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靈
寧廠古鎮(zhèn),坐落于重慶市巫溪縣大巴山東段南麓、大寧河一級支流后溪河畔,渝、陜、鄂三省市交會于此,以“巴夔戶牖、秦楚咽喉”而著稱。自古以來,這里便是重鎮(zhèn)要地,因境內(nèi)大寧鹽場而得名,靠“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的鹽業(yè)而興,讓“吳蜀之貨,咸萃于此”,成為“利分秦楚域,澤沛漢唐年”的豐饒寶地。
驅(qū)車沿著大寧河逆流而上,眾峰環(huán)翠,如削如畫。行進中,光影與車速配合默契,將四圍的濃翠與蕩漾的碧波通通融化,任憑這一團團綠意在視線里瘋狂倒退?;秀遍g,昏黃的時光也隨之褪去了厚重,期盼已久的上古鹽都逐漸清晰。
先秦時期,巫溪縣先后屬巫咸國、巫臷國?!渡胶=?jīng)·大荒南經(jīng)》記載:“有臷民之國,帝舜生無淫,降臷處,是謂巫臷民。巫臷民朌姓,食谷,不績不經(jīng),服也。不稼不穡,食也?!蔽着\國,帝舜兒子無淫的部落,生活在這里的民眾非常幸福,不需要耕作就能獲得食物,不需要紡織就有衣服穿,直接把“衣食無憂”四個大字打在了公屏上。與巫臷國一樣,在《山海經(jīng)》里頻繁出現(xiàn)的巫咸國,同樣令人神往。巫咸古國的百姓之所以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其財富密碼就是“鹽”。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記載:“當虞夏之際,巫國以鹽業(yè)興?!币喳}興業(yè)的巫咸古國,在兩億年前還是一片汪洋。據(jù)《巫溪鹽業(yè)史》記載,由于地殼構(gòu)造變化,海水從地勢較低的西南方向漸漸退出,隨著秦嶺地槽的上升,這里形成了一個被稱為“巴蜀湖”的內(nèi)陸湖盆。又因氣候炎熱干燥,海水逐漸蒸發(fā),濃縮的鹽鹵結(jié)晶成鹽層,與白云質(zhì)的石灰?guī)r、石膏等礦物質(zhì)沉積海底。在燕山運動與喜馬拉雅運動下,原本呈水平分布的含鹽巖層被擠壓,傾斜、皺褶、變形和斷裂,再受到地下水的侵蝕,一部分鹽鹵在壓力的作用下,從三峽斷裂巖縫處溢出,形成了自然鹽泉。據(jù)巫溪博物館所藏資料顯示,在遠古時代,渝東、鄂西一帶的天然鹽泉有巫溪寧廠寶源山鹽泉、彭水郁山鎮(zhèn)伏牛山鹽泉、湖北長陽縣清江鹽泉三處。其中,巫溪寧廠寶源山鹽泉的鹵水產(chǎn)于三疊系,從大冶組頂部裂隙中噴出,系白鹵。與渝東其他鹽泉相較,寧廠寶源山鹽泉濃度最高、雜質(zhì)最少,最容易開發(fā),蘊藏量最大。《四川上古史新探·巫溪鹽泉與巫文化》中記述:“寧廠寶源山鹽泉是最早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地面鹽泉區(qū)?!薄段紫}業(yè)史》開篇也寫道:“巫溪寧廠寶源山鹽泉,是三峽及中國西南地區(qū)自流鹽源之一,因而也是最早發(fā)現(xiàn)、食用和大規(guī)模開發(fā)的鹽源。”
最早的鹽泉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呢?
相傳,寧廠寶源山鹽泉的發(fā)現(xiàn),得益于一只白鹿。宋人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記載:“寶源咸泉,其地初屬袁氏,一日出獵,見白鹿往來上下,獵者逐之,入洞不復(fù)見,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靈發(fā)祥以示人也。”原來,寧廠寶源山下這塊地最初屬于一個姓袁的獵人。一天,他出門打獵,準備沿著河谷尋覓獵物。突然,一只罕見的白鹿從灌木叢中一躍而過。這只白鹿在樹林間穿梭,時隱時現(xiàn)。獵人緊隨其后,時追時停。怎知白鹿逃進一個山洞后,就不見了蹤影。追白鹿追得大汗淋漓的獵人,早已口干舌燥,聽見腳下的泉水潺潺,立馬捧起泉水一飲而盡,這泉水的味道很是奇怪,并非甘甜可口,而是苦澀中帶著咸味。但他喝完之后,那種筋疲力盡的感覺竟然立馬消失了,感覺神清氣爽,活力滿滿。獵人把山中奇遇告訴了當?shù)氐奈装拖让瘢瑵u漸地,人們開始就地取泉水煮鹽。隨著鹽的產(chǎn)量越來越大,各地的商人也背著本族的五谷、獸皮等來此,以物易物,與巫咸國人交換食鹽。長此以往,這里就形成了“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樂土,并為朝廷提供了重要的課稅來源。
如今,在寧廠古鎮(zhèn)西側(cè),還能一睹寧廠龍君廟鹽池遺址的真容。龍君廟為干欄式廊房,始建于漢朝,原來的廟宇有正殿5間,即龍君殿、觀音殿、火神殿、文昌殿和山神殿。清同治八年(1862年),這里被水沖毀,到了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才得以修復(fù)。1958年,龍君廟被拆毀,廟址改建為鹽工宿舍,只留下了鹽池遺址。從寶源山山洞里飛瀉而下的自然鹽泉,跌落在鹽池里,千年未絕。鹽池又被稱作“龍池”,源于池中有整塊青石雕刻而成的龍頭,長1.2米,寬0.85米。關(guān)于龍頭的來歷,清光緒版《大寧縣志·鹽井》中記載:“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大寧監(jiān)雷悅創(chuàng)建龍池,于鹽泉口安一石龍頭,鹽泉自龍頭流出,注入石池?!?/p>
在寧廠發(fā)展鹽業(yè)的初期,鹽鹵屬于公共資源,深知這一財富密碼的居民,紛紛加入煮鹽灶戶的行列。隨著灶戶的增加,為了爭奪鹽鹵,聚眾持械血斗惡性事件常常發(fā)生,為了解決這一亂象,大寧監(jiān)知監(jiān)提出“池前橫置木板,上鑿三十眼孔”。鹽鹵通過分鹵板,從孔眼流出,按照一“股”一“份”,將鹽鹵分配給灶戶煎煮,并按“股份”繳納鹽稅,這大概就是股份制的雛形吧。到了南宋嘉定年間,木制的分鹵板被換成了鐵板;清雍正年間,分鹵板又換成鑄鐵板,還新增了38眼分鹵孔,共計68眼。從“鹵隨灶走”到“憑證取鹵”,從這68眼鹵孔中流出的自然鹽泉,承擔起了哺育大寧河沿岸的重任。
離開龍君廟鹽池遺址前往寧廠古鎮(zhèn)的途中,只見大寧河沿岸皺巴巴的崖壁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石孔,像是歲月給寧廠鹽業(yè)頒發(fā)的勛章。這些石孔詳盡地記錄著寧廠鹽業(yè)發(fā)展的點滴,等待著人們?nèi)ゼ毤毱纷x。吹過山谷的風,將時間寫給寧廠的信又讀了一遍。
在大寧河沿岸,寧廠寶源山的鹽泉輸送都依賴于一條古道,即巫鹽古道。巫鹽古道,從寧廠古鎮(zhèn)出發(fā),連接著鄂、陜、渝三省市,發(fā)揮著食鹽運輸通道的作用,被稱作“世界上最險峻的古代鹽業(yè)棧道工程遺址之一”。我們眼前崖壁上的洞孔年代久遠,據(jù)考證,為秦漢時期所開鑿。《大寧縣志》記載:“石孔乃秦漢新鑿,以用竹筧引鹽泉到大昌熬?!鼻貪h時期開鑿的石孔是用來架立輸鹵棧道的,通過輸鹵棧道,將寧廠鹽泉引到下游的大昌古鎮(zhèn)進行熬煮制鹽。石孔與河面平行直線排列,現(xiàn)存6800余眼,規(guī)整有序,不間斷綿延80余千米。
最早的時候,由于大寧河兩岸狹長的地形,鹽灶只能沿著鹽泉兩側(cè)排開。鹽灶的位置高于鹽泉,鹽鹵從鹽泉到灶房,只得依靠人力擔運。由于過于耗時耗力,鹽戶們在鹽泉出口處砌起了圍池,抬高了鹽鹵的水位,讓鹽鹵可以順著竹筧流到鹽灶,改良了引鹵的方法。但這只能解決大寧河北岸的輸鹵,南岸的鹽灶仍然需要挑夫擔鹵乘船抵達,限制了大寧鹽的發(fā)展。怎樣把鹽鹵運到河對岸,已然成為鹽戶最想破解的技術(shù)難題。
鹽官孔嗣宗的出現(xiàn),使鹽戶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他利用竹篾的韌性與可塑性,指導(dǎo)鹽戶將數(shù)根蔑條編織成碗口粗的篾藤,將其繃緊固定在兩岸;然后把竹筧懸掛在上面,稱之為“篊”。在竹筒之下,盛以四足竹架,系以篾繩,防止其墜落。把鹵水通過這樣的形式引到南岸,謂之“過篊”,也稱“絞篊飛渡”?!洞髮幙h志》編纂者注:“以篾編絞成束,與大船之坐簟相似,由北懸至南,以系筧竹,曰‘過篊’?!边^篊分為鐵篊和蔑篊,鐵篊是熔鐵煉成的,一般可以用10多年;而蔑篊則大多采用筧竹,需要一年一換,也因此產(chǎn)生了“絞篊節(jié)”。《輿地紀勝》記載:“‘絞篊’,在鹽井引泉踏溪,每一筧用一篊,其筧與篊經(jīng)一年,十月旦日,以新易陳??な刈鳂芬耘R之。井民歌舞相慶,謂之絞篊節(jié)?!泵磕甑氖鲁跻唬h、官員、灶戶、鹽商、鹽民會相聚一堂,一起換下舊的過篊筧竹。與此同時,灶戶鹽商盛宴款待大家,并安排歌舞表演來助興,“絞篊節(jié)”就這樣延續(xù)了近600年。
600年的光陰,都刻在了輸鹵棧道的石孔上,跟寧廠古鎮(zhèn)一樣,默不作聲地隱匿在這巴山巫水間。
隨著引鹵方式的升級換代,寧廠的鹽走進了千家萬戶。據(jù)明代《洪武實錄》記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冬十一月,四川所屬地方鹽井五十七處,煎辦歲額四萬五千一百七十五引,大寧縣鹽井泉涌,易為煎辦,已有灶丁九百六十人,歲辦一萬零六百二十三引?!币簿褪钦f,在當時,僅寧廠的產(chǎn)鹽量就可以達到全川產(chǎn)鹽量的四分之一,著實驚人。到了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寧廠當?shù)氐柠}灶戶發(fā)展到336家,鹽鍋總計1008口。清道光二年(1822年),歲產(chǎn)鹽5760噸。白晝?nèi)f灶鹽煙,裊裊升起;夜晚灶火通明,照亮大寧河畔。
鹽業(yè)的興旺,讓寧廠古鎮(zhèn)走上了歷史的舞臺,也讓這里產(chǎn)出的大寧鹽聲名遠播。據(jù)《明武宗實錄》記載:“大寧最上,云安、仙泉則上之次?!币?qū)帍S鹽泉濃度最高、雜質(zhì)最少,產(chǎn)出的大寧鹽也領(lǐng)跑其他產(chǎn)鹽地的食鹽。大寧鹽,全稱“大寧柴鹽”,因其用木柴熬煮制作而得名。鹽戶們認為,用柴火熬制的鹽質(zhì)量普遍高于用煤炭熬制的鹽。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前,寧廠產(chǎn)的鹽均是采用柴火熬制?!妒裰袕V記》記載:“各省流民一二萬,在彼砍柴供大寧鹽井之用?!币灾潞荛L一段時間,大寧河兩岸的山林被過度砍伐。除了柴火的加持,大寧柴鹽的古法制作同樣讓人驚嘆。先在燒熱的鹽灶里預(yù)熱鹵水,再猛火煎煮,等到鹵水開始出現(xiàn)鹽花時,放入傳統(tǒng)的吸附劑,如豆汁、豬血、蛋清等,讓硫酸鈣、石膏等雜質(zhì)凝固,起到去除雜質(zhì)的作用。到這一步,古法制鹽才剛開了頭。據(jù)《巫溪鹽業(yè)史》記載,雜質(zhì)吸附干凈后,下面還有“提漿泡”“下母子渣鹽”“淋花水”“過濾”“烘干”等步驟,古法制作大寧柴鹽才算完成。其中,“提漿泡”是指用竹編的灶篩子將凝固后的雜質(zhì)浮沫打撈起來,提高鹽鍋內(nèi)鹵水的能見度;“下母子渣鹽”則是下鹽種,讓鍋內(nèi)的鹵水結(jié)晶形成鹽粒;成鹽后再撈出來,將成年老鹵—“花水”均勻地淋下去,必須要淋透才行,這一步就是“淋花水”。以上步驟完成后,就可以過濾、烘干,得到古法制作的大寧柴鹽了。一般來說,要完成古法制鹽,需要耗費3~6個晝夜,整個過程能否順利進行,灶夫爐火純青的火候把控尤為關(guān)鍵,也難怪會有“一粒柴鹽貴如砂”的說法。
在古鎮(zhèn)的七里半邊街上走著,上古鹽都的模樣、味道以及觸感都交織在一起??菪嗟慕g篊、滾燙的空氣、鐵銹的摩挲,讓這一切都化作歷史的風煙,隨風飄散在巴山巫水的各個角落,等待未來的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