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東,呂 超
(山西大同大學(xué)煤炭工程學(xué)院,山西 大同 037000)
世界銅資源儲量十分豐富,且分布較為集中[1],主要類型有4種:斑巖銅礦、含銅砂巖銅礦、含銅黃鐵礦銅礦、硫化銅鎳礦,這4種礦占世界銅資源總量的96%左右。此外還有脈型、碳酸鹽型等,約占世界總儲量的3.63%。這些銅礦資源中具一定工業(yè)價值的礦石有黃銅礦、赤銅礦、輝銅礦、孔雀石及膽礬等[2,3]。在目前的工業(yè)生產(chǎn)中,石灰、氰化物、無機抑制劑、有機抑制劑和一些氧化還原劑都被用作黃鐵礦抑制劑。此外,工業(yè)上還將石灰與氯化銨、亞硫酸鈉或硫酸鈉等藥劑組合使用來抑制黃鐵礦[4]。
當(dāng)黃鐵礦表面氧化程度較高、吸收捕收劑較多或受石灰抑制程度較深時,可使用CuSO4來作活化劑:Cu2+可在其表面生成CuFeS2,從而增強對捕收劑的吸附作用;FeSO4可使被抑制的黃鐵礦活化,或?qū)⒘蛩徙~和硫化鈉二者組合起來,均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活化效果[5,6]。
本試驗研究所使用的銅硫礦來自河北淶源縣,礦樣經(jīng)顎式破碎機、錘式破碎機和對輥式破碎機破碎至-2 mm后進行物質(zhì)組成研究,其礦物成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原礦中w(Cu)=1.8%、w(S)=36.24%,銅礦物為黃銅礦,硫礦物以黃鐵礦為主。原礦中脈石礦物主要為硅酸鹽類[7]。
表1 試驗礦樣物質(zhì)組成及含量 %
本試驗所用的藥劑及其用途如表2所示。
表2 試驗藥劑
本研究采用優(yōu)先浮選流程,原礦質(zhì)量為500g,使用破碎機破碎后,用球磨機磨礦,得到細度為-0.074 mm的礦樣,占比為78%;使用石灰作硫抑制劑、Y-89為捕收劑優(yōu)先選出黃銅礦,再使用硫酸銅作活化劑、丁基黃藥作捕收劑選出黃鐵礦。在掃選試驗、開路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調(diào)整、優(yōu)化,而后進行閉路試驗[8]。
本試驗分別進行了銅粗選硫抑制劑CaO、捕收劑Y-89的用量試驗,以及硫粗選活化劑CuSO4、捕收劑丁基黃藥的用量試驗,最終確定了合適的藥劑用量,為閉路試驗流程的確定提供了依據(jù)。起泡劑皆用2號油[9]。
2.1.1 銅粗選硫抑制劑CaO用量試驗
本試驗選擇較常規(guī)的CaO作硫抑制劑,其用量分別取4 000 g/t、6 000 g/t、8 000 g/t、10 000 g/t、12 000 g/t。Y-89用量為100 g/t,2號油用量為60 g/t。
試驗流程如圖1所示,試驗結(jié)果分析如圖2所示。
圖1 CaO用量試驗流程圖
圖2 CaO用量試驗分析圖
分析圖2可知,CaO用量越多,銅粗精礦中銅的品位越高,而回收率越低w(Cu)。當(dāng)CaO用量為4 000 g/t時,銅粗精礦中的銅品位很低,僅為3.59%,回收率較高,高達92.12%,品位處于較低水平。CaO用量由4 000 g/t增加到10 000 g/t,礦漿pH值從8上升到11,銅粗精礦中的銅品位增加到12.83%,回收率為86.07%,這是因為CaO用量不足時,硫抑制效果差,導(dǎo)致上浮率較高,影響銅的回收[10]。當(dāng)CaO用量超過10 000 g/t時,銅粗精礦中的銅品位增加不明顯,回收率下降,此時礦漿黏度較大,不利于礦物上浮。
綜上所述,確定銅粗選時硫抑制劑CaO的用量為10 000 g/t。
2.1.2 銅粗選捕收劑Y-89用量試驗
Y-89用量分別取40 g/t、60 g/t、80 g/t、100 g/t、120g/t。確定CaO用量為1000g/t,2號油用量為60g/t。
Y-89用量試驗流程如圖3所示,試驗分析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圖3 Y-89用量試驗流程圖
分析圖4可知,隨著捕收劑Y-89的用量越來越多,銅粗精礦中的銅品位雖然在逐漸降低,但回收率一直在增加。當(dāng)Y-89的使用劑量從40 g/t增加到100 g/t時,銅品位w(Cu)達到了9.03%,回收率也比較高,為81.39%。繼續(xù)加大使用劑量的話,雖然銅品位下降率不到1%,但回收率也下降到了80.81%,遂捕收劑Y-89用量宜確定為100 g/t[11]。
圖4 Y-89用量試驗分析圖
2.2.1 硫粗選活化劑CuSO4用量試驗
本試驗使用CuSO4作活化劑。CuSO4用量分別取500 g/t、1 000 g/t、1 500 g/t、2 000 g/t和2 500 g/t,捕收劑丁基黃藥用量為100 g/t,起泡劑2號油用量為60 g/t。該流程如圖5所示,試驗分析結(jié)果如圖6所示。
圖5 CuSO4用量試驗流程圖
圖6 CuSO4用量試驗分析圖
分析圖6可知,當(dāng)活化劑CuSO4的用量越來越多時,雖然硫品位在持續(xù)降低,但回收率一直在增加。當(dāng)CuSO4的使用劑量從500 g/t增長到1 000 g/t時,雖然硫的品位w(S)下降到了48.66%,但回收率明顯增大,為55.62%。繼續(xù)增加CuSO4的使用劑量,硫品位持續(xù)下降,但回收率的變化先是不太明顯接著緩慢下降,因此,繼續(xù)增加CuSO4用量對硫的活化無明顯作用[12]。
因此,活化劑CuSO4用量宜確定為1 000 g/t。
2.2.2 硫粗選捕收劑丁基黃藥用量試驗
本試驗固定CuSO4用量為1 000 g/t,起泡劑2號油用量為60 g/t,丁基黃藥用量分別取50 g/t、100 g/t、150 g/t、200 g/t、250 g/t。丁基黃藥用量試驗流程如圖7所示,試驗結(jié)果如圖8所示。
圖7 丁基黃藥用量試驗流程圖
圖8 丁基黃藥用量試驗分析圖
由圖8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當(dāng)丁基黃藥的使用劑量為50 g/t時,硫的品位w(S)=50.59%,回收率為20.71%;丁基黃藥的使用劑量增大到200 g/t時,硫的品位下降了2.33%,回收率卻增加了約30%。繼續(xù)加大丁基黃藥的使用劑量,硫的品位w(S)下降約0.1%,回收率基本趨于穩(wěn)定[13]。
因此,捕收劑丁基黃藥用量應(yīng)確定為200 g/t。
為了盡可能地浮選出礦漿中的硫,需進行一次粗選和三次掃選。掃選試驗流程如圖9所示,試驗結(jié)果如表3所示。
表3 硫浮掃選試驗結(jié)果
圖9 硫浮掃選試驗實驗流程
在藥劑用量試驗和大量開路試驗的基礎(chǔ)上對試驗方案進行調(diào)整和優(yōu)化后,制定閉路試驗流程。確定藥劑用量如下:選銅時調(diào)整劑CaO為10 kg/t,捕收劑Y-89為100 g/t,選硫時活化劑CuSO4為1 000 g/t,捕收劑丁基黃藥為200 g/t,掃選藥劑減半,精選不加藥劑;試驗流程為:銅經(jīng)過一粗一掃一精,硫經(jīng)過一粗三掃二精。其工藝流程如圖10所示。
圖10 閉路試驗流程圖
在細度-0.074 mm的磨礦占78%的條件下,經(jīng)過閉路試驗,得到產(chǎn)物銅精礦和硫精礦,銅精礦中銅品位為19.21%、回收率為91%,硫精礦中硫品位為49.26%、回收率為78.27%。閉路試驗結(jié)果如下頁表4所示。
表4 閉路試驗結(jié)果
1)CaO的用量宜確定為10 kg/t,此時礦漿pH值為11左右,銅回收率為86.07%,硫抑制率達到較高水平;
2)銅捕收劑Y-89的用量應(yīng)為100 g/t;
3)硫活化劑CuSO4用量為1 000 g/t時,硫活化效果最佳,回收率達到55.62%;
4)硫捕收劑丁基黃藥的用量為200 g/t時最適宜,繼續(xù)增加其用量,硫回收率無顯著上升。
5)進行一粗一掃一精選銅、一粗三掃二精選硫的閉路試驗,得到品位為19.21%、回收率為91%的銅精礦和品位為49.26%、回收率為78.27%的硫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