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瑜璐
今年似乎沒有秋天,前一天還是短袖紗裙,第二天便是衛(wèi)衣甚至薄棉襖加身,無常得緊。才過了一個短暫的周末,一切又開始變得匆匆。匆匆坐上車,匆匆吃早飯,匆匆出食堂。不料,又一個匆匆,竟遇見一縷香。
兩株桂花樹,一樹淺黃,一樹碎金,從蒙蒙陰雨中透出一絲光,照得人眼前一亮。
我不禁放慢了腳步。
從未見過開得如此繁密的桂花,適逢秋雨,在瑟瑟的涼風(fēng)中,熱烈綻放,那么投入,那么不管不顧。那一樹的星星點點,近看,十幾朵環(huán)抱著,簇?fù)沓纱淮Y滿綠葉競放在枝梢,每一瓣都像嬰兒飽滿的唇,肥嘟嘟散發(fā)出沁人的香,甜糯糯的,使人情不自禁深吸一口,再吸一口,馨香漫盈肺腑。
雨不見小,心底卻漸漸生出一片安寧。食堂邊雜沓來往的步履,由匆匆變得輕緩,然后是靜靜地佇立。即使是未攜雨具,也會留下匆匆一瞥,滿眼的香與美,令腳步也輕盈了。
想起去歲,從奶奶的花房翻出不知名的花籽,隨手丟進院子的角落。又突發(fā)奇想,學(xué)著大人們的樣兒,搭起一座花架,盼著哪一天也有“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盛況。澆水,施肥,大人們侍弄菜園時,我便侍弄花架下的這片空地。春末夏初,架上爬滿油油綠葉,我開始期盼那滿藤繁花。猶記得,夏日清晨,荷花悄然綻放時,我期待著。秋日午后,菊花怒放遍染籬落時,我還期待著。冬日傍晚,后院蠟梅吐蕊,在寒風(fēng)中到處是它清冽的幽香時,我的期待漸漸有些憔悴,也生出一絲懷疑:它也許不會開花,這一片綠葉便是它的一生。
三月的夜,春寒尚料峭,在清清冷冷的風(fēng)中,在皎潔如水的月光下,在大地初醒的芬芳里,它突然綻開一架的春。一朵一朵如小小的蝶,歡喜地落在那里。輕輕捧起它絕色的顏,酡紅如盛夏晚霞,生怕折了它盈盈的翼,指尖的輕觸,怦怦的心跳,一種不可言說的曼妙無限放大。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边@是兩千多年前觸動心弦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經(jīng)見過?!边@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時歡喜的遇見。“遇見你之前,我從沒想過結(jié)婚,遇見你之后,我結(jié)婚沒想過和別的人。”這是錢鐘書和楊絳決定一生的遇見。
曾經(jīng),我多么羨慕這些詩詞歌賦里才子佳人的相遇。我想,這樣美麗的相遇,只怕我這一生也不會遇見。
直到我遇見它們。
在忙碌的學(xué)習(xí)生活之余,只是因為放慢了腳步,稍作停留,多看了那么一眼,只是因為揣著一片期待,澆水施肥傾心呵護,然后就遇見了它們,就生出無限感動和歡愉,留下一段悠長又香醇的回味。
有人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就有了歲月;天遇見地,就有了永恒。我要說,這世間所有的遇見都絕非偶然,而必有因果。不是嗎?因為有心,我們才能有最美的遇見。
[【老師評】]
這是一篇周末小隨筆,正如小作者所言,因為有心,才有這樣美麗的遇見。桂樹,本是江南隨處可見的花木,小作者并未因司空見慣而對之熟視無睹。更難能可貴的是,面對繁忙浮躁的現(xiàn)代生活,她始終有一顆執(zhí)著于美的心。面對一株桂花樹,她會停下匆匆的腳步,去注視、去賞聞,收藏于心又付諸筆端。她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虛筆憶起種花的經(jīng)歷,勾連從前的閱讀經(jīng)驗,引用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節(jié)目中的一段開場白,引出自己對這些經(jīng)歷的思考,稱其為“最美的遇見”。
全文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帶給讀者美的享受,這得益于小作者良好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和方法——熱愛讀書,善于觀察,勤奮思考,巧妙聯(lián)結(jié),將書寫內(nèi)化成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