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立
溫暖之氣,養(yǎng)生百木。溫暖德育,是以人為本,關注受教育者的客觀存在和發(fā)展需求,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個體特質,開展有溫度的德育活動,創(chuàng)設有溫度的德育環(huán)境,提供有溫度的德育體驗,讓學生在被愛與尊重中自由成長。溫潤育人,是通過各種基于學生真實生活的德育活動,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喚醒學生的內在生長力,培養(yǎng)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心懷家國、知行并進、躬行實踐的知行青年。
高中生心智逐漸健全但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情緒逐步穩(wěn)定但心理尚未成熟,思維最為活躍但價值觀塑造尚未成型。此時的他們,渴求尊重卻又極度敏感,渴求獨立卻又缺乏自律,渴求成長卻又亟須引導。因此,高中班主任既要關注學生的文化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又要關注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幫助他們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還要關注學生的社會參與,培育他們責任擔當和實踐創(chuàng)新。我通過暖心賦能、暖行蓄勢、暖性覺察三步走,以浸潤心靈、身體力行、知行并進,培育“心懷家國”的知行青年。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正從半幼稚、半成熟的少年期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具有不平衡性、動蕩性和封閉性等特點。因此,我們需要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溫暖他們的心靈,激發(fā)他們的內驅力。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生自主性較強,渴望脫離家長、學校的保護和管理。因此,我們要大膽授權賦能,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鼓勵他們自我管理、主動成長。
在當下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的學校教育中,班集體建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進入高中,面對新的環(huán)境,學生會有較大的學業(yè)壓力、心理壓力和人際交往壓力。一個和諧、友愛的班集體可以給學生搭建成長的腳手架,給予他們歸屬感和認同感。班主任要通過班集體溫暖每一個學生個體,滿足其歸屬與愛的需求,喚醒其內在生長動力,同時,要引導學生傳遞溫暖,將溫暖回饋于班集體。
因此,我始終將班級品牌建設放在首位,將班集體這一看不見、摸不著的名詞具象化,讓學生的心靈寄托由虛轉實,引導班集體形成向上的班風、向善的班級文化、向好的輿論氛圍。以我目前所在的“凌云16班”為例,從班名的確定到班徽的設計,再到班歌的選擇、班級公約的制定,學生在一系列充滿儀式感的活動中形成班級認同感,“產生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認為有價值及與他人成為一個整體的一種情感”。他們以“凌云”為名,既表明了自己的凌云壯志,也寓意著“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的集體關懷。他們將“與子同袍,攜手奮進。懷凌云之志,做曠世之才”寫在班級公約的第一條,用制度建設傳遞班級文化。在此基礎上,學生們著手進行班級布置,從墻面到黑板報,從圖書角到衛(wèi)生角,無一不體現(xiàn)著班級自有的特色。
德韋克教授指出:“教育的關鍵是要讓孩子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平時、放在全體、放在預防,講求實效、講求方法、講求科學。扎實開展心育活動,創(chuàng)新心育模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讓學生體會生而為人所應有的尊嚴感,面對生命時所需要的敬畏感,以及個人成長的幸福感。
借助學?!芭奈荨钡牧α?,我開展了常態(tài)化、課程化、系列化的心育活動,引導學生自我認知,“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兩周一次的心理課上,我和心理老師開展了“房·樹·人”測試、OH卡牌、時間管理大師、學會悅納自我等一系列課程,為學生的健康心理助力;每月一次德育大課間的心理團輔,我和學生一起蜈蚣翻身、腳踩風火輪、抓龍尾、跳兔子舞;每年一次的心理健康月,我和學生一起抓拍暖心笑臉、講述暖心故事、征集暖心箴言、參加學校心理劇的拍攝。我們舉辦“一舉奪‘葵’”心理團輔活動,在藍天白云下,在學校操場上,盡情奔跑,釋放壓力;我們參與鼓圈團輔,揮動雙手,敲打鼓點,探尋內心深處的靜謐。
后疫情時代,由于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還不足,無法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有效的規(guī)劃和管理。我始終嘗試用積極的態(tài)度和贊賞的眼光對待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幸福感,緩解學生的焦慮感,讓學生在返校復課時實現(xiàn)“軟著陸”。
此外,我通過班級管理自治的模式,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和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有更大的能力和能量面對成長路上遇到的各種挫折。
高中階段的學生,如果缺乏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就極易產生“躺平”“擺爛”等想法,形成冷漠、麻木的心態(tài)。因此,我始終堅持目標驅動,以觸發(fā)學生自我啟動。幫助學生做好生涯規(guī)劃,就是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認知自我,找準自己的價值定位,探尋發(fā)展的可能性。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需要依據學生的發(fā)展階段和切實需求,結合當下的國情和育人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我依托學校的學生成長中心,根據物理、化學、生物選科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具有班級特色的生涯規(guī)劃教育。首先,借助成長中心提供的霍蘭德職業(yè)興趣測試,學生了解了自身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性。接著,我和職業(yè)生涯課的老師共同打造雙師課堂,輔導學生設計未來人生名片,進行模擬職業(yè)體驗等活動。根據學生做出的整體選擇,我邀請部分家長以職場人的身份現(xiàn)身說法,開展了“走近食品安全檢測”“從一塊小小的芯片談起”等職場系列講座,帶領學生走近職場、了解職場。
與此同時,我和學生共同制定了專屬我們班級的發(fā)展規(guī)劃,構建班集體發(fā)展的共同愿景,強調班級發(fā)展與個人發(fā)展同步進行,激勵學生自發(fā)投身溫暖班集體的打造。作為班級命運的共同體,每一位學生都要以小組為單位,參與班集體的發(fā)展規(guī)劃。他們明確回答了班級發(fā)展的相關問題:高二結束之后,每一個“凌云”人將以什么樣的狀態(tài)進入高三?本學期,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作為“凌云16班”的一員,我能為班級做些什么?當個人的發(fā)展與班級的發(fā)展、集體的發(fā)展融為一體時,學生的精神才能富足、站位才能提高、目光才能遠大。
所謂暖行,就是指家校社三方聯(lián)動,“精心設計、組織開展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教育活動”,“以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為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蓄勢,以溫暖傳遞溫暖,讓學生在溫暖的活動中涵養(yǎng)溫暖的品格,繼而將溫暖傳遞給身邊的人。
朋輩,即同輩的朋友,志同道合的友人。在高中生的成長發(fā)展中,同伴的影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溫暖的追求與傳遞,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也是藏在每個學生心中的一顆種子,而朋輩互助會默默滋養(yǎng)這顆種子,最終開出真善美之花。
每周班會的前十分鐘,由學生自發(fā)進行“我要夸夸你”活動,學生借此機會向同伴表達感激和贊美。兩周一次,班級通過小組推選、全班投票的形式,評選出校級“柏廬之星”。班委會為這些同學撰寫頒獎詞,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電子班牌、學校大屏幕等形式進行宣傳、表彰。當往屆畢業(yè)生返??赐蠋煏r,我會邀請他們走進班級,給學生做一次“學長學姐說”演講。中國礦業(yè)大學的民族樓、蘇州大學的櫻花樹、南京師范大學的“情人坡”,學長學姐們直播大學校園的風景,介紹校園的生活,激勵學生為理想的學府而奮斗。
我堅信,“光照不到的地方,我們就是那束光”,要讓每一個學生發(fā)光,彼此照亮。我努力讓優(yōu)秀與溫暖縈繞在學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美好的指引和浸潤。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溫暖、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的一分子,要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從單純的資源接收者轉變?yōu)橘Y源共建者,成為家庭氛圍的營造者、親密關系的創(chuàng)造者、與人為善的踐行者。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高中階段的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對孩子的掌控力逐漸減弱,與孩子的親密關系也逐漸疏離。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加上經濟負擔、工作壓力、孩子成績等因素的影響,家長們時常感到焦慮和無助。因此,我定期邀請家長參加班級活動,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父母也是一個普通人,也需要別人的關心和照顧;邀請家長與學生一同參加“見字如面之一封家書”活動,親子共寫一封家書,給予家長流露感情的機會,也給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感激的機會。
每個家庭的家庭教育理念各不相同,每個家庭表達愛和感恩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我借助家長學校,在家庭教育方面對家長進行指導,鼓勵家長參與家長沙龍,分享家庭教育心得。除學校規(guī)定的家長會外,我還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定期開展小型家長論壇。在論壇中,我會對學生近期取得的進步進行表彰,對家長們遇到的困惑進行解答,對家庭中面臨的矛盾進行調解,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更加溫暖、和諧、積極的成長環(huán)境。
一段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社會實踐活動必然不能缺位。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走近社會,了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掌握勞動的技能,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高中生活較初中相比,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廣、學業(yè)負擔更重、學習壓力也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不能將德育工作停留在傳統(tǒng)課堂,而是要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讓學生親身參與,沉浸式感悟自身成長,增強社會責任感。
根據學校的每月教育主題,結合班級的特點和需求,我們前往烈士陵園,參與了“清明祭哀,奮發(fā)報國志”清明主題活動,為烈士們獻上花環(huán),寄托哀思;我們走上街頭,參與了“尋紅色印記,獻禮祖國”國慶主題活動,尋找街邊國旗國徽;我們走近巴城福利院,參與了“重陽敬老,人間晚晴”重陽主題教育活動,為福利院的老人們送去溫暖和歡樂;我們穿上傳統(tǒng)服飾共游周莊,參與“水鄉(xiāng)之美,江南迷情”傳統(tǒng)文化主題活動,研究周莊的歷史文化,體悟傳統(tǒng)民俗,抒發(fā)民族自豪感。
每逢寒暑假,在我和班級家委會的共同組織下,學生們更是開啟了充滿特色的實踐之旅。我們致敬火焰藍,來到消防站,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向消防員展示表達敬意;我們穿上紅馬甲,來到市中心,宣傳防疫知識,增強市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我們走進社區(qū),宣傳垃圾分類,為小區(qū)的文明和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參加“舊衣新旅”活動,賦予舊衣物新的生命力,把它們傳遞到需要的人的手中,溫暖他們的整個冬天。
莊子曰:“性者,生之質也。”暖性,即溫暖學生的人格與品性。自我覺察,是指個體對自我的了解和認知,既包括對內在情感、想法的認知,也包括對自我外在表現(xiàn)、社會形象的態(tài)度和認知。高中階段正是學生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關鍵階段,是學生認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日趨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有效的自我覺察能夠幫助他們認知自我,完善個人成長,形成溫潤品性;認知環(huán)境,學會知行并進,養(yǎng)成獨立人格;認知時代,堅定愛黨愛國,心懷家國天下。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我們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要將成長的權利交給學生,引導他們成長為寬人自省、克己慎獨、知行合一的青年,實現(xiàn)自身的人生價值,掌控自己的幸福生活。
每天的大課間跑操結束后,我們會進行一個5-10分鐘的點評。各組組長會對前一天的班級情況進行點評和總結,提出優(yōu)化意見。每周一次的班會上,班委會成員就相關負責內容,總結一周的情況,表揚先進,總結問題。同時,對于班級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會引導學生跳出自身角色,從第三方角度反省自身行為。學期伊始的第一次班會上,學生會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學期結束,這封信會回到學生的手里,他們對照期初的目標,總結一學期的得與失。
德育中的自省行為能夠讓學生開啟靈魂的自我對話,不斷剖析自我、調節(jié)自我,對自己的德行和學識進行積極有效的批判與重構,進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態(tài)度。從自我評價,到朋輩互評,再到班級總評,這些活動讓學生能夠及時進行自我反思,懂得寬容他人,開展自我覺察,體悟自身成長。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明確要求:“中國學生要具備科學精神,主要指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xiàn)?!本唧w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點。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其實就是要求學生理性地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判斷問題和表達觀點。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學生們處于信息洪流當中。面對海量的信息,學生必須學會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覺察,獨立思考、甄別判斷、大膽質疑,做出正確的選擇。
作為班主任,我嘗試從班級工作的管理者轉換為班級建設的參與者。無論是班級建設還是評獎評優(yōu),在所有班級決策確定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社會中出現(xiàn)的各類熱點事件,我也會抓住教育時機,通過辯論、演講等形式,讓學生對整個事件進行剖析,進行理性判斷。作為英語教師,我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科教學相結合。作為新高考新題型,讀后續(xù)寫為學生思辨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多優(yōu)質素材——緊急救援、人機交往、兩難抉擇,挑戰(zhàn)學生的批判精神和質疑態(tài)度。我借助文章中的故事,引導學生做出價值判斷和選擇,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批判性思維不僅僅是一種思維模式,更是一種寶貴的能力和人格的力量。作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積累大量的知識、憑借深度的思考,才能形成實事求是、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從多維度分析和思考問題,理性、克制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強國遠景目標的需要,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高中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關系到學生未來能否成為建設國家的有用人才。
高中階段的愛國主義教育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把握入學之初、開學之初、寒暑假期等教育時機,用更豐富的形式、更多元的載體、更新穎的材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滌蕩學生靈魂,引導他們成長為赤誠忠貞的愛國者、民族復興的奮斗者和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入學之初的軍事訓練,是對學生進行愛黨愛國教育的重要契機。除了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必選動作”以外,我和學生還開展了具有自己班級特色的“個性化動作”,如邀請教官進班級講軍營故事,交流觀看《長津湖》的觀后感等。高中階段的很多學生會有戎裝報國的夢想,我和他們一起分析投身軍營的可能性和時機,對照標準做好發(fā)展規(guī)劃。我?guī)ьI學生走進顧炎武文化故居,體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擔當;走進“小小紅船館”,開展沉浸式學習。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會認真上好開學第一課,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切身感受到黨的偉大、祖國的強大和肩上責任的重大。
近幾年來,受疫情影響,學生接觸網絡的時間較多,也受到了很多異化思潮的干擾。高中生正值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政治意識的萌生,更需要我們上好思政課,做好思政教育,引導他們心懷家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奮斗。
以“溫暖德育”為出發(fā)點,以“溫潤育人”為工作路徑,以“心懷家國”為站位,以培育“知行青年”為育人目標,我的一切班主任工作都會落到學生成長實處,落到學生生活細處,落到學生心靈深處,讓學生在集體生活中體悟班級的溫暖、師長的溫暖、家庭的溫暖、朋輩的溫暖、成長的溫暖。最終,使“溫暖”成為班級教育的情感歸宿,使“溫潤”成為班級學生的品性特征,使“家國”融入學生的血脈,培養(yǎng)德行兼?zhèn)?、知行合一的“知行青年”?/p>
附:“星河滾滾入夢來”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一、教育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p>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期,高三年級的學生即將迎來自己人生當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高考。此時的他們,可能會經歷挫折、感到迷茫,可能會產生“擺爛”“躺平”等心態(tài)?;诖?,我設計并開展了此節(jié)班會,旨在幫助學生認識、追尋夢想,鍛煉本領,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目標
認知方面:認識夢想作用,初步認識自己對夢想的態(tài)度。
情感方面:感悟夢想的意義,激發(fā)敢于直面困難的勇氣。
行為方面:堅定追尋夢想的信心,立志持續(xù)奮斗。
三、活動準備
教師方面:收集相關資料,準備相關道具,制作PPT。
學生方面:了解關于夢想的名人事跡,思考自己的夢想。
四、實施過程
導入:播放電影片段剪輯《你的夢想》。
(一)須知少時凌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1.釋夢之言
教師:根據屏幕中出現(xiàn)的提示,猜一猜這些夢想是屬于哪些人的。
(1)我想辦一所不收費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來讀書。這是我的夢想。
(2)我一直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4)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
(5)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生自由舉手發(fā)言。
教師: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夢想。夢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是催人奮進的動力,是我們永遠不能丟失的財富。
2.憶夢之書
(1)填寫《憶夢之書》。
學生將一張A4紙橫豎各對折一次,在其中一面的左側寫下曾經有過、現(xiàn)在已經實現(xiàn)的夢想;在右側寫下曾經有過、但現(xiàn)在已放棄的夢想;將紙翻過來,在左側寫下正在堅持的夢想。
(2)教師:那些被你丟失的夢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那些你還在堅持的夢想,是什么在支撐著呢?夢想有好壞高低之分嗎?什么樣的夢想才能夠催人奮進呢?
學生組內討論,自由發(fā)言。
【設計意圖】以電影片段導入班會主題,渲染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了解不同時代的人的夢想,認識到夢想的重要性。以《憶夢之書》,引導學生反思自身的夢想。
(二)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1.追夢之路
教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在實現(xiàn)夢想的路上。讓我們來一場互動游戲,感受錢學森爺爺?shù)膶艚洑v?;佑螒蚍譃闅w國、攻堅、育才三個板塊,讓我們沉浸式體驗主人公的經歷,為他做出選擇。
(1)歸國
1934年,你考取清華大學第二屆公費留學生并于第二年夏天赴美留學。由于在空氣動力學和超音速飛行方面的卓越成就,你36歲時便已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你在國外事業(yè)有成,生活優(yōu)裕。然而,大洋彼岸的祖國風云變幻,時時牽動著你的赤子之心。這天,你準備帶著全家乘飛機回國。此時,美國的官員得知了你要歸國的消息,對你百般阻攔。
學生組內互動,自由發(fā)言。
互動總結:崇高的夢想,是要立足國家,讓自己成為一個信念堅定的愛國者。
(2)攻堅
回到祖國的你胸懷壯志,可這時的中國百廢待興,沒有人才,沒有場地,沒有技術支持……面對重重困難,你陷入了沉思。
學生組內互動,自由發(fā)言。
互動總結:崇高的夢想,也要立足自身,讓自己成為一個本領過硬的勞動者。
(3)育才
你一邊投身科研,一邊投身教學。此時,一個叫王永志的年輕人找到了你,對你原本的導彈設計計劃提出了質疑。
學生組內互動,自由發(fā)言。
互動總結:崇高的夢想,還要立足他人,讓自己成為一個傳遞溫暖的踐行者。
2.筑夢之盒
教師: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誘惑,經歷各種挫折。面對這些誘惑和挫折,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每個小組都拿到了一個盲盒,里面藏著身處高三的我們遇到的各種問題。那么,就讓我們群策群力,看看有沒有什么解決辦法吧。
(1)“佛系”:期中考試結束后,小張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努力了這么久,成績依舊平平,沒有太大的起色。他安慰自己,可能自己天賦如此,就不要想著逆天改命了。
(2)“擺爛”:小李同學每天沉迷抖音短視頻、網絡游戲等,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每次上課都昏昏沉沉的,無法集中注意力。
(3)“躺平”:疫情期間,小王同學在家沒有好好上網課?,F(xiàn)在,高三的他已經完全跟不上學習節(jié)奏了。他想要努力,卻覺得難度很大;想要躺平,卻又心有不甘。
學生小組討論,思考解決方案。
【設計意圖】通過典型案例,引導學生明確實現(xiàn)崇高夢想的途徑和立足點,進而激勵自身堅定理想信念。“筑夢之盒”環(huán)節(jié)中,課堂回歸現(xiàn)實,引導學生解決真實的情景問題。
(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1.逐夢之道
教師:在追尋夢想的旅途中,你會遇到哪些困難,你會怎么解決呢?請送給你自己一句話,讓它激勵未來的你,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學生組內討論,小組代表上臺分享。
2.圓夢之誓
教師:有人說,夢想的意義就是在于有一切動力去做一件事情,心里有個支柱去支撐完成一件事情;有人說,夢想的意義是享受向前奔跑時不斷變好的自己;還有人說,夢想是從不言棄的精神支柱,是堅持心中永不服輸?shù)男拍?。青春年少的我們,要相信夢想的力量,努力追尋心中的那一道光。下面,讓我們一起宣誓?/p>
學生集體宣誓。
教師小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砥礪奮發(fā),勇毅前行,努力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歸自身,反思自身的夢想,將認知、情感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在最后的宣誓環(huán)節(jié)中,將活動引向深入,激勵學生涵養(yǎng)奮斗精神,立志接續(xù)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