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壘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這則《安徒生童話》,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一對老夫妻住在鄉(xiāng)下,窮得只剩一匹馬。有一天,老太太對老頭子說,你到市集去,賣了馬換點兒東西回來,你做事我放心。于是老頭子就騎著馬上路了。
在前往市集的路上,老頭子先遇到一個牽著奶牛的小伙子,老頭子覺得奶牛好啊,可以產奶,他和妻子就有牛奶喝了。他與小伙子聊了會兒以后,老頭子就把馬換成了牛。
老頭子繼續(xù)往前走,隨后就遇到一個牽著羊的男人,老頭子想冬天到了,羊可以跟人一起待屋子里,不怕凍著,牛可不成。于是,老頭子就把牛又跟別人換了羊。
緊接著,老頭子又看到一只鵝,突然想到:“啊,我的老女人說了很多次想要一只鵝,這下她終于可以有一只了。”于是,就把羊換成了鵝。
然后又換成了雞,最后換成了一袋爛蘋果,理由是他們家旁邊的蘋果樹只結了一只蘋果,那家的老太太還當成財產保存起來,這下這么多財產可以讓她“見見世面”了。
之后,老頭子在餐館里跟兩個有錢的英國人聊天的時候,將這件事原原本本說了出來。兩個英國人聽了之后,嘲笑老頭子回家以后肯定會被老婆罵,可能還會打他一頓。沒想到老頭子卻說,他老婆不但不會罵他,還會親吻他,說:“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眱蓚€英國人當然不相信啊,就拿出一袋金幣跟老頭子打賭,并跟他回家,老太太很高興地出來迎接。
老頭子說我拿馬換了奶牛。老太太說:“謝天謝地,我們有牛奶喝了,這真是一樁好交易?!崩项^子說奶牛又換了羊。老太太說:“那更好了,我們有羊奶、羊奶酪、羊毛襪子和羊毛睡衣了,一頭奶??僧a不了這么多東西?!崩项^子說羊又換了鵝。老太太說:”我們在過節(jié)的時候有鵝肉吃了,你想得可真周到。“老頭子說鵝又換了雞。老太太說:“雞生蛋,蛋生雞,我們將要有一大群雞了?!崩项^子說最后雞換了這袋爛蘋果。老太太說:“真是謝謝你。今天問一個吝嗇的女人借香菜,結果她說連一個爛蘋果都沒法借給我,我現(xiàn)在可以借給她10個,甚至滿滿一袋子,你做事總不會錯?!苯又徒o了他一個吻。
兩個英國人心悅誠服,乖乖給了一袋金子。
這個故事是安徒生童話里很普通的一則,但它卻點出了婚姻幸福的三個基本要素:信任、為對方著想和感知幸福。
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三件其實都是“傻事”。
信任意味著承擔了損失的風險,不管這個損失是來自于物質還是精神。絕對的信任更是絕對的風險,將后背完全交給對方是一種反人性的做法,要克服它并不容易。以文中老頭子的表現(xiàn),應該算不得是一個精明的人,老太太應該不會看不出來,但她還是愿意給予足夠的信任,那句“你做事總不會錯”在很多夫妻的口中,可能只是一句事成之后的“漂亮話”,但在老太太這兒卻并不是,足夠“傻”。
為對方著想這件事看上去也不怎么劃算,你倒是為對方著想了,萬一碰上個白眼兒狼,得寸進尺怎么辦?按照博弈論的說法,這個納什均衡應該會在雙方都不為對方著想處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模型就是大名鼎鼎的“囚徒困境”。我們回顧文中,老頭子作的每一個“錯誤”決定的背后,他的原因永遠是“家里可以怎么樣”“我家的老女人可以怎么樣”,他的思慮里有出現(xiàn)過自己的身影嗎?一次都沒有,足夠“傻”。
感知幸福這件事劃算嗎?劃算。簡單嗎?簡單。但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做不到呢?因為它有時候需要一點“自欺欺人”。欺騙別人是我們的本能,欺騙自己卻不那么容易。有人說,很簡單,做個阿Q能有多難。完全錯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明知吃虧,在無力改變的情況下,才“假意”欺騙自己,這叫自我安慰,其核心還是認為自己是吃了虧的。而文中的老夫妻他們是阿Q嗎?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說過,幸福與否是由自己的大腦決定,并沒有定式,顯然他們是真的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啊,但在旁人看來卻貌似“自欺欺人”,還足夠“傻”。
? 如果我的記憶力沒有出現(xiàn)問題的話,在我的印象中,很多父母在子女適婚之時都會傳授“御夫之術”或“御妻之道”,為的是讓子女在婚后可以成功駕馭對方,提高在家中的地位。但是由于雙方都經(jīng)過了“訓練”,于是,原本預想的是你儂我儂的婚姻頓時就變成了一場大煞風景的博弈,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比的是道行,比的是心機。
? 父母們根據(jù)自身在家庭中的“實踐”,傳授“血的經(jīng)驗”給子女,按說是對子女的愛,為了能讓他們在婚后“揚眉吐氣”,怎么就造就了婚姻的不幸了呢?正所謂,通往地獄的路往往由鮮花鋪就。會這樣教授孩子“心得”的父母往往本身并不幸福,他們其實是在用一種“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態(tài)度讓孩子循環(huán)著他們的不幸。
? 婚姻是一項施與受的承諾,你要如何收獲,就要如何栽種。但大部分人往往想著先收獲,后栽種,結果就是根本沒有人栽種,自然也就沒有人收獲。其實當婚姻開始被計算的那一刻起,它離幸福就已經(jīng)漸漸遠去,剩下的,只有利益。
今后如果有人在背后嘲笑說:“瞧,這傻子”,請將其視作為一種褒獎,因為“傻”是一種勇氣。很多人在婚姻發(fā)生不幸之時會說:“當初我真是太傻了”。
其實,你只是還不夠“傻”。
編輯/周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