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至歲末年初,正是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刻。
不知道大家去年都如愿賺到錢了嗎?
近期,一份統(tǒng)計了4682萬基民交易行為的《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顯示,機構投資者可能比個人客戶更賺錢。
報告顯示,機構投資者擁有更高的盈利人數(shù)占比,以及更高的平均收益率:機構客戶盈利占比為58.13%,高出個人客戶近5個百分點;同時,機構客戶平均收益率為11.20%,超越個人客戶2.35個百分點。
部分投資者可能覺得這很正常,畢竟機構投資者更“專業(yè)”嘛。事實上,這可能與機構投資者更能“拿得住”有關,他們的交易頻率更低。
統(tǒng)計報告顯示:個人投資者的平均交易頻率是3.34,而機構投資者的平均交易頻率僅有2.72。
面對行情波動的時候,機構投資者比個人投資者更“拿得住”,投資相對更長期。
畢竟,即使是長期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基金,短期也可能有較大的回撤。
以某只成立超過14年的基金為例,成立時初始凈值是1元,截至2020年5月15日,它的凈值已是最初的14倍還多,收益率高達1467.08%。
但即便是這樣成績亮眼的優(yōu)秀基金,中間也經(jīng)歷過最大56%的跌幅,最長等待了4.2年的凈值修復過程。
像這樣穿越“牛熊”、業(yè)績出色的基金,并不是能夠“常勝”,而是能夠“長跑”。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穿越牛熊的最好方法就是堅持長期投資,陪著優(yōu)質(zhì)基金一同“長跑”。
長期投資幾乎已經(jīng)成為了投資領域的主流價值觀,但仍有部分投資者表示:“長期投資靠不靠譜?基金能不能賺錢?不會帶我坐了一圈過山車最后回到原點吧?!?/p>
那么,長期投資到底有沒有效果呢?
事實上,統(tǒng)計2004年至2021年6月這17年半時間,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shù)獲得了1602%的累積回報,年復合收益率為17.58%。
同期萬得全A指數(shù)、滬深300指數(shù)累計漲幅分別為517%和337%,年復合收益率分別為10.95%和8.80%。
可以看到,由專業(yè)投資機構操盤的公募基金,長期來看,超額收益是很顯著的,投資者如果能做到長期持有,收益也會比較可觀。
《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顯示:持倉時長小于3個月時,盈利人數(shù)占比僅39.10%;持有時間超過6個月,盈利人數(shù)占比顯著提升。
當持倉時間超過十年時,客戶盈利人數(shù)占比則達到了98.41%,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客戶都能夠賺錢。
再看平均收益率,隨著投資年限不斷拉長,客戶的平均收益率愈發(fā)可觀,當投資時長超過10年時,客戶平均收益率甚至突破了100%大關,達到117.38%,大大超越了持倉6-10年的平均收益率。
查理·芒格強調(diào),“投資,要耐得住時間的考驗。”
如果投資者耐得住時間的考驗和市場的起伏,長期投資下來會發(fā)現(xiàn),市場一直在默默獎勵長期持有的投資者。
那么問題來了,長期投資,到底要投資多長時間?需要10年嗎?
我們再看一個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任意時間買入并持有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shù),可以看到,投資者持有偏股型基金3年賺錢概率已經(jīng)接近80%,也就是說持有3年已經(jīng)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掉一些短期因素了,持有5~7年賺錢概率超過90%,等到持有8年及以上已經(jīng)接近100%的賺錢概率了。
同時歷史數(shù)據(jù)顯示,隨著投資年限不斷拉長,客戶平均收益率≥10%的概率也愈發(fā)可觀。雖然持有1-2年和持有7-9年時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這主要因為A股市場是以一定的周期規(guī)律在波動的,這個時長可能剛好比較契合歷史上A股的牛熊周期。
一般來說,七八年以上的投資就可以算得上權益類基金的長期投資,如果你覺得8年太長,3年可能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投資期限。
當然,從理論上來說,長期投資沒有時間期限,只要基金本身沒有出現(xiàn)問題,小博建議持有的時間越長越好,讓長期投資的“復利效應”帶著我們慢慢變富。
機構投資比個人投資者更賺錢的現(xiàn)象背后,其實掩藏著一個“慢富”密碼:機構的交易頻率更少,更能堅持長期投資。
因為優(yōu)秀基金并不總是“常勝將軍”,多是“長跑健將”。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穿越牛熊的最好方法就是堅持長期投資,陪著優(yōu)質(zhì)基金一同“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