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峰
最早的春色在心里。某一日清晨,行在路上,淡淡的暖氣流拂過眉梢臉頰,有一絲溫潤,突然覺出春天的氣象。水面起了波紋,淺淺的,一圈又一圈漾開,經(jīng)冬的薄冰早已融化。碧綠綠一潭春水,入手微涼,有些初春意思了。
和薄冰一起化開的是山陰處的殘雪。雪化了,山依舊現(xiàn)出冬日蒼茫,氣息是厚的,厚得質(zhì)樸,只是那質(zhì)樸里多了新鮮。
散步的時候,不經(jīng)意發(fā)現(xiàn)夾道垂柳抽出嫩綠,各類樹木枝頭冒出翠色的細(xì)芽,油亮中泛著綠意,讓人心里一動。低頭四顧,草地上盈盈鋪了層新綠,滿目都是新鮮的氣息。
沒有風(fēng)的時候,水面不動聲色如明鏡,山的倒影、樹的倒影、樓的倒影、人的倒影、天空的倒影埋藏其中。岸邊水淺處,野草參差不齊地立著,剛蘇醒一般,猶自癡癡地回不過神。偶爾一陣風(fēng)吹過,才愣愣地擺擺身子。
初春的山最好看,一洗冬日蒼白。顏色還是薄的,卻有含而未發(fā)的生機(jī)。生機(jī)如茶香,不能太滿,滿則沒有回旋。新綠境界空無,空無到底虛空,是空明吧,空且明亮,令人遠(yuǎn)望,或許是懷想,最好是懷想。懷想春天,懷著春色,懷著春情,少年爛漫最珍貴。宋人作《懷春》詩,我只記得“老夫只覺禪坐好,兒輩爭論句法奇”一句。
春色的春是花葉相貌,色是大地元神。《青華秘文》說元神是先天以來的一點(diǎn)靈光。春天里,萬物更新,先天靈光光耀大地,四野一股活潑靈氣。傅玄《塞北行》贊靈氣優(yōu)美,萬里馳芬芳。這靈氣像是春色,春色落在“萬里馳芬芳”一句。太陽常常是金黃的,分外柔和,透出恬淡與安詳,輕輕鋪灑在四周,混合有青草味道的泥土氣息也在四周。高山林間河道,巨石磊磊,綠色的蒼苔崢嶸無言。
春色是青草,是紅花,是綠樹,是新茶。青翠碧綠的新茶在玻璃杯里吸水、飽滿、綻放、旋轉(zhuǎn)、沉降。熱氣裊起,一股清香微微襲來。是茶香,也是蘭香,蘭花悄然吐枝,鮮嫩玉色的長節(jié)上,淺黃色花蕾吐半截舌頭,散發(fā)出香氣四處飄浮。
春色是茶,春色也是酒。酒總讓人有春色。陶然是春色,熏然是春色,宛然是春色,飄然是春色,酣然是春色。祖父為人嚴(yán)謹(jǐn),穿對襟褂子,扣得緊緊的。酒后才將一身秋風(fēng)換作滿堂春色。許多美酒以“春”命名,古人筆記多有所載,富水春、若下春、土窯春、石凍春、竹葉春、梨花春、羅浮春、甕頭春、曲米春、蓬萊春等。
《說文解字》認(rèn)為“春,推也”,有春陽普照、萬物滋榮之意。春色大抵是輕靈的,也有例外。譬如《游春圖》,畫春游情景,以青綠著色,用筆細(xì)勁有力,著色濃麗鮮明。時代久遠(yuǎn),濃麗是褪了,老成一卷蒼茫。春日蒼茫比濃麗鮮明格調(diào)高。遠(yuǎn)山上以花青作苔點(diǎn),人馬若豆,但刻畫不茍。那些人描法工細(xì),以色暈染面部,可見神采意態(tài)。那些馬各盡其妙,站立走臥騰躍奔飛之姿不同。咫尺山水竟有千里之勢。
《游春圖》據(jù)說是展子虔傳世之作,沈從文懷疑,也有人根據(jù)畫中人物頭上戴的幞頭、建筑部件形制論證并非隋朝原作,而是北宋摹本。隋朝也好,北宋也好,真跡也好,摹本也好,無關(guān)緊要。
《游春圖》的好,好在春意,好在春色。畫中樹葉吐綠,桃杏爭春。一水自左上而流,漸至中間,水面寬闊,微起皺波,小舟輕泛,天際水天一色。兩岸三兩游人,或步行佇立,有人騎馬,有人隨其后。小橋連岸,坡后有農(nóng)舍,山谷中樹林密布,白云繚繞,寺廟隱現(xiàn)。
《游春圖》的好,好在筆下的懷春之情?!队未簣D》的筆觸里有惜,珍惜的惜,也是愛惜的惜、憐惜的惜,筆下氣息小心翼翼?!队未簣D》中的春日過了一千年,春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那些樹一茬一茬枯榮換代?!队未簣D》中的游人不老,春日不老,春色不老。清澈的山林水澤,與一場貴婦人的風(fēng)雅春游一齊載入史冊,蒼茫的春色千年不絕。
先秦鄭人喜歡春游,春日里,男男女女到城外溱洧之濱踏青游玩,有人身佩蘭草,有人手捧芍藥。春秋戰(zhàn)爭之多者無如鄭。戰(zhàn)亂頻繁,無盡苦難,陽光和山風(fēng)洗濯的通透是清涼引,引出無邊的春色、無邊的春意、無邊的喜悅。
那年在紹興,坐在潺潺流波的蘭亭曲水邊,一條竹影斑駁流動,載蕩杯盞,徐徐而下,停則取飲杯中酒,乘興賦詩。詩不足道,詩意甚好春色甚好,呼吸里有癸丑暮春之初的明媚,與永和九年那場修禊事一致。
人間春色十分,王羲之得了一分,展子虔得了一分,王希孟得了一分,白居易得了一分,孟郊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得了八錢……余者歸眾人。
“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白居易說的。
(劉雯摘自《上海文學(xué)》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