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辰璐,肖嘉敏
(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而開展黨史教育和學習則是實現(xiàn)偉業(yè)的必然要求。在轟轟烈烈開展黨史學習的大形勢之下,全國各大高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紛紛在大學內開展黨史教育。大學生群體作為祖國的新興力量,應正確把握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大勢,學習革命精神,樹立以史為鏡、以史明志的理念和正確的黨史觀。對此,我們對當下大學生的黨史學習情況和學習影響進行了調查,分析目前黨史教育推進情況,在注重實效性和應用性基礎上制定適合的學習策略,進行相應實踐,增強青年對黨史學習的認同,提高黨史學習的成效。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國內全體在校大學生,有效答卷數(shù)量162份。具體來看,調查樣本的男女比例大致為2:3,樣本的年級分布大二和大三居多。調查樣本中入黨積極分子占比最多,達38.89%,其次是共青團員和預備黨員,各占約25.31%和17.28%,群眾占比最少,約占8.02%。最后,調查對象的所在地區(qū)以華中地區(qū)和華南地區(qū)居多,各占約34.57%和22.22%,西北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最少,占比約為3.09%和8.02%。
本次調查采用了多種調查方法。首先,全面調查。小組成員對大學生黨史教育學習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羅列,討論對本組項目開展更為有效的調查對象和調查方向,便于全面客觀地發(fā)掘黨史教育概況。其次,問卷調查。為便于全面收集數(shù)據(jù)并分析,小組開展了問卷調查,根據(jù)調查目的,選取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圍繞該主體制定了合理的問題類型與答題形式,保證了問卷數(shù)據(jù)的客觀與全面。最后,文獻調查。小組深入接受美學理論的研究領域,廣泛搜集查閱相關著作。同時對黨史教育相關的研究文章進行廣泛閱讀,以便博采眾長,并從中發(fā)現(xiàn)可取之處。
調查的問卷設計以大學生對于黨史的了解程度和學習黨史的途徑為調研中心,通過三個方面內容的設計探究大學生喜聞樂見的黨史學習方式。首先,獲取個人基本信息:年級、政治面貌、所在地區(qū)等,與問卷調研的覆蓋度具有重要關聯(lián)。其次,開展黨史知識問題回答:通過查閱一些黨史問題問卷,提出具有代表性且難度層級分明的黨史知識問題,調查大學生對于黨史基本知識的了解程度。最后,詢問學習黨史的方式,包括影視、書籍、實踐活動等方面,調研大學生喜歡的黨史學習方式。問卷通過主觀和客觀兩個層面充分了解大學生對于黨史教育內心的真實想法。
通過線上對162位在校大學生開展調查問卷的結果可知,從參與調查的大學生的政治面貌來看,“入黨積極分子”和“共青團員”所占比例超過了總樣本數(shù)的60%以上,具有對黨的基本了解與認識。
問卷的問題設置共分為三個部分,首先通過黨史知識的問題了解當前大學生對于黨史知識的了解程度。在調查樣本中,“比較了解”與“一般了解”占了樣本總數(shù)的80%以上,反映了當前對于黨史的宣傳基本保證了普遍性,群體大眾對于黨史的相關知識與內容都有基本的了解與認識,但通過設置具體考察題目,如黨的成立時間、“四史”的內容以及黨的一些基本方針政策等,考察被調查者對于黨史的了解結果來看,也暴露出當前黨史宣傳、普及過程中存在部分流于形式,無法深入人心的問題。
有關黨史學習的方式具體可以劃分為個人學習形式與集體學習形式。根據(jù)本次調查的數(shù)據(jù)顯示,以觀看影視劇、使用黨史學習相關APP新媒體和閱讀書籍、報紙等個人日常學習成為主要學習方式。參加座談會、參與黨史相關活動比賽、參觀博物館和展覽館等特定或集體學習形式占少數(shù)。
同時,也對當前黨史學習方式大學生的期待形式進行了調查,其中54.94%的人對于使用黨史學習相關APP等新媒體感興趣,對于觀影、線下參觀、情境體驗講述等均占樣本總數(shù)的50%。不難看出,當前更多人對黨史內容可視化的傳播尤其是充分利用新媒體以及線下情境體驗更感興趣。
對于大學生黨史學習的動機的調查結果分析可以看出,作為學生主體,超過50%是由于相關課業(yè)和考試要求被動進行黨史學習;接近50%是出于個人興趣,主動學習。就所呈現(xiàn)的調查結果來看,當前大學生對于黨史的內容往往是被動接受,比如:課業(yè)考試要求、競賽要求。加之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在這樣大背景下,受生活中潛移默化黨史內容的影響,對于黨史的學習多停留于表面,這也是使得最終的學習成效差強人意,同時正體現(xiàn)出探索一條有關黨史學習教育新路徑的必要性。此外,調查數(shù)據(jù)還顯示,超過50%的人認為當前黨史教育存在的問題集中在黨史內容本身龐雜,難以把握;50%的人由于課業(yè)繁重,缺乏學習時間;接近50%的人表示目前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學習興趣。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黨史學習時間跨度大、內容豐富成為大學生全面學習掌握的主要難題。在缺乏有效梳理和清晰解讀下,大學生學習時很容易造成“囫圇吞棗”、“食之無物”的情況。同時,大學生擁有完成學習任務、身體素質提升等要求,黨史學習時間呈現(xiàn)零碎化特征,大規(guī)模、長時間地集中學習難以得到滿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注重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近段時間,《覺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國》等紅色影視劇深受廣大青年的喜愛。跟隨影視劇情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紛亂中國,觀察近代風云變局,思考時代命題,體悟初心使命,升華理想信念,進行“沉浸式”學習和感悟。線下參觀學習,走進紅色革命圣地、紀念館,身臨其境感受其背后承載的厚重歷史和偉大精神。無論是影視觀摩還是線下參觀學習,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都符合青年受眾的期待視野。
基于本次調查報告結果,可以總結出以下兩項重要啟示,以探索適合大學生黨史教育學習的新路徑、新方式,以期激發(fā)大學生黨史學習熱情,提升黨史教育成效。
在黨史教育宣傳視頻的制作方面,根據(jù)調查結果,應重視視頻的素材選取、形式創(chuàng)新、受眾特點等方面。首先,選取當下熱門素材,避免老生常談和枯燥乏味的內容,多引用時事新聞等新鮮內容。同時注意通過云平臺充分展現(xiàn)各地紅色資源,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感受黨史文化。其次,注重視頻形式的創(chuàng)新,采取交互式形式實現(xiàn)與觀眾的互動。同時介紹學習黨史的多種形式,推介各大央視媒體的短視頻平臺賬號等。最后,抓住大學生受眾群體和新媒體傳播形式的特點,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逐步進行系統(tǒng)的黨史教育和學習。
此外,還要緊跟網絡潮流,相關教育者可制作黨史教育APP,重視板塊規(guī)劃、內容優(yōu)化、使用體驗等方面。首先,科學規(guī)劃APP內教育板塊,比如“云上參觀新體驗”“黨史知識系統(tǒng)學”“經典影視推薦表”和“黨史上的今天”每日推送等。其次,注重黨史知識教育內容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可借鑒高中歷史學習的經驗,對內容龐雜的黨史知識按照通史和專題史兩大思路進行梳理,以清晰的脈絡展現(xiàn)黨的百年發(fā)展歷程。最后,注重用戶使用體驗,在APP發(fā)行后進行問卷和采訪調查,收集大學生對于后期黨史宣傳視頻和黨史學習教育APP的反饋意見,通過對反饋意見的分析,再次審視黨史學習中視頻和APP這樣的展現(xiàn)形式對大學生受眾群體產生的影響,完善調查報告,確定最終的新路徑方案,構建新型的大學生黨史教育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1]?!奔訌娗嗄暌淮鷮h偉大精神的歸屬感、繼承黨偉大事業(yè)的使命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根本遵循。促使黨史精神深入青年內心,成為鼓舞和引領青年一代奮發(fā)向上、成長成材的精神旗幟是我們需要長期思考和實踐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