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普敏
(膠州市初級實驗中學 山東 膠州 266300)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初中語文教師受過去教學思路的制約,很多教師都沒有重視到核心素養(yǎng)對于初中生有怎樣的影響,導致教師語文教學重點仍然停留在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缺乏了對初中生進行語文學習方式及技巧的培養(yǎng)。且教師大多都是運用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來開展閱讀教學,長此以往,初中生不僅不能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還會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降低自己的閱讀意識與探究能力。所以,語文教師也要加強針對這些問題的重視程度,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制定相應(yīng)的教學策略,讓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體系能夠更完善。
對于初中生而言,核心素養(yǎng)對于他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具備在社會發(fā)展中所具備的思想道德和綜合能力,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完善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語文閱讀可以說是初中生在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時,必須要具備的綜合能力之一。初中這個教育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guān)鍵時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式。所以,為了讓學生加強自己的閱讀能力,鞏固自己所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教師也要加強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體系,以此來加強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對于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而言,課堂效率可以說是語文課堂進度的基礎(chǔ),只有課堂效率提升了,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閱讀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所以,教師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策略,在實際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不僅能夠增強初中閱讀的教學有效性,還能逐漸地提升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得初中閱讀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也得到了相應(yīng)的提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讓學生能夠充分地學習到語文的知識,增強自身的語文水平。
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夠幫助到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讓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初中生這個階段的好奇心本身就強烈,上課的時候很容易就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再加上有的教師還在運用以往的教學方式講解語文知識,這也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一直無法提升。由于學習效率與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存在明顯關(guān)聯(lián),因此當我們在想方設(shè)法提升教師效率時,其實就已經(jīng)開始注意到學習效率問題了。所以,教師應(yīng)當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充分地參與到初中語文的課堂當中來,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認真思考,感受到語文這門學科的真正意義。只有初中生對語文這門學科感興趣了,才會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仍然是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的關(guān)鍵所在。
現(xiàn)如今,很多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都還是在側(cè)重語文知識的教學,沒有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導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過于單一,不能滿足初中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在初中時期,各個科目的教學任務(wù)都比較多,教學內(nèi)容也比較復雜,教師只能以大局為重,通過減少學生的閱讀時間來加強對知識的講解。這也就導致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只停留在教材當中,沒有吸收到額外的閱讀知識。如若想要去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只能通過額外的閱讀素材和實踐去積累,可是初中生在校時間長,學科多,任務(wù)重,就算有時間也被各科的學習給填滿了。所以,怎樣能夠讓閱讀教學內(nèi)容變得豐富,讓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進行,這些都是很多語文教師所頭疼的問題。
在語文的考試當中,閱讀理解等關(guān)于閱讀的內(nèi)容占據(jù)了卷面的一大半,學生和老師也不能完全的忽視閱讀教學。但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只看重了學生的成績,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幾乎采取的都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理解到文章中的知識,也沒有時間去閱讀相關(guān)的文章,從而無法學習到真正的語文知識,對語文中的一些問題也沒有辦法很好的去解決。且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方法過于死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失去自己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沒有在語文課堂中想要學習知識的欲望,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現(xiàn)如今,核心素養(yǎng)這種概念已經(jīng)在初中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很多的教師都在探討運用哪一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可是,很多語文教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對于“核心素養(yǎng)”并沒有多少了解,還有的學生對其產(chǎn)生了思想上的偏差,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與“核心素養(yǎng)”這一詞越來越遠。所以,在當今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要去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盡可能的去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增強自己的綜合能力。所以,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如若想要增強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核心素養(yǎng)的理論得到全面的認識,并具有相應(yīng)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要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融入到其中,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大多都是以講解語文知識為主,對于語文的閱讀教學不太重視,這也就是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低,整體教學效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如若學生的閱讀興趣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就算再怎樣去更改自己的教學方法都無濟于事,就更不用說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了。所以,語文教師應(yīng)當對閱讀教學加以重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主動參與到閱讀課堂中來。教師可以運用問題情境的辦法進行教學,通過問題的引入讓學生有目標性的進行閱讀,在設(shè)置問題懸念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學習意識。
以《變色龍》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問學生一個問題:“學生們知道變色龍這種動物嗎?”同學們的回答大多都是肯定的,教師又問:“那你們知道,文章中的變色龍指的是什么嗎?”由于教師沒有提前讓學生進行預習,所以很多學生都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將目光放在了書本上。與此同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本篇文章進行閱讀,由于教師已經(jīng)設(shè)立了一個問題的懸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有一個目標,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相應(yīng)的答案,了解本篇文章的大體含義。在這之后,教師在通過講解來幫助學生梳理文章本身的結(jié)構(gòu)與體系,將文章中所出現(xiàn)的人物和性格特點進行總結(jié)。本篇文章中有一段是警官奧楚蔑洛夫在對一只狗的態(tài)度反復的過程,這也就是本文所指的“變色龍”。學生們也才明白了“變色龍”這三個字的真正含義,了解了過去的管理制度是有多么的黑暗。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加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chǔ),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間接性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對于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而言,閱讀情境的構(gòu)建能夠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制定相應(yīng)的教學情境。在構(gòu)建初中語文閱讀情境的過程當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第一,教師要明確建立閱讀情境的目的是什么,以免在教學的過程中丟失了教學目標,降低自己的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第二,教師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中心去建立閱讀情境,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制定相應(yīng)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學習和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第三,在建立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情境時,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為目標,讓學生通過閱讀和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綜合能力,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以《海燕》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發(fā)現(xiàn)在提到“海燕”的時候,很多的學生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海燕,無法順利的進入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境界中。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去播放一段海燕在自由翱翔的視頻,讓學生觀察到視頻當中的海燕在翱翔中所具有的姿態(tài),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做好相應(yīng)的鋪墊。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再一次對本篇文章進行閱讀,并在這個過程中播放一段關(guān)于大海的音頻,讓學生能夠?qū)⒆约旱乃枷敫玫卮氲秸n問當中,想象到海燕在海的上空進行飛翔的畫面,從而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接下來,教師在對本篇文章進行講解,像“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這句話將海鷗與其他海鳥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在惡劣天氣來臨的時候,其他的海鳥會開始害怕,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而海鷗卻在積極的去迎接新生?!白尡╋L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句話在暗示人們就算面臨著多么困難的局面,也要積極的去迎接新的戰(zhàn)斗。運用多媒體設(shè)備進行閱讀教學,構(gòu)建相關(guān)的閱讀情境,不僅能夠增強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并在此基礎(chǔ)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小組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進行分組教學之前,教師要根據(jù)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保證每一組在合作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正常進行,以此達到分組進行閱讀教學的效果。初中生本就處在青春期的成長階段,學生這個時期的思維能力不僅活躍,而且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分組教學的方式恰恰提高了學生的好勝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閱讀能力。
以《濟南的冬天》這節(jié)課為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提出幾個問題:“本文為什么會指出濟南是一個寶地? 本文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等等,讓學生先根據(jù)這些問題進行閱讀,且在閱讀之后根據(jù)這些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在進行討論和閱讀的過程之后,學生也了解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明白了作者老舍對濟南的冬天是有多么的喜愛。對于作者來說,“濟南的冬天”第一印象就是比較的溫暖,并從不同的角度去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場景,也抒發(fā)了對我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通過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從而積極的參與到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當中,讓學生擁有了探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教師利用分組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增強了自己的閱讀能力,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在進行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只有學生真正的了解這些知識要怎么去運用,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語文知識背后的內(nèi)涵。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能讓學生再一次鞏固自己所學習的語文知識。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寫筆記的方式記錄下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但并不是想從前一樣只是積累閱讀素材就可以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qū)⒆约核莆盏闹R與內(nèi)容進行理解和消化,并通過寫作的方式來鞏固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從而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寫作的能力。而學生運用這樣的方式也能對語文知識進行一定的整理,增強自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qū)⑽恼路治龅母尤妗?/p>
以《雨的四季》這篇課文為例,本篇文章主要講解的是一年四季當中的雨有什么樣的特點。像“春天的雨比較的溫柔、嬌媚;夏天的雨既熱烈又活躍;秋天的雨比較端莊、文靜;冬天的雨比較平靜”。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一些描寫景物特點的句子,并分析作者是運用什么手法去描寫雨在不同季節(jié)中所具有的特點。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教師也要突出作者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掌握到一定的寫作技巧,并思考雨在四季當中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特點,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本篇文章講解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寫作去表達一些自己在學習之后有怎樣的感受,這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寫作來體會到作者對于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和喜愛之情,還能通過寫作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鞏固本堂課所學到的知識,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讀寫結(jié)合在閱讀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也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不斷的去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結(jié)束語:縱觀全文來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事情,這也需要教師進行長時間的教學和培養(yǎng)才能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特點來制定相應(yīng)的閱讀教學計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產(chǎn)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雖然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著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但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會有很多的解決方法。所以,在初中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語文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需要制定閱讀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以教材為基礎(chǔ)進行閱讀,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具有實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