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洋 張華強 李慶豐
(黑龍江省應急航空救援佳木斯站,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目前在東北林區(qū),機降滅火仍然是撲救森林火災最有效的空中直接滅火手段。確定機降投放點直接關系到整個火場兵力部署和撲火效率,關系到機降隊員人身以及裝備安全[1-4]。在火場面積大、地形復雜、氣象條件惡劣的情況下正確選擇機降投放點尤為重要[5]。
本文從火勢強弱、風力大小、地形條件、植被類型、撲火隊伍、機降時刻等方面對確定機降投放點應重點考慮的因素進行闡述,旨在為合理確定機降投放點、提高森林火災撲救效率、最大程度保障機降隊員人身安全,以及減少森林火災帶來的損失提供借鑒。
火勢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機降投放位點位置的確定[6-7]。小火或火勢弱的林火可以直接機降在靠近火線,有利于撲火的火場的任何部位,通常按照火頭-火翼-火尾的順序實施機降。火勢中等的林火,應根據火場的具體情況確定機降投放點的布置順序,機降順序可以是火頭-火翼-火尾,也可以是火翼-火頭-火尾。而面積較大的高強度林火,如果是在白天大風的情況下則難以靠近撲打,如果風力不是很大且具備撲打條件,可以先在火尾或火翼處實施機降。機降過程中,飛行觀察員主要通過觀察火焰的高度和煙的顏色來判斷火的強度。
1.1.1 以火焰高度判斷
火的強度通常分為弱、中、強三個等級[8]。觀察火焰的高度是飛行觀察員近距離判定火強度的主要方法?;鹧娓叨刃∮?.5 m為低強度火;火焰高度1.5~3 m為中等強度火;火焰高度3 m以上為高強度火[9-10]。
1.1.2 以煙霧顏色判斷
低強度火的煙為羽毛狀、顏色淺而透明,煙柱低;中強度火的煙上部為白灰色,下部為灰色,風速較小時可以產生100 m左右的對流柱,風速較大時煙的上部呈分散狀態(tài);高強度火的煙下部為橘黃色,中部為黑色或黃色,上部為灰色,風速較小時產生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對流柱,風速較大時,對流柱在火頭前方傾斜伸展達數公里[10-11]。
風對林火蔓延有極其重要的影響[12]。風不但能加速可燃物干燥,補充燃燒區(qū)的氧氣,還能把熱對流改變?yōu)闊崞搅鳎涌炝只鹇拥乃俣?;風還對林火蔓延方向和火燒跡地的形狀等產生主導影響。此外,風速越大,大氣亂流越強,容易造成“飛火”[13]。
火場區(qū)域通常山谷縱橫,風向多變,情況錯綜復雜,火場勢態(tài)瞬息萬變,火場高強度火不但難以靠近撲打,還容易對撲火隊員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風力大小對撲火方案的實施產生決定性影響。
地形是影響林火蔓延的重要條件之一[14-15]。不同的地形影響森林植物分布,構成不同的森林小氣候[16-17]。水、熱等生態(tài)因子受坡向、坡位、坡度的影響而重新分配,從而構成不同可燃物和不同的燃燒條件。除此以外,地形起伏還影響森林火災熱量的傳播。在不同的地形條件下,火的蔓延速度和火的強度差異很大[18]。
地形對風有較大的影響,火場地形千差萬別,不同的火場風向會隨山脊和山谷的走向而改變[19],風速也會隨著地形的變化而發(fā)生顯著變化[20]。山區(qū)地形對氣流產生動力作用而形成特有的地形上升氣流、山谷風、峽谷風、焚風、越山氣流、繞流、鞍形場渦流以及峽谷效應等。
鞍狀區(qū)域的風力和渦流阻力小[20],容易造成強烈的高溫與濃煙。大火條件下還容易形成鞍形場渦流,對撲火人員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向陽山坡中段通常風向不定,受山風、谷風循環(huán)變化的影響而成為林火行為十分活躍又極不穩(wěn)定的地段。窄谷(狹窄草塘溝)內氣溫升高快,可燃物濕度降低也快,至使火的蔓延速度劇烈增加,容易形成爆發(fā)火和飛火[19]。窄谷通風狀況不良時,火勢發(fā)展緩慢會產生大量煙霧并在谷內內轉沉積,形成大量一氧化碳。風勢一旦發(fā)生大的變化,火勢會發(fā)生突變從而形成飛火或爆發(fā)火。葫蘆峽三面環(huán)山,只有一個進出口,氣流從谷口進入容易形成強烈的上升氣流,同時又為空氣的補充創(chuàng)造了條件,此區(qū)域通常火勢迅猛,一旦身處其中,撲火隊員逃脫難度大,極易造成人員傷亡。東北地區(qū)的山相對高度低,坡度緩,葫蘆峽特征沒有南方明顯,危險性較南方低一些。
火場可燃物類型不同,林火的蔓延速度有很大區(qū)別[1,11]?;饒鲋苓呏脖粚儆诼铀俣瓤斓目扇嘉镱愋?,機降投放位置就要稍遠一些,比如幼齡針葉林,陽面草坡和易燃灌木叢等,特別是火勢強,風力大,容易發(fā)生火爆和飛火的情況下,機降投放位置更要保證距離火線足夠的安全距離。
有的火場周邊樹木稠密,溝塘或林中平坦空地少,不能相對均勻地投放兵力,比如大小興安嶺深山區(qū)人煙稀少,林道網密度低,植被繁茂,很多火場難以找到適合機降的起降場地,有時只能向一個投放點投放兩支以上的機降隊,這時就要考慮先行進行索降開辟機降場地。
在撲救較大森林火災的機降滅火作業(yè)中,機降的撲火隊伍有森林消防隊伍、地方專業(yè)撲火隊、地方半專業(yè)隊和群眾撲火隊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機降隊的戰(zhàn)斗力有較大的差異[21-23]。隨機飛行觀察員應準確掌握各支機降隊的士氣、給養(yǎng)、裝備和身體狀況,根據綜合情況確定投放的位置,還要按照不同階段的任務特點做好調配,要把戰(zhàn)斗力強、組織紀律性強的森林消防隊伍和專業(yè)撲火隊投放到最重要的危險地段撲打明火,完成急、難、險、重的突擊性任務[24],同時,也要在此地段機降一定架次的其它撲火隊,幫助清理和看守火場。盡量做到各盡其用,充分實現機降隊伍的整體效能。
通常在大的天氣系統(tǒng)穩(wěn)定的情況下,7 時以前和日落前一段時間大氣各層結構相對穩(wěn)定,空氣的垂直對流減弱,局部低氣壓不會繼續(xù)形成,不同高度的風力相互影響減小,近地面風力減小,林火強度低,要盡可能快速往火頭和危險地段布兵。白天則根據風力和火場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機降投放點位置。譬如白天風速不是很大或者有直升機吊桶滅火或固定翼飛機化學滅火配合減弱火勢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直接機降到有利撲火位置[25-26],否則可以先機降到火場附近,待日落前再就近進行二次火場布兵。
根據多年來各地機降滅火和撲救重特大森林火災的實戰(zhàn)經驗和教訓,確定機降投放點應遵循以下原則:
1)為減小火勢蔓延,應迅速控制火勢。一般情況下按照先火頭后火尾、先草塘后林地、先重點后一般的布兵順序來確定機降投放點位置。
2)5 級以上的大風天氣,通常先把機降隊員空運至火場附近的集結點,待日落前風力變小時再開始布兵。如果風力不是特別大且有化學滅火、吊桶滅火等空中滅火措施減弱火勢,應統(tǒng)籌計算機降隊切入時間,提前實施機降。
3)機降投放點距火線的距離:通常情況下距順風火線大于800 m;距側風火線大于500 m;距逆風火線大于300 m。
4)分點機降時,為節(jié)省撲火隊員體力,每個點的人數一般不超過中型直升機的2架次搭載人數。機降投放點與點之間的距離根據火線長度、火勢發(fā)展速度、地形、植被、天氣及其演變趨勢、撲火隊戰(zhàn)斗力等多種因素而定。一般為2~3 km。撲救重特大森林火災,應按照重兵撲救原則,根據火場態(tài)勢,結合火場內兵力和可投入兵力數量,在火頭、火翼、險段,點與點之間的距離要縮小,在火尾方向點與點之間的距離適當擴大。
5)選擇機降投放點位置要避免窄谷、葫蘆峽、鞍部、向陽山坡中段等比較危險的區(qū)域。機降投放點與最近火線之間盡量平緩,避免有山崖、陡坡等不利于機降隊員行進的地形地貌。
6)在統(tǒng)籌考慮上述因素的基礎上,機降點盡可能選擇鄰近河流、小溪等水源的地方,以方便生活和撲火用水。如遇河流或者公路、鐵路時,應按照“河內路外”的原則選擇機降位置,一是避免過河撲火,二是以公路或鐵路作為安全隔離。一般宿營地距火線的距離應在2 000 m之內,便于機降隊撲火后返回營地以及營地電臺與火線隊員聯系。
機降滅火是當今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撲救森林火災所采取的一種措施,也是預防林火、撲救林火的發(fā)展方向。而機降投放點的確定是機降滅火的關鍵,其與撲火反應速度、撲火方案的確定、撲火效率等密切相關。本文根據多年來各地機降滅火和撲救重特大森林火災的實戰(zhàn)經驗和教訓,確定了機降投放點應遵循的幾點原則,為更為準確地確定機降投放點、提高撲火效率、減少森林火災帶來的損失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