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連海
在明朝的將軍中,有一個最有本事的人,這個人其實是一個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的文人,一個進士,他就是明末大將袁崇煥。
袁崇煥這個人太厲害了。我們可以看到,后金和大清的兩位大汗和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愛新覺羅·皇太極及其手下的幾十萬八旗將士,幾十年如一日,面對著一座孤城寧遠,面對著一個文臣袁崇煥,那就叫完全沒有辦法。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范文程手下,卻走不了三個回合——范文程三言兩語就能讓袁崇煥死無葬身之地。
話說1629年,迅速地改變了乃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時期一系列對漢人歧視政策的愛新覺羅·皇太極,已經取得了在東北地區(qū)的那些漢人的支持——當然,正是因為如此,范文程才能登上政治舞臺,一顯身手。當時的皇太極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控制住了東北,下定決心:“這一回,我該再度跟大明王朝較量一番了?!?/p>
范文程剛與皇太極見面,馬上就對皇太極說:“您這樣打不行,您這個決策是錯誤的。不但您是錯誤的,您父親歷來的政策也都是錯誤的。您每次都走錦州,出山海關,奔薊州,掠三河,過順義,您哪次都這么走,誰不知道?。∵@沿路之上,大明王朝布防了多少人馬啊!他們都在那兒等著您鉆進他們的口袋呢?!?/p>
皇太極說:“到底要怎么打,我的軍隊才能深入長城以南去呢?”
范文程說:“您根本就不知道這個長城沿線一共有多少個關口!您非得走山海關?除了山海關您就進不了北京城了?我給您推薦一個地兒——喜峰口?!?/p>
皇太極這次走喜峰口,果然不同尋常,當然,這條路上并不是沒有大明王朝的軍隊阻擋。如果皇太極單兵獨進的話,很有可能造成孤軍冒進的狀況。范文程得到了皇太極的信任,自己親率一支精兵,從喜峰口旁邊作為側應,他直撲潘家口、馬蘭峪、三屯營、馬欄關、大安口,并一舉占領了上述五城,作為皇太極的側應。
皇太極率領的八旗兵主力大軍在遵化一帶立穩(wěn)腳跟后,便由薊州越三河、掠順義、至通州,渡北運河直逼北京而來!先頭部隊到達北京城二十余里之外的南海子。
這個時候的明軍,那可真是亂作一團,轉眼之間,誰都沒有防備啊,這個北京城就被清軍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就在北京城非常危險的時刻,袁崇煥率領著部隊從寧錦前線——寧,寧遠;錦,錦州——殺回北京,又將皇太極的部隊從外部包圍。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候里外都是明軍,只有中間是皇太極的部隊。當時,皇太極就找到范文程:“范老先生,您這回可得救救我,咱們跑不出去了,您說咋辦呢?”范文程說:“這個容易啊,我最會的就是這個啊,三十六計你忘了最后一計嗎?走為上,咱們撤吧?!?/p>
此時此刻,袁崇煥那邊也記得,三十六計中的另外一個計策,窮寇莫追。算了,槍口抬高一寸,咱讓皇太極撤吧。
范文程心中在想:遇到袁崇煥這樣的明將,強攻沒有希望,那就只能智取。范文程就想到了三十六計中最為歹毒的一個計策——反間計。
原來皇太極久攻北京不克,便在范文程如此這般的授意之下,下令撤兵回師了。但是,在此之前的進攻過程中,清朝的八旗兵曾經俘獲過兩名明朝的太監(jiān)。明朝的宦官權勢很大,他們是朝廷中與皇帝最為接近的人,也是皇帝最為相信的人。一般來說,所有重大的戰(zhàn)役,皇帝都要派出自己最為信任的太監(jiān)作為監(jiān)軍。監(jiān)軍的主要職責,其實就是監(jiān)視前線指揮官的言行舉止!
在皇太極撤退途中,便暗中命令手下大將高鴻中、鮑承先等坐在非??拷@兩個太監(jiān)的地方,并故作耳語道:“今天退兵,其實是皇上(指皇太極)設下的計策。前不久,皇上獨自騎馬到袁巡撫陣前,跟袁巡撫派的兩個人談了好長時間。袁巡撫跟咱有密約,圖明的事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然后,大將高鴻中、鮑承先等人又故意給姓楊的太監(jiān)一個逃脫的機會,姓楊的太監(jiān)逃回北京,便把他聽到的“重大機密”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崇禎皇帝。
當時,朝中一些反對袁崇煥的人早已紛紛誹謗袁崇煥引狼入室,是要脅迫朝廷答應他提出的與后金議和的主張,好與后金訂立城下之盟。崇禎皇帝一貫剛愎自用,獨斷多疑,他對袁崇煥本已有了疑心,聽了姓楊的太監(jiān)的密奏,便不分青紅皂白,召袁崇煥問罪,將其下獄。1630年9月22日(陰歷八月十六),袁崇煥被以“叛逆”“擅主和議”罪名凌遲處死。
選自《特別文摘》
386350021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