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娟
在幾何證明或計算過程中,我們常常需要利用相似來求解線段長度,研究線段間的比例關(guān)系,進行線段或角的轉(zhuǎn)化。但很多時候,相似三角形的存在并不明顯。添加“垂線”構(gòu)造相似是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在“等角”的條件下,“垂線”的添加更能體現(xiàn)出其優(yōu)勢。
一、利用“相等角”作垂線構(gòu)造相似三角形
如果有“等角”條件,那么構(gòu)造相似三角形的方向就更明確了。我們可以試圖找到等角所在的三角形,利用已知條件作垂線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相似,從而為求解或證明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例1 如圖1,BD是△ABC的高,點E在AB邊上,∠BEC=60°,BE=2CD,CE與BD相交于點F,則[BFCF]= 。
【分析】此題想利用相似三角形解決線段比值問題,但相似條件不明顯。我們可以從這里的“高”考慮,添加垂線,再結(jié)合“對頂角相等”構(gòu)造Rt△BFH∽Rt△CFD得到結(jié)論。
解:如圖2,過點B作BH⊥CE于點H。
∵∠BEC=60°,∴在Rt△BEH中,
BH=[32]BE=[3]CD。
∵∠BFH=∠CFD且BD是高,
易得Rt△BFH∽Rt△CFD,
∴[BFCF]=[BHCD]=[3]。
變式 如圖3,已知在△ABC中,AB=AC,點D是線段BC上一點,∠BAC=60°,F(xiàn)是AC上一點,AF=2CF,∠FDC=∠ABF,延長DF至點G使得GF=BF。證明:AG∥BC。
【分析】由條件“AF=2CF”和要證明的結(jié)論“AG∥BC”,我們應(yīng)聯(lián)想到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解決問題。在已知的等角條件中(∠FDC=∠ABF),作兩條垂線構(gòu)造相似,由線段成比例找到DF∶FG=CF∶AF=1∶2,從而證明△AFG∽△CFD來得到平行。
證明:如圖4,過點F作FM⊥AB于點M,F(xiàn)N⊥CD于點N。
∵AB=AC且∠BAC=60°,
∴∠C=60°,易得Rt△AMF∽Rt△CNF,
∴[MFNF]=[AFCF]=2。
又∵∠FDC=∠ABF,
∴Rt△BMF∽Rt△DNF,
∴[MFNF]=[BFDF]=[GFDF]=2,
∴[GFDF]=[AFCF],∠AFG=∠CFD,
∴△AFG∽△CFD,從而得到AG∥BC。
二、利用“角平分線”作垂線構(gòu)造相似三角形
“角平分線”也是提供“等角”常用的條件。在全等問題中,我們經(jīng)常通過添加垂線來解決問題,在相似圖形中也可以這樣操作。
例2 如圖5,在△ABC中,∠ACB=90°,AD平分∠BAC,若BC=4,AC=3,則點B到射線AD的距離是 。
【分析】要求“點B到射線AD的距離”,即為圖6中垂線段BM的長。由角平分線AD可以得到△ABM∽△ADC,則問題就轉(zhuǎn)化為求線段CD的長。
解:如圖6,過點B、D分別作AD、AB的垂線段,垂足為M、H。
∵AD平分∠BAC,
∴CD=DH且易得AH=AC=3。
∵BC=4,AC=3,
∴AB=5,∴BH=5-3=2。
設(shè)CD=DH=x,在Rt△BHD中,
由勾股定理,得x2+22=(4-x)2,
解得x=[32]。
故在Rt△ADC中,可得AD=[352]。
利用△ABM∽△ADC,可得BM=[5]。
變式 如圖7,在△ABC中,∠BAC=60°,AB=6,AC=4,AD平分∠BAC交BC于點D,則BD= 。
【分析】由條件出發(fā)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如果利用角平分線作垂線,將線段BD放在相似三角形中,問題解決就有抓手了。本題中平分的又是60°的特殊角,所以作垂線的同時還能得到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為找線段關(guān)系創(chuàng)造了更多條件。
解:如圖8,分別過點C、B作AD的垂線段,垂足為F、E。
∵∠BAC=60°且AD是平分線,
∴∠BAD=∠CAF=30°。
分別在Rt△ABE與Rt△ACF中求得BE=3,CF=2,AE=[33],AF=[23],∴EF=[3]。
∵BE∥CF,易得△BED∽△CFD,
∴[EDDF]=[BECF]=[32],∴ED=[353],
∴在Rt△BED中,得BD=[657]。
三、利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作垂線構(gòu)造相似三角形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作為條件找相等的角在全等證明中應(yīng)用十分廣泛,同樣也是證明三角形相似常用的方法。
例3 如圖9,在Rt△ABC中,∠BAC=90°,AD⊥BC,垂足為D,點O是AC邊中點,連接BO交AD于點F,OE⊥OB交BC于點E。若AC=2AB,則[OFOE]= 。
【分析】此題構(gòu)造三角形相似并沒有明確的等角,但是利用已知的直角條件以及“等角的余角”,我們可以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相似,再利用比例線段求解。
解:如圖10,過點O作OM⊥CD,ON⊥AD,垂足分別為M、N。
∵O是中點,易證得ON∥CD且△AON≌△OCM,∴AN=OM。
又∵AD⊥BC,∴四邊形DNOM是矩形,
∴OM=DN=AN且∠MON=90°,
∴∠MOE=∠NOF,
∴Rt△MOE∽Rt△NOF,
∴[OFOE]=[ONOM]=[ONAN]。
由條件易得△AON∽△BCA,
∴[OFOE]=[ONAN]=[CAAB]=2。
變式 如圖11,在?ABCD中,AC⊥AB,∠ABC=60°,點E在邊AD上,點F在AB的延長線上,且∠ECF=60°。
(1)證明:CF=2CE;
(2)若tan∠DEC=[32],AB=2,則BF= 。
【分析】此題雖然沒有出現(xiàn)“同角或等角的余角”,但是出現(xiàn)了“∠ABC=∠ECF=60°”的條件,關(guān)聯(lián)“等角的余角相等”,我們可以找到等角∠F=∠BCE=∠CED。
(1)證明:如圖12,過點C作CH⊥AD于點H?!摺螦BC=∠ECF=60°且?ABCD,
∴∠F=∠BCE=∠CED,
易證得Rt△ACF∽Rt△HCE。
∴[CFCE]=[ACCH]=2,即CF=2CE。
(2)解:∵tan∠F=tan∠DEC=[32],
∴[ACAF]=[32]。
又∵AB=2,∠ABC=60°,
∴AC=[23],∴AF=4,則BF=2。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中學(xué)園區(q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