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堯
大同,與人類社會發(fā)展同步。
大同,與人類最高理想同名。
大同是一座耐人尋味、魅力無窮的城市,它有著印痕清晰的大同盆地史前文明的遺跡,地質(zhì)文明的考證更印證了大同遠古的不同凡響;輝煌的史后文明的遺存與傳承彰顯著它的不尋常地位。無論是有形的文明還是無形的文化沿革,都深嵌著它的那種與眾不同的厚重感。
就地質(zhì)文明而言,大同曾經(jīng)是一片煙波浩渺的海洋,地質(zhì)學稱大同湖。追溯考究大同湖,首先得審視人類美麗的家園——地球。地球的發(fā)展史與地球所產(chǎn)生的生命,是傳唱下來的最美麗最動人的大地之歌,是真正的遠古的呼喚。
66億年前,銀河系發(fā)生了一次大爆炸。爆炸的碎片和散漫物質(zhì)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凝集,在46億年前形成太陽系,相應的地球也就形成,時空的穿越給了我們審視地球延續(xù)發(fā)展的條件和機遇。
冰冷的星云物質(zhì)釋放出大量的引力勢能,再轉(zhuǎn)化為動能、熱能,致使溫度升高,加之地球內(nèi)部元素的放射性熱能也在加溫,誕生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狀態(tài)。高溫的地球在旋轉(zhuǎn)過程中物質(zhì)發(fā)生分離,重的元素下沉裹挾到中心,凝聚為地核,較輕的物質(zhì)構(gòu)成地幔和地殼,逐漸出現(xiàn)了圈層結(jié)構(gòu)。40億年前的地球出現(xiàn)了原始形狀。
浩浩宇宙,茫茫星云。地球生命走過了太古宙、元古宙、顯生宙。太古宙持續(xù)15億年,元古宙持續(xù)19.3億年,顯生宙持續(xù)5.7億年。顯生宙又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距今5.1億年—5.4億年古生代的寒武紀,地球爆發(fā)了生物演化,被稱之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使得地球生命跨入了新紀元。寒武紀是地球生命的轉(zhuǎn)折點。在距今2.9億年—3 . 55億年的石炭紀和二疊紀,爬行動物出現(xiàn);又在距今1.35億年—2.05億年的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垔紀,爬行動物逐漸減少。
地球生命運動同樣伴隨的是一次又一次造山運動。19億年前發(fā)生了大別造山,14億年前發(fā)生了晉寧造山,10億年前發(fā)生了格林威爾造山,以及相繼發(fā)生的印支造山、燕山造山和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在這一次次的造山運動中,或者滄海變?yōu)楦呱剑呱酵丝s為海洋;或者陸地沉陷為湖泊,湖泊變成桑田,地球的表面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滄海桑田變化過程中,地球表面,北緯40°線一隅出現(xiàn)了一處浩瀚無際的海洋,隨著地殼繼續(xù)不斷的運動,這處海洋又崛起了一個個的海島,海洋被一個個島嶼連接阻隔,退縮為一個被眾山圍著的大湖,大同湖形成了。同時期,鄰近的呼和浩特湖也形成了,大同湖的形成也孕育催生了石炭紀和侏羅紀煤田。
大同湖面積到底有多大?距今有多少年?專家說法不一。大同湖是如何消失的也眾說紛紜。但應該肯定,大同湖在2.05億年的侏羅紀時期就有了,大同西面的山區(qū)侏羅紀煤田就是佐證,煤層中不僅能看到由植物所形成的煤炭,還有1.35億年白堊紀的恐龍化石。這說明大同西面的山地是大同湖的邊緣,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森林中繁衍生存著的爬行動物。大同曾由海洋的消失形成了湖,湖的消失露出了大同盆地。這個湖應消失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強烈的地殼運動導致地表層的升降加劇,在華北冀西產(chǎn)生了東西向的山間斷隔封閉盆地。
伴隨著山體的持續(xù)抬升。緊隨其后有了呂梁造山運動,使得中國西北部特別是山西西部得以更大幅度的抬升,并向東南方向傾斜,不周山的寓言典故就是最生動的詮釋。
喜馬拉雅造山崛起了青藏高原,崛起了昆侖山,崛起了晉北黃土高原和蒙古高原,大同地區(qū)海拔也相應抬升;西北大地的傾斜使得大同湖發(fā)生傾斜,大同湖像一個巨大盆子里的水向東南倒了出去,湖底海拔保持在了1050米。喜馬拉雅造山穩(wěn)定了中國乃至世界的地形地貌,大同盆地形成了。
大同湖水并沒有倒干凈。
地殼運動、火山爆發(fā)、冰川降臨和氣候變化,使大同湖剩余之水也經(jīng)歷了多次變化。豐水期又形成了多個湖泊,占據(jù)了大面積的盆地;水位下降時,湖面僅分布留存在盆地的中心面積。消失了的大同湖仍然河湖相連,水源充盈。
一次次的火山爆發(fā)和一次次的冰川來臨調(diào)節(jié)著大同盆地的氣候。大同盆地變得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大面積郁郁蔥蔥的,甚至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出現(xiàn)了。這種植被和氣候一直延續(xù)下來,直到人類的出現(xiàn)。
由大同湖形成的大同盆地是一個地質(zhì)單元,究竟有多大?通常所說的大同盆地,就是以大同為中心,向東延伸至桑干河上游的盆地,向南延伸到朔州一帶狹長的盆地。這個盆地長約300公里,寬約30公里,面積約9000平方公里,泛指大同平原地區(qū)并張家口西平原地區(qū),即原雁北地區(qū)的平原地帶加之河北蔚縣、陽原等區(qū)域。這個狹長的平原地帶,均屬海拔1050米左右的高地,而這個海拔標高,正是出現(xiàn)人類和人類繁衍生息的生命線。在大同盆地范圍內(nèi),無論它的水源還是土壤與氣候,都占據(jù)了良好的人類生存的條件。
在這條生命線上,200萬年前的泥河灣人出現(xiàn)了。也許正是有了泥河灣人艱難的繁衍生存和延續(xù),又有了10萬年前的陽高許家窯人、懷仁的鵝毛口人、左云的馮家窯人、朔州的后圪塔峰人;有了2.8萬年前的朔州峙峪人。就大同附近生存的人類而言,有青磁窯石器遺址、小站石器遺址等,均屬舊石器人類。1萬年前,新石器人類幾乎遍布大同盆地四面八方各個角落。無論是舊石器時代,還是新石器時代,大同盆地是華夏文明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大同盆地自泥河灣人的出現(xiàn),曾有過一次距今160萬年前的第四紀大冰川的來臨。當這次大冰川消失后,地球北部的氣候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氣溫呈下降趨勢,尤其在大同盆地的北部,有了比較干旱而寒冷的草原氣候,草原南沿與大同盆地形成一條最為明顯的氣候分界線。這就是北緯40度線。
從大興安嶺森林繁衍生息走出來的草原人,成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廣袤寬闊而豐饒的草原繁衍孕育了大量的草原人。赤峰市所發(fā)現(xiàn)的6000年前的玉豬龍成為紅山文化的代表作,證實中華文明起碼有6000年的歷史。在距今5000年前,黃帝和炎帝在大同盆地,桑干河沿岸發(fā)生了涿鹿大戰(zhàn)和陂泉大戰(zhàn)。春秋時期草原民族北狄白羊部落步黃帝和炎帝的后塵,分兩支東進西突。一支沿黃河南下抵達河西、陜甘;一支越過陰山來到大同盆地。春秋時期到達大同盆地的先有周穆王西巡抵達,繼有白羊王遷駐并在白羊河岸筑起白羊城,已有2600年的歷史。gzslib202204021129隨著北方民族從草原不斷向大同盆地遷入,引起了三晉之一趙國逐漸地介入,以抵擋曾活躍在大同盆地的諸戎群狄。趙獻侯十三年(公元前411年),在大同盆地筑平邑城,大同首入中原版圖。
公元前296年,趙武靈王在大同盆地設置代郡、雁門郡,并實行胡服騎射,輕騎簡裝,訓練勁旅以便抵擋草原民族,大同行政區(qū)域仍歸趙國管轄。雁門郡北破林胡、樓煩等北方草原民族,為保護雁門郡安全,置武州塞筑長城,從代郡到陰山置高闕塞筑長城。為防御北方草原民族匈奴犯境,派遣名將李牧駐守雁門郡和代郡邊關(guān)要塞。
秦滅六國,戰(zhàn)國結(jié)束,秦仍襲用戰(zhàn)國行政管理建制,大同介于雁門郡與代郡之間。為了防務匈奴侵擾,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并征集民眾修筑長城,以防備匈奴侵擾。
西漢時,在大同設置平城縣。相對北方草原而言,大同乃屬戰(zhàn)略要地、軍事要塞,兵家必爭之地。為祈福思安,渴求平安而起名平城。并在平城東設東部都尉治所。漢名將李廣、衛(wèi)青、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帶與匈奴作戰(zhàn)。西漢實行“郡國并行制”,即中央控郡,分封王國。雁門郡本與太原郡等31郡為韓國韓王信封地,韓王信投降匈奴后,劉邦遂于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將云中郡、雁門郡、代郡53縣劃歸代國封地,都設代縣代王城,城址在河北蔚縣東北處。并先后派其兄和其子駐城鎮(zhèn)守。
王莽新朝時,將平城改為平順縣,歸并州填狄郡管轄。
東漢時,又改稱平城縣,屬雁門郡管轄。東漢靈帝末年,匈奴大舉侵邊,自定襄到云中、雁門、西河遭受洗城滅頂之災,平城遂毀于戰(zhàn)火。位于平城東南25公里的班氏縣幸免于難而西遷。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討伐烏桓,才將代地平定,并將北邊郡縣散失之民收攏安集、耕牧養(yǎng)息為生。換置平城縣于代縣之東25公里處,劃歸冀州新興郡管轄。曹魏黃初元年(220年),重新設置并州,平城又劃歸并州雁門郡管轄。
北魏時期,在河套一帶崛起的拓跋鮮卑族拓跋珪于公元398年率部從盛樂(和林格爾)遷都平城。改元天興,并置司州。北魏在平城建都后,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展開一系列規(guī)模宏大的首都宮殿、苑園、樓臺觀堂建設,重大建設工程達上百處。所開鑿的云岡石窟“雕飾奇佛,冠于一世”。延和元年(432年),改平城為萬年。太和七年(483年)又回稱平城。北魏在大同建都長達97年,是中國建在最北方的一座都城,歷經(jīng)六帝一王;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南安王、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孝文帝時,將平城改為司州牧,設置代尹。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平城成為恒州治地,管轄8郡14縣;由高柳遷治平城的代郡管轄平城、太平、武周(左云城東20公里舊高山)、永固(大同北25公里西寺梁山);善無郡管轄善無、沃陽;梁城郡管轄參合、鴻縣;繁峙郡管轄崞山、繁峙;高柳郡管轄安陽、高柳;北靈丘郡管轄靈丘、莎泉;其內(nèi)附郡與靈丘郡獨治。孝昌二年(526年)六鎮(zhèn)之變,平城被毀,淪為廢墟。東魏天平二年(535年)設置北恒州,治所暫寄肆州秀容郡城(今忻州西北125公里河管村南)。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大同改北恒州為恒安鎮(zhèn),又名東州城,隸屬恒州太平縣管轄。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后,太平縣改為云中縣。
隋時,開皇元年(581年)因避諱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之名,遂改云中縣為云內(nèi)縣。大帝開皇三年(583年),對行政管制重新作了調(diào)整,廢郡而保留州、縣,但州之職能即為原郡之職能。到了煬帝時又改州名為郡,實行郡縣二級管制。于是,朔州于大業(yè)元年(605年)改稱馬邑郡,恒安鎮(zhèn)隸屬馬邑郡云內(nèi)縣。
唐初將全國劃為十道,實行州縣兩級行政管制。武德六年(623年)在大同設置北恒州,第二年取締廢除。貞觀十四年(640年),由朔州北之定襄城移治后設定襄縣,屬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移治的云中州管轄。永淳元年(682年),云中州與定襄縣為入侵之東突厥默啜占領(lǐng),廢棄云中州和定襄縣,將兩地百姓遷移朔州。開元十八年(730年)改云州為云中郡。乾元元年(785年),又將云中郡恢復為云州。
唐中期,將全國劃為十五道,每道設采訪使,專門彈劾不法官吏。唐后期,由道演變?yōu)榉芥?zhèn),設節(jié)度使,方鎮(zhèn)成為一級行政區(qū)劃。咸通十年(869年)設置大同軍節(jié)度使。自此出現(xiàn)了大同之稱的內(nèi)容。至德以后,中原用兵刺史皆管軍戎,大同軍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領(lǐng)管,管轄云州、朔州和今之靈丘東之5公里的蔚州。
唐末,今內(nèi)蒙烏拉特前旗北西的大同城內(nèi)的沙陀人內(nèi)徙恒安鎮(zhèn)。烏拉特的大同城屬隋開皇年間為防御突厥進攻而筑,沙陀人內(nèi)遷后,大同之稱也隨之跟進移內(nèi),恒安鎮(zhèn)改稱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遼承唐制,呈道、州(府)、縣三級行政管制,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為西京,設西京道,大同府為遼之陪都。大同城之名始于此而相繼沿用,統(tǒng)領(lǐng)二州七縣:即今之陽原縣的弘州、內(nèi)蒙豐鎮(zhèn)西北岱海邊之德州,大同縣、云中縣(舊高山城)、天成縣,今之陽高東南之長青縣、大同東北之奉義縣、大同南30公里懷仁東之懷仁縣,今之河北懷安鎮(zhèn)東南之懷安縣。被稱作西京的大同城圍長20公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設留守衙。北門東為大同府衙,西為大同驛。重熙十七年(1048年),將云中分治兩縣,新置大同縣。
宋淳化五年(994年),改道為路,因宋遼對峙大同在遼的統(tǒng)治轄區(qū),故在宋宣和五年(1123年)預置云中府路,治武州塞云中府,統(tǒng)領(lǐng)云中八州:今之神池縣武州、應州、朔州、蔚州,今之新保安奉州、呼市之東歸化州、永寧縣儒州、延慶市媯州。原本想設九州,另設云中州,稱山后九州而預設未成事實。故設想的“云中府路”形同虛設。
金承遼制,改西京道為西京路,而府治、縣治均未改。西京路轄二府、七節(jié)鎮(zhèn)、八刺郡、三十九縣、九鎮(zhèn)。二府即大同府與德州府。
天德二年(1150年),將原設置的兵馬都部署司改為西京路總管府,并更置留守司,設置轉(zhuǎn)運司及中部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府管轄七縣三鎮(zhèn)。七縣分別為:大同縣、云中縣(舊高山城),今之新榮區(qū)拒墻堡西南宣寧縣、懷安縣、天成縣,今之陽高南12公里處白登縣、懷仁縣;三鎮(zhèn)分別為:今之大同東北奉義縣、岱海附近窟龍城、懷仁安宿疃鄉(xiāng)安七疃鎮(zhèn)。大同府城重修后南門曰奉天,東門曰宣仁,西門曰阜成。gzslib202204021129元代全國始設省,中央設中書省,全國設十一行省。大同隸屬于中書省河東山西道。至元二年(1265年),大同西40公里之云中縣并入大同。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為大同路。統(tǒng)領(lǐng)八州五縣,即朔、武、豐、今之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東勝、呼市西南云內(nèi)五縣,及大同、白登、宣寧,今之集寧南平地、懷仁。大德四年(1300年)在西京黃華嶺(今山陰縣北黃花梁)立屯田;六年(1302年)立萬戶府,轄山陰、雁門、馬邑、鄯陽、洪濟、金城、寧武七屯。
明承襲行省,改稱承宣布政使司。大同路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大同府,屬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轄。大同府轄渾源、應、朔、蔚四州及大同(宣寧縣并入大同縣)、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河北淶源縣)七縣。明實行衛(wèi)所制,大同鎮(zhèn)為九邊重鎮(zhèn)之一,設大同都衛(wèi)駐白羊城(左云縣),洪武五年(1372年)改大同都衛(wèi)為山西行都指揮使司,仍駐白羊城。
永樂七年(1409年)設鎮(zhèn)守總兵官,為鎮(zhèn)之最高指揮官。成化十年(1474年)設巡撫;正德八年(1513年)設總制。所轄大同前、后衛(wèi)(兩衛(wèi)治大同),大同左衛(wèi)、云川衛(wèi)(兩衛(wèi)治左云縣),大同右衛(wèi)、玉林衛(wèi)(兩衛(wèi)治右玉縣),陽和衛(wèi)、高山衛(wèi)(兩衛(wèi)治陽高縣),天成衛(wèi)、鎮(zhèn)虜衛(wèi)(兩衛(wèi)治天鎮(zhèn)縣),平虜衛(wèi)(治平魯縣),威遠衛(wèi)(治右玉縣南),井坪千戶所(治今平魯縣井坪鎮(zhèn))等衛(wèi)所,統(tǒng)領(lǐng)823堡寨,307座墩臺。其地為今之山西外長城以南,東自冀、晉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帶。明初在此屯田,為京城西北屏障。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達依舊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圍13里,高4丈2尺,包磚,設四門,均有甕城、吊橋、城壕,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四門均建城樓,四角有角樓,城正中有牌樓,城防固若金湯,為我國軍事重鎮(zhèn)的典范,整體布局“鳳凰雙展翅”形狀。
洪武年間開始在大同修筑長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和嘉靖年間先后三次在大同修筑長城,萬歷年間又兩次修筑大同邊墻。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山西行都司由白羊城移治大同,朱元璋封十三子朱桂為代王,在大同建立王藩,稱代王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分守冀北道,駐大同府;嘉靖年中期移駐朔州。
清入關(guān),將行省略作調(diào)整。嘉慶前全國有18省、5個將軍轄區(qū)、2個辦事大臣區(qū),清末把將軍轄區(qū)改為省。大同府治大同縣,隸屬山西布政司(后改為山西?。m樦瘟辏?649年)大同府移治陽高衛(wèi),名陽和府,大同縣移治懷仁縣西安堡。順治九年(1652年),府縣復還故治,并從附近縣移民增加人口總量。大同府轄渾源州、應州、大同、天鎮(zhèn)、陽高、懷仁、山陰、廣靈、靈丘七縣和豐鎮(zhèn)廳(乾隆十五年將豐川、鎮(zhèn)寧二衛(wèi)合并為豐鎮(zhèn)廳)。
民國元年(1912年)大同府廢府留縣,大同縣屬北路觀察使。民國二年(1913年)5月置雁門道治大同,轄雁北13縣,忻州13縣,共26縣。后晉北鎮(zhèn)守使在大同駐扎。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后,大同為縣,直屬山西省管轄。1937年9月13日,日軍侵占大同,10月15日成立“晉北自治政府”,統(tǒng)轄雁北13縣。1939年改為“晉北政廳”,隸屬“蒙疆聯(lián)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為“大同省公署”。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大同農(nóng)村開辟抗日根據(jù)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quán),堅持抗日游擊戰(zhàn)爭,以北同蒲鐵路和京包鐵路為界,建立了東西大同縣。東大同縣屬晉察冀邊區(qū);西大同縣屬晉綏邊區(qū)。解放戰(zhàn)爭時期,大同為國民黨政府所統(tǒng)治,設置衛(wèi)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戰(zhàn)區(qū)長官司令部大同領(lǐng)導組”,管轄雁北10縣,分第十、十一兩個專署。1947年分家改為“八、十、十一”三個專署,大同為“第十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下轄5個區(qū)、7個鄉(xiāng)、70個治村,“雁北專員公署”“雁北防衛(wèi)司令部”,均駐在大同城內(nèi)。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以大同城和口泉鎮(zhèn)、平旺、王家園等13個村組成大同市,隸屬察哈爾省,省會張家口市,劃為5個區(qū)。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大同復歸山西省。1958年大同市隸屬雁北專區(qū),大仁縣劃歸。同年9月雁北與忻縣合并,稱晉北專區(qū),大同隸屬晉北專區(qū)。1961年晉北專區(qū)撤銷,大同改為省轄市。1964年恢復大同縣、懷仁縣,仍屬大同市管轄,1965年二縣又劃歸雁北專區(qū)。1967年大同市改屬雁北專區(qū)。1972年3月復為省轄市。1993年7月雁同合并,設四區(qū)七縣,即今之城區(qū)、南郊、新榮、礦區(qū)、大同縣、天鎮(zhèn)縣、陽高縣、渾源縣、靈丘縣、廣靈縣、左云縣。2021年5月28日,撤銷城區(qū)、南郊區(qū)和礦區(qū),重新調(diào)整建立平城區(qū)、云岡區(qū)和云州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