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出場,需要方法論自覺,方可深度理解這一新道路出場的歷史邏輯、現實邏輯、理論邏輯、中國邏輯和文明邏輯。筆者闡明:第一,“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歷史邏輯理應涵蓋革命邏輯和發(fā)展邏輯;第二,“兩個大局”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出場的現實邏輯;第三,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以新時代中國方案創(chuàng)新來解答關于世界現代性的“馬克思之問”“列寧之問”,“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新時代的偉大理論創(chuàng)造;第四,從“文明互鑒”視域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其“新”聚焦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中國邏輯:第五,作為現實必然性進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以自己的文明邏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關鍵詞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出場邏輯 中國邏輯
作者簡介:任平,哲學博士,江蘇社科名家,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蘇州大學中國特色城鎮(zhèn)化研究中心、蘇州大學新型城鎮(zhèn)化與社會治理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首席科學家。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當代全球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趨勢的歷史唯物主義研究”(19ZDA022)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在全面深刻總結貫穿百年黨史主線、主題時提出的重大新論斷、新概括和新命題。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協調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秉h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進一步指出:建黨百年來,“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薄包h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近來,學界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或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一重大主題展開熱烈討論,踴躍發(fā)表了一大批闡釋性文章,細讀這些文章有助于我們去完整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此領域的研究已臻完善并可以止步。相反,其出場的歷史邏輯、本質內涵、創(chuàng)新功能和世界意義等許多方面還存在若干重大問題未能深解,不少論述還流于話語表面,一些結論還缺乏足夠的出場學視域穿透,甚至還存在某些明顯的偏見。此外,上述問題還凸顯一個共同特征,即缺乏馬克思主義出場學的方法論自覺,闡釋境界沒有上升到唯物史觀原則高度加以透視。有鑒于此,限于篇幅,筆者集中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歷史邏輯、現實邏輯、理論邏輯、中國邏輯和文明邏輯:第一,“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那么,什么是創(chuàng)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歷史邏輯?第二,“兩個大局”是否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出場的現實邏輯?第三,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理論邏輯:如何以新時代中國方案創(chuàng)新來解答關于世界現代性的“馬克思之問”“列寧之問”,“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如何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新時代的偉大理論創(chuàng)造?第四,“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中國邏輯:從“文明互鑒”視域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究竟“新”在何處?第五,作為現實必然性進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又如何以自己的文明邏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解答上述問題,必須要有哲學方法論自覺,站在唯物史觀原則的制高點上加以透視。
一、“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歷史邏輯
第一個需要審思的重大問題是:究竟如何理解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或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邏輯?所謂歷史邏輯,應當指黨領導中國人民如何經過百年奮斗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歷史全過程,包括其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主要階段及其鏈接方式。那么,這一歷史邏輯究竟是如一些學者認為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包括前此百年奮斗歷程,還是指擴及整個百年奮斗歷程,包括中國式現代化革命道路和發(fā)展道路的完整概念?筆者選擇后者。究其原因,既然“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和“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那么,“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出場作為“走自己的路”的必然結果,其歷史邏輯就應當是貫穿全部百年黨史,成為其主題和主線的全鏈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已經百年。今天,站在新時代歷史方位上回望建黨百年史,我們發(fā)現其中貫穿著一條主線,就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指導,領導中國人民“走自己的路”,開創(chuàng)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即中國新現代性道路,包括革命道路和發(fā)展道路。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正沿著這條道路邁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具體而論,為什么說“道路創(chuàng)新”構成了百年大黨奮斗的主題和主線?首先,通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不僅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鮮明主題,而且是貫穿百年黨史的主題,甚至是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至今180余年來中華民族迫切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道路探索也貫穿著問答邏輯,即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根本追求與奮斗主題,那么,人民的根本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就必然成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百年奮斗的偉大初心和根本使命。由此而論,貫穿百年黨史的主題和主線,也成為百年大黨超越其他一切政黨的最重大貢獻,就在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開辟了通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進入新時代這一新發(fā)展階段,中華民族正在奮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正是這一主題和主線在新時代的偉大繼續(xù)和集中表現。這是整個百年黨史甚至是180年中國近現代史必然的歷史指向。我們只有將開創(chuàng)“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放在整個百年黨史“走自己的路”坐標上,進而放在180年來近現代史的宏偉歷史坐標上,才能真切地看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斗并開創(chuàng)“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獨特貢獻和偉大意義。
其次,“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出場邏輯包括百年來的革命道路和發(fā)展道路,這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追求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式現代化”本身就意味著社會形態(tài)的根本變革,它要求打破一個傳統(tǒng)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世界,創(chuàng)造一個民族獨立、經濟富強、政治民主、社會文明、生態(tài)美麗的新世界,“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必然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本身就包括了“打破舊世界”和“創(chuàng)造新世界”兩個方面,包括要實現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三大歷史任務。即是說,三大任務中的每一項都是黨領導中國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社會大變革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必須肩負、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中國人民“站起來”,從被壓迫、被剝削、被支配的對象客體轉為國家的主人、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必然是現代化進程的首要主張,是實現“富起來”“強起來”的首要前提、全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第一使命。正是在如何完成這一重大現代化歷史任務考驗面前,以往依靠照抄照搬別國舊道路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都失敗了,說明照搬別國舊道路走不通,需要“走自己的路”、開辟“新道路”。而要開辟自己的路,讓中國人民站起來,首要的是須創(chuàng)造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革命道路,即創(chuàng)造了一條不同于舊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不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根本社會條件,而且任務本身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使命。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創(chuàng)造,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深刻地改變了舊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照抄照搬西方現代性樣本的教條規(guī)約,而且也深刻變革了馬克思晚年批判的“唯物史觀的西歐邏輯”,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大地上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即“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賦予中國社會現代性的全新解讀,就是中國走向現代化強國必經的革命道路。沒有這一新的道路革命,也就沒有新中國;沒有中國人民站起來,也就不可能有后續(xù)的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新道路。
再次,盡管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歷程依然無比艱辛,盡管改革開放40多年來開創(chuàng)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才真正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最新階段和集中表現,其探索卻始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探索“走自己的路”,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標志性的事件包括毛澤東對蘇聯科學院版《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和斯大林論《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形而上學、教條主義的批評,他在總結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經驗時發(fā)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論十大關系》等經典文獻。總之,百年初心成大道,而今邁步踏新程。“走自己的路”、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貫穿百年黨史的一條主線,包括了“中國式現代化革命道路”和“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開辟這一道路成為黨領導中國人民百年奮斗的主題,成為黨最重大的歷史貢獻。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夠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黨的領導下走出了這樣一條正確的科學的道路。
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現實邏輯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只有在改革開放、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中才獲得其充分表現和最典范形態(tài),這就涉及第二個需要深度審思的重大問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出場的時代語境與現實邏輯。這就是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復興全局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階段。如果說,歷史邏輯是對“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出場的歷史語境的把握,那么,現實邏輯追問的是這一新道路必然出場的時代語境。
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所以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出場語境的現實邏輯,是因為這一大變局不僅僅表現為中美兩個大國博弈過程中呈現的地位和力量的“東升西降”,而且是兩個大國所領導的新舊全球化時代體系之間正在發(fā)生的大轉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邏輯主導的單一全球霸權、霸凌體系,就是幾百年來西方現代性一直支配全球、宰制全球的舊全球化時代體系。無論老殖民主義、老帝國主義還是新殖民主義、新帝國主義,都是西方資本現代性全球霸權的必然表現。在哲學表達上,這一舊全球化時代體系就是西方資本邏輯的單一中心性,或者是以非西方為“被支配客體”的單一“主體-客體”全球霸權體系,它們必然要求以西方文明、西方霸權、西方話語為唯一規(guī)范宰制世界,讓全球化參與者按照西方標準同質化。這一舊全球化體系導致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全球分裂,已經遭到了越來越多被奴役、被歧視、被壓迫民族和國家越來越激烈的抗爭。中國崛起所反映的,正是舊全球化時代體系的衰落以及中國倡導和領先的新全球化時代體系。這一體系倡導的價值與文明是多元主體、和而不同、和平發(fā)展、平等交往、合作共贏、文明互鑒。多元而平等交往的主體際關系體系,替代戰(zhàn)爭爭端和文明沖突的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替代西方單一標準的文明霸凌的文明互鑒,都高度體現了新全球化時代體系無比優(yōu)越于舊全球化時代體系的超越性和優(yōu)越性,“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建構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地區(qū))人民的贊揚和支持,當然也必然遭到為了維護舊全球化時代霸權體系的美國及若干西方國家的無底線破壞。新全球化時代體系呈現的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本質上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全球表達。毫無疑問,“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就在于以多元主體的價值-文明共同體建構來取代舊全球化時代造成的全球分裂。總之,中國崛起后所引領的新全球化時代體系,反過來更加強烈地呼喚和催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出場。如果說,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世界走向中國”的舊全球化時代,中國主要依靠汲取和運用外來思想和文化來拯救中國、發(fā)展中國,那么,今天進入新全球化時代,“中國走向世界”就必須要開創(chuàng)自己的路即“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然后才能走向世界,開創(chuàng)新全球化時代的文明體系。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在成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階段,其戰(zhàn)略使命就是要讓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那么,有兩個問題必然要告知全黨和全國人民。其一,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或曰目標藍圖是什么?其二,我們要怎樣建設這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或曰開創(chuàng)什么樣的道路通向這一輝煌目標?概言之,就是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怎樣建設(開創(chuàng)、選擇什么現代化道路)這一國家?對于前者,黨的十九大已經明確指出:我們要建設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強國主要特征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這一目標的確定,無疑是黨的理論的一大創(chuàng)造,這一現代化目標充分展現了超越西方、蘇聯、舊中國關于現代性的新現代性內涵和特征,具有強烈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站在了世界與時代的最前沿。這一目標是對以往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科學抽象,呈現“中國新現代性”本真特征。在目標確定之后,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概括地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就完整地解決了通向中國新現代性輝煌目標的切實道路。一個國家的現代性目標無疑帶有根本指導性和引領性,但是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道路,那么目標依然是空想。恩格斯指出: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超越空想社會主義,主要在于“共產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边@一條件主要指道路。因此,明確通向目標的現實道路,使新征程的新理論、新思想、新戰(zhàn)略成為真正的科學。因此,我們不僅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國新現代性目標,更要深度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如果說“中國新現代性”是對“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探索經驗的抽象概括,那么,兩者本質上是一致的,或者說,“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本質上就是“中國新現代性道路”。然而,就實現方式而言,兩者存在明顯的差別,這就是“抽象”(中國新現代性)與“具體”(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差別。盡管抽象源于具體,但是在認識論和實現方式上又先于具體,“抽象上升到具體”又呈現一個先驗的然而又是合理的辯證邏輯。理解這一邏輯,需要有方法論自覺。
三、“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理論邏輯
百年大黨領導中國人民百年奮斗之所以能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的輝煌奇跡,就在于開創(chuàng)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而之所以能開創(chuàng)這一新道路,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更具體地說,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行”。
沒有馬克思主義,就不可能超越和擺脫西方束縛中國的現代化舊道路;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就不可能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開辟之間,呈現為理論與實踐、思想與現實相互作用、共進共長的關系。一條道路,只有上升到理論反思的高度才能達成思想的自覺;一種理論,只有轉變?yōu)樾袆又改稀⒊蔀榈缆诽剿鞑拍艹蔀閷嵺`自覺。作為新的思想指導、引領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其核心是“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拔ㄎ锸酚^的中國邏輯”就是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偉大實踐的哲學表達和思想引領,它的出場,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必然性,以此為現實根基,成為不同于“唯物史觀西歐邏輯”的中國表達。
“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的出場史存在五個關鍵節(jié)點。
一是在現代化道路指導思想上,馬克思主義替代進化論,成為中國人民拋棄舊道路、開辟新道路的歷史起點。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舊民主主義革命照抄照搬西方現代化舊道路之所以屢遭失敗,首先是因為其指導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演進化論本質上就是西方資本邏輯現代性的文化表達,這一表達主張“叢林法則”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必然是維護西方霸權的意識形態(tài)。顛覆這一舊道路、開創(chuàng)新道路的關鍵,就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徹底瓦解了西方文明的形象,讓中國人在舊精神崩潰中彷徨。這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有了在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中誕生的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天辟地,換了人間。以唯物史觀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替代了進化論作為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新思想旗幟,才有可能開辟新現代性道路。
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替代照搬照抄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成為成功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思想條件。陳獨秀、王明等在指導中國革命實踐中不從中國實際出發(fā)、教條主義地照搬照抄“唯物史觀西歐邏輯”,結果導致兩次大失敗。在延安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實際出發(fā),反對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在中國大地上重新出場,考察、發(fā)現民族解放和中國現代化的獨特規(guī)律,以“中國式革命的邏輯思想”真正開辟了一條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式現代化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
三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為了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續(xù)探索“走自己的路”,反對蘇聯把馬克思主義形而上學化、僵化教條化,繼續(xù)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中發(fā)展“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而后的實踐證明:正因為我們始終堅持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進程中繼續(xù)“走自己的路”,才有可能超越蘇聯僵化的老路。
四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成功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中國人民富起來,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的典范?!罢胬順藴蚀笥懻摗背蔀殚_啟新時期改革開放大門的思想先導,破除觀念崇拜、不斷解放思想、推動觀念變革成為改革開放大踏步向前的強大思想動力。中國發(fā)展道路創(chuàng)造的奇跡再一次證明:改革開放是強烈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的實踐動力,“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是強烈推動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強大思想動力。
五是進入新時代,特別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階段,我們既明確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新現代性目標,更進一步明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與時俱進地具有新時代、新階段形態(tài)。
“唯物史觀中國邏輯”不僅擺脫了馬克思批評的那種教條化“唯物史觀西歐邏輯”的束縛,在更深層次上成為關于世界現代性道路的“馬克思之問”和“列寧之問”的中國解答。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深刻徹底批判了資本現代性道路,追問超越資本邏輯的現代性道路何以可能。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打破了世界現代性道路由資本邏輯宰制和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但是,這一道路究竟能否成功,成為著名的“列寧之問”。在中國大地上走自己的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用“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揭示了中國社會變革和發(fā)展的特殊規(guī)律,因而也就為解答世界現代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四、“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中國邏輯
無論“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或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概念中有無“新”字,都有“中國式”,這就是“新”特征之根據所在,也是創(chuàng)造、走出這條道路的關鍵和靈魂。有學者指出:所謂“中國式”,就是指用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方式創(chuàng)造的中國道路。這一表述固然不錯,但仍失之浮泛。其實,從根本上來看,所謂“風格”“氣派”“方式”都指向一個對象,這就是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中國邏輯。其關鍵在于我們要回答這一道路的中國邏輯“新”在何處?在這一方面,學界發(fā)表的文章論述頗多,然而問題也相對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方法論自覺,即沒有建立完整的坐標系加以參照比較,孤立地談論“中國式”之“新”就會不得要領、難以自洽。沒有坐標系就沒有比較,也就沒有判斷“中國式”之“新”是否新的標準,因而也就無法判斷出是否新;但是,如果僅僅在一個坐標系參照比較下得出的新特征,很可能在另一個坐標系比較中就成為共性品質而非新特征,反之亦然。筆者認為,理解這一道路之“新”需要在以下五個坐標系或譜系的綜合參照下才能加以把握。多種坐標系的存在是歷史自在必然形成的譜系,不是研究者或某種主觀觀念外在地抽象地嵌入、任意選擇的產物?!爸袊浆F代化新道路”恰好是歷史與現實之對話、辯證超越和揚棄這些坐標系弊端的結果形態(tài),它的“新”是歷史地發(fā)生、出場創(chuàng)造的現實產物,而不是單純主觀選擇比較的產物。從方法論自覺選擇加以比較的多種坐標系視角來看,毋寧說是對這一現實必然的歷史邏輯的自覺反思。而更為關鍵的,這些坐標系之間絕不是毫無聯系、可以任意抽象、切割、孤立地加以比較和對待的,恰好相反,需要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最終在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中、在抽象上升到綜合具體中來把握“新”的特征。這就不再是一堆單純碎片化的“新”特征,而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完整的中國邏輯。
第一坐標:“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超越與揚棄了西方資本邏輯主導的經典現代化道路。西方現代化是世界原初第一個現代化道路和模式。西方現代化在創(chuàng)造世界現代化許多普遍性狀的同時,由于資本邏輯追求剩余價值的貪婪本性,必然地導致現代社會發(fā)生三大崩潰:一是資本現代性貪婪本性必然造成人與人這一社會關系的全面異化、階級對抗和沖突,進而造成社會全面崩潰;二是資本現代性貪婪、無節(jié)制地榨取自然資源,造成人與自然對抗,使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崩潰;三是導致全球分裂,東方從屬于西方,資本全球霸權統(tǒng)治著世界,新老殖民主義、新老帝國主義宰制的資本全球化體系就是舊全球化時代體系,必然導致全球體系的崩潰?!爸袊浆F代化新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然在對應的三個方面加以超越。一是在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以逐步消除兩極分化、主張共同富裕、和諧發(fā)展來抵御、彌補和消除資本邏輯帶來的社會裂隙;以生態(tài)文明、綠色發(fā)展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主張來抵制和消除資本邏輯引發(fā)的人與自然的全面沖突;三是以自我發(fā)展、多元主義、平等交往、合作共贏、文明互鑒的新全球化時代體系來取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主義的舊全球化體系,以改變世界秩序來逐步抵制和消除全球分裂,建設“人類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此外,中國絕不會亦步亦趨地照抄照搬西方那種“啟蒙現代性”“經典現代性”“后現代”和“歐洲新現代”發(fā)展道路,而是創(chuàng)造了“中國新現代”發(fā)展道路:用“數字中國”帶動工業(yè)化創(chuàng)造“新型工業(yè)化”道路;用“城鎮(zhèn)化”和“鄉(xiāng)村振興”并舉來開辟“中國式城鎮(zhèn)化新道路”;充分發(fā)揮政府、社會經濟杠桿作用來共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經濟體系”;用堅持共產黨領導、以人民為中心的“協商民主”與“選舉民主”的融和統(tǒng)一,建立“全過程民主”和“全方位民主”;用“基本公平”與“比例公平”統(tǒng)一來重構差異性社會的正義與和諧;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軸心靈魂構成多元合法積極文化進而統(tǒng)一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以“生態(tài)”與“為民”統(tǒng)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核心構建新現代性的中國式綠色發(fā)展道路,既不同于經典現代性那種人與自然對立的文明,也不同于后現代主張“生態(tài)中心”而敵視人的荒野文化。
第二坐標:超越和揚棄了舊中國現代化老路。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國門,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并入西方霸權統(tǒng)治的世界版圖。為了拯救危難中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中國仁人志士致力于救國救民,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等,都嘗試照抄照搬西方道路,無論部分抄還是全抄,抄得像或不像,結果都是屢抄屢敗。歷史證明:西方資本邏輯現代性道路不能救中國。因此,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重新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三坐標:超越和揚棄蘇聯經典社會主義現代性道路。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但是而后的蘇聯并沒有成功實現列寧的夢想,解答“列寧之問”。蘇聯走的僵化教條的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存在著嚴重的弊端。中國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超越了蘇聯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用基本經濟制度超越了蘇聯僵化的單純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體制,用中國式“全過程民主”超越了蘇聯的高度集權體制,等等。中蘇對比可以看到:在超越和揚棄西方現代化道路之時,我們當然可以將“堅持黨的領導”和“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當作“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主要“新”特征,但是在與蘇聯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比較坐標中就不能這樣判定,上述兩點恰好是同質性而非差異性的。在這一坐標中,比如在經濟領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恰好在于打破了蘇聯模式,創(chuàng)造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基本產權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生產要素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共同構成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經濟制度內部的相互作用既汲取了公有制和多種經濟成分各自的優(yōu)越性,又相對避免和減緩了其他問題,因而成為既能夠超越單純的資本邏輯的西方現代化道路,又能夠超越蘇聯僵化教條的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新道路。
第四坐標:超越和揚棄了新中國成立之初基本照搬蘇聯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實施的“老路”。雖然自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最為重要的政治制度基礎和社會主義道路,經過努力奠定了初期工業(yè)化基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因為外有帝國主義封鎖,內部缺乏建設社會主義經驗,從總體上看,我們當時還是照搬照抄了蘇聯的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和建設模式。盡管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對蘇聯“老路”所包括的僵化、教條的形而上學進行自覺抵制,但是,“一邊倒”的結果依然存在著若干問題,因而,需要而后在改革開放這一“關鍵一招”中加以重新探索。
第五坐標:超越和揚棄改革開放前端“殺出一條血路”“摸著石頭過河”方式的道路探索坐標。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是前無古人的事業(yè)。早期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沒有現成理論可以頂層指導預設,只能訴諸感性實踐探索,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殺出一條血路。客觀地說,改革開放早期的探索付出了相對沉重的代價,也交了許多“學費”。今天,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方位上,我們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最“新”探索就要認真全面總結歷史經驗,包括改革開放以來的道路探索經驗,重新以理性自覺、頂層設計思維來指導未來道路探索和戰(zhàn)略實施。唯物史觀的中國邏輯的時代化出場,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在新時代歷史方位上的自覺表達。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破解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以資本為中心的西方現代化必然導致的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反過來看,走向現代化的中國方案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共同富裕、物質精神文明協調、生態(tài)文明、自我發(fā)展的全新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的中國邏輯需要在“文明互鑒”“歷史互鑒”中加以把握。超越和揚棄是在充分汲取別國道路和自身歷史道路經驗教訓基礎上展開的辯證過程。揚棄就是辯證否定和超越,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在保留、繼承和汲取合理的因素的基礎上克服其弊端和缺點。只有經過這樣辯證否定后的新道路,才真正具有超越歷史的優(yōu)越性。這一新道路在既揚棄西方的資本邏輯現代化又揚棄東方的蘇聯現代化老路的基礎上,既辯證地否定,又在克服的基礎上保留,其包含的矛盾和潛在問題必然比前兩者更加集中。加速發(fā)展很可能使新道路的內在矛盾積累得更多、情形更突出,一旦沖突爆發(fā)就可能更加劇烈。因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單向度地僅僅看到新道路的優(yōu)越性之“新”而回避矛盾,不能全面辯證地加以把握,那么就會誤大事。
五、“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文明邏輯
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為什么說“開創(chuàng)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聚焦于此,學界發(fā)表了許多文章加以闡釋,但是其中有兩個緊密相關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深入闡釋: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作為一種現實的、實踐的、必然的進程,究竟為何又具有了創(chuàng)造人類價值-文化-文明邏輯的意義進而能夠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即是說,現實與價值、道路與文明、合理性(正當性和規(guī)范性)與現實性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統(tǒng)一的?這一追問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第二,在更深的方法論自覺意義上,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哲學表達,唯物史觀中國邏輯需要將這個問題轉換為一個唯物史觀的內在向度或功能問題(“問題中的哲學”轉換為“哲學中的問題”)來加以考察:以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律為己任的唯物史觀,內在地包含著價值-文化-文明邏輯(維度、規(guī)范或功能)嗎?
這兩個問題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毫無疑問,一種道路探索的問題,如果不上升為哲學反思就難以得到更深層的理性解答。以往人們把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唯物史觀視作實踐哲學、行動指南時,著重強調其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真理性、客觀性向度和功能,而忽略甚至否定唯物史觀具有價值、文化、文明的向度、規(guī)范、功能。沒有后者,就無法說明作為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唯物史觀何以可能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主張“人類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以及“正義”“正當性”“合理性”“合目的性”等“屬人性”的價值規(guī)范要求。為此,理論界在辯論“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是否有根據立足問題時,就有學者質疑:那些在追求“正義”原則時脫離唯物史觀的現實基礎而滑向追求道德制高點的唯心主義外在空想的學者,是否有理由主張“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也有學者從認識論“求真”與“評價論”“求善”統(tǒng)一的角度闡釋這一邏輯,但是,如果歷史道路本身沒有價值向度,不從唯物史觀的本體論自身考察闡明價值、文化、文明的客觀向度(首先不是主觀觀念的存在),那么這一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答。即便討論唯物史觀雙重功能,但是如果不從唯物史觀的核心范疇——實踐,或者更準確地說交往實踐本身機理出發(fā)去闡明道路現實何以內在地、客觀地包含著價值、文化、文明向度,那么,要闡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何以可能開創(chuàng)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就至少缺乏本真性的根據。
其實,從出場學或交往實踐的唯物主義視域出發(fā)來觀察問題,一切就夠簡單了。歷史、社會生活、道路本身都是實踐的。人們創(chuàng)造歷史、開創(chuàng)道路,是一種實踐活動。筆者曾一再指出:實踐都是交往實踐,都是作為社會的人即多元主體經過改變共同的中介客體而結成的交往實踐。交往實踐存在著“主體-客體-主體”的存在論或本體論結構,就是社會存在的抽象形態(tài)。任何交往實踐結構都具有三重結構。第一重結構就是本體論意義上社會存在的客觀結構。在交往實踐“主體-客體-主體”結構中,多元主體和客體均為客觀的、物質的存在要素,交往實踐活動結果創(chuàng)造著現實的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正是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百年奮斗的實踐中開拓創(chuàng)造的結果。這一道路開辟的進程不僅是人民改變自然客體的生產活動,而且是創(chuàng)造和改變人們的社會關系(交往關系乃至于擴展為全球化體系)的活動。因此,開辟道路的實踐是社會實踐、交往實踐。交往實踐的每一次活動雖然是多元主體出于不同目的共同作用的產物,然而活動對于多元主體都產生相同或相異、有利或不利的結果,這就是客觀的價值結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資本邏輯的生產活動(生產交往實踐)時認為,對于資本家而言是財富的積累,相反對于勞工而言卻是貧困的積累,同一的生產交往實踐本體對于兩者的價值向度呈現對立、對抗關系,這就是西方資本邏輯現代性道路的內在根本矛盾。價值結構首先是客觀的結構,而不是觀念的結構。每一種道路的創(chuàng)造,因而也就包含著價值向度、進而升華為文化向度、文明向度。文化是價值體系,文明是文化體系的結果形態(tài)。這些向度,植根于現實的道路之中,又超越現實向度,成為引導、支配現實必然性前行的方向性存在。用哲學語言來表達,價值向度構造道路的“價值自我”,而現實向度是構成道路的“現實自我”。“現實自我”是“價值自我”的存在基礎和現實場域,而“價值自我”是“現實自我”的超越性存在,指向未來?!爸袊浆F代化新道路”之“新”在現實層面上超越西方資本邏輯舊道路之時,就同時在價值向度上創(chuàng)造“共同富裕”“合作共贏”“文明互鑒”的新文明形態(tài),就在“五位一體”文明層次上創(chuàng)造了超越資本現代化道路、超越全球霸權主義的舊全球化時代的人類新文明。這一文明新形態(tài)既不是西方資本邏輯主導的經典現代性文明,也不是后現代,而是超越經典現代性與后現代的新現代性文明。
當今世界,我們正處在東西方新舊兩種人類文明形態(tài)大轉換的夾縫之中,文明沖突和思想撞擊在所難免?!爸袊浆F代化新道路”追求文明互鑒的“和合”體系,超越西方資本邏輯主張的“力”(依靠一己私利和霸權統(tǒng)治世界)的文明、“同”(追求抽象的“普世價值”安置世界)的文明,主張多元主義、多樣性文化的和諧共生的文明。然而,這一主張需要得到全球廣泛的價值認同和支持?!爸袊浆F代化新道路”歷史地解決了讓中國人民“不挨打”(站起來)、“不挨窮”(富起來)的問題,然而要“強起來”,還要沖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為了維護舊的全球霸權體系而對中國道路污名化(“挨罵”)的問題,即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正當性、合理性、合法化問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chuàng)造性地成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就必然經歷正當性、合理性、合法化過程的考驗。
〔責任編輯:韓璞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