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古樸典雅、玲瓏清秀、精巧雅致的蘇州古典園林,是蘇州的驕傲。而碑刻、蘇繡、絲綢、戲曲、民俗5個專題博物館,則展示著蘇州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蘇州碑刻博物館,坐落在人民路南端的蘇州文廟內,黃墻高聳,殿宇巍峨。陳列在復廊中的經(jīng)濟碑刻,是研究明清時期資本主義在蘇州萌芽的史料。還有大量吳中文獻碑刻,如 《過云樓藏帖》 《人帖》 《叢帖》等。更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的著名“四大宋碑”,即《平江圖》《天文圖》《地理圖》《帝王紹運圖》,是研究我國古代史、城市規(guī)劃建設史、地理學和天文學的珍貴資料。在主建筑大成殿內展出的,有人物史料、歷史圖像、古建名勝、書法藝術方面的碑刻拓片。(圖1)
設在景德路環(huán)秀山莊內的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薈萃各種技藝精湛、精細雅潔的蘇繡珍品。第一展室陳列著從西漢到元代的繡品實樣,有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高郵天山廣陵王墓、蘇州虎丘塔等地出土的繡片、經(jīng)帙等。明萬歷皇帝的龍袍《十二章團龍福壽如意袞服》復制品引人注目,金黃底色上繡有12團龍,龍周飾有云紋、海浪、金錠、銀錠、海珠、飄帶等圖案。明孝靖皇后的《灑線繡百子衣》復制品上99個兒童則姿態(tài)各異、惟妙惟肖。還有近代刺繡大師沈壽的仿真繡作品《濟公圖》《秋聲》等。蘇繡藝人繡制的《姑蘇繁華圖》長卷,取材于清乾隆時期蘇州畫師徐揚所繪同名國畫長卷中閶門至胥門一段,長約4米、寬0.33米,運用10余種針法、500多種色線,再現(xiàn)了姑蘇當年的湖光山色、城池村鎮(zhèn)、橋梁舟楫、民宅店鋪、官商士民及人情風俗,氣勢恢宏。(圖2)
蘇州絲綢博物館是我國第一所絲綢專業(yè)博物館,其展現(xiàn)出蘇州絲綢業(yè)發(fā)展的歷史軌跡。春秋時期,蘇州城就有繅絲織帛的作坊。考古發(fā)掘證明,生活在太湖之濱的遠古先民也早就開始了養(yǎng)蠶、繅絲、織綢。蘇州市吳江區(qū)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有蠶形紋飾的黑陶罐出土;而在吳中區(qū)草鞋山遺址中,甚至發(fā)現(xiàn)了距今6 000余年的我國最早的碳化葛纖維織物殘片。在宋代,蘇州設有官辦的織造局;明代時期,蘇州已成為全國三大絲綢產(chǎn)地之一;清乾隆年間,已有織機12 000戶之多,規(guī)模之大在全國名列前茅。而今,蘇州絲綢花色繁多,有綾、羅、綢、緞等十幾個大類。其中,蘇州宋錦與南京云錦、四川蜀錦,被譽為我國三大名錦;蘇緞與杭羅、云錦,并稱為東南三大絲綢名產(chǎn)。在東織室、南織室、西織室中,織工們常用一架架古老的天鵝絨織機、漳緞織機、云錦織機為參觀者做現(xiàn)場表演。他們已復制出了一批先秦兩漢絲綢文物:商代素白絹、戰(zhàn)國塔形紋錦和舞人動物紋錦、西漢紺地絳紅紋錦、東漢延年益壽子孫錦等。(圖3)
蘇州戲曲博物館地處城東張家巷全晉會館內,這里有精美典雅的古戲臺,還設有昆劇、評彈、蘇劇和古典民族樂器4個陳列室。在該館,你可以看到明刻本《還魂記》,清乾隆年間的手抄本《牡丹亭·游園》,神采飄逸的泥人“江湖十二色”,精雕細琢的紅木戲船,《醉歸》與《蕩湖船》二組戲文模型。這里還存有一套24只的古代雙音編鐘,一套37面的云鑼。(圖4)
在悠久的歲月中,蘇州人民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民間風俗。在坐落于元代名園獅子林東側的蘇州民俗博物館里,從扎著接角包頭、腰束裙、腿裹卷膀、腳著繡鞋的蘇州民間婦女服飾中,你可以了解到水鄉(xiāng)婦女的日常生活和勞動情景。從張燈結彩、披紅戴綠的婚俗廳里,你可以感受到蘇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濃郁的地方氣息。食俗廳里陳列的蘇州菜肴、糕點、炒貨、蜜餞等十大類千余個品種,顯示出蘇州美食色、香、味、形俱佳。鬧元宵、迎伍君、鄧尉探梅、黃天蕩賞荷、寒山寺聽鐘等民俗,組成了姑蘇地方民俗風情的長卷。(圖5)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編輯 耿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