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長期淡出人們視野的WCBA,卻因為一起悲劇而成為了新聞焦點——在2021年底舉行的一場比賽中,江蘇女籃球員孫麗遭遇來自大體協(xié)聯(lián)隊球員谷宜瞳的“墊腳”。孫麗在踩到對方腳后倒地不起,被診斷為腳踝脫臼、三處骨折、韌帶撕裂。孫麗受傷痛哭的視頻在網(wǎng)上傳播,人們隨即對谷宜瞳乃至“墊腳”這種行為口誅筆伐。
所謂墊腳,就是在一方球員處于跳起之后下落的過程中,另一方球員主動將腳伸向對方的落地之處,導致對方的腳會踩到自己的腳。表面上看,似乎另一方球員才是被踩的受害者,但實際上,墊腳會導致對方下落時無法踩到平坦的地板,由于兩只腳落地時受力不均,很容易發(fā)生腳踝受傷。尤其在對抗激烈的高水平比賽中,球員的起跳高度更高,自身體重也更重,墊腳造成的風險會成倍放大,正如孫麗目前所遭遇的那樣。
實際上,墊腳從來都是競技世界中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有些時候,那些看似有意無意的墊腳行為,甚至可能直接改變重大賽事的結果。比如在2020年底舉行的女排超級聯(lián)賽總決賽中,天津女排主攻李盈瑩在進攻后腳過中線,導致江蘇女排二傳刁琳宇落地后摔倒,進而造成韌帶肌肉撕裂加骨頭挫傷。盡管李盈瑩在賽后對刁琳宇表示安慰,并獲得了對方的諒解,但從客觀結果來看,正是這一變故導致天津女排逆轉奪冠,由此引發(fā)不少球迷將李盈瑩的行為定性為故意墊腳,甚至還翻出了她以往造成他人受傷的類似行為。
這些在客觀上導致嚴重后果的行為,真的是基于主觀惡意嗎?除了當事人之外,恐怕誰也沒有真正的答案。這也正是墊腳行為最麻煩或者說最可怕的地方。如果說足球場上的飛鏟、籃球場上的肘擊都比較容易被認定為惡意的話,那么動作幅度看似不大的墊腳,卻很難從中判斷出行為者的具體意圖。到底是動作失誤還是陰損犯規(guī),在不同視角可能存在不同的答案,由此也使得墊腳未必會在規(guī)則上受到嚴厲的處罰。比如本次在輿論的高度關注中,谷宜瞳被罰款5000元和停賽5場,可李盈瑩當初照樣參與了球隊接下來的奪冠過程。到底哪一種處理方式更合適,的確不好說。
如果在體育規(guī)則體系內(nèi)不太容易做出處罰,那么能不能引入輿論監(jiān)督的力量?比如對于那些屢有劣跡的“惡漢”,通過媒體和球迷持續(xù)聲討,由此影響到球員和球隊的商業(yè)價值,從而多少形成一點制約效果。這種想法很理想,可是在現(xiàn)實中,往往還是敵不過“成王敗寇”的輿論慣性。在競爭激烈的賽場上,只要能為本方多爭取到一點獲勝的可能,很多選手都愿意付出暫時的聲名代價,而且這個代價通常也不會太大。比如馬特拉齊當年在世界杯決賽中激怒齊達內(nèi)的言行,以傳統(tǒng)道德觀念而言顯然當受譴責,可是當馬特拉齊隨隊友共同捧起大力神杯時,幾十分鐘前的爭議早已被贊美與祝賀徹底掩蓋。同樣的道理,哪怕是通過墊腳等惡行換取的冠軍,在歷史上更可能被視為榮譽而非恥辱。
可以預見,只要比賽結果繼續(xù)與個人和團隊的名利掛鉤,那么在激烈對抗的過程中,就永遠有人會動起墊腳的邪念,從而繼續(xù)制造出一系列悲劇。對籃球運動的管理者們來說,這是一場需要做好持久戰(zhàn)準備的較量。一方面,在制定規(guī)則的宏觀層面,應當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墊腳行為的犯規(guī)屬性;另一方面,在執(zhí)行規(guī)則的微觀層面,則必須讓裁判們及時揪出那些墊腳的慣犯,并在此類行為剛露頭還未遂時就立即加以警告,避免悲劇發(fā)生之后才去收拾殘局。
最后,哪怕墊腳行為短期內(nèi)尚難得到全面遏制,至少也該為那些遭遇墊腳傷害的球員提供更多保障。比如孫麗本次受傷之后,足足過了30分鐘才等到救護車,沒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專業(yè)治療。對于在比賽中遭遇各種明槍暗箭的運動員,無論賽事組織者還是球隊管理者,都該提供更大限度的幫助,包括醫(yī)療救助、費用負擔以及收入補償?shù)鹊取.斔麄円呀?jīng)因為被墊腳而落地不穩(wěn)時,應當有人撐起足夠平穩(wěn)的另一層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