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蓉 李韜 林強 邱長玉 唐燕梅 朱光書 張朝華 劉丹 陸曉媚 朱方容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技術推廣站, 南寧 530007)
雙子葉植物的葉片一般由葉片、葉柄、托葉3部分組成,葉片則又細分為表皮、葉肉和葉脈3個部分[1]。桑樹(MorusL.)屬于雙子葉植物,桑葉作為桑樹的主要收獲物用于飼養(yǎng)家蠶生產(chǎn)原料繭。桑葉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抑制動脈硬化以及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功效,因而也是開發(fā)保健食品和藥品的原料[2-5]。近幾年,富含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的桑葉還作為畜禽飼料來源受到廣泛關注,并取得了初步的應用成果[6-9]。在傳統(tǒng)的蠶桑生產(chǎn)中,通常將采摘的桑樹葉片直接飼喂家蠶,也稱片葉育[10],即家蠶的飼料桑葉是指包含葉肉、葉脈、葉柄在內(nèi)的全葉。但是,家蠶取食的主要是桑葉的葉肉及其表皮部分,而葉脈中粗大的主脈、次級葉脈以及葉片的葉柄等是不能取食的部分,最終與蠶糞等殘留于蠶座中極少被利用。借鑒和引用禽畜類的飼料效率,桑葉用于家蠶飼養(yǎng)的飼料效率概念是指食餌(桑)量與產(chǎn)物量(產(chǎn)繭量)之比,這是養(yǎng)蠶投入與產(chǎn)出比測算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直接關系著蠶桑生產(chǎn)經(jīng)濟效益,因此對家蠶的飼料效率研究一直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重視[11-12]。依據(jù)傳統(tǒng)的桑葉養(yǎng)蠶的飼料效率計算方法,家蠶食餌(桑)量是以全葉計算的,其取值應該是比實際食下的桑葉量偏大,故飼料效率、消化率的測算值存在偏差。此外,近年來對桑樹在重金屬土壤的栽培修復方面的研究受到學者的密切關注[13-17]。在對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的桑園采葉飼養(yǎng)家蠶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桑葉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不會對家蠶的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不利影響,可以安全利用[18-20]。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桑葉全葉取樣測算重金屬含量,即將家蠶未取食的葉脈、葉柄也計入其中做測算,從嚴格意義上講是不準確、不嚴謹?shù)摹?/p>
為了更加科學準確地研究和掌握家蠶對桑葉的食下消化率、飼料效率以及桑葉重金屬含量的安全閾值,從而更好地指導生產(chǎn)實踐,我們將桑葉分為帶皮葉肉、葉脈、葉柄3個部位,對各部位的水分含量、干物率以及大量營養(yǎng)元素和常見重金屬元素的分布規(guī)律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檢測與分析。
供試材料為桑品種“桂桑優(yōu)62”相同葉位的成熟葉片,成熟度為5齡家蠶適熟用葉(6~15葉位)。桑葉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技術推廣站本部桑園(記為桑葉A樣品),栽培地為多年種植桑樹的普通土壤;河池市懷遠鎮(zhèn)的桑園(記為桑葉B樣品),栽培地為礦區(qū)周邊土壤,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含量較普通土壤高[19]。
根據(jù)實際生產(chǎn)中家蠶對桑葉的取食特點,將成熟桑葉分為3個部位進行取樣。第1個部位是葉柄,即是桑葉摘下前葉片與桑樹的枝條連接的部位,也是植物學意義上的葉柄;第2個部位是葉脈,包括粗大的主脈和兩側(cè)的次級葉脈,第3級葉脈也盡量收集,以保證對大部分葉脈的取樣;第3個部位是帶皮葉肉,為家蠶可食用的部位,是桑葉的葉肉及包裹葉肉的表皮,以下簡稱為“帶皮葉肉”。
1.2.1 桑葉各部位樣品的制備
從兩地采摘的5齡蠶適用桑葉中分別隨機取30片,將桑葉洗凈后用干凈紗布擦干,雙手也洗凈吹干后將桑葉的葉柄與葉片交接處剪斷,收集獲得葉柄樣品;剪下的葉片沿著大葉脈慢慢將葉肉與葉脈分開,除了主葉脈以外,主葉脈兩側(cè)的次級葉脈也盡可能地將葉肉分離開,分別收集獲得帶皮葉肉、葉脈樣品。稱量3個部位樣品的鮮質(zhì)量,每個部位重復3次取樣。
樣品置于干凈信封內(nèi),在實驗室烘箱中高溫殺青后置于60 ℃恒溫烘干(烘至恒重為干),稱量樣品干質(zhì)量;分別粉碎至60目后裝于密封袋待檢測。
1.2.2 檢測項目
測定桑葉各部位樣品的含水率、干物率等質(zhì)量指標;測定桑葉各部位樣品的全氮(N)、磷(P)、鉀(K)、鈣(Ca)、鎂(Mg)等大量營養(yǎng)元素含量;測定桑葉各部位樣品的鉻(Cr)、鉛(Pb)、鎘(Cd)、汞(Hg)、砷(As)等常見重金屬元素含量。
1.2.3 主要儀器及測試方法
用連續(xù)流動分析儀(德國希爾公司生產(chǎn),型號:SEAL-AA3)檢測全氮含量,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上海)公司生產(chǎn),型號:UV2450]檢測全磷含量,并參照《NYT 2017-2011》植物中氮、磷的測定方法。
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型號:ICP-5000],按《GB5009.268-2016》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方法檢測全鉀含量,按《GB5009.268-2017》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方法檢測鈣含量,按《GB5009.268-2018》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方法檢測鎂含量。
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美國PE公司生產(chǎn),型號:NEXION 350X),按《GB5009.268-2019》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方法檢測鉻含量,按《GB5009.268-2020》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方法檢測鉛含量,按《GB5009.268-2021》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方法檢測鎘含量。
用原子熒光形態(tài)分析儀(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型號:SA-20),按《GB5009.17-2014》食品中汞的測定方法檢測汞含量,按《GB5009.11-2014》食品中砷的測定方法檢測砷含量。
樣品干物率=樣品干質(zhì)量/樣品鮮質(zhì)量×100%
(1)
樣品含水率=100%-樣品干物率(%)
(2)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由表1可知:新鮮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3個部位的含水率A樣品分別為79.05%、82.15%、87.22%,B樣品分為77.55%、79.07%、86.08%,含水率由高到低均依次為葉柄、葉脈、帶皮葉肉,同一來源桑葉樣品不同部位間相差不超過10%;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干物率A樣品分別為20.95%、17.85%、12.78%,B樣品分別為22.45%、20.93%、13.92%,干物率由高到低均依次為帶皮葉肉、葉脈、葉柄。
表1 桑葉各部位的水分和干物含量分布統(tǒng)計
計算桑葉A、B樣品的帶皮葉肉分別占全葉鮮質(zhì)量的71.25%、65.27%,這是家蠶可取食的部位,也是葉片主要質(zhì)量部位;A、B樣品的葉脈占全葉鮮質(zhì)量的21.25%、22.42%,約占葉片質(zhì)量的1/5;桑葉A、B樣品的葉柄分別占全葉鮮質(zhì)量的7.50%、12.31%,是3個部位中占比最小的。
桑葉A樣品中的干物率為19.68%,在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分布分別為14.93%、3.79%、0.96%;桑葉B樣品中的干物率為21.06%,在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分布分別為14.65%、4.69%、1.71%。由此計算出全葉干物質(zhì)的69.56%~75.86%分布于帶皮葉肉,即家蠶的可食部位,其余的19.26%~22.27%分布于葉脈,僅有4.88%~8.12%分布在葉柄。
2.2.1 氮(N)元素的分布
由表2可知,桑葉各部位樣品的全氮(N)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帶皮葉肉、葉脈、葉柄,A、B樣品的分布規(guī)律一致;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N的質(zhì)量分數(shù),A樣品中分別為4.10%、1.93%、1.35%,B樣品中分別為3.15%、1.15%、0.77%。
表2 桑葉各部位的氮(N)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各部位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中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N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質(zhì)量比,A樣品分別為6 121.30 mg/kg、731.47 mg/kg、129.60 mg/kg,B樣品分別為4 614.75 mg/kg、539.35 mg/kg、131.67 mg/kg。
2.2.2 磷(P)元素的分布
由表3可知,桑葉A樣品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P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0.36%、0.39%、0.35%,3個部位的P含量相差不大;桑葉B樣品不同部位中的P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帶皮葉肉、葉脈、葉柄,葉脈、葉柄的P含量相差較小,且較顯著低于帶皮葉肉的P含量。
表3 桑葉各部位的磷(P)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各部位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中帶皮葉肉、葉脈、葉柄中的P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質(zhì)量比,其中A樣品分別為541.96 mg/kg、147.81 mg/kg、33.41 mg/kg,B樣品分別為364.79 mg/kg、74.57 mg/kg、23.60 mg/kg。
2.2.3 鉀(K)元素的分布
由表4可知,桑葉各部位樣品的K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葉柄、葉脈、帶皮葉肉,A、B樣品的分布規(guī)律一致;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K的質(zhì)量比,A樣品分別為2.11 mg/kg、4.65 mg/kg、6.64 mg/kg,B樣品分別為1.29 mg/kg、1.47 mg/kg、1.85 mg/kg。
表4 桑葉各部位的鉀(K)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各部位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中的K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質(zhì)量比,A樣品分別為0.32 mg/kg、0.18 mg/kg、0.06 mg/kg,B樣品分別為0.19 mg/kg、0.07 mg/kg、0.03 mg/kg。3個部位的K含量相差較大,帶皮葉肉含K最多,其次為葉脈,葉柄含K最少,葉脈中K的含量是葉柄的2~3倍,帶皮葉肉的K含量是葉柄的5~6倍、葉脈的2倍左右。
2.2.4 鈣(Ca)元素的分布
由表5可知,桑葉的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Ca的質(zhì)量比,其中A樣品分別為11.80 mg/kg、13.90 mg/kg、10.60 mg/kg,B樣品中分別為18.50 mg/kg、23.40 mg/kg、24.60 mg/kg。
表5 桑葉各部位的鈣(Ca)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各部位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中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Ca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質(zhì)量比,其中A樣品分別為1.76 mg/kg、0.53 mg/kg、0.10 mg/kg,B樣品分別為2.71 mg/kg、1.10 mg/kg、0.42 mg/kg。
2.2.5 鎂(Mg)元素的分布
由表6的數(shù)據(jù)可知,桑葉各部位樣品的鎂(Mg)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葉柄、葉脈、帶皮葉肉,A、B樣品的分布規(guī)律一致。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Mg的質(zhì)量比在A樣品中分別為2.50 mg/kg、2.60 mg/kg、4.00 mg/kg,B樣品中分別為2.10 mg/kg、4.20 mg/kg、8.30 mg/kg。
表6 桑葉各部位的鎂(Mg)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各部位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中的Mg在全葉鮮質(zhì)量的質(zhì)量比,其中A樣品分別為0.37 mg/kg、0.10 mg/kg、0.04mg/kg,B樣品分別為0.31 mg/kg、0.20 mg/kg、0.14 mg/kg。
2.3.1 鉻(Cr)元素的分布
由表7可知,桑葉A樣品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Cr的質(zhì)量比分別為6.69 mg/kg、9.40 mg/kg、11.23 mg/kg,B樣品中的上述3個部位Cr的質(zhì)量比分別為5.26 mg/kg、8.41 mg/kg、7.62 mg/kg??傮w而言,桑葉A樣品的Cr含量稍高于B樣品。
表7 桑葉各部位的鉻(Cr)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A樣品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Cr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質(zhì)量比分別為1.00 mg/kg、0.36 mg/kg、0.11 mg/kg,B樣品中的上述3個部位分別為0.77 mg/kg、0.39 mg/kg、0.13 mg/kg。
2.3.2 鉛(Pb)元素的分布
由表8可知,桑葉A樣品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Pb的質(zhì)量比分別為1.04 mg/kg、0.69 mg/kg、0.71 mg/kg,B樣品中的上述3個部位分別為1.99 mg/kg、2.17 mg/kg、2.09 mg/kg。桑葉B樣品各部位的Pb含量明顯高于A樣品。
表8 桑葉各部位的鉛(Pb)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各部位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中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Pb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質(zhì)量比,其中A樣品分別為0.155 3 mg/kg、0.026 2 mg/kg、0.006 8 mg/kg,B樣品分別為0.291 5 mg/kg、0.101 8 mg/kg、0.035 7 mg/kg。
2.3.3 鎘(Cd)元素的分布
由表9可知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Cd的質(zhì)量比,其中桑葉A樣品分別為0.04 mg/kg、0.02 mg/kg、0.03 mg/kg,B樣品分別為0.20 mg/kg、0.19 mg/kg、0.25 mg/kg。桑葉B樣品中的Cd含量顯著高于A樣品。
表9 桑葉各部位的鎘(Cd)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各部位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中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Cd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質(zhì)量比,其中桑葉A樣品3個部位分別為0.006 0 mg/kg、0.000 8 mg/kg、0.000 3 mg/kg,B樣品分別為0.029 3 mg/kg、0.008 9 mg/kg、0.004 3 mg/kg。
2.3.4 汞(Hg)元素的分布
由表10可知,桑葉各部位的汞(Hg)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在A、B樣品各部位的分布規(guī)律一致。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Hg的質(zhì)量比在A樣品中分別為0.017 0 mg/kg、0.007 4 mg/kg、0.003 7 mg/kg,在供試B樣品中分別為0.054 0 mg/kg、0.014 0 mg/kg、0.006 0 mg/kg。桑葉B樣品中的Hg含量顯著高于A樣品中的Hg含量。
表10 桑葉各部位的汞(Hg)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各部位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鮮桑葉中帶皮葉肉、葉脈、葉柄的Hg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質(zhì)量比,其中供試A樣品分別為0.002 54 mg/kg、0.000 28 mg/kg、0.000 04 mg/kg,B樣品中分別為0.007 91 mg/kg、0.000 66 mg/kg、0.000 10 mg/kg。
2.3.5 砷(As)元素的分布
由表11可知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干樣中總砷(As)的質(zhì)量比,其中桑葉A樣品中分別為0.037 mg/kg、0.047 mg/kg、0.030 mg/kg,B樣品中分別為0.490 mg/kg、0.430 mg/kg、0.430 mg/kg。桑葉B樣品中的As含量超過A樣品10倍左右。
表11 桑葉各部位的砷(As)元素含量及分布
結(jié)合桑葉各部位樣品占全葉的干物率計算,可得新鮮桑葉帶皮葉肉、葉脈、葉柄中的As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質(zhì)量比,其中桑葉A樣品以上各部位分別為0.005 5 mg/kg、0.001 8 mg/kg、0.000 3 mg/kg,B樣品以上各部位分別為0.071 8 mg/kg、0.020 2 mg/kg、0.007 4 mg/kg。
表12、13是分析上述檢測結(jié)果后的綜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桑葉A樣品鮮葉中大量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57.14%~87.67%分布在帶皮葉肉,其中各元素在全鮮葉中的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氮、磷、鈣、鉀、鎂;桑葉B樣品鮮葉中大量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47.69%~87.31%分布在帶皮葉肉,其中各元素在全鮮葉中的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氮、磷、鈣、鎂、鉀。分析結(jié)果提示A、B鮮葉樣品帶皮葉肉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
表12 桑葉A樣品不同部位中各元素的分布情況
表13 桑葉B樣品不同部位中各元素的分布情況
在桑葉的A樣品中,常見重金屬元素含量的68.03%~88.81%分布于帶皮葉肉中,同樣B樣品中常見重金屬元素含量的59.69%~91.24%也分布在帶皮葉肉中,在全葉鮮葉中總含量由高到低的元素依次是鉻、鉛、砷、鎘、汞,A、B樣品檢測到各部位的重金屬元素含量分布規(guī)律完全一致。
桑葉A、B樣品新鮮葉片的水分均較高,葉片的含水率因葉片成熟度不同有差異。新鮮桑葉A樣品的含水率稍高于B樣品,推測是由于桑葉B樣品的成熟度稍高于A樣品,或者是因為兩地桑園的水肥管理措施不同導致。新鮮桑葉各部位的含水率由高到低依次為葉柄、葉脈、帶皮葉肉,而干物率由高到低則依次為帶皮葉肉、葉脈、葉柄。葉柄、葉脈屬于桑樹的輸導組織,是維管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其內(nèi)部由管狀細胞上下相連而成,主要功能是運輸水分、無機鹽、有機物質(zhì),起輸導和支撐作用。葉脈是葉肉的維管束,分布在葉肉組織中,其中粗大的主脈由木質(zhì)部和韌皮部組成,形成層非常有限。葉柄是葉片和枝條的連接部位,也是桑樹維管系統(tǒng)的一部分,葉柄將葉脈的維管組織與莖的維管組織連接起來[1]。因此,葉柄、葉脈的干物質(zhì)積累較少,而輸導組織中又含有水分,故含水率相對較高。5齡蠶食用的桑葉屬于成熟桑葉,其葉肉細胞經(jīng)光合作用已積累一定量的有機物質(zhì),含水量相對有限,故帶皮葉肉含水率低于葉柄、葉脈,干物率則高于葉柄、葉脈。此外,由于葉柄與葉脈相比較,其輸導組織更加發(fā)達,所以葉柄的含水率高于葉脈。
桑樹作為一種綠色植物,可通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的有機物,供自身生長發(fā)育的營養(yǎng)所需。桑葉是桑樹的主要產(chǎn)物,其富含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自古以來就用于飼養(yǎng)家蠶生產(chǎn)原料繭絲。本次測定桑葉A、B樣品中的干物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19.68%、21.06%,其中各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69.56%~75.86%分布于帶皮葉肉,也就是家蠶的可取食的部位,其余的19.26%~22.27%分布于葉脈,僅有4.88%~8.12%分布在葉柄。這就表明,家蠶取食的帶皮葉肉是桑樹葉片物質(zhì)的主要分布部位,分布有全葉70%~76%的干物質(zhì),表明用片葉飼育家蠶時,家蠶對于桑葉有機物的食下比率只有70%~80%,再計算蠶體對桑葉的飼料消化率,能夠被直接利用的能量更加有限,其中的損失、浪費不可忽視。
桑葉A樣品鮮葉中大量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57.14%~87.67%分布在帶皮葉肉,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的含量由高到低的元素依次是氮、磷、鈣、鉀、鎂;桑葉B樣品鮮葉中大量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47.69%~87.31%分布在帶皮葉肉,在全葉鮮質(zhì)量中含量由高到低的元素依次是氮、磷、鈣、鎂、鉀。A、B樣品的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說明新鮮桑葉中大量營養(yǎng)元素的47%~87%分布在帶皮葉肉部位,即家蠶的可取食部位;大量營養(yǎng)元素中,氮、磷的含量較豐富,鈣、鎂、鉀的含量次之。新鮮桑葉的大量營養(yǎng)元素有50%~90%可能被5齡蠶食下并消化,其余的分布于葉柄和大葉脈中的營養(yǎng)元素則未被5齡蠶利用,這也造成了養(yǎng)蠶用葉部分營養(yǎng)的損失。
氮、磷、鉀、鈣、鎂5種營養(yǎng)元素在A樣品新鮮葉片的質(zhì)量比分別為6 982.37 mg/kg、723.177 mg/kg、0.56 mg/kg、2.39 mg/kg、0.51 mg/kg,在B樣品新鮮葉片的質(zhì)量比分別為5 285.77 mg/kg、462.954 mg/kg、0.29 mg/kg、4.23 mg/kg、0.65 mg/kg。其中,氮元素在A、B樣品鮮葉中的質(zhì)量比分別高達約7.00 mg/kg和5.30 mg/kg。因為蛋白質(zhì)是一類復雜的含氮化合物,每種蛋白質(zhì)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蛋白質(zhì)的平均含氮量為16%,可用蛋白氮的量乘以6.25(100/16=6.25),算出粗蛋白質(zhì)的含量[21],即若以總氮含量乘以6.25就相當于樣品的粗蛋白含量。據(jù)此可估算桑葉A、B樣品干物質(zhì)中粗蛋白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22.23%、15.73%,所以桑葉作為家蠶的飼料所提供的能量充足。桑葉B樣品干物質(zhì)中粗蛋白的含量較低,推測B樣品來源桑園土壤中可能N元素相對不足。
桑葉A樣品中常見重金屬元素含量的68%~89%分布在帶皮葉肉部位,在B樣品中帶皮葉肉部位的含量分布為60%~91%,說明鮮桑葉中常見重金屬元素含量的60%~91%分布于家蠶可食的部位,剩余約10%~40%的重金屬元素分布于葉柄和大葉脈中,并沒有被5齡蠶食下,沒有進入蠶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桑葉中重金屬元素在蠶體中的富集量以及對蠶體的不利影響。
桑葉中的幾種重金屬元素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鉻、鉛、砷、鎘、汞。鉻、鉛、砷、鎘、汞元素在供試A樣品鮮葉中的質(zhì)量比分別為1.47 mg/kg、0.188 3 mg/kg、0.007 6 mg/kg、0.007 1 mg/kg、0.002 86 mg/kg,在供試B樣品鮮葉中的質(zhì)量比分別為1.29 mg/kg、0.429 0 mg/kg、0.099 4 mg/kg、0.042 5 mg/kg、0.008 67 mg/kg。桑葉A樣品中的鉻含量略高于B樣品,推測是桑葉A樣品來源桑園的土壤中鉻含量相對較高所致。桑葉B樣品中的鉛、砷、鎘、汞元素含量均高于桑葉A樣品,B樣品中這4種重金屬元素的含量分別是A樣品的2.28、13.08、5.99、3.03倍。分析認為,B樣品來源桑園位于礦區(qū)周邊,其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含量較普通土壤高,所以采摘桑葉中的鉛、砷、鎘、汞元素含量高也是極有可能的。
桑葉也是生產(chǎn)動物飼料和保健食品的優(yōu)質(zhì)植物原料。根據(jù)文獻[22]中的有關研究報道,GB 13078-2001中規(guī)定了飼料中重金屬的限制指標,其中雞、豬等普通畜禽的配合飼料中鉻、鉛、砷、鎘、汞元素的質(zhì)量比應分別小于10 mg/kg、5 mg/kg、2 mg/kg、0.5 mg/kg和0.1 mg/kg。參照此標準以及文獻[2]的有關報道,A、B兩地來源的桑葉作為家蠶的飼料,其重金屬含量也均在國家標準的限量之內(nèi),作為畜禽飼料應用和作為藥品、食品原料也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