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坡翁欲削此二句,論詩者類不免矮人看場之病。予謂若止用前四句,則與晚唐何異?然未敢以語人。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
韋蘇州曰: “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卑讟诽煸唬?“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比娡粰C杼,司空為優(yōu),善狀目前之
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猍明]謝榛 《四溟詩話》
夫詠物之難,非肖難也,惟不局局于物之難。玄暉“馀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 “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山水煙霞,衷成圖繪,指點盼顧,遇合得之。古人佳處,當不在言語間也。鮑明遠“霜崖滅土膏,金澗測泉脈。旋淵抱星漢,乳竇通海碧”,精矣,而乏自然之致。良工苦心,余以是賞之。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
蘇子瞻謂“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體物之工,非 “沃若”不足以言桑,非桑不足以當 “沃若”,固也。然得物態(tài),未得物理。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灼灼其華”, “有蕡其實”,乃窮物理。夭夭者,桃之稚者也。桃至拱把以上,則液流稚結(jié),花不榮,葉不盛,實不蕃。小樹弱枝,婀娜妍茂為有加耳。
——[清]王夫之 《姜齋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