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鄭國偉
摘 要:本文通過用酸度計法和比色法對醬油中氨基酸態(tài)氮的檢測方法進行比較,結果顯示酸度計法操作快捷簡便,適用于小批次檢驗,比色法測得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精密,更適合嚴要求、大批量的檢驗。
關鍵詞:醬油;氨基酸態(tài)氮;酸度計法;比色法
Comparison of the Two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Amino Acid Nitrogen in Soy Sauce
LIN Wei1, ZHENG Guowei2
(1.Juxia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Juxian 276500, China; 2.Shandong Dingk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Zhucheng 26221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d pH meter method and colorimetric method of amino acid nitrogen in soy sau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 meter method was quicker , easier and more simple to operate, which was more suitable for small batch testing; while data measured by colorimetric method were more accurate and precise, and it was more suitable for large batch inspection which demanded? strict requirements.
Keywords: soy sauce; amino acid nitrogen; pH meter method; colorimetric method
醬油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調味品,其中氨基酸態(tài)氮含量越高,醬油的品質越高,味道越鮮,氨基酸態(tài)氮成為判斷醬油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1]。氨基酸態(tài)氮,通常意義上是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國家標準中將醬油劃分為4個級別,級別越高,氨基酸態(tài)氮含量越高,其中特級(氨基酸態(tài)氮≥
0.80 g/100 mL),一級(氨基酸態(tài)氮≥0.70 g/100 mL),二級(氨基酸態(tài)氮≥0.55 g/100 mL),三級(氨基酸態(tài)氮≥0.40 g/100 mL)[2-3]。
本文通過實驗對酸度計法和比色法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兩種方法的相對誤差、精密度、加標回收率及顯著性差異情況。結果表明,兩種方法無顯著性差異,但酸度計法操作更簡便適用于小批量檢驗,比色法相對誤差更小,數(shù)據(jù)穩(wěn)定性更好,便于大批量檢驗,實驗過程中安全性更高。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甲醛(36%~38%)、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c(NaOH)=0.050 mol/L]、乙酸、無水乙酸鈉、乙酰丙酮、甲醇及氨氮標準使用溶液(0.1 g/L)。
1.2 儀器與設備
FE20 Plus型酸度計(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FA2004型分析天平(天津天馬衡基儀器有限公司);10 mL微量堿式滴定管,TU-1901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DZKW-S-4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
1.3 實驗方法
1.3.1 酸度計法
吸取5.0 mL試樣,定容到100 mL,吸取20.0 mL置于燒杯中,加水60 mL,用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酸度計指示pH值為8.2,加入10.0 mL甲醛溶液,再用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繼續(xù)滴定至pH值為9.2,記下消耗溶液的體積[4]。
1.3.2 比色法
吸取氨氮標準使用溶液0 mL、0.05 mL、
0.1 mL、0.2 mL、0.4 mL、0.6 mL、0.8 mL和1.0 mL分別于10 mL比色管中;吸取1.0 mL試樣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吸取1 mL試樣稀釋溶液于10 mL比色管中。向各比色管分別加入
4 mL乙酸鈉-乙酸緩沖溶液(pH值為4.8)和4 mL顯色劑,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置于100 ℃水浴中加熱15 min,取出,水浴冷卻至室溫后,用1 cm比色皿,于波長400 nm處測量吸光度,以標準系列溶液中氮的質量為橫坐標,以相應的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并且計算線性回歸方程。根據(jù)試樣的吸光度值與標準曲線比較定量,計算試樣含量[4]。
2 結果與分析
2.1 比色法繪制標準曲線
以標準系列溶液中氮的質量(μg)為橫坐標,以相應的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線性方程為y=0.011 3x+0.002 5,相關系數(shù)R2=0.999 7,線性關系良好[5]。
2.2 酸度計法與比色法準確度的比較
將氨氮標準溶液的不同濃度分別重復測量7次,比較酸度計法與比色法所測得結果的準確度。由表1可以得出,酸度計法所測得數(shù)據(jù)與標準值比較,相對誤差在0.20%~2.50%;比色法所測得數(shù)據(jù)與標準值比較,相對誤差在-0.24%~1.43%。結果表明,比色法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相對誤差比酸度計法小,準確度更高。
2.3 酸度計法與比色法精密度的比較
將氨氮標準溶液的不同濃度分別重復測量7次,比較酸度計法與比色法所測得結果的精密度。由表2可知,酸度計法所測結果的精密度為1.99%~4.45%,比色法所測結果的精密度為1.72%~3.73%。結果表明,比色法所測得結果的精密度更好,數(shù)值更穩(wěn)定。
2.4 酸度計法與比色法回收率的比較
取同一實驗用醬油,用酸度計法和比色法分別重復測量7次,測得試樣中氮的質量分別為60.6 μg和59.9 μg。取上述實驗用醬油,加入3個不同氮含量的氨氮標準溶液進行加標回收實驗,酸度計法和比色法每個加標實驗重復測量7次,計算回收率和相對標準偏差。由表3可以得出,酸度計法測得回收率為
93.3%~106.1%,相對標準偏差為4.33%~4.75%;比色法測得回收率為96.2%~105.3%,相對標準偏差為2.65%~3.64%。結果表明,比色法測得的數(shù)據(jù)更接近理論值,數(shù)據(jù)穩(wěn)定性更好。
2.5 酸度計法與比色法的顯著性檢驗
酸度計法與比色法對氨氮標準溶液的不同濃度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用軟件SPSS 21.0進行顯著性檢驗。由表4可知,P值>0.05。結果表明,酸度計法與比色法無顯著性差異。
3 結論
酸度計法與比色法無顯著性差異。酸度計法相對誤差在2.5%以內,精密度在4.5%以內,加標回收率在93.3%~106.1%,方法相對簡單,但是相對誤差和穩(wěn)定性比比色法略差,并且不適合大批量實驗,工作效率較低。比色法測得氨基酸態(tài)氮線性關系良好,線性相關系數(shù)為0.999 7,相對誤差在1.5%以內,精密度在4%以內,加標回收率在96.2%~105.3%,相對誤差和穩(wěn)定性比酸度計法更好,更適合大批量實驗,工作效率可以顯著提高,同時該方法中不使用甲醛,整個過程對人體危害
更小。
參考文獻
[1]佟志揚.醬油中氨基酸態(tài)氮檢測及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20(2):429.
[2]姜雪,蘇媛媛,劉小勤.醬油中氨基酸態(tài)氮的來源及不合格研究[J].廣東化工,2017,44(4):69.
[3]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釀造醬油:GB 18186—200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氨基酸態(tài)氮的測定:GB 5009.235—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5]章銀珠,趙春玲,張書芬.兩種測定醬油中氨基酸態(tài)氮方法的探討[J].中國釀造,2017,36(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