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 靜
我是2014年底用上的智能手機。記得那個學期某位學生看到我課前關諾基亞,拿出他的手機笑道:老師還用這個?我說電話短信夠了呀。學生撇撇嘴。同小區(qū)的友人利利來家,也說現(xiàn)在都用上微信了呢,發(fā)圖發(fā)文還可音頻視頻。哦,其時還想著如此很費時??山K究沒想到,掉大坑里了,我也隨時搜索了,隨時看文看圖聽書了,隨時發(fā)朋友圈,關注朋友圈了。這兩年新冠一來,智能手機所向披靡:各種掃碼,各種預約,各種線上支付,線上上課……自不必細說,總而言之,智能手機誕生至今,這七年好比七十年彈指而過,眨個眼從“互聯(lián)網(wǎng)+”到“區(qū)塊鏈”又到“元宇宙”了,估計以后時代發(fā)展變化之快連眨眼的機會都不給你。
盤算盤算,手機智能了,信息每天如潮涌,文章和書籍每天迅疾奔來,我們時常朋友圈關注點贊甚或留言,時常網(wǎng)購,再兼顧柴米油鹽醬醋茶,東看西看,除卻工作,似乎忙得很。但忙點啥呢,好像做成的事情反而不如不用“智能”時多,當然身體因素可以作為借口,只是心里還是明白的,“智能”之后凝神的濃度反而稀釋了。
以前訂閱不少報紙雜志,日報月刊的,頗為可觀,每天定時讀,不吃力,也并不覺得信息過載,有的深度報道帶來社會思考,有些理論文章過后還要加深消化吸收,閱讀由己,從容不焦慮;如今網(wǎng)絡媒體化,也會訂閱一些傳統(tǒng)報刊的公眾號,好比老夫老妻,舊情也罷,習慣也好,總會關注;新業(yè)態(tài)公眾號當然也會讀讀,文史哲藝,中西醫(yī)動植物……活到老學到老嘛;更有那時時刻刻更新變化的時事新聞,也分走了些心神。不關心呢,仿佛不是當代人,先賢就說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嘛,當然要關注啊。其實也曉得,一個話題多人擁撲而上,廢話居多,真有深度分析者稀缺,況有些事情真假難辨,且讓子彈飛一會兒,其實不知亦無妨。但微信時代啊,這個轉(zhuǎn)那個也在轉(zhuǎn),想不看也難。更何況,一機在手歐美亞非拉,直撞滿懷,信息已非你主動挑選,而是它推送而來,即便不關注,手機開著,時不時系統(tǒng)也會叮咚叮咚讓你關注,想關掉還沒那么容易。
還有朋友圈呢,已然變身當年的名片簿,見面加微信是打招呼,其實事后是否有后續(xù),彼此心知肚明吧,好在“僅聊天”功能頗體貼;但電商加微信是一定回絕的,什么送贈品,贈品能有好貨?不過有時朋友圈看到合適之物,還得微信添加對方才能購買。那就給自己定原則:偶爾為之,不戀棧。當然,也有真正關注友人的朋友圈,每天關注朋友吃不消,不如就念著了,看看朋友圈動態(tài),也是關心。夏末秋初點擊朋友圈,一念突上心來,怎么久不見L信息,以前多見她點贊分享留言,猶記三月時說家里裝修,知其素有高血壓,心生隱憂,小窗問候,翌日其丈夫回復,才知她三月中旬腦梗住院,輾轉(zhuǎn)幾家醫(yī)院,如今病情漸趨好轉(zhuǎn)。這么著,心中才微微落定,后見其發(fā)過來一則微信,感悟身體康健之重要,想來危機已過,痊愈在前,余心甚安。正想著待她出院回家去看望,誰知其病情有變,在無雪的陽光燦爛的大雪日離世了。點擊其家人發(fā)來的信息,手指發(fā)抖,如果在能見面時多見面敘談,多好啊。后疫情時代,雖然少聚集,但彼此真心相待的人,小窗時不時聊幾句,也是頗有暖意的。
看看,“智能”之后,主動的、被動的關注,自覺的不自覺的關注,紛至沓來,漸覺負累重重。午夜難眠,有時想想是否因“智能”而賦能了,是否因“智能”而深廣了,似乎也難講,只是或許知道了不少,但一個人其實不需要那么多的知道,“知道”可以隨時搜索習得,但智慧還需深度思考感悟方得。近來時有如此的午夜驚夢,好似墜入某不可測的深淵。幸好反思自省之心并未“機器”化,于是退一些群是必須的,少入群是必須的,即使入了亦可將它折疊起來,置身于群少說話也是必須的。有時虛榮心作祟,會分享拙文拙畫或別致之文到相關的群或朋友圈,但還是且發(fā)且謹慎,分享過后,人性使然必然期待點贊,必然回復感謝,一通折騰,肩痛手酸,自言自語,“何必呢何必呢”,權且安慰自己發(fā)朋友圈也算留個念想,過后雖還會手賤分享,但至少不狂轟亂炸,自拉警戒線。
這么寫著,一個個公眾號漸次更新了,看還是不看?隨時瀏覽自然切碎時間,且分心分神,累積而久,神就散了。那就改定時閱讀,且梳理一番,有的果斷取消關注。車禍兩次的我深知生命無常乃正常,半百已過,若還想做點自己想做的事,且得步步踏實,創(chuàng)作皆需字字句句點滴鑄就。關注世界和他人當然是人之所常,也避免固步自封,帶來新思考和新視野,只是關注還是要回到專注。如果說關注是開窗觀景,專注則為室內(nèi)建設;關注是廣納收吸,專注則精耕細作;時時生活于關注中,雖并不全然氣散神飛,但心神且散且困,所謂關心則亂、心安則定是也。
有“行為藝術之母”之稱的馬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認為科技的發(fā)明是為了使人類有更多的時間關注自身,而非成為科技的囚徒。她有件作品就是讓人交出所有科技設備,進入一個空間,戴上耳機,和外界隔絕,進入寂靜中。此時由不得你不專注時間和自身吧。
藝術作品喚起警醒,落實于日常所為大概如蜀道之難,更何況社會人文結(jié)構(gòu)已變,“智能”滲透日常的毛細血管,個體能做什么呢?適度關注,于雜亂中辨識清晰;深度專注,把離散的時間收攏起來。
自勉吧。
(常朔摘自新民網(wǎng)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