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博
【模擬金題】
愛的內容很多:祖輩的寵溺,父母的關心,師長的教誨,陌生人給予的幫助,甚至自然界中的一朵花、一株草的啟示……都能引起我們的感動。這些都是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們生命的旅程。請你擷取其中一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引導】
本文是一篇命題作文,在寫作之初,必須先審清題目的關鍵詞,正確理解導語的寫作方向。題目是一個比喻句,關鍵詞是“愛”“一道”“光”,“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在審題的時候,需要把抽象概念具體化,到底是哪種愛可以稱之為“一道光”,只有將“愛”具體化,寫出來的內容才會更加接地氣?!耙坏馈睂Α皭邸边M行數量方面的限定,也就是說,人生中有很多“愛”,這篇文章中,只要寫一個方面就行?!耙坏拦狻本推湓~意方面,有一種突然照亮的感覺,出題人想讓學生寫出某種愛在某一個時間點下給人的感動。
寫作的具體構思如下:
1.根據導語明確構思方向。通過導語,我們可以明白寫作方向?!白孑叺膶櫮纭薄案改傅年P心”是摯愛親情類主題作文,“師長的教誨”是師生情誼類主題作文,“陌生人給予的幫助”是人性光輝主題作文,“一朵花、一株草的啟示”是哲理寓意主題作文,這些主題其實已經涵蓋了立意方向,所以在寫的過程中,我們只需要精準選材、合理構思即可。
2.利用細節(jié)描寫抒發(fā)情感?!肮狻弊制鋵嵃岛环N情感在里面,或激動,或醒悟,或感動,這些情感需要借助具體的人和事、具體的情節(jié)表達出來。我們要有這樣的認識:細節(jié)描寫越具體,場景還原的就越真切,人物形象就越突出,情感表達就越到位。所以我們要學會描寫,要善于利用細節(jié)描寫抒發(fā)情感。
3.語言生動增強表情達意。文章想要情感充沛,除了利用細節(jié)描寫之外,語言也得盡可能生動形象,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多用修辭手法,多用四字詞語、成語,能夠讓語言豐富和生動,這些技巧在寫作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運用。
【佳作示例一】
愛是一道光
◎侯昭儀
在塵封的院門前踱步徘徊,看枯木秋塵,憶昔溫情時光,奶奶的愛如一道光。
打小就與奶奶住在一起,簡樸清貧卻著實歡樂,以至于從未有窮困的感受。院子中央有一棵桂花樹,不大,在夏日灑下一片綠蔭,庇護著老老少少。樹下拴著一只黃狗,它倒是很大,所以我們就叫它大黃。
盛夏雖燥熱,但也歡樂。蟬鳴陣陣,綠意幽幽,斑駁光影,還有奶奶養(yǎng)的那些花花草草,借著這烈日,散發(fā)出我說不來的清香。午飯過后,我常與奶奶拿個小馬扎,靠在桂花樹下。奶奶手拿一個大蒲扇不停地為我扇著風講著故事,漸漸地我睡熟了。從未想到過奶奶是不是累,是不是像我這樣困,總以為她是金剛俠。
詩中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院子的桂花開得正燦爛,整個小院馨香氤氳。漫溢的桂花香味,沁人心脾,我大口大口地吸著,旖旎于芬芳之中。奶奶這個時候,卻忙個不停,手拿著一個小竹筐撿著桂花,然后鋪陳在小石臺上,等著花晾干,做我最愛吃的桂花糕。清晰地記著桂花糕的綿柔,吃一口唇齒留香。但從未見過奶奶吃,總是聽她說什么太膩了……她看我狼吞虎咽地吃著,忍不住的笑意勾起了眼角深深的皺紋。
秋風帶來了寒冬,九歲那年的冬天格外冷,桂花樹也在瑟瑟冷風中哆嗦,大黃也不吠了,成日趴在窩里,村子安靜得叫人心慌。奶奶有時候站在桂花樹下,仰頭望望桂花樹,然后在一聲嘆息中離開樹下,眼神里多了幾分憂傷。那個冬天冷得寂靜肅穆,未曾料到這是我與奶奶共處的最后一個冬天。在初春,她永遠地離開了我,離開了小院。
再后來,父親將黃狗接走,桂花樹被砍倒,院子被牢牢地鎖了起來,連同我的童年、我的牽掛,都一起塵封起來。但塵封不住的是我的想念,奶奶對我的寵溺猶如一道光,點亮了我以后的萬千歲月。
【佳作示例二】
愛是一道光
◎李澤軒
記得從我上學起,媽媽就對我的學習非常關注。我因粗心與滿分失之交臂,媽媽會狠狠地批評我;我因上課說小話不認真聽講,媽媽就會嚴厲地責罰我;我因調皮搗蛋在書本上胡寫亂畫,媽媽就勒令我把那些擦掉,重新寫好。
媽媽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嚴厲、刻板的形象,我的童年記憶常常是冷色調的。我對媽媽從來都是敬而遠之,很羨慕別的孩子在媽媽懷里撒嬌的樣子。慢慢地,隨著年齡增加,我從羨慕轉變成了頂嘴和不耐煩。六年級的一天,我放學回家,剛進家門,便聽見媽媽的連環(huán)發(fā)問:“你期中考試咋考的?語文連90都沒上?成績越來越不好了……”本來就沮喪,聽到媽媽的責備,我便也嚷嚷起來:“你老問我成績干什么?成績好不好我自己心里清楚!”媽媽一臉驚詫,似乎想要說什么,卻又沒有說出口。而我,頂嘴之后立刻后悔了,媽媽也是關心我啊,但是要面子的我沒有分辯,徑直走進書房。
日子就這樣復制粘貼般地過著,直到2020年2月初,媽媽工作的醫(yī)院因為新冠疫情防控開啟了緊急防備狀態(tài),每個病人都必須做核酸檢測。一次晚飯,媽媽突然放下筷子,一臉嚴肅地說道:“孩子,我主動請纓去為病人做核酸檢測,全醫(yī)院幾千病人,工作量極大,而且為了安全起見,我最近就不回家住了。”我聽后一震,這么高強度而又危險的工作,媽媽能受得了嗎?我盯著媽媽,霎時,眼眶中的淚水像在走鋼絲,搖搖欲墜。媽媽摸摸我的頭,微笑著說:“我們國家正處于艱難時期,大家眾志成城,才能共克難關。這份光榮的使命需要每個人去承擔!”道理我很明白,但我還是極不情愿。
媽媽呆在醫(yī)院的日子,極少給我打電話,我從新聞上知道那些醫(yī)護工作者們每天的任務:他們穿著厚大的防護服,夜以繼日地奔赴在抗疫前線上。我躺在床上,媽媽與我的生活點滴就像放電影般浮現在眼前:想起了媽媽給我蒸我最愛吃的雞蛋糕,想起了媽媽那么忙還帶我去練琴,想起了媽媽因為我犯錯,謙恭地接受老師的批評,想起了……想到以前每每遇到困難,我總是第一時間想到媽媽,而媽媽也總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出現在我的面前。
成長路上,驀然回首,才發(fā)現,母愛就是一道光,照亮了我生命的旅程。
‖陜西省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