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彬
初秋晨曦秋意融融,綠葉遞來最后一瞥目光,繾綣離開枝條。倚枕聽,蟬聲消歇,鳥聲三三兩兩,為誰歌唱為誰嘆?啟窗遠(yuǎn)望,白云淡淡,稻香盎然,近處石橋似敷上層層白霜。
起身,水有著絲絲涼意,水杯熱氣裊裊升起,翻箱倒篋,去年秋衣褶皺上藏著去年歲月的痕跡,有憂,有喜。
日光褪去浮華,素衣飄飄而至,落在清涼道上,有著一絲古意。秋風(fēng)不失款款,慢慢搖落黃葉,不聲不響,飛到河面上、石椅上……凝視之間,心軟綿綿的疼,想到宋玉在《楚辭·九辯》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的變衰?!?/p>
古人遇見傷春、悲秋,為何秋竟是悲情色調(diào),我嘗試去古詩詞里探尋答案。
王昌齡說:“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金爐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zhǎng)。”秋,是思念的季節(jié),是孤眠不寐的少婦的憂愁。
蘇軾長(zhǎng)嘆一聲說:“世事一場(chǎng)大夢(mèng),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慈∶碱^鬢上?!鼻?,是生命的腐蝕者,是豪放派詩人敵不過歲月流轉(zhuǎn),人事變遷后悲情、婉約的一面。
翻開詩集的另一篇,秋確實(shí)有著另一番景色。
秦觀欣喜地說:“云惹低空不更飛,班班紅葉欲辭枝。秋光未老仍微暖,恰似梅花結(jié)子時(shí)?!鼻?,是有情有味、調(diào)皮可愛,是詩人平和、喜悅的生活態(tài)度。
劉禹錫仰天吟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鼻铮呛胍?、豁達(dá),是劉郎在命運(yùn)戲謔下,笑看人生的寫照。
白駒過隙,夕陽偷渡了西山,書也翻到最后一頁,答案卻苦思不得。我伸手觸摸秋日的夕陽,恍然醒悟,秋何曾只有一種性情,如我們?cè)鯐?huì)只有一面?
秋就是一雙溫柔的手,將人間分成兩半:一半是清晨,一半是黃昏;一半是青澀,一半是成熟;一半是寂寥,一半是平和。
籬笆前的黃菊開著一團(tuán)喜氣,丹桂悄悄偷渡屋檐,探出一縷縷的幽香,泥土里蟄居的小蟲壘起了細(xì)土封閉洞穴,以御寒氣。而我,靜靜地看著夕陽謝幕,閉上眼品味秋在夢(mèng)里演繹的各樣姿態(tài)。
30825019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