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舊石器中期石器技術的早期現代人在晚更新世早期(MIS 5階段)已經開始沿南方路線擴散,但學術界對于此次擴散的范圍和影響程度仍存在爭議。在距今約5 萬年以后,南方擴散路線上的早期現代人出現諸如使用赭石顏料、制作串珠和骨質工具、創(chuàng)作巖畫藝術等行為,同時也獨立發(fā)展出一些區(qū)域性適應行為。石器研究顯示,南亞地區(qū)在距今5 萬—3 萬年間逐漸出現了細石器技術及相關產品(細石葉、修背工具等),而東南亞和大洋洲地區(qū)表現出以生產細小石片為主的權宜性石器技術體系,一些細小石片曾被用來加工有機質工具或作為復合型工具使用。中國南方地區(qū)緊鄰東南亞和印度半島,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生態(tài)環(huán)境來看,都可以納入南方擴散路線的研究范圍。(李浩,《人類學學報》2022 年第4 期)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青年研究員吳妍帶領的研究小組對湖南道縣福巖洞出土的東亞最早現代人(距今12萬—8 萬年間)進行了牙結石的提取與分析,發(fā)現牙結石中包含橡子、塊根塊莖等多種植物淀粉粒。該研究者首次提供了東亞早期現代人對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資源消費的直接證據,反映了早期現代人的生存策略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此外,研究還在牙結石內發(fā)現了來自針葉植物具緣紋孔的管胞,在牙齒上觀察到許多細小且平行的劃痕。這些發(fā)現,與之前學者報道過的西班牙4.9 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牙結石中的植物殘存及劃痕一致。這表明,福巖洞道縣人與尼安德特人一樣習慣用松柏類摩擦牙齒。這一發(fā)現揭示了東亞早期現代人就已存在可能的剔牙行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網站)
城子崖遺址龍山文化時期已形成粟、黍、稻、小麥、稗(可能)的農作物組合方式;同時,廣泛采集利用聚落周邊的自然植物資源,是農業(yè)與采集業(yè)并存發(fā)展的生業(yè)經濟模式。先民在作物栽培中進行了鋤草、灌溉等較為精細的管理,其中,黍較粟更具耐旱抗病特性,加上田間管理需求較低而被優(yōu)先選擇栽培。先民在收獲作物時,采用類似割穗、掐穗等方法以減少作物莖稈及雜草混入,隨后在戶外進行小規(guī)模的脫殼、揚場工作。此外,根據灰坑中植硅體的組合特征可將其分為生活垃圾、谷物加工、蓄水淘米三個類型,水井和墓葬內的植硅體則分別與生活環(huán)境和喪葬環(huán)節(jié)等信息相關。(葛利花、朱超等,《人類學學報》2022 年第5 期)
三星堆文化在其繁榮時期可能曾是一個以祭祀活動象征國家權威、維系國家思想和組織統(tǒng)一的神權國家,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類型。以青銅神壇和雕像禮器為理想形式,以大型神廟為中心場所,以各種祭祀坑為最終結果,共同構成其祭祀活動的基本架構?!皦?、廟、坑”就是三星堆神權古國文明因素的一套典型“組合”?!吧駲鄧摇笔侨嵌盐幕衿婷婷驳闹饕獌纫?;“過度消耗”是三星堆快速衰亡并形成大型祭祀坑的根本原由;“早期絲綢之路”是三星堆文化豐富多彩的外部原因;“多元一體”是三星堆文明在中華文明中的歷史定位。(趙殿增,《四川文物》2022 年第5 期)
漢畫中的藥臼杵源自現實世界臼杵在醫(yī)藥方面的應用,并在升仙不死信仰下對藥臼杵的功能進行了延伸和升華。藥臼杵圖像最早出現在西漢晚期,形式單一,為一臼一杵一玉兔,且與西王母密切結合,多成為西王母身份和神職的標識之一。東漢時期持杵者出現了白兔、蟾蜍、羽人等多種身份,身份的多樣化、神秘化以及對舉臼、篩藥、制丸等制藥流程的強調,使得藥臼杵與西王母的組合呈現多重化,反映出求藥向制藥的重心轉變。在求仙和煉丹運動的推動下,長生的思想、神化的藥效、不死的追求使得藥臼杵成為巫、醫(yī)、仙、道互動與協同的交集。藥臼杵成為漢代人理解和傳播長生不死信仰的工具,成為連接現實世界與神仙世界的橋梁,起著通往升仙之路的階梯作用,相杵與歌謠相提并論,使得搗藥兼具了畫外之意。(孫洋,《美術學報》2022 年第4 期)
秦漢時期,官文書在傳遞或審批過程中,通常被密封或臨時存放于某種裝具中。這些裝具大致有囊橐和笥兩類。囊橐主要用于文書傳遞,囊橐顏色的差異標志著所盛文書的類別、性質不同。笥是官吏日常處理文書事務時用來放置官文書的主要裝具。另外,漢代爰書和“象人”一同呈送時,需要用櫝(木匣)封裝。(汪桂海,《出土文獻》2022 年第3 期)
漢魏兩晉南北朝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生根立足時期,也是印度佛教造像與中國佛教造像工藝交流碰撞時期。此期中國佛教造像工藝歷經三次轉型。第一次在東漢西晉。中國工匠以銅鎏金等本土工藝制作象征性佛像,尚處于印度圖像摹刻初級階段。第二次在東晉十六國。以葦胎泥塑與凹凸法為代表的外來工藝開始進入中國佛教造像視野,處于西法初來階段。第三次在南北朝。中國工匠在接受以圓雕為代表的外來工藝的同時,還將中外工藝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新的佛像樣式,已形成中外技藝的交融,并對隋唐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以及其后民眾生活器物制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張晶,《中國美術研究》2022 年第1 期)
2022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揭 曉, 瑞 典 古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斯萬特·帕博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他發(fā)現了已滅絕的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帕博對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尼安德特人是當今人類已滅絕的近親。他還發(fā)現了以前不為人知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并且還發(fā)現在大約7 萬年前從非洲遷出后,這些現已滅絕的古人類向智人轉移了基因。這種古老的基因流向現代人類,并且在今天仍具有生理相關性,例如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對感染的反應。帕博的研究催生了一門全新的科學學科—古基因組學,通過揭示將所有活著的人類與已滅絕的人類區(qū)分開來的遺傳差異,他的發(fā)現為探索是什么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人類奠定了基礎。(新華社)
9 月28 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fā)布會,通報了2022 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考古工作重要進展情況?!翱脊胖袊?8 個在研重大項目統(tǒng)籌推進,254 個主動性考古發(fā)掘項目系統(tǒng)實施,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階段深入推進,實證中華文明發(fā)展歷史脈絡。1157 個基本建設考古項目及時、高效開展,20 個?。▍^(qū)、市)落實“先考古、后出讓”政策措施,基本建設考古有力保障經濟社會發(fā)展。西沙海域深??脊磐黄?000 米,上海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啟動,水下考古亮點突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中國考古大會》推動“考古熱”不斷攀升。全國71 家考古機構編制數增加1500 余個,8 個考古專業(yè)培訓班系統(tǒng)培訓219 名一線考古人員,考古隊伍建設成效顯著。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階段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二里頭等核心遺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測年技術突破常規(guī)檢測方法,古環(huán)境研究、文明起源生業(yè)經濟模式研究、手工業(yè)經濟專門化研究、文明理論綜合研究取得重要收獲,深化了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宏大進程的認識。(徐秀麗,國家文物局網站)
《晉侯晉都晉文化》
李伯謙 著
三晉出版社,2022 年8 月
晉侯墓地考古發(fā)現作為20 世紀“中國100 項考古大發(fā)現”之一,具有巨大歷史研究價值。本書是李伯謙教授長期主持晉侯墓地考古發(fā)掘與研究的結晶,涉及晉國始封地、西周9 位叔晉侯排序、叔虞方鼎銘文考釋、晉侯墓地隨葬玉器及西周后期用玉觀念的變化等,均為在考古基礎上的嚴謹之作,對研究晉國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玦出周原—西周手工業(yè)生產形態(tài)管窺》
孫周勇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年8 月
齊家制玦作坊是我國歷史時期唯一一處經過大規(guī)模考古發(fā)掘的生產石玦的專門性遺址。作者從齊家制玦作坊出土的實物資料及相關生產遺跡出發(fā),見微知著,探討了生產技術、產品標準化與專業(yè)化、評估了生產組織與生產規(guī)模,追溯了生產者、消費者的族屬與身份,進而從客觀描述轉向歸納闡釋,從感性認知轉向理性認識。
《中國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談》
劉潤民、陳星燦 主編
科學出版社,2022 年9 月
本書以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抓手,聚焦時空要素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闡釋了“掌控時空,天下之中;照臨四方,協和萬邦”的陶寺文明,進一步探索中國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全書共有10位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分別從考古、歷史、天文、建筑等方面來討論中國文明起源中陶寺模式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考古何為》
陳雍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 年8 月
本書是一本系統(tǒng)回答“考古學是什么”的普及性圖書。該書以介紹考古學的學科分類、研究對象和手段為開端,敘述了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基本原則,重點講解了考古闡釋與歷史重建的方式方法,以及回答了如何學考古、用考古的問題。
《吾道南來: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史前湖南》
郭偉民 著
科學出版社,2022 年6 月
先秦文獻中關于湖南這片地域的記載非常少,即使有記載,時間上限也超不出戰(zhàn)國。本書從考古出土材料出發(fā),以考古學的視野重建湖南的史前時代,闡述了湖南史前社會發(fā)展進程,論證了史前湖南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書寫者、武士和國王:科潘城邦和古代瑪雅》
【美】威廉·L.費什 著,孫瀚龍、張森 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 年8 月
本書以最新的墓葬發(fā)現解開科潘的歷史之謎,敘述了科潘國家從興起到繁盛,再到最終衰落的歷程,全面展示了古代科潘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國王和他的人民與祖先建立溝通的放血儀式,城邦的統(tǒng)治者參加的神圣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