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世恩
小區(qū)花園長滿綠植,清幽安靜。每天晚飯后,我喜歡帶四歲女兒下樓到花園轉(zhuǎn)轉(zhuǎn)。時間久了,女兒也習慣這種方式,每到傍晚就打開門,奶聲奶氣地說:“爸爸,我們一起到花園走走吧?!币宦飞希畠簢\嘰喳喳,小手不停地指向花園各處:“爸爸,那是什么花?”“爸爸,這是什么草?”
想起作家張曉風在《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文中的一句話:“母子一場,也只能看作一把借來的琴,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歸還期限的。”這樣的文字美妙且傷感。當時當下,可以說是我在陪女兒散步,又何嘗不是女兒在陪我呢?在歸還的期限內(nèi),孩子用童真給你的生命帶來感動和慰藉,作為父母,除了感恩,唯有珍惜。
夜空中,一輪黃月熠熠生輝,將花園的樹木映照得影影綽綽,幾顆星斗如調(diào)皮的孩童眨著眼,靈動而深遠。女兒也學著我,將小腦袋揚了起來,凝望著夜空。
看著女兒,我想起了我童年的一幅溫馨圖景:也是這樣的月光皎皎,夜空幽遠,我依偎在奶奶的懷抱里仰望星空,聽她講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的故事。月色如水,紡織娘拉著琴,青蛙呱呱地歌唱,奶奶的聲音親切而溫暖。
“爸爸,我背一首李白的《靜夜思》,好嗎?”女兒童稚的聲音在花園中響起。背完詩歌,女兒又把頭扭向我:“爸爸,你給我講一個星星和月亮的故事吧?!毙强罩碌呐畠海衙刻斓乃肮适绿崆傲?。我將牛郎織女的故事講給她聽,她聽得很認真,歪著腦袋,小手指指向天空,問:“爸爸,你看,那顆是牽牛星吧?那顆最亮的應該是織女星吧?”在古老神話故事的襯托之下,此時此刻,孩子頭頂?shù)囊黄炜諢o疑是神秘美麗的。
我不知道童年時,是否從星空之中得到過想象的滋養(yǎng),但是我知道,仰望星空讓我完成了對美和文學的啟蒙,讓我知道了原來天宇之中,誕生過牛郎織女、嫦娥奔月、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高天流云之中,有著孫悟空、玉帝、太上老君的身影。仰望星空,同樣也讓一個少年對大自然、對一切生命充滿敬畏,我不再打三春之鳥,因為我知道“子在巢中盼母歸”;我不會無辜地捕殺一只青蛙,寧愿“聽取蛙聲一片”,因為我知道那一田的豐收有它的功勞。
秋蟲不安分地歌唱起來,在靜謐的夜中格外清脆。是時候回家了,我催促了幾次,女兒仍有些不舍,還是睜大著眼睛看著浩瀚的星空,沉浸在無限的想象之中。多年以后,女兒一定還記得在一個秋蟲吟哦、明月清輝的夜晚,父親曾經(jīng)帶著她在小區(qū)花園內(nèi),一起仰望星空,尋找著,遐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