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
專注于征集老物件的“百萬收藏”計劃是打造“城市博物館”的重要一環(huán)。
當那些生活中隨手可觸的物品走進博物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它們可能是充滿時代氣息的老物件,或者是正訴說著動人故事的老照片,還可能是見證了努力與成長的證書……如今,一項“百萬收藏”計劃的推出,不僅可以讓這些物品走進公眾視野,也可以讓它們擁有一個新身份——國有博物館藏品。
你是否曾暢想過,家里那些塵封多年的老照片、承載記憶的各式票證、祖輩傳下的老旗袍……或許有朝一日可以入藏國有博物館?日前,一項“百萬收藏”計劃的誕生,讓這個美夢成真。
“百萬收藏”計劃來自于杭州博物館與沈陽博物館,目標是用10年時間向廣大老百姓公開征集100萬件藏品,力爭打造“人民的博物館”“百姓的博物館”。
10年,100萬件,這個夢想的背后是博物館建設的新趨向,也是民藏與國藏的有機融合。
根據(jù)杭州博物館發(fā)布的“百萬收藏”計劃顯示,其將通過10年的努力,接收與收藏廣大市民捐贈的物品。而從2021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3日為計劃第一期,面向社會公開征集1912年以來的意向捐贈品。例如婚紗照、全家福、百歲老人照片、嬰兒百日照、錄取通知書、家庭有歷史連續(xù)性的照片,以及各種生活票據(jù)、榮譽證書、珍貴家書、古籍善本、民國時期的老旗袍……特別是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各類老字號的相關圖片、影像資料。
由此可以看出,杭州博物館的征集重點在于能夠展現(xiàn)杭州人民生活履跡、具有濃重杭州文化印跡、體現(xiàn)杭州城市發(fā)展建設歷程的物證和書證等。
沈陽歷史文獻收藏家詹洪閣是沈陽博物館“百萬收藏”計劃的首位響應者,他表示將為沈陽博物館捐贈100件藏品。
2021年12月21日,沈陽博物館正式開館。而在建設期間,其就定位于打造“人民的博物館”,并發(fā)布了“百萬收藏”計劃。該計劃于2021年9月1日起實施,“面向市民征集展現(xiàn)生活履跡、具有濃重沈陽文化印跡、體現(xiàn)沈陽城市發(fā)展建設歷程的物證和書證藏品”,力爭在5年到10年內(nèi),收藏100萬件當?shù)孛癖娙粘I畈仄贰?/p>
從事文物博物館工作已30余年的陸海英是沈陽文博中心副主任,負責協(xié)助沈陽博物館開展“百萬收藏”計劃。她向《中國收藏》雜志記者表示,沈陽博物館從籌建之初便致力于打造一座全面反映沈陽地域歷史文化的綜合類博物館,“百萬收藏”計劃正是從博物館定位出發(fā),當某一類藏品積累達到辦展級別,將推出相應專題展。
無論是杭州博物館還是沈陽博物館,它們推出“百萬收藏”計劃的目標是一致的,即與當?shù)厥忻窆餐蛟煲粋€留下、記錄和展示城市歷史與記憶的博物館空間,讓博物館可以成為每一位市民自己的編年史,成為一個更美好的“百姓的博物館”。
自“ 百萬收藏”計劃發(fā)布以來,杭州博物館與沈陽博物館都受到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捐贈者們紛紛走進博物館,隨之而來的是一批有價值的藏品浮出水面。
一份數(shù)據(jù)也足以表明公眾對于這一舉措的響應——截至2021年12月12日,近三個半月時間里,沈陽博物館收到捐贈郵件177封、獲贈老物件近350件/套;截至2021年12月21日,兩個月時間里,杭州博物館共收到征集信息25條,涉及有意向的捐贈品130件/套……
近年來不少博物館都在嘗試打造“城市博物館”。圖為杭州博物館“最憶是杭州”通史陳列展(上圖)與蘇州博物館西館“純粹江南——蘇州歷史陳列”(下圖),兩個展覽展示了兩座城市的歷史發(fā)展、文脈傳承與人文精神。
沈陽歷史文獻收藏家詹洪閣是沈陽博物館“百萬收藏”計劃的首位響應者。他首批捐贈了5 件藏品,包括《沈水畫報》、記錄沈陽解放的《光明照耀著沈陽》圖書等,并表示將陸續(xù)向沈陽博物館捐贈100件藏品。
在杭州博物館的獲贈藏品中,由當代團扇藝術家蔡念群捐贈的一張滬杭知味觀友誼歡聚合影格外引人矚目。杭州知味觀是孫翼齋先生于1913年創(chuàng)立的,而這張照片攝于1948年2月23日西泠“閑泉”前,是滬杭知味觀的友誼見證,較為珍貴。
杭州市民許式松向博物館捐贈了其母親王欽華女士先后在1958年杭州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1961年杭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1963年杭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當選證書和紅色“代表”胸花字條等。這些證書和字條,無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國踐行的實證。
還有一組杭州市民金麗娟捐贈的與杭州相關的各類門票共計227張,不僅涵蓋靈隱寺、柳浪聞鶯、中國茶葉博物館等場所的門票,還有早期西湖游船票、靈隱石窟造像門票以及各種迪斯科廳券等。
“這些票據(jù)均保存完好,不僅見證景點隨著時代發(fā)展,其門票樣式和價格不斷變化,也從側面反映了社會進步與經(jīng)濟發(fā)展。在如今電子科技發(fā)達的時代,紙質票據(jù)作為一種實證更顯可貴。”對于公眾的熱切回應,杭州博物館副館長許瀟笑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