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爽爽
出頭鳥
2021年4月27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暨“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動員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郭鵬站在參會的人群中,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燈光照在他胸前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折射出熠熠光芒。
25年,郭鵬從一名技校生,走上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領獎臺,在質疑聲中走到了行業(yè)最頂尖的位置。這一刻,時光逆流,記憶回轉。
1996年,18歲的郭鵬以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從本鋼技校畢業(yè)進入本鋼板材熱連軋廠,成了一名一線軋鋼操作工。入廠第一天,郭鵬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見到了廠里的大牛人時速德。
“時師傅是廠里第一個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人,在我心里,他就是神,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我那時就想,以后要能達到他一半的高度,就心滿意足了?!币粋€強烈的愿望在年輕的郭鵬心中生根發(fā)芽。
1997年,是郭鵬開啟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年,也是中國鋼鐵工業(yè)發(fā)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我國鋼產量突破一億噸,躍居世界第一位。至此,中國鋼鐵業(yè)開始加快調整產業(yè)結構,走上了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此時,18歲的郭鵬還沒意識到,他的職業(yè)夢想將在板材熱連軋廠這個平臺上,在中國實現(xiàn)鋼鐵強國夢的時代大背景下,一步步實現(xiàn)。
時速德要收徒的消息,像一枚深水炸彈,在廠里炸開了。想拜師的人,能從車間排到廠門口。時速德挑選徒弟的標準非常嚴苛,首要的條件就是要能吃苦。廠里盛傳他培養(yǎng)徒弟的方式堪比魔鬼式訓練,所以不少人心里渴望,卻顧慮重重。郭鵬則毫不猶豫地做了“出頭鳥”,在他看來,高標準嚴要求更像是考驗,如果沒有面對挑戰(zhàn)的勇氣,如何走到想去的終點?
剛拜師的那段日子,郭鵬每天過得膽戰(zhàn)心驚?!皫煾狄筇珖栏窳?,操作上犯錯,一點兒情面都不留。我們操作時,他就站在旁邊看,一犯錯,大手一下子就打在我們手背上。20多歲的大小伙子,當眾被師傅打,眼淚真就擱眼睛里轉,也不敢吱聲兒?!惫i說,那時,他們常一邊操作一邊偷瞄師傅,師傅臉色沒變,就說明干對了。要是一回頭,師傅兩眼瞪得溜圓,那就是離挨揍不遠了。如今,郭鵬站在徒弟們的身后,看著一個個偷偷瞟過來的眼神,不禁會想起當年的自己。
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中國從計劃經濟逐漸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鋼鐵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當時,中國鋼鐵產量雖位居世界前列,但高精尖產品稀少,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各大鋼企響應國家號召,紛紛開始大規(guī)模改造,本鋼熱軋生產線也不例外。
技術升級改造給郭鵬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發(fā)展平臺。當時,計算機還未普及,廠里會計算機的沒幾個,郭鵬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出色的計算機水平和專業(yè)學習能力,郭鵬很快受到廠里的重視,成了重點培養(yǎng)對象,各種優(yōu)質資源、發(fā)展機遇都向他一股腦兒地飛來。就在他飄得有點兒找不著北時,卻意外發(fā)現(xiàn),年近50歲的時師傅也在學習計算機技術,甚至還很快掌握了英文的計算機操作界面。這像一個重重的巴掌,拍在了郭鵬的臉上,“一下子就把我打醒了,在技術鉆研上,永遠不能滿足,你覺得自己很牛了,其實只要稍微停頓一下,別人就把你超過了?!边@個道理,郭鵬始終銘記。
美國學藝
1979年,本鋼在本溪太子河畔建起了一片新廠房,板材熱連軋廠1700生產線自此誕生。那年,剛滿一周歲的郭鵬,第一次被母親抱進本鋼廠區(qū)。擠在人流如潮的上班大軍中,路過正在建設中的熱軋1700生產線,他被送進了熱連軋廠的保育室。自此,他的整個童年都在工廠大院里度過。
在郭鵬的童年記憶中,熱連軋廠職工多、效益好,生產線壯觀、漂亮、無可匹敵。直到參加工作后,他才知道,其實這條完全由我國自行設計、制造、安裝的生產線,由于建設時設備不配套、技術不完善,存在很多技術缺陷,而升級改造的重任就落在了他這代人身上。
2001年,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本鋼與德國SMS公司、美國GE公司等廠商合作,對1700生產線實施大規(guī)模設備現(xiàn)代化升級改造。
與外企合作,就要先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派誰去學?作為年輕技術人才中的佼佼者,郭鵬被選中了。
消息一出,引發(fā)了很多質疑?!八习嗖湃?,還是個技校畢業(yè)的,憑什么是他?”“他能行嗎,去了能學會嗎?”議論聲紛至沓來,連郭鵬自己都遲疑了。這時,父親的一番話點醒了他:“你管不了別人怎么說,只有把工作干好了,才能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讓人無話可說?!?/p>
就這樣,21歲生日當天,郭鵬坐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雖然是第一次出國,卻絲毫沒有出游的興奮,郭鵬清楚,作為本鋼派出的唯一一名卷取工藝及人機交互界面操作的培訓人員,他不僅自己要把技術學精學透,還擔負著回國后對廠內操作工的培訓任務,他如果學錯了,整個廠就全錯了。
“那種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要是回來設備轉不起來,我怎么和大家交代?”培訓的近一個月里,郭鵬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一心撲在技術鉆研上。課程全部是英文教學,恰逢隨行的翻譯又突然病了,上課時,郭鵬只能硬著頭皮,用不太熟練的英文和老師交流,一邊說一邊比畫,出了不少洋相??晒i絲毫不在意,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只要設備能按預期運轉,他出多少洋相都行。就這樣,短短三周,郭鵬瘦了一大圈,隨身帶的英漢詞典都被翻爛了。
回到本鋼后,郭鵬不敢耽擱,立刻投入到操作工的培訓工作中。2001年,1700生產線完成脫胎換骨式的改造,實現(xiàn)了由人工半自動控制到自動信息化生產模式的轉變。站在火紅的1700生產線旁,郭鵬有些出神?!拔液瓦@條生產線一樣,有點兒固執(zhí),不肯認輸,越是不被看好越要證明自己。”
“順風耳”絕技
“參加工作后,我堅持半工半讀11年,就感覺自己不念書不行,如果理論跟不上,就不能真正掌握生產奧秘。”回憶起那些24小時學校、工廠輪轉的日子,郭鵬很慶幸自己當時的堅持。
為了跟上生產線的快速發(fā)展,參加工作的第一年,郭鵬就報考了東北大學計算機??坪诎啵滋焐险n,晚上上班,幾乎24小時連軸轉。與此同時,本鋼板材熱連軋廠也由1700一條生產線擴充到了1880、2300三條生產線。生產線新建一條他跟蹤一條,難題出現(xiàn)一個他攻克一個,日積月累,練就了一個“順風耳”的絕技。
2019年12月的一個晚上,時任軋鋼首席操作的郭鵬,同往常一樣在辦公室值夜班?!斑?、咚、咚……”遠處生產現(xiàn)場軋機運行的聲音像鼓點一樣有節(jié)奏地傳來,他立刻停下了手上的工作,抄起電話打給軋機中控室的操作員:“喂!軋機怎么了?是不是出現(xiàn)問題了?”
“精軋機組運轉正常?!睂Ψ讲患偎妓鞯鼗卮?。
“不對,馬上全線停軋,去粗軋機現(xiàn)場看看!”放下電話,郭鵬抄起對講機和手電就往現(xiàn)場跑。
“R2下支承輥啃輥了。”先跑到現(xiàn)場的操作人員反饋,經過檢查,他們發(fā)現(xiàn)R2粗軋機傳動側輥箱軸承“研死”,差點釀成大禍?!靶姨澃l(fā)現(xiàn)得早,溫度還沒有升高,再軋制兩塊鋼,不僅整個軸承箱要報廢,生產線都要停了。”郭鵬同樣驚出一身冷汗。
“你在辦公室咋知道現(xiàn)場有問題的?神了啊!”一旁的工人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郭鵬卻淡淡一笑,沒有答話。他與生產線朝夕相處了20多年,對這位老朋友的了解,可能比他對自己的了解還要深刻。
如今的本鋼板材熱連軋廠,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產品遠銷國內外,而郭鵬,也已成長為行業(yè)頂尖的技能人才??梢粋€人的能力再強,不如企業(yè)職工隊伍整體能力強。成為業(yè)內首屈一指的技能人才后,郭鵬反而覺得找不到方向了。
“熱連軋廠成立30多年了,積累下來的東西不能丟,得有人總結,讓寶貴的經驗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睆S領導的一句話打開了郭鵬的心結。2011年,以郭鵬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有8名駐站大師,個個都是通過遼寧省冶金行業(yè)技能大賽過關斬將歷練過來的,郭鵬說:“我們有共同的愿望,就是通過工作站發(fā)掘職工中的人才,幫助他們快速提升。”
工作站內每個月都會開展培訓活動,為了把技術經驗傳遞到最一線,讓職工們學習到真本領,郭鵬帶領駐站大師們費盡心思研究培訓內容,還自行編程設計了一套模擬一線生產操作HMI系統(tǒng),把生產中經常發(fā)生的問題作為案例逐一講解。
“師傅是我心中的‘天花板’,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去了很快就能找到癥結。我要是能有他一半厲害,這輩子就算沒白干?!蓖降軝栳铝蘸敛谎陲棇i的崇拜,就像18歲時郭鵬對時速德那樣。25年,郭鵬終究憑著一顆匠心,活成了自己最初期待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