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勇
中國核工業(yè)第五建設有限公司,上海,201512
城市中地面高樓林立、交通擁擠,使得其很多功能必須通過地下建設來完成,但當前地下建設已經非常復雜,出現故障時,地面開挖存在很多困難。但采用頂管技術可解決一些問題,對隧道施工具有重要意義。
頂管是繼盾構施工后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地下管線施工技術。該技術無需挖掘路面,就可以通過公路、鐵路、河流、地面建筑物、地下構筑物和各類地下管道。頂管施工是利用頂油缸和管道之間的推動力,將鉆頭從工作井內部通過土層推進到接受井。同時,將鉆頭和鉆頭后面的管線埋入兩口井中,從而達到不開挖地下管線的施工[1]。
頂管技術適合于市區(qū)繁華地帶、中心城區(qū)、人口密集地區(qū)及城市建設過程中不能搬遷、不能進行大規(guī)模挖掘的特殊區(qū)域。當不能進行空中架線、開槽埋管等作業(yè)時,對于直徑80~600mm的埋管,則可以采用頂管法[2]。在鋪設市政下水道直徑超過500mm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在工地上進行明渠開挖、埋管,管線附近沒有其他建筑物的地基,則可以采用頂管法進行施工。當前,我國很多城市在建設城市管網時,經常會出現多次開挖路面的情況,這種情況會給道路帶來很大的影響,不但會縮短道路使用壽命,而且會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配套的電信設施、自來水、煤氣、排水、路燈、城市坐標、候車亭、廣告牌、路牌、電話亭和治安崗亭都需要拆除,這無疑會加劇城市設施的損壞,增加工程的難度。其中就包括:在老城區(qū)的改造中,由于原有的管網縱橫交錯、錯綜復雜,許多管道的具體位置都模糊不清,原始數據經常缺失,導致城市在鋪設市政管道的過程中,無法進行科學、高效的挖掘;當高架線路遇到交通干線、繁華街道、文物古跡、鐵路、河流等阻礙時,必須轉移到地下過渡;當下水道直徑超過100mm時,由于施工場地周圍條件較差,受諸多限制,采用明渠開挖埋設管道是不合適的[3]。
在施工之前,要掌握土壤的變化;如果要經過填筑的區(qū)域,就需要進行加固,防止地面出現明顯的塌陷。
在頂管工程經過的地方,往往會形成一層淤泥,里面的植物和動物會在土壤里產生有毒和有害的氣體。在頂管施工中,要定期對管道中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監(jiān)控,以保證管道的安全。
在頂管施工中,其他管道的埋設深度應事先確定,這對確保頂管施工和其他地下管道的安全都是有益的。
在建筑物地基下進行頂管工程時,應在施工線路中明確建筑地基的類型。對于局部不穩(wěn)的建筑物,在頂管頂入之前,可以采用托換和加強的方法。
在施工之前,要審查設計文件、施工圖紙等,了解工程特點、難點和重點;認真聆聽設計師的交底,體驗設計意圖,了解相關的行業(yè)協(xié)作需要;檢查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避免由于設計上的疏忽或考慮不周而造成的矛盾和困難,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各種管道、管道與電纜、橋梁、管線與建筑之間的矛盾;對于需要預留、預埋的部分,要在專業(yè)的圖紙上進行查找,并改正錯誤,明確要求。
通常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管,這種管耐腐蝕、施工方便,但如果不需要耐腐蝕,也可以采用鋼管。鋼筋混凝土頂管的配筋、應力驗算及規(guī)范設計均須符合有關規(guī)范,并須經正規(guī)生產單位批準。選用頂進管時,應從兩個方面考慮:①對頂進管長度的確定。通常采用長管,由于采用直插方式,可減少安裝數量,縮短施工周期。然而,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線路發(fā)生了重大偏差,采用長管道將會增大頂壓坑的長度和挖坑、回填、支護和修復成本,這時,為了有效控制管線的頂入狀態(tài),必須選用較短的管道。②選用頂管的直徑。頂管內徑應按工程特點和要求確定,頂管外徑應由其受力程度、配筋及壁厚決定。通常,為了便于挖掘人員操作,頂管內徑必須大于或等于0.5m[4]。
在給排水管道施工中,常用的頂進裝置有頂鐵、高壓油泵、液壓油缸、液壓千斤頂等。其中,千斤頂是掘進頂管的主要設備,可分為分體式液壓千斤頂、超薄液壓千斤頂、螺旋式千斤頂和立式油壓千斤頂等。頂鐵是一種輸送、分散頂力的裝置,按其位置不同,可分為U型頂鐵、順頂鐵、橫頂鐵三種。高壓電油泵是一種用于向預應力千斤頂輸送張力的裝置,它的規(guī)格型號是ZB2x2/50,ZB是裝置的名稱,2表示每分鐘的額定供油和供油方式,50是油壓的標稱,在工程中,高壓電動油泵應根據規(guī)范選用,其中工具管道以作業(yè)倉和挖掘倉為主[5]。
4.4.1 場地平面布局
在頂管施工之前,現場平面布局主要有:注水系統(tǒng)、自動控制系統(tǒng)、起重設備、管土堆場、料場、棄土坑、拌漿材料堆場、拌漿房等。
4.4.2 加固后靠土及頂管的進出處
在后靠土體及頂管入口處,應采取高壓旋噴法進行補強,以保證頂管出孔的安全。為了有效避免頂進管鉆進和鉆進預留孔的泥水流失,必須在工作井口設置止水器,確保頂進管機頂進時不會發(fā)生觸變泥漿。
頂管施工工藝及流程:施工前的準備—測量高程和軸線—開挖頂管工作坑—鋪設頂管導向裝置—安裝頂板—安裝頂進裝置和吊放管節(jié)—挖土頂進—測量及糾偏—再次挖土(管中土)頂進—測量周而復始—驗收。
通常來說,頂管是一種以鋼筋混凝土為主的接受井和工作井。如果當地的土壤狀況不佳,為了避免發(fā)生頂管井坍塌和孔體的損壞,必須在井筒內設置徑向外撐桿,以保證其施工質量。頂管井按其結構布局的不同,可將其劃分成單排孔、單孔兩種。單排孔井多采用矩形斷面,而單孔井有矩形、方形、圓形等多種斷面,圓形斷面最大,矩形斷面最小。在實際工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地形條件,合理布置和使用頂管井[6]。在排水管道施工中,接受井與工作井之間的距離應該以間隔的形式布置,這樣就可以確定接受井與工作井之間的距離。施工中采用鋼筋混凝土沉井法、WMS攻井法、鋼板樁等施工工藝。根據工地的特點,工作坑和接收坑可以分為方型、圓型、腰鼓型。在頂管線路的前方頂部,必須有一個工作坑的預留孔;后靠后、后、后部、環(huán)形井壁、鋼板樁等施工中,通常需要在井壁和后部之間增加一道后墻。
5.2.1 穿墻
首先要將穿墻的門板打開,把工具管子從井口中頂出,并安裝好安裝在墻上的防滲裝置。為了保證頂管穿墻施工的質量,必須采取如下措施:①使用紙筋黏土或低強度水泥黏土進行密封性填筑,避免因施工環(huán)境濕度對管線的正常施工造成影響。②為了補償穿墻處的穿壁孔強度不足,在頂管洞外進行了灌漿。③在插入工具管時,要迅速地移動,確保通過墻壁的防水設備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④針對頂管施工中遇到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確保項目的順利完成[7]。
5.2.2 頂管出洞
對頂管出洞環(huán)節(jié)的處理,要從下列方面著手:①在下管前,要認真觀察管道的表面是否有縱向裂縫和斷裂。②保證管道壁光潔平整,無氣泡、凹坑,端面平整。③管道檢驗合格后,使用吊車將其吊至工作坑的軌道上,并由吊車進行測試和檢驗,確認其安全后才下管,以保證下管時無工人進入作業(yè)坑。④先把一根管子放到導軌上,對管子前端、中心和后端的管底高度進行嚴格的測量,并確保其安裝質量[8]。
管道的阻力由前向阻力和外周阻力兩個方面構成。為了減小前頂的阻力,可以將前部改為尖頭。當頂管長度增加時,推力迅速增加。為了防止套管超出壓力極限,在管道外進行減阻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在施工中,通過在套管周邊注入觸變泥漿,使套管與土壤由干摩擦轉變成濕摩擦,從而起到減阻作用。觸變泥漿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放置24h。施工時,由機頭、三段管的注漿口經壓漿裝置將觸變泥漿注入,形成厚度為10mm左右的鉆井套,從而在鉆井液中滑動,減小了鉆具的摩擦力。從壓力計和流量計上可以看出,壓漿的受控壓力是天然地下水的1.1~1.2倍左右。在施工作業(yè)中,應采取“先壓漿,后頂管,邊壓漿邊頂管,邊頂管邊補漿”的方法來保持井筒的工作性能。機頭本身有一個糾偏部分,它的最大誤差可以在1.2°~1.7°[9]。
5.2.3 灌漿減阻力
將適當數量的減阻泥漿注入輸油管的外壁,在管外形成一個泥漿罩,對地層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減小地表沉降,減小與周邊土壤的摩擦,最終減小頂管頂進時的阻力;此外,實際使用的泥漿通常是原計劃的四五倍,因此,要隨時保持足夠的泥漿。
5.2.4 頂管的糾偏
常見的糾偏方法有:①在使用先進的土壓力平衡或砂體平衡式掘進機施工時,可以將設備設置為“自動”或“手動”狀態(tài),由系統(tǒng)根據測量系統(tǒng)所顯示的數據和誤差,進行自動糾偏,或由人工進行糾偏。②挖掘土壤的方法,也就是通過在各個位置上增加或減少挖掘量來進行修正。比如,如果管頭的偏差是正的,就應該在管的底部進行超掘(但不能太多),在管節(jié)持續(xù)頂入后,利用管節(jié)自身的重力使其下沉。一開始,管節(jié)的尾部已經被泥土壓住,但由于前節(jié)的重量不夠大,所以會先發(fā)生向上的情況,再過一段時間,管道的重量就會降低。該方法在誤差小于10mm時,修正效果比較緩慢。挖土校正方法主要是在土壤質量好的黏性土壤中進行,或在地下水位以上的沙土中進行。③強迫修正法是利用強迫手段產生的局部阻力,使管道在糾正的方向上移動。其方法有襯墊法、支頂法、支托法和頂頂法。④對糾正工具管內的偏差進行修正。矯直器是一種特殊的頂管施工設備。根據管徑大小,選用不同口徑的校準器。校正工具管主要包括工具管、刃腳、校正千斤頂、后管等。對齊千斤頂按照軸向排列,一頭與刀具管相連,一頭與后管子相連。刀具和后管子之間的空隙為0~15mm。后管子和刀具管子的連接要牢固。在進行鋼筋混凝土管道的頂入時,用校正千斤頂將第一段鋼筋混凝土管段作為后部,調整刀具管的方向。在頂進時,刀具管作為一個導軌,可以指導后面的管節(jié)正常運行,同時也可以作為錯誤發(fā)生的原因。所以,刀具管要靈活工作,盡量縮短它的長度。
(1)在頂管施工中,應嚴格按施工圖紙進行頂管頂進,并能將超提刀和千斤頂編組互相協(xié)作,實現頂管作業(yè)的正確性;另外,為保證頂進軸線與設計要求一致,必須定期、定時地進行頂進軸線的測量,一般每一次頂入一根鋼筋鋼管都要進行一次軸線的測量,并對其進行重新測量,以保證其精度。
(2)為保證頂管順利出孔,工作井的開孔應該大于頂管的直徑,并且在頂進期間要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因此,在施工時,必須先在井口埋設一根10mm厚的鋼管制法蘭,然后在其上焊上一顆16mm厚的橡膠制法蘭,再用10mm厚的鋼板壓緊、壓實,直至無水、淤泥等雜物流入井中,方可將法蘭盤和壓盤放回原位。
(3)在道路工程周邊建筑密集的情況下,要建立一個監(jiān)控點,并隨時注意地面變形,防止道路塌陷和房屋裂縫等。
(4)工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障礙,這時最常見的有兩種處理辦法:一是利用破石井對突然出現的巖石進行處理,并按其尺寸進行合理的開鑿,然后在地表取石后繼續(xù)進行頂進;二是針對遠距離微風化和風化地質問題,提出了在頂管施工設計時,必須對地質數據進行細致的分析,然后進行合理的處理。
(5)將適當數量的減阻泥漿注射到輸油管的外壁,在管外形成一個泥漿罩,對地層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減小地表沉降,減小與周邊土壤的摩擦,最終減小頂管頂進時的阻力;此外,實際使用的泥漿通常比計劃的要多,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確保有足夠的泥漿。
(6)進、出、孔是頂管施工的關鍵,所以必須要保證掘進機的穿壁方向,否則會影響到后續(xù)的給水管線和連接井的連接,而且在穿墻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大量的泥水、砂石進入工作井,以免出現塌方和泥石流;在采用粉質黏性較松軟的地層時,必須保證頂進方向的精確度,保證管線與軸線的一致性,并對頂進管方向及工作井附近的土壤進行改進和加固,提高其強度、黏度,從而有效避免施工過程中的坍塌。
頂管技術一改以往亂挖、多挖的作業(yè)模式,采用少挖、不挖的方法,適應了保護環(huán)境、減少破壞、節(jié)約資源的時代要求,是未來城市管道網線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在巖土工程、材料力學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必須對頂管進行嚴格的計算,合理選用頂管和設備,并積極探索新的頂管技術,做好頂管施工,以推動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