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
昨天兒子偷偷向我訴苦:姥姥太嘮叨了,受不了。我聽了微微一笑:受不了也得受!
母親今年七十五,耳聰目明,身體硬朗,記憶力比我都好,多少年前的往事記憶猶新。母親不愿意和我們一起生活,獨自住在老房子里,所以每隔幾天我就會過去看她,順便聽她嘮叨嘮叨。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真是一點不假,車轱轆話反復講。見面問“吃了嗎”,臨走再囑咐“走路看著點,晚上出門多穿點衣服”。張家長李家短的事情說了一遍又一遍,外孫子的情況詢問了一回又一回,就連我換個發(fā)型,買一件新衣服,都被多次提起又提起。我理解母親,不管我多大,在母親的心里永遠是個孩子,她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歷練的結(jié)果,反復告誡我該與不該,對與不對,雖然不是字字珠璣,但絕對是語重心長。
我有一個好閨蜜,叫小薇,她叔叔的女兒在外地,平時大事小情的就找她。有一回小薇告訴我,叔叔的女兒給她打電話了,生氣地說父親太嘮叨了,以后都不敢接他電話了。小薇勸慰妹妹要有耐心,平時難得一見,電話里多說幾句很正常。小薇不光是這么勸妹妹,自己也是極有耐心地與叔叔交流。她告訴我說,叔叔年齡大了,說過的話記不住,一遍遍重復,的確是絮絮叨叨的,但是不管怎樣都聽他講,老伴兒離世,女兒又不在身邊,他多孤單啊,自己就安靜地做他的傾聽者吧。
好善良啊,就沖這一點,她就值得我認真交往。其實我們哪個人不是在父母的嘮叨聲里長大的,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到讀書求學,到走入社會,到成家立業(yè),這種嘮叨,實在是人間至愛。
家有一老猶有一寶,記得自己剛剛成家的時候,因為條件所限必須和婆婆住一起,我就和母親抱怨過。母親用過來人的口吻告訴我,家里有個老人年輕人心里安定,大事不能跑偏,關(guān)鍵時候老人一句話,就像吃了定心丸。
當父母老了,我們也長大了,甚至成為他們的支柱,他們的話再聽起來可能就沒有那么重要了??墒抢先说男膽B(tài)也在變,此時喜歡詢問,喜歡憶舊了。其實這個時候我們不用做太多,無關(guān)緊要的大事小情不要瞞著他們就好,嘮叨的時候安靜地傾聽,不必太往心里去,我甚至一邊寫字一邊聽母親嘮叨,只需間或地應(yīng)答“哦”“是嗎”“好”就行了。如果換個角度思考,憶舊說明父母思維清晰,操心兒孫的事說明他們精力還算充沛啊。
父母老了,我們自當學會包容,善待他們的嘮叨,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夠豐富,無需向我們尋求答案,我們僅僅需要做一個好的聽眾而已。
愿天下所有老人的傾訴都有人聽,所有的嘮叨都不被打斷。
選自《揭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