好的酥脆性,其綜合得分均高于同一溫度熱風干燥棗片;隨著干燥溫度的降低,棗片硬度、脆性增加,其綜合得分逐漸降低。因此,75 ℃下射頻熱處理熱風干燥后棗片有著較好的質構品質。王存堂等發(fā)現(xiàn)棗片在50 ~90 ℃的熱風干燥溫度下,隨著溫度的升高其硬度呈現(xiàn)降低的趨勢。而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熱風干燥過程中射頻介入的適宜條件為溫度55 ~75 ℃,因此并未對更高溫度下干燥棗片的質構品質進行研究。

表5 棗片質構綜合得分和排名 Table 5 Composites scores and rankings of jujube slices texture

2.4 射頻熱處理對熱風干燥棗片微觀結構影響

棗片熱風干燥的微觀結構如圖12所示。干燥溫度作為影響微觀結構變化的重要參數(shù),干燥過程中水分比的降低、質構的變化與其密不可分。55 ℃干燥的棗片有著較小的孔徑和緊密的細胞結構,導致棗片干燥時間的延長;而規(guī)則致密的內部結構是棗片具有更高硬度和彈性的主要原因。隨著干燥溫度的升高(65 ℃),棗片細胞孔徑變大,內部結構排列逐漸不規(guī)則,甚至有裂紋產生,這使棗片有著更高的有效水分擴散率,在質構方面則表現(xiàn)為硬度和脆性的降低。75 ℃干燥的棗片,產生了更大的孔隙和孔徑,而細胞內水的去除導致棗片內部結構出現(xiàn)嚴重變形,部分組織出現(xiàn)坍塌,表現(xiàn)為更高的干燥速率和更低的硬度和脆性。

圖12 射頻熱處理對棗片微觀結構的影響(放大350倍) Fig.12 Effect of RF heat treat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jujube slices (× 350 times)

對比單一熱風干燥,施加射頻熱處理后棗片的內部組織排列規(guī)則,呈明顯的蜂窩狀結構;而干燥過程中纖維素和果膠的降解則會使細胞壁變薄和斷裂,以及在部分區(qū)域出現(xiàn)細微通道和孔洞的變形、擴張,這與Roknul等對萵苣的干燥結果類似。射頻熱處理的施加有利于干燥過程中棗片內部水分的遷移擴散,較好的保持其微觀組織形態(tài),而疏松多孔的內部結構是射頻熱處理后熱風干燥棗片硬度較低、酥脆性較好的主要原因。綜上所述,熱風干燥后棗片內部結構收縮程度大,整體結構更加致密,導致其硬度和脆性較高;而施加射頻熱處理后的棗片,其規(guī)則排列的微觀結構使干燥后的棗片具有更高的彈性和內聚性。

為詳細研究干燥過程中棗片微觀結構變化,本文選擇55 ℃干燥過程中棗片的微觀結構進行研究。棗片是多孔和高水分的食物,其微觀結構主要受細胞變形和細胞間隙的影響。從圖13中可以看出,鮮棗片的微觀結構由緊密相連的細胞規(guī)則排列,細胞大小相似,且細胞邊緣清晰顯示。

圖13 干燥溫度為55 ℃下HAD與RF+HAD棗片微觀結構變化(放大100倍) Fig.13 Microstructure changes of HAD and RF+HAD jujube slices at 55 ℃ drying temperature ( ×100 times)

在干燥過程中,棗片的細胞結構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生變形,這主要是由于細胞液中的水分去除,膨壓喪失造成的。干燥過程中的細胞變形主要分為兩個階段。首先,隨著膨脹力的降低,細胞壁收縮,細胞出現(xiàn)皺縮變形。在第二階段,隨著干燥的進一步繼續(xù),由于細胞液中的水分被進一步去除,膨壓達到最小值。棗片細胞壁發(fā)生更高程度的翹曲和起皺,以適應較小的細胞液體積。這種收縮變形是廣泛且不規(guī)則的。與鮮棗片密集的細胞結構相比,由于干燥過程中這些區(qū)域的水分與空氣的去除和蒸汽的膨脹,棗片的細胞間隙會膨脹并形成新的細胞結構。

從圖中可以看出,兩種干燥方式產生的微觀結構相似。然而,經過射頻處理后,觀察到細胞壁出現(xiàn)褶皺,而隨著時間的增加,細胞壁破壞嚴重,細胞壁變粗糙,少量細胞碎片沉積到細胞腔體中。而射頻加熱使果膠降解,細胞間的黏著力降低,導致細胞分離和細胞間層擴大。細胞壁的塌陷往往會影響棗片的口感和質地,如硬度降低。

2.5 討論

本文研究了射頻熱處理對熱風干燥棗片質構特性和微觀結構的影響,并從微觀角度揭示了質構特性變化的機理。結果表明,干燥結束后射頻熱處理對棗片質構特 性影響顯著,具體表現(xiàn)為硬度與脆性的下降和彈性與內聚性的增加(<0.05);而在微觀結構方面,相比單一熱風干燥棗片內部結構的收縮、變形,施加射頻熱處理后棗片樣本組織排列規(guī)則,部分區(qū)域出現(xiàn)細微通道以及孔洞的變形與擴張,這與射頻加熱后,蘋果片微觀結構的變化導致硬度降低的研究相似。

棗片干燥過程實質為傳熱傳質過程,單一熱風干燥過程中棗片傳熱與傳質方向相反,當其表層水分蒸發(fā)速率高于內部水分遷移速率時,組織結構極易出現(xiàn)收縮變形;而射頻與微波同屬介電加熱,射頻波能夠穿透棗片表面進入內部引起帶電粒子的高頻振蕩,從而實現(xiàn)整體加熱的效果,加熱效率高且傳熱與傳質方向相同,有利于干燥過程中棗片疏松多孔形態(tài)的保持與形成,這與微波干燥使蒿草莖稈內部孔隙增加的作用機理類似;棗片內部微觀結構的變化不僅直接影響著水分去除的難易,同時也對棗片硬度、脆性和彈性等質構特性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可從施加射頻熱處理改變微觀結構與組織形態(tài)的角度對棗片質構方面的熱風干燥品質進行宏觀調控的深入研究。

射頻熱處理后棗片微觀結構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其質構特性,而微觀結構的改變則由其超微結構所決定,細胞組織的損傷、果膠的降解都會降低細胞的膨壓,對超微結構的研究可深層次揭示質構特性變化的機理;射頻熱處理的施加不僅影響著熱風干燥棗片的物理特性,其營養(yǎng)成分也發(fā)生了改變,其中部分成分,如細胞內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質、淀粉和酚類等物質的含量影響著棗片的組織強度和結構密度,后續(xù)研究可從物質成分以及超微結構變化的角度對棗片質構特性變化規(guī)律及產生機理作更深入的探索。

3 結 論

本文研究了射頻熱處理對熱風干燥棗片質構特性與微觀結構的影響,揭示了質構特性變化的產生機理,主要結論如下:

1)單一熱風干燥(Hot Air Drying,HAD)與射頻輔助熱風干燥(Radio Frequency assisted Hot Air Drying,RF+HAD)下棗片質構特性變化趨勢相似,隨著水分比的下降,棗片脆性降低,而黏附性逐漸增加,硬度與咀嚼性呈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變化趨勢,而彈性、內聚性和回復性的變化趨勢則為先上升后下降。

2)干燥終點施加射頻熱處理熱風干燥棗片硬度降低12.6%~18.7%,脆性降低13.8%~20.4%,彈性增加12.2%~25.3%,內聚性增加5.9%~13.2%;而射頻熱處理對棗片咀嚼性和回復性并無顯著影響(>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射頻熱處理的75 ℃熱風干燥棗片有著較好的質構品質。

3)微觀圖像分析表明,單一熱風干燥的棗片微觀組織結構會發(fā)生較大的收縮變形;施加射頻熱處理后,棗片內部組織排列趨向規(guī)則,呈明顯的蜂窩狀結構,且在部分區(qū)域出現(xiàn)細微通道以及孔洞的變形、擴張;疏松多孔的組織結構有利于內部水分的遷移擴散,進而改變熱風干燥后棗片的質構特性,微觀結構變化能夠解釋棗片質構特性變化的產生機理。

4)55 ℃下HAD與RF+HAD棗片的微觀變化基本相似,隨著細胞液中的水分去除,膨壓的降低,細胞壁收縮;當膨壓達到最小值時,棗片細胞壁發(fā)生更高程度的翹曲和起皺來適應更小的細胞液體積。經過射頻處理后,細胞壁破壞嚴重,細胞間的黏著力降低,導致細胞分離和細胞間層擴大。

猜你喜歡
內聚性脆性質構
馬鈴薯泥肉丸的加工及其質構特性研究
一種零件制造過程工序脆性源評價方法
漂浮的針
考慮初始損傷的脆性疲勞損傷模型及驗證
基于能量耗散的頁巖脆性特征
質地多面分析(TPA)法評價‘安哥諾’李質地參數(shù)的研究
高強度厚壁鋼的回火脆性研究
大型鑄鍛件(2015年1期)2016-01-12 06:33:06
會計師事務所選擇緣何“群集”
基于熱風干燥條件下新疆紅棗的質構特性
不同工藝條件對腐乳質構和流變性質的影響
咸阳市| 嘉定区| 苍梧县| 乐陵市| 汉阴县| 南部县| 南投县| 巴彦淖尔市| 颍上县| 东方市| 门源| 厦门市| 安远县| 舒城县| 颍上县| 珲春市| 廉江市| 永德县| 溆浦县| 玉山县| 本溪市| 金昌市| 金阳县| 神农架林区| 万安县| 河东区| 铜梁县| 二连浩特市| 鸡泽县| 平昌县| 行唐县| 吉水县| 北流市| 祁连县| 嘉善县| 安仁县| 永德县| 扶风县| 淳化县| 南岸区|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