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鹽脅迫下不同水稻品種苗期植物內(nèi)源激素含量的變化特征

2022-01-19 02:10:04姚棟萍賀榮華
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耐鹽內(nèi)源甲酸

沈 泓,張 櫻,張 軒,姚棟萍,2,3,賀榮華,陳 哲,張 柳,柏 斌,3

(1.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25;2.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3.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中心,湖南 長沙 410125;4.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湖南 永州 425699)

土壤鹽漬化是一個全球性生態(tài)問題,也是當今世界耕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土壤鹽漬化具有面積大、分布廣、類型多的特點。據(jù)統(tǒng)計,我國鹽堿土壤面積達1億hm2,且呈不斷加重趨勢[1]。在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時期,水稻對土壤鹽堿的耐受程度不同,其中幼苗期對鹽脅迫最為敏感[2]。鹽堿地種稻是一項“寓改良于利用”的技術(shù),不僅能有效利用鹽堿地提高糧食產(chǎn)量,而且可以通過水稻根系所分泌的有機酸減輕土壤的鹽堿化程度,起到土壤改良作用[3]。雖然目前已有海水稻等耐鹽水稻品種的相關報道,也有許多關于鹽脅迫對水稻種子萌發(fā)與幼苗根系生長影響及其作用機理的研究,但是植物激素對水稻耐鹽調(diào)控的相關研究尚不多見。

在鹽脅迫下水稻植株首先表現(xiàn)出各種生長發(fā)育過程受阻[4],其危害機理通常為滲透脅迫、離子毒害和氧化脅迫[5],而植株耐鹽生理調(diào)節(jié)機制主要包括滲透調(diào)節(jié)、養(yǎng)分調(diào)節(jié)、抗氧化調(diào)節(jié)和激素調(diào)節(jié),其中植物內(nèi)源激素發(fā)揮著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研究表明,主要有3種內(nèi)源激素參與水稻的鹽脅迫調(diào)控。一是水楊酸(Salicylic acid,SA)。鹽脅迫條件下,水楊酸可通過誘導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或增強抗氧化能力,緩解膜脂過氧化的傷害,并通過降低質(zhì)膜通透性改善細胞的代謝,調(diào)控離子吸收與分布,緩解鹽脅迫的壓力[6-7]。二是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鹽脅迫條件下,ABA可誘導植物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脯氨酸(Pro)大量積累,緩解鹽分過高造成的滲透脅迫和離子毒害,維持水分平衡[8],并提高相關保護性酶的活性[9],從而減輕植物的鹽害。三是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該內(nèi)源激素與ABA結(jié)構(gòu)相似[10],也是一種防衛(wèi)信號分子,經(jīng)信號轉(zhuǎn)導調(diào)控氣孔的閉合,以削弱蒸騰作用進而減少水分的散失[11]。

植物內(nèi)源激素的含量很低,通常在10-6~10-9g之間[12];且性質(zhì)不穩(wěn)定,易分解或?qū)χ車h(huán)境和介質(zhì)溫度敏感[13];加之植物機體構(gòu)成復雜,粗提液中往往含有大量基質(zhì),使得植物激素的測定分析容易受到干擾[14]。因此,檢測植物激素時,操作必須簡便、快速,儀器必須靈敏、專一。目前,植物激素主要采用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shù)測定,可分為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液相色譜-電噴霧-串聯(lián)質(zhì)譜法(HPLC-ESI-MS/MS)。GC-MS雖然在靈敏度問題上能滿足植物激素的測定要求,但對樣品的純化要求很高,樣品需要進行衍生化處理,使樣品前處理步驟變得更加繁瑣[15]。而HPLC-MS/MS不僅具有靈敏度高和選擇性好的特點,且該方法不需要對樣品進行繁瑣的衍生化處理,操作步驟簡化,檢測效率較高,適用于熱穩(wěn)定化合物、極性化合物等物質(zhì)的測定。因此,普遍采用HPLC-MS/MS法測定植物激素[16]。但是目前有關鹽脅迫下植物激素含量變化的研究報道較少,且無法精準定量檢測植物內(nèi)源激素含量變化。筆者改進了NY/T 2871—2015[17]中水稻植物激素的檢測方法,使檢測方法的準確度與精確度更高,以便更精準地分析植物內(nèi)源激素含量的變化。研究比較了不同水稻品種在相同鹽脅迫下茉莉酸(JA)、水楊酸(SA)、脫落酸(ABA)3種植物激素含量的變化,初步探討了水稻耐鹽能力與植物激素的關聯(lián)性,從而明確對水稻耐鹽能力起關鍵作用的植物內(nèi)源激素,為今后通過調(diào)節(jié)激素水平提高水稻耐鹽能力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有耐鹽品種超優(yōu)千號、Y兩優(yōu)900以及鹽敏感品種IR64,均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提供。

主要試驗試劑有Yoshida水稻營養(yǎng)液(Coolaber公司)、HPLC甲醇(Merck公司)、HPLC甲酸(科密 歐)、甲酸銨(Sigma-Aldrich)、純水(Waters蒸餾水)。茉莉酸(JA)、水楊酸(SA)、脫落酸(ABA)的標準品均來自sigma-aldrich西格瑪奧德里奇(上海)貿(mào)易有限公司。

主要儀器設備有三重四極桿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SHIMADZU LCMS-8060)、C18色譜柱(Shim-pack GIST-HP 2.1 mm×50 mm,3 μm)、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渦旋振蕩器(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臺式超速冷凍離心機(德國Eppendorf)、移液槍(德國Eppendorf)、氮吹儀(上海錦文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混合型陰離子交換固相萃取柱(上海安譜實驗科技儀器有限公司)、超低溫冰箱(三洋冷鏈公司)、冰箱(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超純水設備(萊特萊德純水設備技術(shù)有限公司)、光照培養(yǎng)箱(韶關市廣智科技設備有限公司)等。

1.2 試驗方法

1.2.1 標準品溶液配制精確稱取各植物激素標準品適量,用甲醇溶解制成濃度為1000 μg/mL標準儲備液;分別吸取一定量的3種植物激素標準儲備液,用甲醇制成濃度為1 μg/mL的混合標準儲備液;分別吸取一定量的混合標準儲備液,用80%甲醇水制成濃度為0.5~100 μg/L的植物激素混合標準工作液。

1.2.2 水稻幼苗培養(yǎng)取3個品種的水稻種子各約200粒,在50℃烘箱中處理3 d后置于35℃、光照強度兩級的光照培養(yǎng)箱中浸泡至露白;待種子發(fā)芽后,放入96孔板,每孔放置一顆發(fā)芽種子,將96孔板放入盛有純水的托盤內(nèi),蓋上保鮮膜,置于光照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待幼苗的主根長至2~3 cm時(一般3~4 d),將托盤內(nèi)的純水改為1/2 Yoshida培養(yǎng)液(pH值5.5),并轉(zhuǎn)移到人工氣候室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6 d后,將1/2培養(yǎng)液改為全培養(yǎng)液(pH值5.5);注意每3 d更換一次培養(yǎng)液,并確保培養(yǎng)液體積不變。人工氣候室的培養(yǎng)條件:光照時間14 h,溫度(25±4)℃;黑暗時間10 h,溫度(20±2)℃;光照強度為240~350 μmol/(m2·s);相對濕度為60%~70%。每個品種設置試驗組和對照組。

1.2.3 苗期鹽處理待幼苗長至3葉一心時更換新的全培養(yǎng)液,加入濃度0.8%的NaCl進行鹽處理。每周更換一次全培養(yǎng)液,并且重新加入相應濃度的鹽,確保鹽濃度的穩(wěn)定。期間注意觀察水稻幼苗的形態(tài)變化,并拍照記錄。

1.2.4 樣品采集及前處理(1)樣品采集:分別采集鹽脅迫0(對照組)、6、24和72 h的水稻幼苗樣品,采樣時將莖葉與根分開,用錫箔紙包好,做好標記后于-80℃冰箱中避光保存。(2)樣品前處理:研缽預冷,將莖葉放入研缽中,加入液氮研磨,稱取0.1 g試樣(精確到0.1 mg)于2 mL塑料離心管中,加入1 mL預冷(4℃)的80%甲醇水,置于4℃冰箱中浸提16 h,期間振搖2~3次;取出,于4℃下13000 r/min離心15 min后,傾出上清液;往殘渣中再次加入1 mL 80%甲醇水,漩渦振蕩,按上述條件離心,合并2次提取液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2 mL 80%甲醇水后用水稀釋至刻度線,混勻;移取4.00 mL上述提取液過混合性陰離子交換固相萃取柱(使用前需活化),依次用2 mL純水和2 mL甲醇淋洗,用2 mL 1%甲酸甲醇溶液洗脫2次,用5 mL離心管收集洗脫液,并于50℃下氮吹干,加水稀釋至0.5 mL,漩渦混勻,濾膜過濾,待測。

1.2.5 檢測方法優(yōu)化(1)色譜條件:Shim-pack GIST-HP C18(2.1 mm×50 mm,3 μm)色譜柱;設置2種流動相A,一是5 mmol/L甲酸銨,二是5 mmol/L甲酸銨-0.02%甲酸溶液,考察哪種溶液更適合作為流動相A;流動相B為甲醇;流速0.4 mL/min;進樣體積5 μL;柱溫40℃;梯度洗脫程序0~6 min 20%~90% B、6~8 min 90% B、8~8.1 min 90%~20% B、8.1~13 min 20% B。(2)質(zhì)譜條件:電噴霧離子源負離子模式(ESI-);離子源接口電壓3.0 kV;離子源溫度300℃;脫溶劑管溫度526℃;加熱模塊溫度400℃;霧化氣為氮氣,3.0 L/min;干燥氣為氮氣,10.0 L/min;碰撞氣為氬氣;檢測方式為多反應監(jiān)測(MRM)。優(yōu)化后,3種植物激素的MRM參數(shù)見表1。

表1 優(yōu)化后的MRM參數(shù)

1.2.6 方法學考察(1)線性關系、檢出限及定量限:將0.5、1、5、10、25、50和100 μg/L的系列混合標準溶液進行HPLC-MS測定,每個樣進3針,以濃度 (μg/L)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并通過信噪比S/N=3和S/N=10計算得出方法的檢出限(LOD)與定量限(LOQ)。(2)精密度:以5、50和100 μg/L這3種濃度水平的混合標準溶液在優(yōu)化后的色譜-質(zhì)譜條件下按順序連續(xù)進樣5次,通過計算3種植物激素的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RSD,%)來衡量精密度。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同時測定3種植物激素的方法優(yōu)化

與NY/T 2871—2015中的方法相比,該研究的優(yōu)化在于:(1)將樣品減少為0.1 g,使用較小的離心管,讓提取液與樣品充分接觸;(2)將氮吹步驟的吹至“近干”改為“全干”,以改善誤差問題;(3)將原來的流動相A 5 mmol/L甲酸銨溶液改為5 mmol/L甲酸銨-0.02%甲酸溶液。如圖1所示,當以5 mmol/L甲酸銨溶液為流動相A時,SA、JA和ABA 3種植物激素的峰分離效果不佳,而以5 mmol/L甲酸銨-0.02%甲酸溶液為流動相A時,3種植物激素之間的分離度較好,各激素基線之間沒有重疊。由此表明,該檢測方法可同時進行SA、JA和ABA 3種植物激素的檢測。

圖1 采用不同流動相獲得的色譜圖

2.2 方法學考察

2.2.1 線性關系、檢出限及定量限從表2中可以看出,3種植物激素在所選的濃度范圍內(nèi)與其峰面積都呈現(xiàn)出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shù)(R2)均大于0.999;該檢測方法的靈敏度較高,檢出限在0.02~0.08 μg/L之間,定量限在0.07~0.25 μg/L之間。

表2 3種植物激素的線性關系、檢出限和定量限

2.2.2 精密度由表3可知,3種植物激素的保留時間相對標準偏差在0.100%~0.194%之間,峰面積相對標 準偏差在0.286%~3.125%之間,表明儀器精密度較優(yōu)。

表3 3種植物激素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重復性結(jié)果(n=5)

2.3 鹽脅迫不同時間后各水稻品種幼苗的形態(tài)表現(xiàn)

3個供試水稻品種在不同鹽處理時間下的生長狀況如圖2所示。在鹽處理之前,耐鹽品種Y兩優(yōu)900、超優(yōu)千號與鹽敏感品種IR64的水稻苗期長勢不同,耐鹽品種株型挺拔,而鹽敏感品種葉片披散,株高相對矮小。經(jīng)鹽處理6 h后,2個耐鹽品種并無明顯 變化,而IR64經(jīng)鹽處理6 h后部分葉尖已經(jīng)開始泛黃并出現(xiàn)輕微卷曲。經(jīng)鹽處理24 h后,2個耐鹽品種的水稻葉片尚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而此時IR64的葉片明顯卷曲,且可較為清晰地看到葉尖部分的葉脈紋路顏色暗黃,表現(xiàn)出顯著的鹽脅迫特征。經(jīng)鹽處理72 h后,2個耐鹽品種的葉尖部分泛黃,幼苗生長情況依舊良好;而此時IR64的葉片卷曲得更為嚴重,且泛黃明顯。

圖2 鹽脅迫不同時間后各水稻品種幼苗的形態(tài)變化

2.4 鹽脅迫不同時間后各水稻品種幼苗SA含量的變化

由圖3可知,3個水稻品種葉片中植物激素SA的含量變化趨勢不同,但在鹽脅迫下,SA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只是不同品種中SA含量出現(xiàn)上升的時間點不同。鹽敏感品種IR64的SA含量在鹽脅迫前為(383.85±63.79) ng/g;隨著鹽脅迫時間的延長,其含量變化呈現(xiàn)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規(guī)律。耐鹽品種Y兩優(yōu)900的SA含量在鹽脅迫前達到了(552.31±51.80) ng/g,高含量的SA可能與該品種的特殊耐鹽性有著一定的關系;隨著鹽脅迫時間的延長,其含量變化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而在鹽脅迫72 h后又略微升高。另一耐鹽品種超優(yōu)千號的SA含量在鹽脅迫前為(186.49±10.76) ng/g,在鹽脅迫24 h后,SA含量增加至(427.97±26.67) ng/g,在鹽脅迫72 h時開始出現(xiàn)輕微的下降。

圖3 鹽脅迫下3個水稻品種苗期SA含量的變化

2.5 鹽脅迫不同時間后各水稻品種幼苗JA含量的變化

由圖4可知,在鹽脅迫前,鹽敏感品種IR64的JA含量明顯高于另外2個耐鹽品種;鹽脅迫24 h時,JA的含量出現(xiàn)驟降;整體來看,隨著鹽脅迫時間的延長,JA含量變化呈現(xiàn)出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相較于鹽敏感品種IR64,2個耐鹽品種的JA含量變化較為緩和,差異不顯著。Y兩優(yōu)900品種的JA含量變化在鹽脅迫24 h內(nèi)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而在72 h其含量又有所增加;而超優(yōu)千號品種在鹽脅迫72 h內(nèi),JA含量一直呈現(xiàn)出逐漸下降的變化規(guī)律。

圖4 鹽脅迫下3個水稻品種苗期JA含量的變化

2.6 鹽脅迫不同時間后各水稻品種幼苗ABA含量的變化

由圖5可知,ABA作為一種逆境脅迫調(diào)控激素,在正常生理條件下其含量是極低的;但在經(jīng)0.8%NaCl處理6 h后,ABA的含量顯著升高;但隨著鹽脅迫時間的延長,ABA含量均有所下降;且3個水稻品種葉片的ABA均表現(xiàn)出相同的變化規(guī)律,該變化規(guī)律與他人的研究結(jié)果也一致。此外,對比3個水稻品種在鹽脅迫24 h后ABA的含量可以發(fā)現(xiàn):2個耐鹽品種的ABA含量下降恢復得較快,特別是Y兩優(yōu)900,在鹽脅迫24 h后ABA的含量已降至(99.37±4.61) ng/g;而鹽敏感品種IR64的ABA含量相比之下恢復得較為緩慢。

圖5 鹽脅迫下3個水稻品種苗期ABA含量的變化

3 討 論

研究結(jié)果表明,脫落酸(ABA)在鹽脅迫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對于脅迫環(huán)境極其敏感。鹽脅迫初期ABA迅速積累,可使氣孔關閉,降低蒸騰速率,并通過啟動植物體內(nèi)的各信號分子進行復雜的網(wǎng)絡調(diào)控,以緩解鹽脅迫造成的離子毒害和氧化損傷,尤其是滲透脅迫[18],從而減少或避免鹽脅迫對植物生長的迫害,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由于過多的ABA會抑制植物的生長,因此當水稻幼苗適應了這種環(huán)境脅迫后,ABA含量的降低,會讓植物恢復正常的代謝水平與生長狀態(tài)。

ABA作為植物激素響應脅迫的調(diào)控中心,同時還影響著其他植物激素的含量變化。3個水稻品種的JA含量在鹽脅迫前期均呈降低趨勢,原因尚不明確;但在鹽處理一段時間后,JA含量有所增加,原因可能是ABA的積累促進了茉莉酸信號通路阻遏蛋白JAZ(Jasmonate-ZIM-domain,JAZ)的泛素化降解[19],從而釋放JA下游基因的表達,表現(xiàn)為茉莉酸含量的增加,使自身耐受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耐鹽品種不同的是,鹽敏感品種IR64本身就含有較高的茉莉酸(JA),這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種之間存在理化特性差異所致。李天雪等[20]在測定不同鹽堿處理下金銀花幼苗JA含量時發(fā)現(xiàn),鹽堿脅迫下JA含量會有所下降,在后期才會出現(xiàn)明顯增加。試驗中JA的含量變化規(guī)律與該研究相符。

研究改進了現(xiàn)行的植物激素檢測方法,提升了植物激素檢測的靈敏度和精確度,后期需通過內(nèi)標法和衍生化處理,進一步提升植物激素前處理的回收率和檢測的穩(wěn)定性。通過探討不同耐鹽能力的水稻品種鹽脅迫0、6、24和72 h下3種植物激素的含量變化,初步分析了3種植物內(nèi)源激素含量變化規(guī)律以及激素間相互作用對水稻生長的影響,有助于解析植物激素參與水稻鹽脅迫調(diào)控的生理機制,為水稻耐鹽脅迫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猜你喜歡
耐鹽內(nèi)源甲酸
有了這種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鹽了
甲酸治螨好處多
內(nèi)源多胺含量在砂梨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的變化研究
甲酸鹽鉆井液完井液及其應用之研究
內(nèi)源信號肽DSE4介導頭孢菌素C?;冈诋叧嘟湍钢械姆置诒磉_
一次注射15N-亮氨酸示蹤法檢測雞內(nèi)源氨基酸損失量適宜參數(shù)的研究
耐鹽保水劑的合成及其性能
化工進展(2015年6期)2015-11-13 00:27:26
不同層積處理滇重樓種子內(nèi)源激素變化的研究
耐鹽高降解蛋白菌株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條件的研究
基于環(huán)己烷甲酸根和2,2′-聯(lián)吡啶配體的雙核錳(Ⅱ)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
吴桥县| 龙江县| 平阴县| 横山县| 泌阳县| 上蔡县| 弋阳县| 永嘉县| 砚山县| 南汇区| 建瓯市| 青海省| 永善县| 漳浦县| 勃利县| 广汉市| 开远市| 随州市| 永兴县| 枣庄市| 潢川县| 湛江市| 诸暨市| 黄浦区| 崇阳县| 临西县| 崇信县| 儋州市| 徐州市| 淅川县| 石家庄市| 米易县| 阳谷县| 黔西县| 乌兰浩特市| 兴和县| 荥经县| 中西区| 民勤县| 曲阳县|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