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科召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德培小學
小學管理工作是保障小學階段教育順利實施的關鍵,做好小學管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小學領導者的重要職責之一。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就是以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目標的一種人性化管理模式,這也是現(xiàn)階段素質教育對小學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受傳統(tǒng)管理理念的影響和束縛,當前小學管理還未能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陳舊的管理模式讓學生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在成長方面都處于被動,大部分學生都是在家被父母管教,在校又要被教師管教。學生自身的想法得不到充分尊重和理解,久而久之,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更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基于此,筆者通過對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應用的意義以及對小學管理現(xiàn)狀的分析,探究了目前小學管理中應用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策略。通過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逐漸融入小學管理,對于學生的發(fā)展而言意義重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以及各種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顯,同時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家長的關系也越來越和諧。
在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過程中,小學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地優(yōu)化和調整。現(xiàn)階段,以人為本成為小學主要管理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在小學應用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是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素質教育更加強調和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學校管理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服務的,而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簡單來講就是學校各方面管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發(fā)展。由此可見,以人為本管理模式與素質教育發(fā)展的要求相一致,正是素質教育對小學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是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其二,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需求。現(xiàn)階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對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小學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也在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加強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成為小學管理的主要目標。以人為本管理模式能夠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進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念的創(chuàng)新。例如,根據(jù)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習上的問題、思想上的問題、行為上的問題等等,有針對性地開展小學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中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修養(yǎng)、綜合能力,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需求。
總之,以人文本的小學管理工作使工作內容更加具體,更具有針對性,更有利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且該模式下的工作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更能迎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能夠促使小學管理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提高。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對于小學管理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程度,學校領導以及管理人員要加大對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應用的重視程度,根據(jù)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要求積極構建和完善的小學管理體系。
小學管理在教育改革發(fā)展中正在不斷地進行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著新的管理方法,希望能夠順應新時代對教育發(fā)展的要求。雖然經過不斷的改革和調整,小學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目前小學管理現(xiàn)狀而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小學管理中的管理理念相對陳舊,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目前仍有部分學校在開展管理工作時受到傳統(tǒng)管理理念的束縛,如果仍然采用強制性的管理手段,使學生在被動的情況下接受管理,不僅達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還會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其實,小學管理理念應該與時俱進,重視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理念,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小學管理質量。
其二,在小學管理中過分注重制度管理,而未能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其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以實現(xiàn)通過環(huán)境的熏陶和影響來達到管理的效果。從目前來看,大部分小學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管理制度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fā)展需求不相符,導致學生對管理制度存在抵觸情緒,不服管理的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不僅嚴重影響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校園環(huán)境是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基礎,學校對環(huán)境氛圍的建設不夠重視,主要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意識到校園環(huán)境對于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此未能充分利用這種方式來創(chuàng)新小學管理方法。
其三,小學管理還未能充分落實家校共育,發(fā)揮協(xié)同育人作用。小學階段的管理工作單靠學校來完成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然而部分小學的領導者并沒有充分意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因此也未能給予家校共育方面足夠的重視。部分小學只是在形式上實施了家校共育,但是并沒有制定較為完善的家校共育管理機制,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而部分小學甚至直接忽視了家校共育這一小學管理途徑,缺乏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和交流,造成小學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其四,小學管理者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力度還有待加強。做好小學管理工作離不開高素質、高能力的師資隊伍,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教師還要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能夠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但是,由于教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過于陳舊單一,嚴重影響了小學管理工作的有效順利開展。為此,要進一步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
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作為小學的管理者,要擔負起小學管理工作的領導職責,從自身做起,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管理思想,并結合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在小學管理工作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不斷提高小學管理水平。
一方面,小學管理者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開展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采用人性化的方式處理好學生與教師、學校與家庭等之間的關系,充分了解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相關內容以及在小學管理中應用的價值和意義。同時,還要明確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是為學生服務、為教師服務、為教育事業(yè)服務的,要將自身的角色從管理者轉為服務者,清楚一切管理工作均是為教育的更好發(fā)展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诖?,小學管理者要自主學習有關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相關內容,并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帶領學校內廣大教職工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上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而提高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同時,還要充分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將以人為本理念融入校園文化,構建和諧美好的校園環(huán)境,強化小學全體教職工以及管理人員的以人為本管理意識,只有從思想上有所轉變,才能確保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更好的落實。
另一方面,小學管理工作是需要廣大師生共同配合完成的,因此,作為小學的管理者要向師生大力宣傳以人為本管理理念,采取有效的宣傳渠道。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不僅需要運用到學生的管理中,也要運用到教職工的管理中,通過這種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也能夠進一步促進教職工在管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例如,組織師生學習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加強對教師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能夠在要求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重視教師個人的發(fā)展,充分挖掘教職工的個人價值,給予教職工足夠的尊重,使教職工能夠在工作崗位上找到歸屬感,激發(fā)教職工的潛力和工作熱情。與此同時,小學管理者要通過自身的行為來影響和激勵師生從傳統(tǒng)陳舊的管理模式中走出來,更好地接受新的管理理念。作為管理者,在實施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過程中,還要懂得尊重學生、尊重教師、尊重家長,積極進行溝通,并采納好的建議,共同努力做好小學管理工作。
構建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氛圍 在以人為本管理模式下的小學管理中,管理者要轉變傳統(tǒng)過分依賴制度管理的管理方式,要注重通過對學生年齡特點的分析以及對學生發(fā)展需求的考慮,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使學生能夠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中由被動地接受管理轉變?yōu)橹鲃舆M行自我管理,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小學管理質量,還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诖耍@文化氛圍的營造和構建對促進小學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管理者應該通過構建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氛圍來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管理。一方面,在校園內部的黑板報、宣傳欄等處定期更新內容,內容多以品德故事、心靈標語等為主,可以將學校內發(fā)生的好人好事以黑板報的形式進行表彰,為學生樹立身邊的榜樣,激勵學生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提升自身的品質,可以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也可以每周設置固定的主題進行板報宣傳,向學生傳播傳統(tǒng)美德、傳統(tǒng)文化,這樣學生每天在這些故事、標語以及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下,能夠逐漸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質和人格修養(yǎng)。另一方面,小學管理者在開展小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地帶動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將管理權分散到教師身上,在校園內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圍,為教師制定管理目標和管理任務。例如,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在學生的課堂學習中采取哪些措施做好管理工作,以及在學生課外學習和活動中要怎樣管理才能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等等,使小學管理工作在管理者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好。此外,要注重學生在小學管理中的主動參與性,可以在學生中間選出思想積極、覺悟較高、自我約束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強的學生協(xié)助教師做好管理工作,在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以及管理方法的設計上都要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學生的情況和需求,也讓學生可以有充分的話語權,提出合理性建議,學生的參與可以促進學生自覺遵守相關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小學管理工作的質量。
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實現(xiàn)家校共育 在學校管理中家庭管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小學管理者要充分意識到家庭管理對于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影響,要加強對家校共育的重視,積極主動地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地掌握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同時也讓學生家長及時地掌握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诖?,為了提高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質量,可以制定相對完善的溝通機制,開通更多的溝通渠道。比如可以建立家校溝通網絡平臺,對學校的一些管理制度以及開展的相關活動詳情等及時地上傳到網絡平臺,使家長能夠及時地掌握學校的教育情況,一些階段性的小學管理計劃也可以上傳到網絡平臺中與家長進行分享,方便家長在家庭管理中更好地配合學校的管理計劃。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具有趣味性的實踐活動,讓家長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能夠讓家長在與教師、學生的深度接觸中,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拉近三方的距離,有利于促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不斷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對小學管理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管理者在實施以人為本的小學管理模式時,也要注重對小學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有效的培養(yǎng)方式來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教師自身的素質和品質對學生的影響巨大。為此,需要不斷地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和修養(yǎng)。例如,教師要帶頭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為學生做好表率,通過身教的方式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另外,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中,需要教師能夠通過有效的溝通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思想以及需求,能夠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教師應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與學生進行交流,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給予學生理解和寬容,用愛幫助學生,與學生交往投入真實情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此,教師在心理學、語言溝通技巧等方面也要不斷地提升。學校領導者要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加大投入,給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并通過系統(tǒng)化的培訓方案,使教師的管理能力、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偠灾芾碚咭Y合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各方面需求來對小學教師進行培養(yǎng),不斷提高教師的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小學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是素質教育發(fā)展以及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需求。為此,一方面小學管理者要更新管理思想,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新小學管理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由被動接受管理轉向主動的自我管理,此外還需要與家長溝通共同做好小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