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鄉(xiāng)漫紀

2022-04-15 16:53:50張永中
湖南文學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吉首鳳凰

張永中

“鳳凰在下雪!”正欲出發(fā),朋友就在電話那頭催了,顯然有點小興奮。

因參加沈從文研究課題,我很早就與鳳凰結(jié)上了緣。后來,因緣際會,我又被調(diào)去鳳凰,工作了近十四年。相比一般人,我更了解一些鳳凰的風物四時,多看了幾場鳳凰的雪。

那時,從吉首去鳳凰,沒有高速,更沒有高鐵。走的是209老國道。國道沿萬溶江河溝盤行,灣溪、曬金塘、黃土坳一路過去,雖彎彎繞繞,卻也一路桐花丹山,不乏好景致。比如,記憶中那飛花入戶,薄林炊煙的滿家小院。還有,關(guān)田山、老楓林下的古碾坊。

過去,總有這么一個觀念,由吉首去鳳凰,就是下鳳凰。吉首是自治州州府,鳳凰為其所管轄的一個縣。去鳳凰,自然有下的意思,是下縣,下基層的那個“下”。因此,調(diào)往鳳凰工作,也就有了一層下派、下調(diào)的意思在里面。但老鳳凰人不這么認為。記得剛?cè)P凰那一陣子,逢人打招呼,會聽到,你佬(哪音)家(嘎音)從乾州上來?再老輩兒一點,你佬(哪音)家(嘎音)從所里上來?這里的乾州、所里都是吉首的舊稱,過去設過乾州廳。鳳凰,雖也設過廳,卻是辰沅永靖兵備道的治所,名鎮(zhèn)筸鎮(zhèn),坐鎮(zhèn)軍政兩大員,相當于現(xiàn)代的省軍級地位。照此勢位,由吉首去鳳凰,自然是上了,猶如我們習慣說上省城。而由鳳凰去吉首,這就是理所當然的“下”,鳳凰人讀著“哈(去聲)”。其實,這里的一上、一下,糾結(jié)著的是歷史和地理兩個概念,不免令人恍惚。

鳳凰在高處,是一場冰雪提醒了我。

由吉首出發(fā)去鳳凰,同時下雪,吉首這頭的雪總是著不了地,路還是黑濕黑濕的,山上的樹,屋舍的瓦脊也是黑濕黑濕的,鐵一般冷。一旦出了乾州,過筸子坪,再過三拱橋,便可聽到車輪下的沙沙聲,前車行過的雪印也漸漸清晰。過了吉信,雪已經(jīng)完全蓋住了路面,有的地方,踩下去,已沒過腳背,怕都半尺厚了。

遇上這場愈走愈深的雪,才讓我從地理角度審視了一下鳳凰。原來,鳳凰境內(nèi)幾乎所有的溪河都是外流的,主要流往吉首,或流向吉首方向。萬溶江,源于鳳凰山江,流向吉首乾州。沱江,源于鳳凰臘爾山,經(jīng)瀘溪解放巖,流入吉首的河溪鎮(zhèn),進武水,入沅江??磕弦稽c,白泥江,流入懷化麻陽縣的錦河,匯入沅江。至于西北邊的蘇馬河,剛一出臘爾山臺地就匆匆跌入了貴州境內(nèi)的銅仁大峽谷。的確,鳳凰在高處。有山水作標,冰雪為記!

就因為鳳凰在吉首的高處,通常,天陰欲雪時節(jié),吉首這邊望雪欲穿,鳳凰那廂就已是冰雪萌絨了。哪怕是同一場雪,在鳳凰要比吉首來得早一點,消融得也更遲一點,也好看一點。所以,“鳳凰在下雪”就成了鳳凰人邀約朋友,而又讓人無法拒絕的請?zhí)E笥岩捕紩敢獯钌蠒r間,盤纏,上鳳凰來,為一場雪,飲茶,喝酒,發(fā)呆。

二〇二一年鳳凰的第一場雪下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朋友圈里曬滿了鳳凰古城的雪景。我是深知鳳凰雪的美的。

疫情屏蔽了人們大部分的線下,這場雪,倒給了古城一份難得的靜謐,只是偶爾從小巷里閃出的一束小花傘,準備過年的幾掛紅燈籠,把這份靜,點破了一下,然后又復歸平靜。沙灣邊的吊腳樓,清溪巷的小橋,奪翠樓的翹檐,都著了雪。老營哨,田家祠堂,也都白成了一片。紅巖井,城墻上,文星街,有人在堆雪人、打雪仗。北門碼頭跳巖上,站著三兩個取雪景照相的游客……

鳳凰古城,舊有八景說,曰:東嶺迎暉,南華疊翠,奇峰挺秀,溪橋夜月,龍?zhí)稘O火,梵閣廻濤,山寺晨鐘,蘭徑樵歌。僅看這名頭,就夠古雅而詩意了。這八景,概括了古城風景的晨昏四季,各盡其妙,而一場雪,無疑是其最好的裝點。八景之外,可觀者,是沱江上游堤溪的雪。堤溪,是沱江從烏巢河、長潭崗峽谷沖出后,進入古城前的一塊平緩灘地。灘與岸,一道溝堤隔著,不高。堤外長著蘆葦、蓼葉和一些水草,堤內(nèi)是幾壟稻田,然后是靠山的幾處屋舍。沿河兩岸,還有楓楊、矮柳之類的雜樹。河潺湲處,有供人行走的跳巖、小木橋。平日里雜花生樹、草木葳蕤的堤溪灘,這時,被厚厚的雪刪繁就簡,白茫茫一片。偶有掙扎著冒頭的草莖樹丫,稀疏而潦草,猶如白宣上的幾筆墨痕……黃永玉先生回鄉(xiāng)寫生,多于此取景、賦文,有的作品已收入他的《永不回來的風景》小冊子。堤溪的雪,因在城外,少有人打擾,有一種格外的靜態(tài)和野趣。不知是緣于此處的田園風水,抑或是為著這一幅好雪景,畫家肖振中先生,就在堤邊大黃楊樹下,蓋了一間畫屋,做了大黃楊堂主。肖氏父子皆擅畫,手藝好,水墨、油畫俱佳,業(yè)界有名頭。他們寫生或創(chuàng)作,也多以堤溪入畫,尤多雪景。

鳳凰的雪是可看,可聞,也可聽的???,聞,抑或聽,有講究。晨雪、暮雪,甚至夜雪,還有晴雪、雨雪,各有情調(diào)意韻,全在于你賦給它的時間、方位和情緒。忽如一夜,大地換裝,乾坤斗轉(zhuǎn),喧囂與躁動歸于闃寂,華彩與齷齪褪成黑白。在熱被窩里一夢醒來的你,會發(fā)現(xiàn)窗色比平時格外亮,然后推開窗戶,那清奇撲面的一剎那觸碰,是晨雪給人的驚喜。這時,有一竿雪壓的竹枝探在窗口邊,那就更妙了。

看暮雪,要在傍晚掌燈時節(jié)。由東正街、南門街以及傍小河的邊街上,再過東門往廻龍閣,沿沱江一路下去的街巷里,開著各色的門面店鋪。紅砂巖的街石被午間的融雪洗得又濕又亮,各家門口堆的雪人,攏的雪堆子,依然還在。店門里透出的黃色燈光和檐上掛著的紅燈籠,暖暖地照著它們,同樣暖暖的還有從店里溢散出的肉湯味和茶香,這仿佛是雪的氣息。暮色,便由此進入雪的小巷,帶著幾分幽寂,深深地往夜里走去。

雪月,那是可遇不可求的。這得在一個高處,最好有露臺,視野要足夠開闊。記憶中僅見于旅居縣委招待所“青山如是樓”的那一次。當日,雪下了一整天。入夜,雪轉(zhuǎn)晴。月出來了。月是從觀景山那邊上來的,雪是白日里積下的。深靜的夜。難眠的人。清朗的天。孤冷的月。月照積雪。高天遠地。一色蒼茫。這般景致,不知是月融在了雪里,還是雪融在了月里。雪月溶融中的曠遠與寂寥,亦如詩畫中的留白,樂章中的休止,給了賞雪月者無盡的空間……雪月,是晴雪的另一種情狀,雪的另一副面孔。孤清高冷。

雪中的鳳凰古城是嫵媚千姿的。從筆架山,可瞰其全景。從奇峰寺,可觀其神韻。從八角樓,可眺其氣勢。沿江邊游目,則得其平遠。坐虹橋上凝目,更添得一番閑適。而鳳凰賞雪,欲入其堂奧,窺其微密,則是不可不進鳳凰人家的。古城多弄堂小院。地勢所限,弄堂或仄或斜,但小院不論大小,都留得一方天井。風霜雨雪是可以經(jīng)由天井入小院的。院內(nèi)盎栽盆植多蘭菊,更有因勢擇地,而種竹植梅,甚至芭蕉者。鳳凰人,愛花,喜雪,也自然鐘情梅竹。風搖竹影,雨打芭蕉,雪壓臘梅,是古城人的一份雅致和講究。下雪天,雪片輕落于臘梅花間,積于蕊上。梅雪相融,這雪也就可從花中看了,這花間的雪也就有了顏色、有了味道。難怪有人說,雪中臘梅會格外香的。我想,這香,正是從冰雪中沁出的。北門對河兵房弄的“一勺居”,是我常去造訪的一家小院。主人姓劉,名鴻洲,號一勺。說是院,其實也只那么區(qū)區(qū)一爿。女主人唐老師喜歡蘭花,院內(nèi)高高低低插空擺著蘭盆,墻邊植老臘梅一棵,開黃色的花。主人人品、畫品、文品皆屬上佳。心性如梅,也擅梅?,F(xiàn)實梅雪,畫中雪梅,我都在此得以見識。遇上一場好雪,梅也恰好開了,我們主客二人,會架起木炭爐,開一瓶酒鬼酒,就雪梅而對飲,屏去公務和時間,談敘一些世事瑣屑。一個冬,就在這份愜意閑適里了。

鳳凰的雪也是可以聽的,那得上南華山。南華山翡翠一樣屏在古城的南邊。由南門街出,過永豐橋,經(jīng)石蓮閣,傍文昌閣墻邊,順一條石徑進山去。穿行在幽閉的樹林里就可聽到融雪的滴落聲,感受雪滴不時滑入脖頸的那種驚涼。白雪覆蓋著的南華山是岑寂的,只偶爾有一點山鳥碰落竹林樹梢浮雪時的窸窣聲。這種屏息的靜,仿佛山下準提庵的鐘聲,也會隨時驚落一樹積雪的。若有輕風過來,一山的雪就被傳染了,攪動了,這一團那一塊的,此起彼伏地滑落。這雪,便有了呼吸,有了聲音,有了生命。

在鳳凰,看最野性的雪要去臘爾山。臘爾山是鳳凰三級臺地中最高的一級。臘爾山的雪,與南方雪的靈秀不同,它更具有北國冰雪的那種磅礴氣概,是鋪天蓋地、吞納山河的那種,是山樹混渾、千山萬徑、天地一籠統(tǒng)的那種。緣于山高濕氣重,臘爾山往往冰雪聯(lián)袂,積久成災。這是雪的又一副面孔。

介于臘爾山臺地與古城之間的阿拉、山江、吉信這一片的鄉(xiāng)雪,是得體可愛,更見煙火氣的。那是國道邊的一個小山灣,住著七八戶人家。土墻青瓦,竹林籬笆,地角園圃,以及淹在雪地中的蘿卜、芫荽、茼蒿和青菜,屋場邊留樹的黃柚和紅柿,老樹上的鵲窩,田角的草積……這一切都在肆意地構(gòu)畫著一幅幅動人的鄉(xiāng)雪小景。哪家瓦背上漫起了軟軟的炊煙,炊煙下定是燒了大蔸腦殼柴的火堂,火堂的炕架上必然掛滿了新宰的年臘肉……還有,山道間,依稀的一行鳥跡,會把你的視線引向竹林外的田疇遠山。這就是滿家的雪景。我是時常把滿家認作沈從文作品《巧秀與冬生》那雪晴中的高枧的。

鄉(xiāng)下人,也有植梅的。那是吉信鎮(zhèn)國道邊,萬溶江河坎上的一戶農(nóng)家院落。院門上書“無丘”二字,應是廬名吧。墻角邊的一棵紅梅,一棵黃臘梅,恣意地開在雪天里。我每次路過,都要駐足觀賞一番。這兩棵梅或許不像城里那樣受場地局限,粗壯的枝干已擠破圍墻,梅冠也覆蓋了半個路面。主人未事修剪,任其生長,長得枝條扶疏,自由灑脫,全不似城市景園中的那種老梅樁。

后來,我調(diào)離了鳳凰,回了吉首,然后又進了省城。不久,吉鳳高速通車,接著是209國道改造。要不因時日悠閑,或出于某種懷舊,愿走老國道的人不多了。沿途看雪賞梅的機會就更少了。吉信國道邊這兩棵大梅樹和它們駐在的小院,是否能在一番番的城鎮(zhèn)拆遷和道路擴建中幸存?大梅樹命運如何?或許哪一天會被斫成梅樁,進了城市里的某家庭院?不得而知,但愿無恙!

我掛念著鳳凰的雪,也掛念著開在道路邊院子里的那組雪梅。

雪是新年的請柬。雪是春天的序曲。今年,鳳凰的第一場雪已經(jīng)過去?;蛟S再有一場雪,就過年了。

真希望,今年的春節(jié),鳳凰正下著雪。

看這架勢,恐怕又要下雪了。窗外的樹,光禿禿地支在那里,沒有一只鳥。這棵沒有,那棵也沒有。鳥兒都去哪兒啦?我想起兒時鄉(xiāng)下鳥兒們做窩的事來。

喜鵲登高枝,它的窩自然是高高在上的。尋著喳喳的叫聲,可看到一兩只黑身白腹的喜鵲,嘴里銜著細枝條,出入于高大濃密的樹冠里。樹,是村邊那幾棵古楓、大黃楊木、櫸樹、青、楠木之類。除了青和楠木幾種,古楓、大黃楊木、櫸樹都是落葉喬木。這些樹入了秋,葉兒由黃變紫、由紫變紅。再入冬,葉,就差不多凋盡了,只留得一樹的光條,枝枝丫丫,苕帚一樣倒刷著天空。樹高聳著,由下往上,逆光,襯著天看,便如一幀幀好看的木刻剪影。此時,樹丫間就可見幾處黑團了。黑團,就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喜鵲窩。至于窩里有什么,不得而知,只有三兩只喜鵲,翹首垂尾,在窩邊逡巡,釋放著那絲神秘。黃昏時,屋脊上的炊煙漫上來了,彌散在林間的薄靄里。偶爾也可見幾羽烏鴉。

隨父親遠行歸來。實在走不動了,父親就會找一個高敞地,讓我們歇息一會。然后,指著煙云遠處那一叢樹影,說,喏,看到大樹了,下一個坳,再上一個坡就到家了。眼尖的弟弟,就會附和,看到喜鵲窩了。

每次出門,奶奶都會到村口送送。看不到我們小小的身影了,就不斷呼著我們的小名喊。那喊聲直到翻過坳去,還能依稀聽到。這時,我會回頭望一望。蒼翠間已不見奶奶的影子,村頭樹椏上的喜鵲窩卻歷歷清晰。我知道,奶奶的呼喊是從那里飄過來的。奶奶,就在有鳥窩的那棵樹下的大石頭上坐著。她是不能站很久的。

兒時起,村頭老樹上的喜鵲窩,成了我遠望和記憶故鄉(xiāng)的標識。

燕子是銜泥做窩的。地方志載,“燕布翅歧尾”,“銜泥為巢,寄人梁上,春社來,秋社去”。兒時看到燕子做窩,便是如此,多在人家房檐、梁柱間。始做窩時,幾只燕子會在屋外堂前,徘徊飛旋好一陣子,然后“吱”一聲飛進去,又“吱”一聲飛出來。再進,再出,反復幾次后,就有勇敢一點的,把小身子吸在木壁或梁間,擺著頭一陣掃瞄,似在為壘巢打樁定址。小燕子們的這番操作,是在試探屋主的態(tài)度,是否有善意?是否允其壘巢?是否安全?然后,幾番穿梭,不出幾天,一個土壘的窩盞便在梁下慢慢成了形。隨著燕泥由濕黑漸變成干白,幾日安靜后,燕子們又開始了新的穿飛,只是它們口里銜的不再是泥而是小草和蟲子了。忽然一天,窩里有了吱吱嘰嘰的聲音,一窩雛燕孵出來了!這時,每一次母燕的飛臨,都會引得小雛們夸張的騷動。小黃口大大地張著,攘攘擠擠的,真是懵懂可憐!

這種哺育場面,是我兒時唯一能真切看得到的。我們的教室,是一間有燕做窩的堂屋。堂屋,是黑皮家的。黑皮,是我小時候的玩伴兼同學。燕兒在梁上呢喃,我們在堂下唱誦,“小燕子,穿花衣……”兩不相擾,倒還應景。只是,偶爾從窩里擠出的幾粒燕糞,會掉落在誰的課本上或脖子里,引來一陣嘻笑擾動。當然,那肉肉的燕雛,有時也會在擠攘中掉落,這時,伙伴們便會擁過來,一番疊桌搭凳,把小雛恭送回巢。這是人與燕的同盟,哪怕早已在巢下垂涎的貓、狗也莫可奈何。

入了夏,隨著最后一只雛燕的飛離,我們就再沒有看到燕子的歸巢了。燕窩,卻依舊好端端地附在堂壁上,成了空巢。這時,我們的心也空落落的。燕子不再回巢,風里雨里住哪里?明年還來嗎?不知道。

屋梁上做窩,這神奇的自然設定,人與燕子,相互的信任,共同的配合,彼此的默契,是生存的智慧,自然的法則。除非主人家有意去搗毀它的窩巢,燕子一般都會在其選定的人家,順利地完成一個哺育期。一旦不幸被人搗了窩,到來年,那一家是再也不會有燕子來筑窩的。一般鄉(xiāng)下人都將自家屋宇多有燕子來儀視為吉慶、賢惠、財喜的。我家五叔,就因嫌燕落糞臟地,要搗毀它,被奶奶喝止,好一陣數(shù)落。在農(nóng)家,故意搗毀燕巢的人極少。只要主人有善意,來年,燕子也大多會回來的。

燕子的春來秋去,不知牽去了我們兒時幾多的好奇,也織密了我多少回回鄉(xiāng)的夢。

麻雀,一名禾雀,又名瓦雀。麻雀做窩,多選在人家茅舍,或瓦屋的檐當口。上躥下跳,口里叼著細絨草莖,在瓦當口,嘰嘰喳喳一陣進出,麻雀就在做窩了。麻雀的窩在瓦屋的脊縫間,雖可借瓦避風擋雨,但防不了貓鼠的侵擊。有時也會從窩中掉落細雛,只嘰吱幾聲,就會被貓或狗叼走。麻雀繁殖力極強,它啄食稻糧,所以也叫禾雀。這在那谷粒如金的年月,與人爭食,無異于與人為敵,人皆視為害,其生死故多不見憐。當時,國家倡導除“四害”,麻雀也被納入其中。奇怪,不知何因,現(xiàn)在鄉(xiāng)下倒少見麻雀蹤影了。偶爾在城里見到的,已不似過去那樣多,那樣聒噪,那樣野性,那樣有氣勢地群起群落了。

貓頭鷹,是在高大的老枯樹洞里做窩的。史乘載,“鴟鸮,頭目如貓,晝伏夜出,鳴則雌雄相喚,初若呼若笑,其音尖喚‘挖空’?!兵|鸮,就是貓頭鷹,鄉(xiāng)里叫挖空雀。貓頭鷹是夜出鳥,除了深夜里的咕叫,它的蹤影都在月光和夜色的隱秘里,這給它的形象帶來幾分陰森神秘。驟雨風雪,是它的天敵。記得一個早晨,我在去園圃的小道上,撿拾到一只貓頭鷹雛。當時見到時,它尚未豐滿的羽毛已被淋透,正瑟瑟在路邊的草叢里,滴溜著大圓眼,張著小黃口,驚惶無助地叫喚著。這必定是昨夜的雷暴雨把它從樹上刮下來的。我把它帶回家,爭得兒伴們好一陣子圍觀。大家按照臆想,合計給它做了一個小窩。我們實在無從知道它的原窩該是什么樣子的。小窩做成,便隨時防著貓狗,蟲呀米呀地飼著它,但它終日哀鳴不食,最后還是沒能救活過來。它死時,我們難過了好一陣子,還在屋場邊的瓦礫堆里給它做了一個冢,最終讓它融化到自然里去了。

后來,讀史志,見里面有一段話,說貓頭鷹“所至人家多不祥,俗惡之”。這我倒不以為然,畢竟,我家兩兄弟都憑著讀書考試,走出了那深深的山溝。比起被列為“四害”之一的麻雀,貓頭鷹是捕鼠、滅“四害”的能手,當時的形象比小麻雀要正面得多。至于,黃永玉先生畫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被批為“黑畫”的貓頭鷹;密涅瓦的那只,被黑格爾視為“思想者”的貓頭鷹,那屬于貓頭鷹文化的范疇。這都是另當別論的事。貓頭鷹,終究是“益鳥”。

在洞中做窩的還有一種鳥,叫翠鳥。史書記載,“翡翠,……自惜其羽,日濯于水,為婦女首飾,俗呼魚虎,又呼翠鳥?!睙o論翠鳥、翡翠,皆取其色,狀其美。在鳥眾中,翠鳥絕對是高顏值的了。稱其魚虎,可能是因其食性,食河鮮魚蝦,它應該屬水禽。水禽中除了鴛鴦,還有一閃一閃、用翅膀剪著水飛的一種鳥,紫棕色的,我們叫它叮叮雀,或滴滴鳥,也很漂亮。當然,還有喜歡在江渚沙汀上起落的,何立偉寫過的白色鳥。翠鳥,故如其名,羽色碧翠,喙口粗而長,差不多與其小身子等長。也有見過翠身黃喙的。翠鳥常飛掠于剛剛過鏵的水田間。它和成行結(jié)隊的鷺一樣,是陽春三月江南風景的標配,也是記憶中最濃稠的春意!翠鳥的窩,多做在田邊,或水邊土坎松軟的沙洞里。據(jù)說,洞極深,有人掏過,單憑小孩們的臂長是夠不著底的。有人從洞中掏出過螺螄蟹殼之類,驗證了它的食性是以魚螺河鮮為主的。我想,翠鳥的高顏值,定與它的高蛋白食譜有關(guān)。

在鄉(xiāng)間,絕大多數(shù)的鳥兒都就地取材,在喬灌木和絲草芭茅間設計構(gòu)筑自己的小屋,繁衍后代。它們所做的窩,或樹丫上,或草叢里,有大如碗缽的,有小如杯盞的。最可憐者,是拇指大的芭茅雀,窩做得極精巧也極隱蔽。放牧牛羊,漫行草間,腳邊,會突然彈射出一只小鳥,鳥起處就可見一個小窩兒,里面躺著幾粒琥珀瑪瑙般的小雀蛋。摸摸還熱熱的。小孩們見了會撿取來把玩一番,大多又放回原處。大人們看一看即繞行,不會碰它們的。一般,那被驚擾了的鳥兒都不會飛離很遠,而是群聚在附近的茨蓬里,嘰嘰喳喳,鳴叫、躥跳,表達著對侵入者的驚恐和抗議!

鄉(xiāng)間拾柴,有時也會遇到空巢。鳥去巢空,里面已零散地落了橡子、枯葉之類。窩中曾經(jīng)的鳥兒哪兒去了?殤逝?或已成年高飛?直留給人對其命運的悵然與猜想!

近來,在朋友圈常??吹綍褶r(nóng)村老屋場的短視頻。一些地方,大批農(nóng)村人進了城,留下了一棟棟舊屋,一個個荒村。這些房屋無人打理,已荒草鋪階,蒼苔入室,滿院雜蕪。稍老舊一點的木瓦房,多已坍塌。隨著房子的殘破,蔓上屋脊的野藤已取代了昔日那暖暖軟軟的炊煙。老屋場沒了人煙氣,也就少見燕雀們的身影。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幾乎每一個老屋場邊,都兀立著新建的用洋瓷敷面的鋼筋水泥大屋。有的模古,有的仿洋,一色地軒昂闊氣。只不見堂梁上有燕子做窩、麻雀構(gòu)巢。鳥兒們都去哪兒啦,它們到底在尋找怎樣的煙火呢?不得而知。

舊農(nóng)村老屋坍去,荒村既蕪,仿佛新村蛻下的一張老皮,癱萎在那里,任日月風化,只有村頭的老樹們,依然苞茂葳蕤,薜荔虬枝,青苔槲蕨,蔥郁得有些瘆人。孑存的一兩棟舊瓦木屋,偶爾吱過的幾聲燕語,會是烏衣巷中的那個群種嗎?我穿越在這里??粗巯碌幕拇?,便想起唐人岑參《山房春事》里的幾行詩來,“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fā)舊時花。”今天,這里除了枯籬老院間恣意開放著的雜花,亂渡的飛鴉,只有春日的主角子規(guī)的啼聲,依稀微茫在這空山里,標記著時間和記憶。

其實,空巢也好,老屋亦罷。舊習慣,新生活。老屋場,新農(nóng)村。它表達的是人類自然的嬗變規(guī)律,吐納迭代的必然。

子規(guī),算是鄉(xiāng)鳥中的一個明星。兒時印象,只聞其聲未見其形,更不知其窩巢的所在。僅其稱呼據(jù)說就不下十種,子規(guī)是常名,學名杜鵑,史乘和民間對其也有褒貶。褒者,還附會了諸多傳說神話,它成了一只神鳥。神話里的杜鵑是這樣的,它由天帝派來人寰,專司催春促耕,以其洪亮的啼叫,喚醒人們勤勞惜春,播種五谷。天帝指令它,一遍一遍、日日夜夜不停地叫喚,直至口中噙血,方可回天庭。鄉(xiāng)間有一種野果,叫烏萢,大致成熟于六七月份,果熟即成烏黑色,其汁殷紅如血。當此季,子規(guī)就會啄食其果,染得滿口血紅,藉此,它便可回天庭復命去矣!時入仲夏,子規(guī)的啼聲果然日漸零落。綠肥紅瘦。群鳥闃寂。蟬鳴一時還沒接上茬。啄木鳥梆梆的敲木聲卻又那么稀疏而幽遠。由子規(guī)領(lǐng)唱的喧鬧的鄉(xiāng)野,就顯得有幾分空寥了。這時,我是確信,子規(guī)回天宮了。它的窩就應該筑在天庭瓊宇間的。

另有一說,說杜鵑是一種惡鳥,惡在自不做窩,則恃強占據(jù)它巢。它便是所謂鵲巢鳩占的那“鳩”。天庭,自然是不存在的。鵲巢鳩占,或許是經(jīng)過博物學家驗證了的事實。作為鳥類存在的一種繁衍行為,是斷不可用人間的倫理大道去圭臬的。對于自然法則,還得相信莊夫子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里的“仁”,當作偏護,私愛解。盡管有占巢之惡,于我,對子規(guī)的印象還是正面趨褒的。它是春的使者,也是春的象征。也許,正是它那聲聲喚春催歸的啼鳴,才讓我們的鄉(xiāng)愁有了響亮的寄托吧。

蒼鷹、鷂子之類的猛禽大鳥,它們神出鬼沒,盤旋在鄉(xiāng)間云端的高處,屬于鳥中的貴族。鄉(xiāng)間有魚化為鵬的傳說,這些大鳥生于江海,翔于云天,棲于懸崖危巖,神秘無比。它如何筑窩棲居,我們無從知道,想象中,起碼應是鳥巢里面的皇宮圣殿,才可配襯它們的身份。只是后來,從貫微動密的博物探險家的影像記錄中,得以窺其大窩的尊容,粗枝大葉,甚至將就在一堆礫石間。它們的大“窩”是何其潦草、寒磣呀!典型的鳥類陋室。

故鄉(xiāng)的鳥,和鳥們的窩,是兒時記憶最鮮明的篇章,也是我人生的故鄉(xiāng)世界。隨著年齒的增長,我身也離家越來越遠,見過的世面也越來越大,有機會見識過各種土禽洋鳥,但它們大都已是籠中、園中或影中之物,甚至博物館中的標本了。它們靠人工投喂,居人工做的窩巢,四季無虞地啼鳴,供人娛樂遛玩,真?zhèn)€鳥生幸福!

快速的城鎮(zhèn)化,人類在侵占鳥兒們的空間,也有鄉(xiāng)鳥偶爾飛入城里謀生的。它們來到城市,將鳥身何寄?

記得在我城居頂層的陽臺上,某天,突然聽到有“姑,咕——”“姑,咕——”的喉鳴聲。循聲探看,是一雙灰色的斑鳩。它倆就棲在陽臺閑置的晾衣桿上。這才發(fā)現(xiàn)窗角平臺上已散亂著幾根草梗、細木條,還有彩色塑膠線,甚至細銅絲。妻子說,怕是這對斑鳩要在我家陽臺做窩了。好生一陣歡喜!我們一家約定,從此再不打開陽臺上那扇窗戶,以防驚擾鳥兒們。但我們的誠意,沒有等來預期的結(jié)果。一段時間過去了,做窩的材料仍散落如初,或許它們已被驚擾了,飛走了。我想,或許,這里供它做窩的鋼構(gòu)實在是太硬太滑,它的草根樹皮無法附著。或許,平臺上的水泥過生過冷,無法讓它們的幼雛保暖。或許,鄰家裝修的電鋸聲夠凄夠厲?;蛟S,許多或許,又不得而知。但,這里畢竟是城里人的水泥世界,不是它們的生境。

我至今懷念這場夭折了的,與鳥兒在城市空間里的偶遇。

責任編輯:易清華

猜你喜歡
吉首鳳凰
吉首大學美術(shù)學院作品精選
聲屏世界(2022年15期)2022-11-08 10:58:04
作 品:恰逢鳳凰鎮(zhèn)端午
文化縱橫(2022年3期)2022-09-07 11:50:50
吃遍吉首
湘粵專家學者相聚吉首研討聲樂套曲《四季如歌》
鳳凰飛
永遠的鳳凰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14
吉首美術(shù)館
最親的月亮
戲劇之家(2015年18期)2015-10-26 10:08:32
鳳凰精選TOP10
鳳凰生活(2015年8期)2015-08-06 05:33:42
無聲的愛
三月三(2015年4期)2015-04-03 16:27:12
阳谷县| 佛冈县| 松桃| 曲水县| 大新县| 扎鲁特旗| 南木林县| 贵德县| 德安县| 辉县市| 田阳县| 宝鸡市| 武乡县| 吉安县| 中方县| 迁安市| 阜平县| 关岭| 西和县| 唐海县| 陆良县| 孝感市| 东阳市| 恭城| 西华县| 铁力市| 玉屏| 三台县| 宁波市| 刚察县| 赤壁市| 静宁县| 寻乌县| 镇巴县| 辽阳县| 徐闻县| 吉木乃县| 宁德市| 潜江市| 太仓市|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