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子
“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啊,不收禮啊不收禮,不收禮啊不收禮!”
隨著熟悉的歌聲飄起,你是否也想跟著歌聲搖擺?
畢竟,俗話說得好:“禮多人不怪。呃……好像說的不是一個“禮”。俗話還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边馈孟裾f的也不是一個“禮”。總之,禮物送得好,能使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錦上添花,但是如果送得不好,禮物則會成為通往“絕交”的船票。
為了讓大家今后少走彎路,讓我們眼睛向后回望,一起來看——
最寒酸的禮物
禮物雖然沒有貴賤之分,但是朋友間做到“知己知彼”,必然能達到“禮輕,情義重”的效果,不然,就要遭受下面這種尷尬情形了。村東頭的丁老頭覺得鄰里鄉(xiāng)親對他一直很不錯,尤其是村西頭的地主張,不時地接濟他。他雖然家境貧寒,但為了鞏固和鄉(xiāng)親們的關系,還是決心送點兒什么表示表示。
可是送點兒什么好呢?他想起了自己最愛吃的芹菜。
芹菜水分足,用水煮,再撒點兒鹽,簡直是人間美味?。?/p>
想到這里,他出門割了幾把水靈靈的芹菜,用麻繩扎了個蝴蝶結。簡單包裝后,一捆漂亮水嫩的芹菜大禮就誕生了。
地主張對著扎蝴蝶結的芹菜也確實好奇,這綠油油的菜他從來也沒有吃過。要知道,他平時不是吃著油膩膩的肉,就是啃著硬邦邦的骨頭。
好奇心作祟,地主張照著丁老頭的囑咐,煮、撒鹽、咀嚼、吞咽。一連串的動作下來,地主張的表情變了。兩條眉毛從一開始躍躍欲試著要起飛,到現(xiàn)在扭打成一團,拉都拉不開。
這個口感太可怕了。堅硬的芹菜將吃慣油脂的地主張的嘴巴刺開好幾個口子,讓他產生了偷吃后院牛飼料的錯覺。吃著吃著,他又覺得肚痛難忍。畢竟,他的腸胃對這位陌生的芹菜并沒什么好感,聯(lián)合起來排擠它。
被困在廁所的地主張,邊疼邊回想起以往的盤中餐們,決定再也不說它們“油膩膩”“硬邦邦”了。
在地主張發(fā)表了痛徹心扉的吃后感言后,丁老頭意識到,局勢朝著他未曾想象過的方向奔馳而去了。自己是一片好心,沒想到落了一個壞結果。
丁老頭送禮的事跡——“獻芹”被后人記錄下來?!矮I芹”現(xiàn)在用來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者指代所提的意見淺陋。
影響力巨大的禮物
送食物比較冒險,送酒水更是險上加險,誰也想不到,一瓶酒就能讓好幾個國家大動干戈。
戰(zhàn)國時期,楚國曾大力發(fā)展軍事實力,一躍成為超級大國。膨脹了的楚宣王開始邀請其他諸侯來朝拜自己。
在晚宴上,各個諸侯為了討好楚宣王,紛紛拿出提前備好的精美禮物。只有魯國的魯恭公態(tài)度不積極,慢吞吞地掏出了一壺魯國特產——魯酒,打開給每個諸侯倒上一杯,包括楚宣王。
楚宣王看見魯恭公只帶一壺酒來,本來就很不樂意了,再將酒一嘗,頓時覺得自己要氣炸了。
可能是因為喝不慣外地酒,楚宣王只覺得這酒口感單薄,酒味不厚重。這算哪門子禮物?
表面友好的酒會在楚宣王與魯恭公對魯酒口味的爭執(zhí)聲中綻開裂縫。
“這酒啥味也沒有,虧你還拿得出手!”在對口味爭吵不出個結果的時候,楚宣王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魯恭公聽到這樣沒有禮貌、有失公允的評價,臉當即就黑了。
“我好歹是周公之后,來給你送酒,已經給你巨大的面子了。你怎么還可以嫌棄這酒不夠好?”
酒會不歡而散。
魯恭公拂袖而去許久,楚宣王才緩過神來,不禁懊惱萬分——
楚宣王急速調集兵馬,計劃攻打魯國,報魯恭公薄酒怠慢之仇。
這邊楚魯戰(zhàn)火燒得“噼里啪啦”,那邊與本次酒會事件完全無關的梁惠王腦筋也動了起來。
梁國覬覦趙國很久了,卻一直沒敢發(fā)兵攻打。他害怕在自己這個“螳螂”專心于捕趙國這只“蟬”時,被楚宣王“黃雀在后”了。
但眼下,楚宣王因為一壺“魯酒”跟魯國打得難解難分,無暇顧及別的國家。梁惠王再也沒有后顧之憂,可以放心地將覬覦趙國付諸實踐了。
于是,趙國的首都邯鄲莫名其妙地就被梁國的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因為“魯國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犧牲品。
后來,“魯酒”被人用來謙稱自己的灑很薄,表示招待不用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