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 本文就啟功“行書宜當楷書寫”之論,分析其字體學的學理依據(jù),論述這一理論在書法教育層面的學術(shù)價值。字體學意義上的行書,即隸體之正、草兩途合成的所謂“新隸體”,亦即早期楷書。后來的行書是楷書之快寫的形態(tài),是書法或書寫意義上的行書,與字體學意義上的早期行書有相通之處。行書——以及上推到早期行書——都是對應正書來說的,只不過后來的行書與早期行書的“對應”性質(zhì)不同。早期行書的“對應”是靠近正書而有新變,目標是蛻變成一種新的正書(楷書)。后來的行書之“對應”是簡化正書而動起來。無論是“前行書”還是“后行書”,都是以正書為坐標的,只是早期行書的標尺是以隸為正,后來的行書是以楷為正。所謂“正”是基本的架構(gòu),是共性的,是一切正式書寫的規(guī)定,也是可以靈活、簡便、快速書寫的外在與內(nèi)在之依據(jù)。啟功“行書宜當楷書寫”之論,既關(guān)乎行書和楷書在字體學層面的問題,也關(guān)乎寫字(書法)和教書法、學書法的原則問題。
[關(guān)鍵詞] 啟功 行書 字體學 書法學
啟功有“行書宜當楷書寫”之說,這中間既有些學理上可說的問題,亦有些教育上的可說之處,姑并言于此,謂之“衍言”,覬有所得,以求不辱先師之言也。
啟功在《論書札記》中說:“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焙竺孢€有一句:“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畫顧盼始終不呆板?!盵1]在此,我們可先從行書說,其重在“不失度”。度就是正確的軌跡,確然的標準,自然說的是楷書的規(guī)定。所以,這里的行書是據(jù)楷書而說的。
行書在文字發(fā)展史中歷經(jīng)了兩個階段,一個在楷書出現(xiàn)前,一個在楷書出現(xiàn)后??瑫霈F(xiàn)前的行書是楷書的雛形,楷書出現(xiàn)后的行書是楷書的快寫。因此,行書與楷書無論從字體、字形(文字學意義的)還是從結(jié)字書寫(書法學意義的)來看,都是關(guān)系最緊密的。以此而言,啟功“行書宜當楷書寫”之論,既有字體學學理上的依據(jù),又有書法教育學上的價值。
要說楷書之快寫的行書,便要先說一下作為楷書之雛形的行書。行書是怎么來的?裘錫圭有“早期行書”之說,其在《文字學概要》寫道:
在東漢后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帶有較多草書筆意的新隸體……早期的行書應該就是以這種字體為基礎(chǔ),通過在筆畫的寫法和文字的結(jié)體上進行美化而形成的。
早期行書是一種有獨特風格的新字體。它既不是把有些字寫成新隸體,有些字寫成草書的雜湊體,也不是新隸體的草體。[2]
“早期行書”也是行書,是“一種有獨特風格的新字體”。裘錫圭稱其不是新隸體和草書的雜湊,也不是“新隸體的草體”,這里面有些說法或命名上的邊際不清。啟功也談到“新隸體”,他在《古代字體論稿》中說:
看漢永壽瓦罐、漢熹平瓦罐、鐘繇表啟、景元木簡等等,即可知這時字體出現(xiàn)了一種新風格:其筆劃(畫)更較輕便。例如漢碑中字橫劃(畫)下筆處下垂的頓勢,所謂“蠶頭”,收筆處上仰的捺腳樣子,所謂“燕尾",都沒有了。這些字實是后世真書的雛形。這是當時的新俗體、新隸書,因為漢魏的正式碑版上并不見這類字。[3]
謹如上引,裘錫圭所說的“新隸體”也就頗類于所謂的“早期行書”。而啟功所說的“新隸體”頗類于所謂“早期楷書”,因為啟功這類“新隸書”也是“后世真書(按:即指楷書)的雛形”,甚至說“梁時正書,即是真書,也就是新隸體”[4]。所以,裘之“早期行書”與啟之“早期楷書”實即一回事,都是隸書向楷書過渡階段之一站的“新隸體”。關(guān)鍵是,這個“新隸體(或新隸書)”亦即“早期行書”或“早期楷書”是如何從隸書演變過來的。
筆者認為“隸體”分正字、草字。正字即碑版上或是正式文書上書寫的隸書;草字即為了便捷快寫的隸書,或者說是隸書的草化,也就是章草一類的草書,即啟功所謂“章草實省隸為之”[5]。正、草這兩種字體慢慢又由分而合,成了所謂“新隸體”,亦即“早期行書”或“早期楷書”。二者因為快(俗)、慢(正)而分,又因為利于辨識、方便傳通而合。
論行則不能不說草,字體有行、草就是為了書寫的方便。呂思勉引孟森云:“文字不能少于真、草二種,亦不能多于真、草二種。蓋閱看求其清晰,利用真;書寫求其捷速,利用草?!彼詤嗡济憧偨Y(jié)曰:“篆、分、今隸,相沿而變,皆屬于真;行草則可總稱為草書者也?!盵6]我們可以說文字之書寫大概有兩類,一類是端正一些的,一類是隨意一些的。行和草屬于隨意而書寫方便的,但這里的“行”,應該是指楷書之后的“行”,而所謂“早期行書”,從字體學上看還是屬于“正”的一類。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張懷瓘《書斷》里論行書的一段話:
行書者,后漢潁川劉德昇所作也。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王愔云:“晉世以來,工書者多以行書著名,昔鐘元常善行狎書?!笔且病柡笸豸酥?、獻之,并造其極焉。獻之常白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合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稿行之間,于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體?!盵7]
這里所謂“正書”“真體”者,應該是指隸書,因為劉德昇造行書時,還沒有后來的楷書。衛(wèi)恒作《隸勢》是在論隸書時說到劉德昇與鐘繇、胡昭“為行書法”的。[8]那時候所謂“正”“真”者,自是隸書。行書是“正書之小偽”,“偽”就是小的變化,所以呂思勉說:“則其同于正書者必多。偽同化,小偽,謂小變也,蓋特書寫稍形流走耳?!盵9]這就是說行書雖是“務從簡易”,但還是不像草書簡易得妨礙識讀,還是更接近正書(隸書)的形端而易識。盡管都異于正書,但行書不像草書那樣至于窮極的程度。那么行書是什么樣子呢?應該是啟功和裘錫圭所說的“新隸體”或“新隸書”,也就是所謂“早期行書”或“早期楷書”的樣子。應該說所謂“早期行書”與后來的楷書之快寫的行書是不同的。“早期行書”是一種正書(隸書)的小小改變(“小偽”),字體更接近正書(隸書),因為其與隸書接近,所以又被稱為“新隸書”或“新隸體”,即如三國吳時期的《谷朗碑》或鐘繇的一些表啟之類的樣子。若如唐長孺說的“行書、八分、楷書都屬于隸書范圍”[10],則行書就絕不是后來的楷書之快寫的形態(tài)。它既然屬于隸書的范疇,那它就一定是和隸書比較接近,即所謂“正書之小偽”的樣子。這種被稱為行書的新型字體在后來蔚為大觀,這和劉德昇、鐘繇、胡昭的提倡和推廣是分不開的,如唐長孺所說:
行書是一種較新的書體……我們知道書體創(chuàng)造絕非一兩個人所能,漢代木簡上我們已看到了行書,可見流傳于民間已久。但這種較新的書體在士大夫間本來沒有重視,大概到了劉德昇始加以提倡,到了“鐘胡”才形成風氣,流行于士大夫間,于是行押書提高了地位,與篆隸(八分)正書并列。行押書為劉德昇所創(chuàng)造,或“鐘胡立法”,其實際意義乃是民間樸質(zhì)的藝術(shù)開始為文人所接受和加工,于是形成了一種最能表現(xiàn)藝術(shù)之美的新書體。[11]
我們既知道了這個“行書”的樣子,也知道它大概是后漢末到曹魏這一段興盛起來的,不過唐長孺說“行押書”是劉德昇所創(chuàng)造,而有的文獻中說鐘繇擅三體書,其中一體便為“行狎(押)書”,唐長孺直接把“行押書”等同于行書,這未嘗不可,因為王僧虔《論書》中就說過鐘繇的“行狎書”即“行書是也”。[12]只是“行押書”的“押”字一般作“狎”,這兩個字應該是因形近而混用了,究竟哪個字對,一時也無定論。姑且就把這個“行押(狎)書”當作行書來理解吧。那么行書是如何形成這個樣子的呢?唐長孺也說,在漢簡里便有了行書,至少民間早就有人嘗試這么書寫了,但這是怎樣的取法呢?
上文所引呂思勉的看法談到文字有正、草兩大類形態(tài),我們所說的行書既不是“正”,也不是“草”,是“正書之小偽”,同時還接受了草書的一些影響,[13]那就是說,行書是在正書(隸書)和草書(章草)兩條線上整合而成的,造型偏向于正書(隸書)。前文舉張懷瓘《書斷》說行書是“正書之小偽”,那么“小偽”怎么理解?我認為應該是參照了草書的樣子,如呂思勉說的“書寫稍形流走耳”。所以早期的所謂行書,就是保有隸書的端正可識,又借了草書書寫的便利流行,把隸書的蠶頭燕尾和一些刻板的東西去掉,形成了一種被后來學界稱為“新隸書”或“早期行書”的新型字體。筆者比較傾向于唐長孺所說的,這種新的書體是底層書佐或令史一類的官吏為了書寫及識讀之便利,利于記錄與傳通,從而在正書(隸書)和草書(章草)兩類字體的基礎(chǔ)上,于書寫實踐中探索出來的一種新的字體形態(tài),表現(xiàn)方式是“正書之小偽”,也就是把正書變得柔和一些,也表現(xiàn)在借了草書書寫之便利卻去掉草書之難識,也就是把行書寫成比草書好認一些的樣子。因為草書雖然寫得快,但終究不能大眾化,這便如呂思勉所言:
中國之草書,生長頗受夭閼,故終不能十分簡易。蓋字由偏旁合成。而所謂偏旁者,大體即系一字,故其筆畫不得不多。非簡略之至于失其元形,則其畫數(shù)不能大減。然簡略之至于偏旁失其元形,則已別成一字矣。識字究為難事,故草書字數(shù),勢不能多。今日通常所作,實皆行書也。然亦總雜有簡略已甚之字(如書字即是)……正書人人能識,草書則不盡然……其并行蓋事勢使然,亦即甚協(xié)乎理,然終不能甚簡,此則字之本體使然也。[14]
所以,這類所謂“新隸體”的行書就是當時后漢人把正、草兩類字體整合而成的,非成于一時,即如啟功所說字體發(fā)展是漸變的。因為漸變,所以對新字體的命名就一時不會統(tǒng)一,甚至有如啟功說的有字體名實之間的不對應性。[15]歸結(jié)起來說,后漢時期的行書是從正書(隸書)和草書(章草)合成而來的,這是一種新字體,按啟功的說法就是“楷書的雛形”。或者我們可以說這是隸書發(fā)展到楷書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性字體,它和楷書是不斷趨近的關(guān)系。
啟功在其《論書隨筆》中寫道:
從來學書法的人都知道,要學好行書宜先學楷書做基礎(chǔ)。這個道理在哪里?也是“結(jié)字”的問題。行書是楷字的“連筆”“快寫”,有些楷字的細節(jié),在行書中可以給以“省并”。
……
行書雖有這樣便利處,但也有必宜遵守的,即是筆劃(畫)軌道的架子、形狀,以致疏密、聚散各方面,宜與楷字相一致,也就是“省并”之后的字形,使人一眼望去,輪廓形狀還與楷字不相違背。[16]
這里啟功所說的行書,自然是后來有了楷書之后的行書,是楷書之快寫的行書,不是“早期行書”。所謂“早期行書”是字體學意義上的,這里的行書是書法學或是書寫意義上的。但是筆者以為啟功所說的書法或書寫意義上的行書,也與字體意義上的“早期行書”有相通之處。行書,以及往前推的“早期行書”,都是與正書相對應而言的,但后來的行書與早期行書的對應在性質(zhì)上是有不同的:早期行書的“對應”是“靠近(小偽)”正書而有新變,目標是蛻變成一種新的正書(楷書);后來的行書之“對應”是“離開(簡化)”了正書而動起來的。無論是“前行書”還是“后行書”,都是以正書為標尺而說的,只是早期行書的標尺是以隸為正,后來的行書是以楷為正。正者,真、靜、定、寧者也。楷,是從“真”“定”之意出者,是規(guī)矩,是模范,是基本的架構(gòu),是共性的,是一切正式書寫的規(guī)定,也是可以靈活、簡便、快速書寫的外在與內(nèi)在之依據(jù)。
前文所引《書斷》王獻之白父言“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合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稿行之間,于往法固殊也”數(shù)句,說的應該是后來的行書問題。他說古之章草是“未能宏逸”而“頓異真體”,也就是說章草并沒有發(fā)展到特別完善,與“真體”(隸書)卻已大不相同?!昂细F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兩句還是說的草書,即草書若能做到“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就可達到“宏逸”、完美。而隨后的“稿、行之間”與“往法固殊”,說的是還未命名的后來的“行書”,且應該是在說章草之法和早期行書亦即新隸體之法的不同。這是“早期行書”與“草書”(章草)之間的一種寫法,與“稿”(草書)和“行”(“新隸書”“早期楷書”)都不同,是正、草之間的一種寫法,這自然就是指后來的行書了。
“楷”是規(guī)規(guī)矩矩,是靜、定,基本不動(如站立)?!靶小本褪亲摺!安荨本褪桥?、是飛。按道理,靜是好講規(guī)矩的,無論坐、站,俗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恒未聞“走有走相,跑有跑相”的。何也?是靜則有規(guī)可循,動起來就沒有太多的限制,一限制就僵化了?!八郎邟鞓洹本筒缓茫绑@蛇入草”就好,為什么?因為自然而然。
書法史家為什么把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三帖定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的行書?自然是因為它們好。那么具體好在哪?視覺上的評價依據(jù)和背景的評價依據(jù)是什么呢?如將著名的行草書作品的歷代集評梳理一下,進行簡單的異同比較,后世的評價大概可歸納為這幾個方面:一是無意于佳乃佳,二是皆有楷法功底,三是有天成的秩序感,四是用筆的無法之法。
由此反觀行書之所從來,即如上節(jié)所說,那是一個合正、草而成的一種新字體形態(tài),是楷書之能成為楷書的雛形?!霸缙谛袝鞭D(zhuǎn)而為楷書,形成楷法,立了規(guī)矩。后來的行書又從楷書簡化而能較快地書寫,它與楷書是依附關(guān)系,所以楷法或說楷書的那些規(guī)矩對“行書”來說仍然具有“法”的約束力。所以啟功說,行書“筆劃(畫)軌道的架子、形狀,以致疏密、聚散各方面,宜與楷字相一致,也就是‘省并’之后的字形,使人一眼望去,輪廓形狀還與楷字不相違背”。這也就說明,為什么古來著名行書作品的書寫者大多具有很好的楷書功底。如果把行書寫得超越了楷書的規(guī)定,那就容易不成字了。啟功也說,“近年有些人寫行書太快了”,實在讓人認不出寫的什么,“雖然行筆的軌道方向不錯,但外形全變,也就令人不識了”[17]。
說這些為的是說寫字,寫字如走路,還不會走就要跑,這是很危險的。不按規(guī)定路線走也容易出問題。楷書書寫的練習之所以重要,就是要熟悉“規(guī)定的路線”,要立得住、走得端。不是說不能跑,但如果不熟悉“規(guī)定的路線”,就容易“跑”亂了,“跑”不成樣兒了。那就不僅是字會讓人認不得,而且字也不好看了。古來寫字經(jīng)過千百年的探索、總結(jié)形成的漢字書寫的秩序感,寫走了樣兒,就不會好看?,F(xiàn)在確如啟功所說,一些人寫得太快,外形全變了,令人不識。再就是“無恰當位置之筆,自覺其龍飛鳳舞,人見其雜亂無章”[20]。這大概都是楷書沒寫好就行草了,失了“度”,沒了“秩序感”,自然就會出現(xiàn)“令人不識”和“雜亂無章”的現(xiàn)象,漢字之美觀也就蕩然無存。所以“行書宜當楷書寫”,不只是行書和楷書的問題,實在是寫字(書法)的大問題,這也是教書法、學書法的原則問題,當真是不可小視的!
注釋
[1]啟功.啟功叢稿·藝論卷[M].北京:中華書局,2004:151.
[2]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91.
[3]啟功.古代字體論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30-31.
[4]同注[3],33頁。
[5]啟功.晉人草書研究[M]//啟功叢稿·藝論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3.
[6]呂思勉.文字學四種[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40.
[7][唐]張彥遠.法書要錄[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2:206.
[8]《晉書》卷三十六《衛(wèi)恒傳》:“魏初有鐘胡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于劉德昇,而鐘氏小異?!?/p>
[9]同注[6],143頁。
[10]唐長孺.讀《抱樸子》推論南北學風的異同[M]//唐長孺文集·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341-342.
[11]同注[10]。
[12]同注[7],23頁。
[13]裘錫圭在《文字學概要》第90頁說:“它們在字形構(gòu)造方面,除了采用少量的草書偏旁外,跟新隸體沒有多大不同;在書體上則受到草書的較大影響,比規(guī)整的新隸體活潑得多?!?/p>
[14]同注[6],145頁。
[15]王寧.漢字字體研究的新突破——重讀啟功先生的《古代字體論稿》[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03):25-29.
[16]同注[1],132頁。
[17]同注[1],133頁。
[18]同注[17]。
[19]同注[1],150頁。
[20]同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