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史崔勒基
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是從一只綠色的大海龜那兒學(xué)到的。
當(dāng)時我正在夏威夷海灘浮潛,下潛時看見一只綠色大海龜在我身邊游著。那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到海龜,我連忙上浮,在水面觀察它。盡管它看起來游得很慢,但我跟不上它的速度。我當(dāng)時穿著蛙鞋,能推動我向前游。我拼命劃水想跟上去,還是離它越來越遠(yuǎn)。大概過了十分鐘,它徹底把我甩掉了。第二天,我看到了另一只綠海龜,再次吃驚地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沒法跟上它。
我發(fā)現(xiàn),海龜?shù)膭幼髯裱K倪\動規(guī)律。當(dāng)海浪推向岸邊,與海龜行進(jìn)方向相反,海龜會浮起來劃水,讓自己浮在原地。當(dāng)海浪向海洋的方向涌起時,它會加快劃水速度,這樣就可以乘著海浪前進(jìn)了。
海龜從不與海浪相爭,而是巧妙利用海浪的力量。我之所以無法追上它,就是因為我不顧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終都在劃水。一開始,我還能和海龜并駕齊驅(qū),但是在反方向的海浪中,我越是用力向前游,就越是感到疲憊。等到海浪方向與我游泳方向相同時,我卻沒有足夠的精力順勢向前了。海浪一來一去,我越來越疲憊無力。海龜卻始終借助海水的力量,優(yōu)化自己的效率。
在我的人生中,那些想要消耗我注意力、精力和時間,但與我的PFE(存在價值)并不相關(guān)的人、活動和各種事物,就是涌向岸邊的反向海浪。而能幫我成就PFE的人、活動和事物,就是涌向大海的正向海浪。因此,我在反向浪上浪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多,留給正向浪的時間和精力就越少。一旦想清楚這一點,我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一樣了。我開始謹(jǐn)慎選擇‘劃水’的時刻,關(guān)注自己“劃水”的理由。(《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約翰·史崔勒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