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雪,陳曉梅,陳 娟,曾 旭,郭順星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和黨參 (Codonopsis pilosula) 同為我國傳統(tǒng)補益類中藥材。黃芪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健脾補中、益胃固表、利水消脾、生津養(yǎng)血之功效[1-2],中醫(yī)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氣血虧虛、脾氣虛證[3-4]。黃芪藥材含有皂苷類、黃酮類、多糖類等活性成分,現代研究證明,黃芪具有調節(jié)免疫、促進膠原合成、抑制腫瘤、保護心血管等作用[5-6]。黨參是桔??贫嗄晟荼局参?,以根入藥,具有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的功效,中醫(yī)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脾肺氣虛、咳嗽虛喘或氣血不足等癥[2]。黨參含有生物堿類、聚炔類、木脂素類、黃酮類和多糖類活性成分,具有保護神經、調節(jié)血糖血脂、抗炎、抗腫瘤、抗氧化、治療心力衰竭等作用[7]。2種藥材均為傳統(tǒng)大宗藥材,且年產量在5萬噸以上,每年采收后有大量地上的莖葉部分被遺棄[8-9]。研究表明,黃芪、黨參的莖葉中也富含與藥材相類似的活性成分,可作為資源進行開發(fā)[8-10]。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學名為糙皮側耳,隸屬擔子菌綱 (Basidiomycetes) 傘菌目 (Agaricales) 側耳科(Pleurotaceae),是我國產量最高的食用菌品種之一[1]。平菇味道鮮美,含有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膳食纖維、多糖等營養(yǎng)成分,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抗癌、降糖降脂、抗氧化等功效[1]。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 隸屬于擔子菌 (Basidiomycetes) 傘菌目 (Agaricales) 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11],其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纖維素等營養(yǎng)成分,其中金針菇多糖具有很好的抗腫瘤功效,還可延緩衰老、抗疲勞、降低膽固醇[12]。因此,食藥兼用真菌具有廣泛的開發(fā)前景。
目前平菇、金針菇等食用菌的栽培基質主要以玉米芯、木屑為主,且不同培養(yǎng)基對食用菌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及活性成分含量有影響[13]。利用不同基質栽培食用菌已經廣泛開展,如柑橘皮渣、咖啡渣、中藥渣、茶樹樹渣等,并對其安全性進行了評價[14-16]。黃芪、黨參均收錄于《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名單》的9種試點品種[17],使用安全性較高。前期利用黃芪、黨參莖葉作為基質,已成功培養(yǎng)出多種食用菌產品,并研究了其營養(yǎng)價值與活性成分,但未開展安全性評價。因此,通過對黃芪、黨參莖葉栽培的平菇、金針菇進行安全性評價,探索利用大宗中藥材的非藥用部位栽培食用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黨參、黃芪地上莖葉部分采收自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種植園位于山西長治。秋季藥材采收后,地上部分的莖葉經清洗,干燥,粉碎,過20目篩后,取過篩粉末備用。
糙皮側耳菌種(夏灰一號)、聚丙烯栽培袋(規(guī)格18 cm×38 cm,厚0.05 mm)、封底、封口蓋、出菇環(huán)等,購自山東澤海菌業(yè)有限公司。
食用菌栽培的基礎基質配方:玉米芯75%、麩皮20%、石膏粉2%、黃豆面1%、過磷酸鈣1%、白糖1%。將玉米芯、麩皮、黃豆面、過磷酸鈣、白糖等按比例混合,拌勻,石膏粉溶于水后添加,再調節(jié)培養(yǎng)料含水量至60%~65%。將黃芪、黨參莖葉粉末與基礎基質,各250 g混合,并調節(jié)補充水分至含水量為60%~65%,將栽培料裝入栽培袋,每袋裝濕料500 g,121℃滅菌3 h,取出放置至冷卻。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每組試驗SPF級KM種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體重為18 g~22 g,由斯貝福(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Agilent 5110 VDVICP-OE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Zeenit 700P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德國耶拿公司;AFS-230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GC MS-2010 Plu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島津制作公司;分析天平JY5002,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VORTEX-GENIE2渦旋混合器,美國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N-1300旋轉蒸發(fā)儀,上海愛朗儀器有限公司。
重金屬測定:黃芪和黨參莖葉栽培平菇和金針菇的鉛、鉻、鎘、總汞、總砷、銅等重金屬含量依據國家標準進行檢測。鉛依據GB 5009.12-2017第一法[18],鎘依據GB 5009.15-2014[19],鉻依據GB 5009.123-2014[20],總汞依據GB 5009.17-2014第一篇第一法[21],總砷依據GB 5009.11-2014第一篇第二法[22],銅依據GB 5009.13-2017第四法[23]。
農藥殘留測定:檢測方法依據GB 23200.113-2018[24],對黃芪、黨參莖葉栽培平菇、金針菇的農藥殘留進行檢測。共檢測217種,如丙環(huán)唑、苯醚甲環(huán)唑、除草醚等。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依據GB 15193.3-2014[25],采用限量試驗法,對供試小鼠一次性經口給予平菇、金針菇樣品。灌胃劑量為10 000 mg·kg-1體重劑量。平菇、金針菇經研磨、打碎、過篩后制備成待測樣品,稱取樣品10.0 g,加去離子水至40.0 mL,充分混勻備用。給予小鼠平菇樣品前禁食4 h,不禁水,試驗當日稱重、標記,灌胃體積為40.0 mL·kg-1體重劑量,單次經口灌胃給予小鼠平菇、金針菇樣品,灌胃小鼠樣品2 h后給予飼料。灌胃樣品后連續(xù)觀察2 h~4 h,之后每天觀察1次,觀察期為14 d。觀察是否存在服用平菇、金針菇樣品的動物死亡,確定2種樣品的經口毒性,并確定是否有必要采用霍恩氏法進行后續(xù)試驗。記錄小鼠中毒體征、癥狀出現和消失,以及動物死亡時間。
黃芪、黨參栽培的平菇、金針菇,其重金屬鉛、鉻、鎘、總汞、總砷、銅的含量見表1和表2。
表1 黃芪栽培的平菇、金針菇重金屬含量Tab.1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of Pleurotus ostreatus and Flammulina velutipes cultivated by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表2 黨參栽培的平菇、金針菇重金屬含量Tab.2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of Pleurotus ostreatus and Flammulina velutipes cultivated by Codonopsis pilosula
由表1和表2可知,大部分重金屬未檢出。黃芪、黨參栽培平菇、金針菇的汞、鉛、鎘、砷的含量均符合或者低于國家標準GB 7096-2014食用菌及其制品[26]。因此,黃芪、黨參栽培的平菇、金針菇不會產生重金屬富集,子實體屬于安全食用范圍。
對黃芪、黨參莖葉栽培平菇、金針菇中丙環(huán)唑、苯醚甲環(huán)唑、除草醚等217種農藥殘留及其代謝產物進行檢測。其中僅在黃芪栽培的平菇中檢測到了莎稗磷,為0.026 mg·kg-1,其余農藥殘留均未檢出(<0.01 mg·kg-1)。莎稗磷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發(fā)明的一種有機磷類除草劑,是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能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稻稗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碎米莎草、異型莎草等,殺草譜較廣,藥效時間長,合理使用對作物安全。依據GB 2763-2019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27]規(guī)定,參考莎稗磷在谷物中殘留量應在0.1 mg·kg-1,說明黃芪栽培的平菇符合規(guī)定要求。
黃芪、黨參栽培的平菇、金針菇的急性經口毒性(LD50)試驗結果見表3和表4。
表3 黃芪栽培的平菇、金針菇急性經口毒性試驗結果Tab.3 The results of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of Pleurotus ostreatus and Flammulina velutipes cultivated by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表4 黨參栽培的平菇、金針菇急性經口毒性結果Tab.4 The results of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of Pleurotus ostreatus and Flammulina velutipes cultivated by Codonopsis pilosula
由表3和表4可知,給樣后各組小鼠未見有中毒反應,飲食活動正常,體重變化正常,觀察期內試驗動物無死亡。獲得雌性、雄性小鼠經口 LD50>10.0 g·kg-1體重劑量,說明黃芪、黨參栽培的平菇、金針菇為無毒級食品。
黃芪、黨參為我國傳統(tǒng)中藥材,各地黃芪、黨參在種植過程中有修剪枝條打尖等管理措施,并且在秋季根部采收后,大量的莖、葉等非藥用部位被丟棄或焚燒,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有研究表明[8-10],黃芪、黨參莖葉中富含萜類、黃酮、揮發(fā)油、皂苷、多糖等活性成分,可用于醫(yī)藥、飼料、食用菌等生產加工過程中。同時,黃芪、黨參均已納入2020年頒布的《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管理》的9種試點材料,其食用或制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高[17,28]。但黃芪、黨參在種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地上部分廢棄物,用于食用菌的栽培,是否會產生重金屬、農藥等有害物質的累積,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因此選用平菇、金針菇2種常見食用菌,進行黃芪、黨參栽培后檢測,以給其他食用菌栽培進行示范。
通過檢測發(fā)現,黃芪、黨參栽培的平菇、金針菇食用的安全性高,不會有重金屬、農藥等有害物質富集的現象。首先,重金屬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GB 7096-2014食用菌及其制品[26]規(guī)定,重金屬含量極低,日常食用不影響健康。其中,銅的含量以往GB 15199-94食品中銅限量衛(wèi)生標準[29]規(guī)定應在10 mg·kg-1以下,之后該標準廢除;農業(yè)部標準NY 861-2004規(guī)定糧食及制品中,銅的含量應在10 mg·kg-1以下。其次,217種農藥殘留檢測中,僅發(fā)現莎稗磷有微量殘留,但符合GB 2763-2019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24]的規(guī)定。作為常用除草劑,有機磷類在作物種植中大量使用,常年積累于植物莖葉和土壤之中,若采用其他安全性高的生物消殺劑,可進一步提高黃芪、黨參莖葉在食用菌生產中的安全性。最后,急性經口毒性試驗結果顯示為無毒級,表明平菇、金針菇食用安全。證明了黃芪、黨參非藥用部位作為基質栽培食用菌切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