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黎
(中山市華僑中學 廣東 中山 528400)
在高中物理實驗中,利用頻閃照相研究物體的運動是一種常見的方法.相較于打點計時器,頻閃照相避免了紙帶的摩擦,大大提高了精度.但用頻閃照相技術做相關實驗對拍攝環(huán)境和設備的要求比較高,日常教學中很少直接用到.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人想到用手機相機的連拍功能代替頻閃照相做相關實驗.在命題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基于手機連拍功能研究運動實驗題.該操作有哪些問題值得思考?我們以一道常見的實驗題為例展開.
【例題】某同學新買了一臺手機,發(fā)現(xiàn)有連拍、全景攝影功能.他想知道相機1 s內能連拍多少張(即連拍頻率)相片,為此設計了一個實驗:一個同學將小球從與課桌表面等高處的O點靜止釋放,另一個同學將手機固定在合適位置并開啟連拍功能,之后在電腦上將照片合成處理成一張照片,如圖1所示.
圖1 照片合成后的示意圖
(1)現(xiàn)有相同大小的塑料球和鋼球兩個,實驗時應選用______做實驗.
(2)關于按快門和釋放小球的先后順序,正確的做法是______.
(3)用刻度尺測得小球在初始位置1與9間的距離h=35.00 cm,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80 m/s2,則相機連拍頻率為______Hz.
參考答案:(1)鋼球;(2)先按快門再釋放小球;(3)30.
命題的意圖是用自由落體運動來探究相機連拍頻率,所以操作時先按快門再釋放小球,這樣拍攝小球的初速度為零.設相機的拍攝周期為T,利用
得
T=0.033 4 s
故連拍頻率
由于先開始拍攝,再自由釋放小球,所以第一張照片小球速度一定是零,但是第一張與第二張照片的時間間隔是T嗎?我們作一個時間軸如圖2所示.
圖2 時間軸
相機拍照的時刻是0,T,2T,3T等時刻,但小球開始下落的時刻不一定是這些時刻.假設小球釋放的時刻處于T~2T之間,2T時刻小球已經(jīng)在運動,故2T時刻照片定為運動的第二張照片,反推T時刻的照片定為釋放小球的初始照片,這樣處理的結果是照片1,2之間的時間間隔一定小于T.雖然釋放小球的時刻也有可能恰好對應拍照的0,T,2T等時刻,但這種概率是很低的.
理論上分析,按照題設的條件小球運動時間為nT,但實際運動時間是(n-1)T~nT之間的某個值,故T測 nT測=(n-1)T真 最大相對誤差 圖3 自由落體的頻閃照片 這張照片的拍攝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避免系統(tǒng)誤差: (2)通過改進實驗裝置,同時控制快門和小球,使得拍攝第一張照片時小球同時下落,但是這樣的設計可能會有些復雜. 筆者查閱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機官方介紹,沒有一家手機廠商給出連拍的準確速度(連拍頻率).筆者用最簡單的方法分別測試華為P40,華為Mate 40,iPhone 6S,iPhone 12 proMax和VIVO IQOO5等5款手機的連拍速度,基本涵蓋了常見的高端、中高端和中端手機.在相同的光照條件下,啟動毫秒計時器,用手機直接對準計時器連拍.實驗中使用毫秒級電腦計時器軟件界面如圖4所示. 圖4 毫秒級電腦計時器 從連拍照片中記錄每一張照片上顯示的時刻,相鄰兩張照片記錄的時刻差值即為連拍時間間隔.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5款手機連拍周期數(shù)據(jù) 對5款手機連拍周期的數(shù)據(jù)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5款手機連拍周期分析 由表1和表2數(shù)據(jù)可見,測試的5款手機拍攝周期都在各自的平均值上下波動,但都不穩(wěn)定,平均相對偏差最小的為8.93%,最大達37.54%.作為參照,我們查閱一款LED自攜式頻閃儀,其標稱10 Hz,25 Hz的頻閃光源測得的精確頻率分別為10.04 Hz,25.12 Hz,偏差均小于 0.5%[2],其周期穩(wěn)定性遠超手機. 頻閃照相是相機快門一直打開,利用頻閃儀電子閃光燈的周期性閃光,在一張底片上連續(xù)記錄物體的運動,閃光頻率穩(wěn)定;而手機的連拍則涉及電子快門、存儲快慢等等諸多因素,原理與頻閃照相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無法窮盡所有手機的連拍數(shù)據(jù),但從已有的結果來看,用手機連拍替代頻閃照相缺乏科學依據(jù),畢竟設計手機連拍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驗.因此,在目前的物理實驗中,用手機連拍研究物體的運動不合時宜,基于手機連拍功能而設計的諸多相關實驗題同樣缺乏現(xiàn)實基礎.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科學證據(jù)意識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當前有些實驗問題設計未能跳出傳統(tǒng)習題訓練的范圍,過于關注技能知識的簡單考査,真正“做實驗”寥寥無幾[3].實驗題的設計應立足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通過真實情境實現(xiàn)對學生實踐意識與實驗能力的考查,踐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3 思考二手機的連拍功能是否可以替代頻閃照相?
4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