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青團建設的歷史考察及啟示

2022-04-07 10:00馬興梅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決議案團員團組織

馬興梅

(安陽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百年黨史中,由中國共產黨一手締造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作為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積極發(fā)揮黨與青年聯(lián)系的橋梁紐帶這一職能作用,為實現(xiàn)國家獨立、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喜迎黨的二十大、慶祝建團100周年之際,文章通過梳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次黨代會的相關文獻和史實,對于我們從歷史邏輯中深刻認識初創(chuàng)時期共青團的歷史定位、歷史任務以及黨團關系等本原問題,準確把握共青團工作的發(fā)展方向與規(guī)律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青團建設歷程

列寧認為,一個代表著未來的政黨的首要任務是說服大多數(shù)人民相信其綱領和策略的正確[1](P476)。經過五四運動的激蕩,逐漸接觸馬克思主義并致力于改造社會的中國青年,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的舞臺。在黨的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李大釗和共產國際的指導下,上海、北京早期黨組織醞釀建立的同時,就積極指導武漢、廣州、長沙等地陸續(xù)建立起團的早期組織。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后,積極指導、幫助建立共青團組織。1922年5月5日,在廣州東園召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團組織實現(xiàn)了思想上、組織上的完全統(tǒng)一,從此,中國青年運動有了自己的組織與核心。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鑒于“共產主義是帝國主義、軍閥以及一切反革命派所最恐怖的名詞”[2](P66),1925年在上海召開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了將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改造為民族解放性質的青年群眾組織,在1949年4月召開的團代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將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更名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7年,鑒于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已經完成,我國已轉入社會主義建設新階段,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再次對團章進行了修改,決定將下一次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定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為動員廣大青年團員積極投身第一次大革命做了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作為無產階級的一個青年革命團體,青年團始終以為黨爭取青年工農群眾為己任,領導青年擔當起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斗爭的先鋒。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中,團組織積極帶領各地的團員和青年“打倒列強、除軍閥”,投身工人運動并始終站在最前列。國共合作方針確定后,共青團組織迅速響應,積極選派青年團員到黃埔軍校、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發(fā)動青年參加工農運動,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伐戰(zhàn)爭,努力協(xié)助黨做好推進國民革命工作。土地革命時期,共青團在黨組織的帶領下,積極投身根據地建設,組織青年參加紅軍,加入反對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武裝斗爭行列,起到了突擊隊的作用??箲?zhàn)時期,改組成立青年救國聯(lián)合會等革命團體,在黨的領導下,帶領青年群眾奮勇前進,成為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一支生力軍。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團組織帶領廣大青年群眾發(fā)出“美軍滾出中國去”“反饑餓、反內戰(zhàn)、反迫害”“不許西洋鬼子幫東洋鬼子”的吶喊,成為反對蔣介石反動統(tǒng)治的第二戰(zhàn)線。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青團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

(一)共青團的歷史定位

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共青團由黨締造并領導,是中國共產黨的有力助手和培養(yǎng)“預備黨員”的后備力量。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就開始著手研究在各地建立和發(fā)展青年團組織工作,同時明確了吸收青年團員中的優(yōu)秀分子加入黨組織的方案。發(fā)布于1921年11月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局通告》強調,關于青年及婦女運動,請各區(qū)切實注意,“青年團”及“女界聯(lián)合會”改造宣言及章程日內即寄上,望依新章從速進行[2](P10-11)。中共五大通過的《對于共產主義青年團工作決議案》指出,共青團作為黨指導的青年無產階級的革命組織,應當隨時為黨供給新的工作人才[3](P68-69)。之后的中共六大《共產主義青年團工作決議案》則將共青團定位為:黨動員和組織廣大勞動群眾參加革命的最親近的助手之一,是青年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組織”,是“一個青年無產階級先鋒隊——指導者的組織”[4](P258-260)。1946年,任弼時又將團組織的性質表述為:黨的助手、帶政治性的青年先進分子的組織。中共中央《關于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更是明確指出,共青團是在黨的政治領導下,堅決地為新民主主義而斗爭的先進青年的群眾性組織,是黨團結領導青年群眾的核心,也是黨用馬列主義教育青年的學校[5](P2)。1949年4月,針對團組織定位問題,朱德認為共青團是在黨的領導下團結教育廣大青年的“核心”,是黨在各個工作中的“助手和后備軍”[6](P324)。由此可見,黨從成立之初就將共青團定位為自己的助手和后備力量,并將其作為黨聯(lián)系影響青年群眾的橋梁紐帶。

(二)共青團的歷史任務

黨在初創(chuàng)時期的主要任務是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黨的各項政策主張,廣泛發(fā)動和聯(lián)合工農群眾,開展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共青團自覺按照黨的指導,積極貫徹歷次黨代會各項決策部署,鞏固擴大黨的青年群眾基礎,指導并帶領青年投身新民主主義革命。

《中國共產黨中央局通告》要求,全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必須在1922年7月之前,實現(xiàn)團員超過2000人。黨的三大通過的《關于青年運動的決議案》中提出,團組織應當以組織教育青年工人為重要工作,極力參加國民運動。中共四大要求,團組織不僅要在青年中進行共產主義宣傳,做好青年工人經濟奮斗指導,還要做好領導中國被壓迫青年的國民革命解放運動,并在將來聯(lián)合的團體中取得指導地位,從而能指揮一般的青年運動。中共五大將共青團的工作定義為共產主義運動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黨影響廣大勞苦青年群眾的一條“運河”。同時強調,共青團的任務在于將共產主義的宣傳與共產黨的意識和政策的影響擴大到廣大革命青年群眾中去,帶領、組織他們積極參加黨領導的各種斗爭,并且要在廣大青年工人、農民、軍人、店員、學徒及革命學生中積極發(fā)展組織,將廣大青年團結在周圍,努力做到團的“群眾化”[3](P68)。中共六大《共產主義青年團工作決議案》中明確指出,共青團最近時期的根本任務是爭取全部青年工人和被剝削的青年農民群眾,為奪取政權的工農斗爭提供保證。1947年,劉少奇在青年工作會議上強調:“青年工作的任務,最大的是教育、學習?!盵7](P761)稍后,在中共中央《關于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中指出:“團組織的任務,首先是團結和組織先進青年中的積極分子,并通過他們去團結教育廣大青年群眾和全國人民一起,為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與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為全中國和全人類的徹底解放事業(yè)奮斗到底,并在奮斗實踐中不斷教育中國的青年。”[5](P2)洶涌澎湃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給共青團以洗禮,共青團在斗爭實踐中磨礪成長。一方面,黨在初創(chuàng)時期的活動是秘密的,但團組織的活動可以公開或半公開進行,團員數(shù)量也比較多,團組織公開出版了《先驅》《中國青年》等系列刊物,承擔了大量黨組織決定的工作任務,向廣大民眾宣傳馬克思主義以及黨的政策主張,積極推進中國革命運動的開展。另一方面,共青團是青年知識分子發(fā)起成立的,多數(shù)地方共青團的成員也是以青年學生為主體,在革命中克服不愿在群眾中工作的不良傾向,切實深入到廣大群眾中去,注意他們日常的需要與爭斗,與工人、農民運動結合起來,開展普通的平民教育運動。而創(chuàng)辦《中國青年》、創(chuàng)建少共國際師、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青年救國會、開展共產青年團禮拜六等實踐,都是比較成功的探索與嘗試。

(三)黨與共青團的關系

黨團“應發(fā)生親密的關系”,共產黨是“總指揮”[2](P297),青年運動必須在共產黨指導之下。黨高度重視共青團工作,充分肯定共青團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作用,并負有在政治上領導、指導和幫助共青團的責任。黨團應互派代表,并將黨團關系、青年入黨必須經過團組織等內容在黨章中予以明確規(guī)定。共青團應積極為黨組織培養(yǎng)輸送優(yōu)秀人才,并在非政治運動方面獨立自主、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中共二大《關于少年運動問題的決議案》中指出,在為青年勞動者經濟和教育利益奮斗方面,團組織應是個獨立的團體;但在普通政治運動方面,團的活動則應在中國共產黨的協(xié)定之下。黨團組織有互派代表的必要,具體實現(xiàn)形式應該由兩個組織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按照實際情況協(xié)商決定[2](P55)。中共四大《關于青年運動之決議案》也規(guī)定,團組織在政治上要絕對受黨指導,但在青年工作范圍內“須有自由活動的可能”[2](P297-298)。中共六大《共產主義青年團工作決議案》的闡述更為明確:共青團要在黨的政治指導之下工作,同時有完全組織上的獨立性。黨的組織必須加緊對共青團的政治指導與物質幫助;自上至下各機關必須互派代表參加;必須有系統(tǒng)的在黨委員會上討論共青團問題。黨方面一切牽涉到共青團內部組織獨立性的問題,應當?shù)玫綀F的地方委員會的完全同意后方可執(zhí)行,黨應經常指導兼團的黨員增強對于團的政治影響[4](P262-263)。黨與團的關系從“指導”到“領導”是理念上的深刻轉型,同時強調團的相對獨立性,在青年工作范圍內須能自主開展工作,又充分體現(xiàn)了黨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能力。

隨著革命實踐和黨團關系磨合的深入,黨還及時將實踐探索中的理性認識和成熟經驗上升到黨內法規(guī)層面在黨章中予以規(guī)定,成為全黨意志的體現(xiàn)和必須遵循的準則。中共二大通過的《黨章》規(guī)定:“各委員會均互推委員長一人總理黨務及會計;其余委員協(xié)同委員長分掌政治、勞動、青年、婦女等運動。”[2](P61)《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首次提出,凡年齡在(十八歲以上)二十歲以內愿意入黨者,“必須經過青年團”[3](P125),同時對黨團組織互派代表等工作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如中共六大通過的《黨章》規(guī)定:“共產青年團團員入黨時,由團委員會介紹”[8](P471),同時將“與共產青年團的互相關系”作為單獨一章,對互派代表、交換發(fā)言權、表決權等作出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大多都是當前深化共青團改革、加強黨建帶團建的重要內容的雛形。

當然,處于初創(chuàng)時期的黨團關系在革命實踐中探索前行,難免經歷一些曲折。比如在大革命時期,共青團曾呈現(xiàn)第二黨的形式,出現(xiàn)取消主義和先鋒主義等錯誤傾向,黨在進行了客觀分析后,對黨團關系進行了不斷完善與深化。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青團建設的歷史經驗與啟示

(一)政治性是共青團第一位的屬性

團的所有工作歸結到一點,就是當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方面聚焦當好黨的助手,共青團始終以黨的政治綱領為奮斗目標,以黨的中心任務為神圣使命,在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斗爭實踐中青春建功。該時期,共青團共召開六次代表大會,主要任務是團結帶領青年群眾貫徹落實黨代會的方針、政策和決議,形成青年運動的蓬勃洪流。比如共青團二大堅決擁護中共三大關于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積極協(xié)助黨組織做好推進國民革命運動工作,發(fā)動組織青年支援北伐戰(zhàn)爭。中共五大閉幕第二天召開的共青團第四次代表大會上,嚴厲譴責蔣介石叛變革命的罪行,并鄭重宣告要在黨的指導之下,動員組織廣大勞動青年群眾參加革命斗爭,同時在斗爭中培養(yǎng)他們的共產主義者精神[9](P87)。中共六大提出“爭取群眾,準備暴動”的總任務,隨即召開的共青團五大將準備群眾武裝起義、為推翻國民黨政權而斗爭確定為團的基本任務。另一方面聚焦當好黨的后備軍,在黨的領導下,共青團從先進青年中積極發(fā)展團員。根據中國共青團網公布的歷年數(shù)據統(tǒng)計匯總表中可以得知,1922年共青團人數(shù)為5 000,1928年達到7.5萬,1949年已達19萬[10]。五卅運動后,為了壯大黨組織的力量,中共中央決定將20歲以上的團員全部推薦入黨,3 000余名團員被輸送入黨的各級組織,占當時團員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同時,毛澤東、董必武、譚平山等共青團的創(chuàng)始人,原本就是當?shù)攸h的早期組織的負責人,各地黨組織的成員俞秀松、施存統(tǒng)、高君宇等都是地方團組織創(chuàng)建者。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時期,共青團的負責人張?zhí)?、任弼時、惲代英、林育南、賀昌等,從事共青團工作的關向應、顧作霖、陸定一、馮文彬、胡耀邦等,后來都成為黨的重要領導干部。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中,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鄧小平等都曾是共青團的創(chuàng)始人或骨干團員。可以說,共青團為黨培養(yǎng)和積蓄了一大批后備力量,并輸送了一批優(yōu)秀工作骨干。

由此可見,黨團特殊血緣關系決定了政治性是共青團與生俱來的首要屬性,是共青團事業(yè)和中國青年運動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根本保證。共青團最大的政治邏輯就是“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擔當起團結帶領青年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任務,這是第一位的根本方向。

(二)先進性是共青團的基本屬性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青團緊跟黨的奮斗目標和斗爭步伐,其最主要的奮斗方向就是組織、動員并帶領最廣泛的青年群眾自覺投身革命,積極參加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皞€個團員應自認是一個煽動家……利用各種機會在群眾集會和個人談話中宣傳我們的主義”[11](P43)。團組織先后創(chuàng)辦《先驅》《中國青年》《無產青年》《少年先鋒》等刊物,創(chuàng)辦青年夜校、冬學、識字班,組建時事研究小組,組織政治演說、集會和俱樂部,開辦圖書室、流動圖書館等,通過各種方式向青年宣傳馬列主義、進步文化,教育引導廣大青年群眾形成革命信仰與共識,領導組織他們積極投身革命斗爭實踐。大革命時期,共青團組織的工作內容主要是發(fā)動帶領團員和青年群眾積極投身工人運動洪流,引導青年反抗軍閥統(tǒng)治和帝國主義的壓迫。土地革命時期,共青團動員拿起槍桿子參加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共青團成為群眾性的青年抗日救亡組織,引導、團結各界青年群眾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同日本侵略者和國內賣國投降勢力作斗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團組織著力把解放區(qū)的進步青年組織發(fā)動起來,為爭取全國革命勝利積極作為,在奮力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時代征程中發(fā)揮了生力軍作用。

由此可見,以“共產主義”命名的共青團,在新時堅持以先進思想為引領,堅決把黨的理論和各項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全部工作中去,并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將其轉化為廣大青年群眾的思想認同與行動自覺,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征程中接力奮斗,這是共青團工作的制高點和精髓所在。

(三)群眾性是共青團的根本特點

毛澤東在《關于青年運動的方向》一文中指出:“沒有工農這個主力軍,單靠知識青年和學生青年這支軍隊,要達到反帝反封建的勝利,是做不到的?!盵12](P565-566)因此,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12](P565-566)。共青團要切實發(fā)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一是要注意青年日常的需要與爭斗。團的二大通過了《青年工人運動與農民運動的決議案》《學生運動決議案》《青年婦女運動決議案》《關于國民黨工作及態(tài)度決議案》《平民教育運動決議案》等系列文件,引導各界青年增強政治和階級認知,并聚焦他們目前切身的利害需求,從而鼓舞起奮斗精神而成為實際運動。二是不斷擴大團的活動影響。土地革命時期,為了更好地團結教育青少年,各根據地的團組織及其領導的少年先鋒隊、兒童團,在分配土地、查田運動、建立政權、動員青年參軍、發(fā)展教育等方面做了諸多扎實有效的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是第五次反圍剿前,共青團按照黨組織的要求,成功完成組建少年共產國際師的任務。這是一支近萬人、平均年齡只有18歲左右的部隊,其中共青團員占70%,他們在保衛(wèi)蘇區(qū)的戰(zhàn)斗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長征中被編入紅軍主力軍團。三是不斷擴大團的組織覆蓋。團的二大指出:“湘區(qū)……在一年中擴充地方團至十一處之多,幾乎無縣無同志”[13],同時要求盡可能多地介紹最具有革命覺悟的青年農民和工人加入團組織,并在學生會中設立團的小組,還須主持或者督促國民黨青年部使其成為國民黨學生運動的中心??箲?zhàn)時期,各級青年救國會抽調大批干部在各村普遍建立青年抗日先鋒隊、青年隊和兒童團,為抗戰(zhàn)最后勝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1949年,全國基層團組織已達2萬余個。

由此可見,作為黨的青年群眾組織,共青團的根基和血脈在于青年,其生命力和活力源于青年。共青團最密切地聯(lián)系、最廣泛地覆蓋和最竭誠地影響服務青年群眾,是群團組織和群團工作的根本特點,也是不斷鞏固和擴大黨的階級和青年群眾基礎之價值所在。

猜你喜歡
決議案團員團組織
決定中國命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決議案》
團員想入黨怎么辦
發(fā)揮群團組織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探析如何加強油田社區(qū)基層團組織建設
一位兒童團員的抗戰(zhàn)記憶
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思考
發(fā)揮群團組織帶頭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吳洪芹接受境內外媒體采訪
介紹人要不斷關心新團員
老團員要為新團員樹立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