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斌
人民出版社在2021年10月隆重推出“武陵山土家族民間美術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系列叢書,《木雕技藝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是湖北民族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金暉教授編著出版的其中第二部?!拔淞晟酵良易迕耖g美術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是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立項研究課題,從2012年立項到2016年,課題組成員調研采訪了140余位民間藝人,覆蓋武陵山區(qū)包括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張家界市,重慶黔江區(qū),貴州銅仁市等所轄的所有縣區(qū)及市,行程約4萬公里,錄音達450小時,錄像達500小時,整理文字資料100余萬字,收集到大量一手資料,形成了論文和專著等研究成果,為繼續(xù)開展課題研究奠定了基礎,也為出版此書的編著提供了鮮活的資料。
《木雕技藝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約24萬字,共分為十九章。除第一章系統(tǒng)概述木雕歷史、木雕原材料與武陵山木雕工藝傳承的相關情況外,從第二章到第十九章,其文本多是通過采訪人設置提問,讓民間藝人以回答問題的方式口述技藝傳承,這種問答式的語言形象通俗、親切隨和、生動活潑、口語色彩濃郁并且俏皮風趣,特別貼近武陵山區(qū)民間生活的本真。這些訪談錄,貫穿“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既深入探討了儺面、家具、建筑、器樂、圖章等木雕工藝品的民間傳承經歷,推介了大量木雕藝術品的美學價值和實用價值,又贊美了十八位民間木雕技藝傳承人的聰明才智與奉獻精神,由技及物、由物立人,譜寫出了一曲又一曲禮贊普通勞動者民族精神的頌歌。
木,深深根植于沃土,由“木”聚集而成的森林,更是中國鄂渝湘黔武陵山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體,其綿延不絕,鋪天蓋地,根、干、枝、節(jié)等部分不僅為一代復一代的武陵人遮風避雨、構木為巢、伐薪取暖等提供了先決條件,而且為人們就地取材、因勢象形構筑各種富有文化特質的藝術品奉獻了大量原質木材。木雕,是木工由“技”升華為“藝”的高級形態(tài),這類“藝”包括圓雕、浮雕、根雕、圖章雕刻等,適應環(huán)境,親善自然,是合理協(xié)調物化生態(tài)與人類精神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交融有藝術學、民俗學、建筑學、美學、文字學與人類文化學等多種理論,是具有原發(fā)性特質的一類極為典雅的民間藝術樣式。
通過斧、鋸、刨、刀、鑿等工具手工制作木雕的歷史,基本上與人類整個生存史相伴始終。在原始時代,武陵巴人使用木屐草搭建所謂的“桿欄建筑”,既講究穩(wěn)妥支撐,又注重平衡對稱,并逐步嘗試在房屋建筑的門框、窗欞、檐口、柱梁、挑枋、欄桿、屏風等家具部件上鑲嵌花草靜物、鳥獸蟲魚、傳說故事、人物故事等裝飾圖案。后來,又根據當地的巫儺習俗、鬼神信仰等,借用竹木等材料構建精神理念中的神鬼形象以及戲劇人物形象,其形式包括根雕、圓雕、浮雕與面具等?!皡⑤喛墒棺赞D,木雕猶能獨飛”(《后漢書·張衡傳》),秦漢時的建筑就有了完美精致的圖案與色彩描繪。唐宋時期,線條流暢、造型凝練的木雕佛像經過打磨、彩繪更是變得栩栩如生[ 1 ]。木質圖章的歷史,因取材方便,比用金屬、玉石等材質制作的圖章更為久遠,也更為普及,逐漸成為交流規(guī)范程序鑒別的重要證簽。
適應借勢賦形的原木,這類自然之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木工技藝就是借助原木這類自然之物的形態(tài)、色澤、肌理、質地,創(chuàng)造出房屋、橋梁、家具、器樂等“第二自然”,從而構建出有形的“物質文明”。而藝術化的木雕,更需要通過藝術造型來體現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在“有形”的基礎上凸顯“無形”的精神韻致。這種韻致,不僅來自物質的外部形態(tài),更來自技藝人本身所具有的靈商、智商、情商等精神元素。也就是說,情趣高雅、含義深刻的木雕藝術品,需要創(chuàng)造者對社會事物具備高超的頓悟能力與直覺思維能力,需要他們擁有細致、豐富而強烈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注意力、分析判斷力與機動應變能力,需要創(chuàng)作人本身在審美方面具備舉一反三、百折不撓和抵御其他誘惑等方面的高尚品質。
木雕器具如房屋、橋梁、亭臺、床、柜、桌、椅等的價值以實用為主,同時兼具觀賞性。而窗花、檐牙、雕像、面具、畫屏、畫匾等,則主要通過優(yōu)美的造型來滿足人們的視覺感受以愉悅情趣[ 2 ]。美,是藝術品的最高境界。木雕工匠面對初步選定的原木上極為粗糙的干、根、枝節(jié)等部位,首先必須充分調動木雕工匠因勢象形的構思智能,從思維上先為原木虛擬出特定的形象,運用或寫實,或抽象,或夸張的綜合表現技巧,借助刀鑿之類的器具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循序漸進地進行取舍,即去除掉不需要的部分,保留需要的部分。待木質實體的粗坯與構思形象基本吻合后,再精雕修光、打磨拋光、涂色上漆,并巧借木頭本身的形態(tài)、紋理以及刀鑿施加的印痕,賦予作品特有的藝術表現語言。
金暉教授所敘寫的十八位木雕技藝傳承人,遍及鄂西南、湘西與黔東北等地域,大體上可包括三個類型的民間技師。如湖北省恩施市的汪儒斌,湖北省鶴峰縣的劉學清,貴州省銅仁市的肖越航、羅國珍、石冬平、王國華、吳廷軍、楊云霞八人,主要側重于儺面具的制作;湖北省利川市的卓達成、湖北省建始縣的李遠平、湖南省永順縣的陶代榮與陶曉暉父子、湖南省瀘溪縣的符自元、湖南省保靖縣的向心紅六人,側重于建筑木雕技藝;湖北省鶴峰縣的駱培明擅長土琵琶的制作,貴州省銅仁市的舒厚槐、吳繼紅、劉澤松三人擅長簫笛一類管樂器的制作。
當然,這些民間傳承人一方面各有專長,另一方面也一專多能,作為民間藝術的領頭人,他們在一定區(qū)域內,通過自己的長期學習和實踐,均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是民間技藝傳承的忠實踐行者和守護者,所以也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戴與稱羨。通過書中接受采訪的十八位木雕傳承人口述可知,湖北省恩施市的汪儒斌除了傳承譚學朝老人的木雕技藝外,也曾外出從事泥塑工藝、繪制服裝效果圖等,利川市的卓達成同時愛好繪畫與攝影,建始縣的李遠平從小跟隨老師繪制幻燈片且醉心于根雕,鶴峰縣的劉學清由精通木工技藝漸進為儺面具的雕琢。
湖南永順的陶代榮更是典型的木工世家,是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湘西木雕代表性的傳承人,他從事木工建筑技藝的程序如立屋起扇、升梁等,總是伴隨著民間文化意味極其濃郁的“口訣”,其子陶曉暉傳統(tǒng)的“花格”(窗花以及門楣圖案)除了幾何形的花紋外,還融合了大量人物故事、蘭梅竹菊以及牡丹、蓮荷等極為豐富的生活素材。湖北瀘溪縣的符自元、保靖縣的向心紅,均是湘西自治州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的代表性傳承人。擅長制作簫笛的吳繼紅、劉澤松等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簫笛制作傳承人,王國華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儺面具制作的代表性傳承人。十八位傳承人中的巾幗女杰楊云霞,是其楊氏家族儺面具雕刻技藝第七代傳承人。祖祖輩輩癡迷并傳承一項技藝,一方面充分說明民間藝術天長地久的滋養(yǎng),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家族文化傳承的風氣源遠流長。
總的來說,全書對儺面雕飾、建筑木雕、器樂制作等技藝通過傳承人的口述,盡管是紛紜錯雜,五花八門,人為自說的技藝口述,但也有比較全面的記載,反映出該地區(qū)木雕發(fā)展的基本原貌和傳承現狀,用環(huán)境、技藝、文化來考察,不難找到解決技藝傳承的最重要的一把鑰匙[ 3 ]。譬如儺面,是根據武陵山土家族、苗族對巫儺習俗的圖騰崇拜所制作出來的各種儺神面具,其視覺造型奇特生動。制作儺神面具時,一般采用柳木、香樟木、黃楊木、紅豆杉為材料,雕琢成人面形態(tài),并賦以夸張離奇的五官布局,讓其面部表情恰如其分地表現出神仙鬼怪以及戲劇人物猙獰狡詐、剽悍狂傲、慈祥親切、木訥詭譎等形象特征,雕刻就緒后,還會采用打磨、涂色、上漆等工序并配置眉毛、胡須、發(fā)辮、頭巾頭盔等飾物。
儺面造型有演出類、供奉類與傳說類。在巫歌儺舞的場合中,演藝人員戴著儺面表演,會給人一種神秘離奇、群魔亂舞的震懾感。供奉類包括天界與冥界諸神以及各姓氏的家神,傳說類的儺神,主要是武陵土家族傳說中的儺公儺母(月亮神、太陽神)以及向王天子、德濟娘娘、獵神、土地神等。湖北恩施市三岔鄉(xiāng)已故儺戲大師譚學朝,留存有36神、72將共108類儺面形象。本書所介紹的“儺面汪”——汪儒斌,正是譚學朝大師的主要傳承人之一。
建筑是環(huán)境的一部分,它既隸屬于環(huán)境,又反過來改善和美化環(huán)境;武陵土家族的吊腳樓、苗族的苗寨與苗塔、侗族的風雨橋等恢宏建筑,均有大量的木雕技藝“錦上添花”,特別是門框、窗欞、柱梁與護欄等,多用繁花起舞、鳥翔魚躍、烘云托月或人物活動的木雕圖案點綴裝飾。還有床、柜、箱、桌、椅、凳之類木制家具以及屏風等,亦被民間藝人精雕細刻,賦予美輪美奐的花鳥靜物類視覺形象且觸手可感,是建筑藝術的一種集成。更有專門用浮雕形式制作的木質畫屏與畫匾等,有神話傳奇,有人物故事,有山水景觀,也有詩詞書法,為人類生活增添了豐富多彩的高雅情趣,顯然也是一種建筑文化的象征??傊淞甑貐^(qū)的木工,不僅僅是樓堂館所的建筑師,也多是畫梁繪壁創(chuàng)景寫意的民間藝術家,更是美化家園豐富精神生活的設計師,它不僅為該地區(qū)的社會生活增添了物質財富,而且還增加了精神財富,是技藝、環(huán)境及文化凝結的建筑綜合體。
如果說木雕利用斧鋸刀鑿等工具,通過疊床架屋、鏤花琢樹、雕龍繪鳳、狀情寫意的藝術構架為木頭賦予鮮活的生命力,是將自然升華為視覺藝術的生花妙筆;那么,土琵琶、簫、笛一類竹木樂器的制作,則是把自然的天籟之音巧妙凝聚成了人類生活的華美樂章,“泡桐板板現音律”,“平簫玉笛成珍品”,又添加了聽覺藝術的無窮魅力[ 4 ]?!赌镜窦妓噦鞒腥丝谑鍪费芯俊芬粫校ㄟ^訪問駱培明了解如何制作土琵琶,通過舒厚槐、吳繼紅、劉澤松等傳承人制作竹簫、竹笛的訪談,既頌揚了大自然材質的有聲有色,也謳歌了技藝人善于探隱勾微的工匠精神,反映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技藝的堅守和傳承。
《木雕技藝傳承人口述史研究》還通過全彩印刷的大量彩圖,形象直觀地展示了木雕技藝傳承人的若干精美雕塑藝術品,人物栩栩如生,儺面神形畢肖,窗花琳瑯紛呈,畫屏畫匾賞心悅目,琵琶簫笛等巧奪天工,書頁版面圖文并茂、七彩繽紛,令這部書的觀賞價值與實用價值更上一層樓。同時,每一章均有民間技藝傳承人的肖像圖,還有少量他們進行藝術性創(chuàng)作的情景圖。這些圖片,是對文字敘述的精彩佐證與形象化補充,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親臨感,是一部圖文并茂的民間技藝傳承人口述的歷史資料。
傳承人接受采訪,言為心聲,從他們真摯樸素的話語中,可以深入了解他們勞動與創(chuàng)造的生活情景,攝錄到他們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的心靈感應。藝術精湛,除了需要一代復一代地傳承下去,還需要工匠們真誠無偽地熱愛著,即“大美之藝”源自“大愛之心”,執(zhí)著的愛,方能賦予人以智慧與動力。隨著民間生活傳統(tǒng)不斷改弦易轍且被域外的歐風美雨所沖擊,機器與電腦等高科技手段漸漸取代了民間手工技藝,經濟收入逐步成為衡量衣食住行的需求,特別是脫貧致富的唯一標準。在五花八門的游戲人生浮華現象取代傳統(tǒng),遠離民間淡化人文的趨勢愈演愈烈之際,一些民間技藝傳承人也曾瞻前顧后、猶豫再三,也曾失落迷惘、長吁短嘆,他們不得不若即若離、類比權衡。對于木雕、儺面、民間器樂、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門類,是堅守還是放棄,這一選擇反復折磨著民間工匠們的心志。但正是這種反復折磨鍛造了他們的心性,讓他們堅持到最后,成長為民間技藝的忠實守護者和傳承者。
總之,這些成果均是編著者在他工作之余帶領團隊克服交通不便、蟲蚊叮咬等困難,不辭辛勞跋山涉水,冒酷暑戰(zhàn)嚴寒換來的,當然也是通過編著者的精心梳理,進行系統(tǒng)的整合得到的,書中不僅反映出木雕技藝的造物之美,同時又以民間工藝美術為切入點,凸顯了藝術的形式美感和民俗文化,讓人們可感、可看、可觸。《木雕技藝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呈現的民間技藝的魅力是無窮的,它的藝術造型、艷麗的色彩、夸張的表現,傳承人隨心所欲和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所蘊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都會讓讀者沉浸在大美和大愛之中。
參考文獻
[1]金暉.木雕技藝傳承人口述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漢)范曄.后漢書(卷59)張衡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張良皋.巴史別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4]楊堅平,吳它軍.木雕[M].武漢:長江出版集團,湖北美術出版社,2015.
319250058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