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濤
笨的本意,是竹子的一部分。
竹子外表的青皮,叫笢。竹子內部的那層白膜,叫笨。這是《廣雅疏證·釋草》給出的定義和定位:“其表曰笢,其里曰笨?!?/p>
竹子,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里,走兩個極端。竹,又名冬生草,與梅、松并稱“歲寒三友”,又與梅、蘭、菊合譽為“四君子”,竹有君子之德,正直挺拔,節(jié)節(jié)向上;澹泊澄心,抱樸守拙;謙謙古風,虛懷知退;卓爾自立,怡然合群。這些是正形象。負形象是腹中空空,“竹之大體多空中,而時有實,十或一耳”,明朝的解縉有個生動的老對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p>
笨,引申的意思是守本分。
中國的傳統(tǒng)既崇尚智慧,又對“智”保持警惕,“德蕩乎名,知(智)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君子之處也,若無知”“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由擾,擾則憂,憂而不救”“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說(悅)知邪,是相于疵也”“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中國人講究大智若愚,講大音稀聲,默雷止謗,反感聰明自泄。空心的竹子,是簫呀、笛子呀這些響器的基礎材料,而竹子內部的那層白膜,與鬧動靜者為鄰而緘默自省,這份拙,是守住了。
《列子·黃帝》這篇老文章中,講了一個笨人自守的故事。
中國的大歷史里,國家分裂最慘重的是“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階段,時間長達五百五十年。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春秋,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戰(zhàn)國,這兩個階段,諸侯割據分治,由四分五裂,到七零八落,連朝代的名稱都含糊其詞,用《春秋》和《戰(zhàn)國策》兩部史書之名替代,可見其亂得不堪與難堪。亂世出大人物,但如果大人物們百舸競流,不匯聚成共同向前的主流,而是各自奮楫,各自西東,支流漫過主流,大人物們的智慧有多高,世態(tài)和世象就有多亂。
《春秋》記載的諸侯國是一百二十個,“孔子受端門之命,治《春秋》之義,使子夏(子夏,孔子學生,名卜商)等十四人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九月經立。”孔子受周天子之命,以魯國國史為基本框架,兼容一百二十個諸侯國的國家史料,用九個月的時間,著成《春秋》?!稇?zhàn)國策》中記載的諸侯國是三十四個,由春秋到戰(zhàn)國,有近七十個諸侯國在混戰(zhàn)中亡國。春秋和戰(zhàn)國,理論上是東周序列,但在春秋時期,周天子已經名存實亡了,僅僅是個擺設,是名分上的國家君主。進入戰(zhàn)國之后,連這個名分都沒有了。春秋與戰(zhàn)國的分水嶺,就是徹底去掉周天子的名分。
《列子》中這個故事的背景就是戰(zhàn)國時期,主人公有兩位,一位是達人,叫范子華;一位是笨人,叫商丘開。
戰(zhàn)國,是天下無主,達人料理國家的時代。
達人,是社會精英,是文化翹楚。諸侯國君們是董事長,聘任達人出任CEO,達人們不僅是思想智庫,還是執(zhí)行者,由后臺走上前臺,像運營企業(yè)那樣治理國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名家、陰陽五行家,以及黑惡勢力、車匪路霸,各彰其長,同場角逐,中國思想史中最璀璨的時代來臨了,但思想者閃爍的光芒并沒有照亮那個時代。思想者們?yōu)樽约旱乃枷雽ふ衣淠_點,或叫試驗田,悲劇式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從五十五歲到六十八歲,他周游列國,走了九個諸侯國,到處碰壁。儒家奉行規(guī)矩治國,禮儀天下,尋求放長線釣大魚,但這在當年是行不通的。公元前479年孔子辭世,三年后,春秋時代結束。戰(zhàn)國時代開啟,速效政治與趨利主義的特征更加突出,諸侯國君與達人們雙向選擇,達人們是教練員,也是運動員,但沒有裁判,沒有共守的法則,一切以勝負輸贏為前提。如果思想者之間的理性碰撞,固化為你死我活的政治叢林,究其本質,這樣的文化生態(tài)是反文明的。諸侯列國在這樣的生態(tài)中爾虞我詐,相互征伐,不斷兼并,由三十四個重組為七個,即“戰(zhàn)國七雄”,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暴秦”的模式吞并六國,一統(tǒng)天下。但僅僅過了十五年,公元前206年,秦朝這座大廈轟然倒塌。一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超級帝國,僅存世十五年的時間,在世界歷史中也只此一例。
短命的秦朝,是戰(zhàn)國時期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集中呈現,也可以理解為是戰(zhàn)國式思維的回光返照。
《列子·黃帝》節(jié)選:
范子華和商丘開是兩個虛擬的人物。
范子華是政治達人的典型,出生于晉國望族,盡管在政府中無官無職,但取信于晉國國君,勢力和影響力在三公之上?!胺妒嫌凶釉蛔尤A……有寵于晉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狈蹲尤A在晉國舉足輕重,“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貧,貧者富”。他看好的人一路飆升,他不待見的人在晉國沒有容身之地,“目所偏視,晉國爵之;口所偏肥,晉國黜之”。
戰(zhàn)國那個時候,還沒有“科舉取仕”這樣的國家選拔人才的渠道,一個人,如果想成為政府公務員,要通過政治達人的舉薦,才能脫穎而出,這是戰(zhàn)國時期“門客”之風盛行的主因。范子華的門楣之下,薈萃著眾多投靠而來的人才,“善養(yǎng)私名,舉國服之”。還有一句話很重要,“游于庭者侔于朝”。“侔”是相當的意思。來范子華家里走動的人,數量與朝廷上相當。
商丘開是老農民,是“田更”(“更”是“叟”的異體字),家住郊野。這一天,范子華的兩個門客來家里借宿,半夜里侃大山,商丘開偷聽到了范子華的超級能量,第二天就借了盤纏背上鋪蓋去投奔范子華了?!皾撚跔け甭犞?,因假糧荷畚之子華之門”,商丘開“聽窗根”這個細節(jié)很生動,故事就由此展開了。
范氏門庭是富人俱樂部,門客多為世族顯貴,“子華之門徒皆世族也”,既驕奢淫逸,又弱肉強食,“智鄙相攻,強弱相凌,雖傷破于前,不用介意”,彼此之間的斗法導致傷殘,自擔后果。身為老板的范子華“終日夜以此為樂”,這種叢林習氣是常態(tài),甚而蔓延至整個晉國,“國殆成俗”,由習氣而成為社會風氣,“殆”這個字點到了要害處,國家已陷入危境。
第一個套路是賭局。先把商丘開哄到一處高臺之上,一個人當眾宣布賭注:“誰從這里自愿跳下去,我出一百金?!薄氨娊愿倯保婇T客紛紛做出躍躍欲試的樣子。商丘開唯恐落后,率先跳下,“形若飛鳥,揚于地,骪骨無毀”,這是商丘開高空落地的狀態(tài)。“骪骨無毀”是沒有傷到骨頭,皮肉之苦應該是有的。眾門客以為商丘開命大,傻小子有傻福,“范氏之黨以為偶然,未詎怪也”。
《列子·黃帝》這篇文章在此處深埋了一筆。
在列子的思想中,人的最高境界是誠,“誠者,信也”,至誠至信之人存天真,可守天元,可得天佑。儒家也有類似的認識,“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者自成”。呂洞賓后來發(fā)揚了列子的思想,“恍惚之間專志氣,虛無里面固元精”“返本還元道氣平,虛無形質轉分明”“時而試問塵中叟,這個玄機世有無”?,F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睡熟之人、嬰兒,以及醉鬼,自高處跌落,極少傷及性命。心中不設防線的人,得天獨厚。
第二個套路是騙局。門客們把商丘開引到一處河流急轉彎的地方,“河曲淫隈”,是河流轉彎之地。有人指著水勢湍急的旋渦:“這里面有寶珠,水性好的可以取之?!鄙糖痖_躍入旋渦之中,從水中出來的時候,手中真的舉著寶珠,“既出,果得珠焉”。
此處是列子的第二個伏筆。
道家觀念里的“空”,是對有和無的辯證思維,與佛家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區(qū)別??沼袃蓚€指向,一是沒有,再是大有。空房子、空水杯,這個空是具體的,是無。但天空和太空中,不僅有,而且是大有,其中太多東西在人類的認知之外。大有是無限的,引領著人類的智慧不斷地上臺階、升境界。佛家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家講“真空”,最高境界是連空也沒有了。《西游記》中的孫猴子是道與佛的兼容體,出身于道,成身于佛,并且有太上老君的錘煉和佛祖的加持,這位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超級男,法名叫“悟空”,指的就是需要不斷地上臺階、升境界。
呂洞賓對“空”的開悟是,“水中白雪微微結,火里金蓮漸漸生”“誰知神水玉華池,中有長生性命基”“盡向有中尋有質,誰能無里見無形”。
這兩個回合之后,眾門客對商丘開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眾昉同疑”,“昉”是曙光初現。范子華也注意到了商丘開的不同凡響,“子華昉令豫肉食衣錦之次”,商丘開的地位和待遇提高了,“肉食衣錦之次”,進入了重要門客的序列。
接下來一場火災徹底改變了商丘開的命運。
范氏藏寶樓發(fā)生大火,“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在火災現場,范子華發(fā)布命令:“誰從火中搶救出寶物,寶物就獎賞給誰?!鄙糖痖_的高光時刻來到了,在熊熊烈火中往來穿梭,最神奇的是,“埃不漫,身不焦”,身上不沾火星煙塵,衣服、頭發(fā)毫無焦傷。
藏寶樓事件之后,范氏門客都服氣了,以商丘開為得道高人,集體向他請罪:“我們不知先生有道術而欺騙您,不知先生是神人而侮辱您,您把我們當呆子、當聾子、當瞎子吧。請您給我們布道吧?!?/p>
“我沒有什么道術,”商丘開接下來所說的,也是這個老故事的核心要義,“我能夠做到這些,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既然諸位詢問,我試著說說吧。當初兩位門客在我家里留宿,講到子華先生可以使存者亡,亡者存,貧者富,富者貧,我深信不疑,才投奔而來的。從我來到的第一天開始,以為你們諸位講的話句句為實,而且唯恐誠之不至,行之不及。外物不能傷及到我的身體,就是心誠所至吧。今天才知道你們是在設計欺騙我,我的內心開始有疑慮了,這幾次事件中,我沒有被摔死、被溺死、被燒死,現在我是又慶幸,又憂傷,還擔驚后怕,我真是笨到家了,以后再不可能接近無情之水火了?!?/p>
心中有了疑惑,誠就沒有了。這是道家的理念。
笨到家的商丘開,改變了范氏的門風。自此之后,眾門客們在道路上遇見乞丐、馬醫(yī)等社會底層人,不敢再冒犯,必定下車拱手行禮。
商丘開的經歷,被孔子的門生宰予知道了。宰予,字子我。他講述給孔子,孔子做出了精彩評論:“你不知道嗎?至誠之人,可以感化萬物,動天地,感鬼神,縱橫天地之間所行無阻礙,豈止是履危險、入水火這樣的事。商丘開在謊言偽物面前都能持之以誠心,更何況我們這些以守誠為信念的人呢?牢牢記住吧!”
《列子·黃帝》是寓言,所謂寓言,就是下潛了深度的故事。列子的文章,不僅有深度,而且筆法生動,虛實掩映,開合有致。以孔子的評述作為結語,是給這個寓言開了一扇天窗。
守本分,就是守住人的底線。
坊間有一句數落人的大實話,“四六不懂”,是批評人不懂規(guī)矩、不守本分的?!八摹焙汀傲钡暮x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四維”和“六藝”,四維是禮義廉恥,六藝是古人強調的六種生存本領,禮樂射御書數。還有一種說法挺有趣,以“天地、父母、夫婦”的筆畫數而論,天是四畫,地是六畫;父是四畫,母是六畫;夫是四畫,婦是六畫。寓指不知天高地厚,不守人之根本與倫常。
呂洞賓悟道,多以日常事物為出發(fā)點,日常事物中蘊藏著人的根本,“我家勤種我家園,內有靈苗活萬年”“有畛有園難下種,無根無腳自開花”,還有一句也涉及四六,“四六關頭路坦平,行人到此不須驚”。悟道是開竅,是去做云端之上的高人,但高樓大廈的地基,是與高度相呼應的,地基不牢靠,高度就是虛的。
清初的學問家顧炎武有一句話:“士大夫無恥,是謂國恥。”恥,不是高度,是底線。恥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感覺,一個人聽了過譽的話,臉上有點燒,做了虧欠的事,心里有點慚愧,這種發(fā)燒和慚愧的感覺就是恥。知恥是個人的事情,但顧炎武老人看得遠,國家的公務員沒有底線,不知恥,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