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元代宜興縣升州、樹太師太平王碑和再更名的社會背景、原因及意圖

2022-03-22 13:18計艷波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1期

計艷波

摘 要:文章主要以元朝內部劇烈內戰(zhàn)、暗斗為脈絡,按歷史進程分析闡述元代宜興縣升州原因以及樹立太師太平王碑的時間和意圖,從俗稱、人口遷徙、轄權變更、戰(zhàn)事、原興州城毀并稱他名、長期荒蕪等方面對現(xiàn)有興州之稱進行整理分析。

關鍵詞:宜興縣升州;樹立太師太平王碑;宜興州稱興州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36

《元史·文宗本紀》載:元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八月己未,“升宜興縣為州”。《承德府志·金石》載:“太師太平王碑在興州故城北,天歷時興州官吏所建。碑文漫漶?!逼浔氖恰疤煜录榷?,奉升縣為州”。民國五年(1916)灤平縣公署曾派員調查:碑石尚存,碑文已難辯。后無存,現(xiàn)當?shù)乩险呓圆恢鏌o之事。

在中國歷史上,凡軍政機構升格、更名、樹碑,均有一些原因,或地廣人稠事繁財茂,或區(qū)位廣而扼要,或遇重大事件等。宜興縣升州、樹碑則是以元朝廷劇烈內戰(zhàn)、暗斗為主要因素而促成。清代宜興州又稱興州為多種因素衍變而成。

1 升州前后劇烈內戰(zhàn)及燕鐵木兒其人

致和元年七月,第十三任帝泰定帝于元上都(多倫)病崩,其扈從在上都的左丞相倒剌沙專權,與王室中遼王脫脫等人及重臣密謀不立皇太子即位已逾月,引發(fā)朝野疑懼。八月,留守京城大都(今北京)的僉樞密院事燕鐵木兒(正三品,總環(huán)衛(wèi)大都事)與西安王阿剌忒納失里、公主察吉臺(繼母)及心腹等人密議,另立第十任帝武宗之長子周王和世?為帝,但因其遠在朔漠,路遠難行,短時難以返京,而轉立武宗次子、在湖廣江陵的懷王圖貼睦爾為帝,并準備宮變。八月甲午辰,召集百官于興圣宮。燕鐵木兒率武士,兵皆露刃,當眾宣示:“武宗有圣子二人,孝友仁文,天下正統(tǒng)當歸之。敢紊亂邦紀,有不順者,斬?!彼煊H縛平章政事烏伯都剌、伯顏察二人(均從一品,掌軍國重事及機務等),并分命武士捆縛中書左丞(正三品)朶朶等十幾名重臣,皆下獄。其余眾官乘亂潰散。同時為應對上都倒剌沙、諸王等發(fā)兵南攻京城,隨即便與西安王等密謀對策。其要點:共守內庭;密遣使臣疾馳赴江陵奉迎懷王返京;查封國庫、登錄、嚴管兵符印記;任命軍政大員;統(tǒng)一軍隊指揮關系;調遣各衛(wèi)各地人馬駐守京城、京畿各關、隘,其扼要處居庸關、古北口,遣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勢分別統(tǒng)領;令各地軍民挖深塹筑高墻以阻騎兵;調運全國兵器、馬匹、糧草于京畿等。

八月起,上都諸王、臣率大軍分五路由遼東、宜興、榆林、山西、陜西向京畿進犯攻京城。大都方由燕鐵木兒統(tǒng)帥,采取分兵把守與燕鐵木兒親率大軍馳援相結合的策略迎擊。戰(zhàn)事隨即在宜興、榆林、遷民鎮(zhèn)(山海關一帶)、崞州(山西代縣南)、管州(山西臨汾西)、河中府(山西運城)等地展開。而后迂回在薊州、三河、通州、古北口、檀州(密云)、居庸關、昌平、涿州、良鄉(xiāng)、盧溝橋、宛平、京都城下等數(shù)十處戰(zhàn)場混戰(zhàn),有的一地反復爭戰(zhàn),如古北口三戰(zhàn)各兩進兩出,薊州四搶四戰(zhàn)。

雙方各投入十數(shù)萬軍隊,戰(zhàn)事慘烈,有的一戰(zhàn)雙方死傷數(shù)千數(shù)萬。戰(zhàn)事歷兩月有余,最后以上都將帥兵多被斬俘而敗。是年十月辛丑,坐鎮(zhèn)上都的倒剌沙裸胸捧皇帝玉璽率官跪降,兩都大戰(zhàn)基本結束。

戰(zhàn)事初期,懷王于返京途中加封燕鐵木兒為知樞密院事(從一品,掌天下兵甲機密等),以利戰(zhàn)爭。九月十三日,懷王于大都即皇帝位,是為文宗,年號天歷。即位不久,文宗又加封燕鐵木兒為太平王、中書右丞相(元右丞相稍大于左丞相,均正一品)、錄軍國重事等爵秩。燕鐵木兒不僅統(tǒng)領指揮,還親赴前線參加戰(zhàn)斗。如白浮之野大戰(zhàn)中,以刀駁其槍,砍傷梁王部將阿剌鐵木兒左臂,后又砍死其將士七人。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勢亦多次率兵取勝立功。

2 宜興縣升州主要因素應有三點

2.1 其一,慶賀首戰(zhàn)大捷

此次兩都各路大戰(zhàn),首戰(zhàn)便在宜興縣展開。八月,上都北路軍由蒙古諸王失剌、平章政事乃馬臺(從一品,掌軍事)、詹事欽察(從一品)等統(tǒng)率大軍進入宜興縣,直逼古北口。乙卯,鎮(zhèn)守古北口的知樞密院事脫脫木兒、唐其勢統(tǒng)軍出口迎擊,廝殺隨即展開,大都軍斬殺欽察于陣,活捉乃馬臺并將其殺死,殺俘敵無數(shù),失剌率敗軍逃走,大都方取得首場勝利。于戰(zhàn)后第四日己未,便將宜興縣升為宜興州。

在中國歷代重大戰(zhàn)事中,取得首戰(zhàn)大捷的一方都要為之慶賀,以鼓舞士氣,振奮軍威,激勵后戰(zhàn)。為慶賀首戰(zhàn)勝利,將戰(zhàn)事發(fā)生地重新命名或地方軍政機構升格亦為常有之事。昔,遼太祖神冊元年十一月南侵后唐,攻破幽州附近蔚、新、武、媯、儒五州,便以榮譽之稱改武州(涿鹿)為奉圣州、改媯州(延慶)為可汗州(可汗,北方游牧強族鮮卑、突厥最高領導者稱呼)。宜興縣升州主要因素當為首戰(zhàn)告捷促成。

2.2 其二,燕鐵木兒彰顯功德之需

兩戰(zhàn)初期,燕鐵木兒最高官秩僅為正三品,品級低下很多,且又在朝中無君的情況下,統(tǒng)籌全局,調動各方力量而取得首戰(zhàn)大勝也非易事。同時,也獲得功名雙收。而升州也是從另一側面彰顯其功德和才能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與戰(zhàn)地刻石記功具有同樣久遠性,況且時機恰好。

2.3 其三,縣域是京畿東北方向防御的重要屏障

面積廣闊,區(qū)位扼要。縣域位于大都北部、東北部,以山為隔。其西北東與東南分別與龍慶州(延慶)、云州(赤城)、恒州、開平府(多倫)、惠州(平泉)、永平府隸遷安縣接壤,山水環(huán)抱,溝壑縱橫,數(shù)處山隘具備軍事用途。

由于自然形成,縣域道路可能東北達草原,西南可通古北口直抵幽(州)冀。為此,宋遼曾設驛站自白溝經古北口,縣域至遼中京(寧城),元世祖中統(tǒng)飭建驛站六處自順州(順義)至上都,出古北口驛,七十里至縣域設松青站。唐宋多名朝臣上疏或著文,“松亭關、古北口、居庸關為中原險要”,重點防守。而北方、東北方直趨古北口進幽冀更為便捷。由此,縣域又成為古代中原政權與北方游牧民族政權交往、軍事防御與進攻的前沿。此次兩都大戰(zhàn),上都軍以縣域為依托,攻古北口,此后又有兩次迂回進入縣域攻破古北口南進。歷史和現(xiàn)實證明縣域是京畿東北方向安全防御的扼要之地和堅固屏障,猶如藩籬與門戶,藩籬堅則門戶堅。升州后可相應提高駐州軍政機構級別,擴大駐軍規(guī)模,增強防御力量,在遠處各險要處阻擊敵人。

3 樹立太師太平王碑的意圖及年月

3.1 燕鐵木兒再立新功

文宗初即位之日曾詔告天下:皇兄(周王)遠在朔漠已三月,近期難至京城,而民庶遑遑,誠懇迫切,朕且從其請,勉攝大位。待皇兄至京師,遂將皇位讓于兄。是年十一月復遣御史北赴漠北(蒙古國)奉迎周王南還京城。

天歷二年(1329)一月,周王和世?于和寧(蒙古烏蘭巴托之西,搟耳寒河上游東岸)即皇帝位,是為明宗。三月,文宗遣燕鐵木兒奉皇帝玉璽率眾臣赴北迎明宗。四月,拜見明宗,獻皇帝寶。明宗嘉其勛,拜太師,重封文宗時所封秩爵。遂扈從南還。五月文宗出京經香水園驛站北迎明宗,八月一日,明宗車駕至王忽察都之地。次日,文宗入見明宗,明宗賜宴文宗及百官。燕鐵木兒施以逆謀,明宗遂于宴后第三日暴崩。旋即,燕鐵木兒以明宗“皇后之命”,將皇帝玉璽交予文宗。文宗等疾返上都,于7天后在上都宣布“復位”,詔告天下。

文宗為回報燕鐵木兒擁立為帝、“平上都之亂”、再謀立復位等功勞,對其愈加寵幸,屢加官晉爵,賜重金、田宅、美女,并封其祖上三代直系為王。三年三月并賜功勛碑一塊,立于京都北郊,敕令禮部尚書馬祖常(正三品)為其杜撰功德碑文,以彰顯其功勛,又于五月頒詔全國:丞相獨為燕鐵木兒一人,拜太師、重封再封新舊官爵十幾個;凡號令、刑名、選法、錢糧、造作、一切中書政務,均由燕鐵木兒總裁;王室諸王、公主、駙馬、大小衙門等官員稟奏各事,均須經由燕鐵木兒,有逾越者按律定罪。由此,燕鐵木兒權勢已達極點。

朝廷尚且如此,地方各級官員無論出于何種目的,為其樹碑立傳便成為一種趨勢。而宜興縣升州、文武官員晉級正是燕鐵木兒所主持議定,是其功德所致,所以為其樹碑頌贊便成為必然之事。

此碑碑額與碑體文字似經杜撰者推敲而定。初看,是說在天下既定形勢下升州。但深思,碑額太師太平王德勝碑才是蘊含的主題,天下既定,升州,皆因太師太平王戰(zhàn)功卓著和忠君美德所致。真實意圖是為燕鐵木兒歌功頌德。

樹碑年月應為至順元年(1330)六月至年底間。

從《元史》記載年月看,天歷三年五月文宗頒詔封燕鐵木兒太師等爵,而其后第七日便改元至順元年。此七日內啟詔告?zhèn)鬟f及準備是來不及立碑的。因而樹碑時間應在至順五月至十二月間,也正是天歷三年的后半年。樹碑是否提前?也否,因為天歷五月前文宗并未封其為太師。如此看來,升州與樹碑并非同步,而是錯后兩年。

3.2 燕家勢力覆滅,碑文或人為損毀

文宗生前與皇后或有所悔悟,故病重遺囑(1332年)立明宗之子繼皇帝位。立其七歲之次子即位,僅四十三日病死。再立其長子妥歡帖睦爾為帝,燕鐵木兒以擁立文宗子為由屢屢阻撓,代攝政文宗皇后言己子年幼,而妥歡帖睦爾年已十三,當立之。如此拖延四月有余。期間,燕鐵木兒深恐其即位后追究其父皇被害一事敗露,深恐追究文宗皇后將其生母明宗皇后推入火盆燒死,謊稱妥歡帖木兒非明宗親生,并將其流放到高麗國無人煙大青島一事,連累自己,而憂郁成疾日甚,再加之荒淫過度,便于文宗崩后的次年暮春溺血而亡。死后,妥歡帖睦爾即位,是為順帝,年號仍至順。是年,順帝封伯顏為太師、中書右丞相等爵秩,封撒敦為太傅(正一品)、左丞相,唐其勢襲太平王爵,封御史大夫等職,封燕鐵木兒之女伯牙吾氏為皇后。后不久撒敦病死,封唐其勢為左丞相,唐其勢居功不滿左丞相小于右丞相、遂與撒敦之弟答里密謀逆反。至元元年(1335)六月末,唐其勢設伏兵于宮外,率其弟等闖入宮內,反被伯顏等擒殺。其皇后因宮內掩護唐其勢兄弟被帝廢黜,也被藥酒毒死。七月,帝諭罷免所有燕鐵木兒父子舉薦之人,殺答里等謀逆之人。至此,燕鐵木兒家族及黨族勢力全面崩潰覆滅。在此情勢下,朝廷、地方一些曾為燕鐵木兒歌功頌德的官吏人等,也必然會陷入憂慮與恐慌中,或銷毀掩蓋證據(jù)。而宜興州太師太平王碑字跡漫漶不清,或可為宜興州官吏,杜撰者有意人為損毀所致。

4 宜興州緣何又稱興州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于興化縣置興州,設節(jié)度使,轄興化一縣。隸于金北京路(轄遼西、赤峰、承德等域)大定府。路府治所皆為大定(內蒙古寧城西土河北岸),章宗泰和五年(1205)興化縣轄白檀鎮(zhèn)(承德灤平小城子村,升為宜興縣,治所為小城子村北二里許興州村)。金宣宗貞祐三年二月,即蒙古國成吉思汗十年,北京路府被蒙古木華黎率軍征服,所屬各州縣官員相繼投降。蒙古沿襲金建置,各州縣降官多留用。蒙古人吾野爾任路都元帥,統(tǒng)兵鎮(zhèn)守。是年十一月,興州降官節(jié)度使趙守玉復反,被路都元帥鎮(zhèn)壓。蒙古國世祖忽必烈中統(tǒng)三年(1262),將北京路所屬興州及所領興化、宜興二縣劃歸上都路開平府管轄。

元明時,興州治所為今灤河鎮(zhèn)。清代《承德府志》載:“灤平縣衙署(灤河街)西南里許仍存興州古城遺址?!薄吨彪`風土調查錄》載:“清宣統(tǒng)元年(1909),由(縣)城西南藍旗營(清滿八旗駐地)掘出石座一塊,上刻‘大元國上都路興州’字樣?!?/p>

俗稱。清代之后官民所稱興州則是由俗稱、人口遷徙、轄權變更、戰(zhàn)事、原興州城毀并稱他名、長期荒蕪等諸因素演變而成。宜興縣升州后,人們覺得是從興州“母州”析離出來,稱小興州更為合乎情理,遂又稱興州為大興州。此后,便成為百姓口語中常用稱呼,傳遍開來。明洪武、永樂年遷徙到北平府、保定府各縣的移民,多告之后代,原從口外小興州遷來,其后,子孫相傳,只知小興州,而不曉正名宜興州?!度吻窨h志》載:“小興州屢被侵患,故詔其民入內地?!泵鞒绲澞觊g河南布政使梁炳(掌一省行政,從二品)墓銘:“先祖小興州人,洪武初遷大姓實內地,卜居容城縣之小里村?!鼻逋文曛匦薜摹肚逶房h志》載:明永樂初,遷大戶實內地,故舊家多自口外小興州而來我縣。

徙民廢州。明洪武元年八月,明軍雖攻入元京城大都,并隨即改名大都路為北平府,但元統(tǒng)治者并未覆滅,元順帝及一些臣子,仍握有數(shù)萬軍隊,以上都、應昌(克什克騰)等地為依托與明朝抗衡。為此,朱元璋曾遣魏國公徐達等鎮(zhèn)守北平府。徐達一方面布置防衛(wèi),修筑歷代長城,首建古北口城等重鎮(zhèn),另一方面還依皇帝詔書,遷徙北平府北山北側各州縣及壩上沙漠民入北平、保定二府域內,給田給牛給種子農具,分屯居住。一則為增強、儲備守衛(wèi)北平人力物力資源;二則免遭蒙古侵患,也切掉南犯蒙古人馬食飼。宜興州人口大部遷走。軍屯衛(wèi)兵建置也遷走。遂于五年七月將宜興州撤廢,僅留守衛(wèi)所一處。

劃地賞與蒙古兀良哈。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發(fā)動“靖難”之變,用計將大寧都司寧王朱權所隸漢兵及蒙古兀良哈三衛(wèi)兵編入燕王軍,參與南伐。攻取明京城南京后,稱帝,次年改元永樂。永樂元年三月將大寧都司移入它處,而將大寧都司原轄之地會州衛(wèi)等及洪武中設營州(朝陽)、興州、開平各左右前后中五屯衛(wèi),興和(張北縣)宜興、寬河計三個千戶守御所及宜興州百姓全部遷往內地,而將所騰出之地一并賜予從征有功的兀良哈部,宜興州地等被編入兀良哈諾音衛(wèi)。賜予初,蒙古勢力尚未到達。永樂帝曾頒詔:“將犯人死罪者免死,全家流放到興州,稱恩軍?!?/p>

蒙古多不善農耕而依游牧,逐水草遷徙,居無定所。后期兀良哈又參與反明,至明末再未置州縣里行政管理機構,歷240余年。

戰(zhàn)亂。元順帝死后,蒙古漸演化為瓦剌、韃靼、兀良哈三大地方部族勢力。各部落與明朝關系和少戰(zhàn)多。開始,明軍數(shù)次北征,后蒙古連續(xù)南犯長城內外,至明隆慶四年,蒙古首領韃靼部俺答附明并被封為順義王的二百年間,雙方戰(zhàn)事竟達二百余場。期間明政府用多種防御反擊措施。其中有加筑長城,封鎖關隘。朝廷頒令,各關隘要道,一律不準私自出入,違者連同守關者一并治罪,輕者鞭杖,中者全家流放千里,重者處死。除此,還令軍隊于每年暮秋出長城乘風縱火三百至五百里,以絕蒙古南犯畜馬草飼,名為“燒草事畢”。由于上述各因,無人敢入州域,恐被雙方掠殺,使州域人口得不到補充,呈現(xiàn)荒涼景象。在此種情況下,遺留的城鎮(zhèn)村莊寺觀等或因年久腐朽、失修、水火等多遭毀壞。洪武二年一月,經過明將軍李文忠、蒙古國公江文清雙方近十萬大軍攻防廝殺而破壞嚴重的興州城更易遭受毀壞。民國初年,虎什哈等地內務府隸上三旗三名千總,伊遜河紅白旗等王府下五旗千總、鷹手頭目各聯(lián)合向灤平縣公署報告中稱:康熙九年初圈地時,均一片荒蕪,毫無人煙。20世紀80年代,《灤平縣地名志》表明,全縣421個大隊部所在地,未發(fā)現(xiàn)有明代遺留村莊,更未發(fā)現(xiàn)明代本縣居民后裔。人走、城毀、地荒250年左右,興州之名自然在人們頭腦中忘記、消失。又因灤河經此,來興州的蒙古人俗稱喀喇河,且元明兩朝均曾派軍隊來此駐守屯田,又稱興州故地為喀喇河屯,至清初已成官民通用名稱,如康熙在此建行宮,稱喀喇河屯行宮。乾隆七年,建行政機構,“喀喇河屯直隸廳”(隸于直隸省布政使司,長官稱理事通判,正六品)。

至清初,宜興州故城尚存古土城墻、太師太平王碑等遺址遺物。再加上內務府分派于姓王姓等攜壯丁十數(shù)人來此立皇莊,墾殖皇上土地,并招來省內外數(shù)百佃戶,人口日增,其原小興州名復用為地名。但因大興州之名早已匿跡,其外來人更不知歷史,遂將小字也省去,直稱興州。已知官方最早文字記載興州二字為《康熙起居注》:二十八年(1689),九月初五日戊戌,上駐蹕黃草川之拜察谷(豐寧境)。初六日己亥,上駐蹕興州。初七日庚子,上駐蹕鞍匠屯。

此后,興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sdjzdx2022032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