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伍連,李 華,羅 琴
(惠州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7)
在雙系統(tǒng)電腦橫機上,進行V型真領[1-3](簡稱“V領”)的編織主要包括兩大類型:一是V領拆行編織,二是V領嵌花編織,而V領拆行編織又可細分為2行拆行、4行拆行等小類,V領嵌花編織又可細分為階梯式嵌花與單行式嵌花2小類。選擇編織類型時,不僅需要了解各種編織類型的編織原理,而且在保證產(chǎn)品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優(yōu)選更為高效的編織類型。本文先給出一個包含一定領深的線圈橫列個數(shù)與一定收針次數(shù)的V領樣片,再以機頭橫移次數(shù)為編織順序[4-5],將樣片按照V領不同的編織類型分別展開,以此來反應其各自編織原理,同時,再將機頭橫移次數(shù)統(tǒng)一用樣片的領深線圈橫列個數(shù)與收針次數(shù)表示,最后,在編織同一樣片的條件下,通過機頭橫移次數(shù)來比較不同編織類型之間編織效率的高低,以此作為優(yōu)選V領高效編織類型的依據(jù)。
在電腦橫機上,V領編織需要控制的主要工藝參數(shù)包括:肩寬針數(shù)、領深的線圈橫列個數(shù)、收針針數(shù)與收針次數(shù)等。各參數(shù)的大小會因V領的規(guī)格尺寸、編織時使用的橫機機號與成品面密度等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V領樣片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由圖示出,橫向a、b、…、w用于控制肩寬針數(shù),縱向1、2、…、24用于控制領深的線圈橫列個數(shù),其中,A段用于控制領深線圈橫列下區(qū)段,B段用于控制領深線圈橫列上區(qū)段,收針的針數(shù)包括有收2針與3針2種情況,收針次數(shù)為左、右各收4次,共收針8次,在領部編織之前,樣片的左側停放一把導紗器,用于V領左側部分編織,右側停放一把導紗器,用于V領右側部分編織,以下V領各種編織類型均以該樣片設定的條件展開。
圖1 V領樣片的示意圖
2行拆行原理:對于線圈橫列而言,機頭編織系統(tǒng)先對領部一側進行2個線圈橫列的編織,再對領部另一側進行2個線圈橫列的編織,并以此為編織循環(huán),直到完成領深所需要的線圈橫列個數(shù)。圖2為V領2行拆行的編織原理示意圖,其也是圖1中第1、2、3、4線圈橫列,以機頭橫移次數(shù)為編織順序[6-7]的展開圖。
圖2 V領2行拆行的編織原理示意圖
由圖2示出,“》”表示機頭向右橫移,“《”表示機頭向左橫移,1、2、…、16表示機頭橫移次數(shù),3#表示左側導紗器,5#表示右側導紗器,I表示第1編織系統(tǒng),II表示第2編織系統(tǒng),實線表示導紗器橫移與編織,“↑”表示翻針,“”表示向左移圈,“”表示向右移圈。圖2包括2部分,一是圖1中第1、2線圈橫列與圖2中機頭第1、2、…、6次橫移相對應,1機頭右移,I帶動3#導紗器編織;2機頭左移,I帶動3#導紗器編織;3機頭右移,其作用為調整機頭位置;4機頭左移,I帶動5#導紗器編織;5機頭右移,I帶動5#導紗器編織;6機頭左移,其作用為調整機頭位置。二是圖1中帶有收針第3、4線圈橫列與圖2中機頭第7、8、…、16機頭橫移相對應,機頭第7、8次橫移與機頭第1、2次橫移作用相同;機頭第12、13次橫移與機頭第4、5次橫移作用相同;9機頭右移,I與II組合進行翻針;10機頭左移,I與II組合進行向左移圈;9到10機頭橫移用于左側收針,11機頭右移用于調整機頭位置;14機頭左移,I與II組合進行翻針;15機頭右移,I與II組合進行向右移圈;14到15機頭橫移用于右側收針,16機頭左移,其作用為調整機頭位置。
圖2包括的這2個部分可以看出:圖1中線圈橫列的展開完全相同,圖1中左、右側收針的展開相當于在對應線圈橫列展開上分別插入2次機頭橫移,用于收針;圖1中的其他線圈橫列,同圖1中第1、2線圈橫列,左側收針與圖1第4線圈橫列上左側收針相同,右側收針與圖1第4線圈橫列上右側收針相同。因此,樣片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包括:編織線圈橫列的次數(shù)、調整機頭位置的次數(shù)與收針的次數(shù),具體表達見式(1)。
X=3M+2N
(1)
式中:X為機頭橫移次數(shù);M為領深的線圈橫列個數(shù);N為收針次數(shù)。
圖3是V領4行拆行的編織原理示意圖。4行拆行編織原理與2行拆行的編織原理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對于線圈橫列而言,機頭先橫移4次編織V領一側,機頭調整位置1次后再橫移4次編織V領另一側,最后機頭再調整位置1次。
圖3 V領4行拆行的編織原理示意圖
圖3也是圖1中第1、2、3、4線圈橫列,以機頭橫移次數(shù)為編織順序的展開圖,圖1中第1、2、3、4線圈橫列左側收針相同,右側收針也相同,因此,機頭橫移次數(shù)見式(2)。
X=2.5M+2N
(2)
V領拆行的行數(shù)越多,會造成V領編織時左、右牽拉力越不均勻,會影響產(chǎn)品質量,因此,不建議超過4行以上的拆行方式。
在進行V領嵌花編織前,需要先明確V領安全針數(shù)的概念,如圖1所示,領深的線圈橫列被分為2個區(qū)段,其中,A區(qū)段為V領的下部區(qū)段,B區(qū)段為V領的上部區(qū)段,其中,第17編織橫列中的第5針到第19針之間有15個針距的領口寬度,為V領上、下區(qū)段的分界線位置,該寬度的針距個數(shù)即為V領安全針數(shù),V領安全針數(shù)定義[8]如下:V領領口所具有的最小寬度,當某一側的導紗器被帶入V領領口處,該導紗器的位置不會影響到領口另一側邊緣處的收針或編織操作,將上述最小寬度用針距個數(shù)來表示,稱之為V領的安全針數(shù)。若導紗器被帶入到V領領口處,在A區(qū)段,導紗器在收針操作時需要進行回踢操作,而在B區(qū)段,導紗器不需要進行處理,因此,V領嵌花編織需要按照V領安全針數(shù)以下部分與以上部分分別進行。
階梯式嵌花原理如下:對于線圈橫列而言,包括以下3方面:①先機頭的編織系統(tǒng)對領部的一側進行1個線圈橫列的編織;②然后機頭的編織系統(tǒng)對機頭運行方向上前方的領部一側進行線圈編織,同時,機頭的第二編織系統(tǒng)對機頭運行方向上后方的領部另一側進行線圈編織,并以此為編織循環(huán),直到領部的另一側還有1個線圈橫列的未完成編織;③最后機頭的編織系統(tǒng)對未完成編織的線圈橫列進行編織。
3.2.1 安全針數(shù)以下
圖4是V領A區(qū)段階梯式嵌花編織原理示意圖,也是圖1中A區(qū)段第1、2、3、4、5左側線圈橫列,以機頭橫移次數(shù)為編織順序的展開圖。
圖4 V領階梯式嵌花A區(qū)段的編織原理示意圖
由圖4示出,虛線表示導紗器橫移,但不進行編織,圖4包括3個部分:①圖1中第1左側線圈橫列與圖4中機頭第1次橫移相對應,1機頭右移,I帶動3#導紗器編織;②圖1中第1右側線圈和第2、3左側線圈橫列與圖4中機頭第2、3次橫移相對應,2機頭左移,I帶動3#導紗器編織,II帶動5#導紗器編織,3機頭右移,I帶動5#導紗器編織,II帶動3#導紗器編織;③圖1中帶有收針第3右側線圈和第4、5左側線圈橫列與圖4中機頭第4、5、…、13橫移相對應,其中機頭第4次橫移與機頭第2次橫移作用相同,機頭第9次橫移與機頭第3次橫移作用相同,5機頭右移,I回踢5#導紗器,II進行部分翻針,6機頭左移,I 進行剩余部分翻針,7機頭右移,I與II組合進行向左移圈,8機頭左移,回踢5#導紗器,5到8機頭橫移用于回踢導紗器與左側收針,10機頭左移,I回踢3#導紗器,II進行部分翻針,11機頭右移,I進行剩余部分翻針,12機頭左移,I與II組合進行向右移圈,13機頭右移,回踢3#導紗器,10到13機頭橫移用于回踢導紗器與右側收針,將圖4的③與②部分對比,可以看出線圈橫列的展開完全相同,左、右側收針的展開相當于在對應線圈橫列上分別插入4次機頭橫移,用于回踢導紗器與收針。圖1中A區(qū)段的線圈橫列,同圖1中第1右側線圈和第2、3左側線圈橫列,左側收針與圖1第4線圈橫列上左側收針相同,右側收針與圖1第4線圈橫列上右側收針相同,因此,樣片A區(qū)段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包括:編織線圈橫列的次數(shù)、回踢導紗器的次數(shù)與收針的次數(shù),具體表達見式(3)。
X1=M1+1+4N1
(3)
式中:X1為A區(qū)段機頭橫移次數(shù);M1為A區(qū)段領深線圈橫列個數(shù);N1為A區(qū)段收針次數(shù)。
3.2.2 安全針數(shù)以上
圖5是V領B區(qū)段階梯式嵌花編織原理示意圖,也是圖1中B區(qū)段第19右側線圈和第20、21、…、24線圈橫列,以機頭橫移次數(shù)為編織順序的展開圖。
圖5 V領梯式嵌花B區(qū)段的編織原理示意圖
圖5包括3個部分:①圖1中第19右側線圈和第20、21左側線圈橫列與圖5中機頭第44、45橫移相對應,而其與圖4中機頭第2、3橫移作用相同;②圖1中帶有收針第21右側線圈和第22、23左側編織橫列與圖5中機頭第46、47、…、51橫移相對應,其中機頭第46次橫移與圖4中機頭第2次橫移作用相同,機頭第49次橫移與圖4中機頭第3次橫移作用相同。47機頭右移,I與II組合進行翻針;第48次機頭左移,I與II組合進行向左移圈;47到48機頭橫移用于左側收針,50機頭左移,I與II組合進行翻針;51機頭右移,I與II組合進行向右移圈;50到51機頭橫移用于右側收針;③圖1中第23右側、24編織橫列與圖4中機頭第52、53橫移相對應,其中機頭第52次橫移與圖4中機頭第2次橫移作用相同,53機頭右移,I帶動5#導紗器編織。將②與①對比,可以看出:線圈橫列的展開完全相同,左、右側收針的展開相當于在對應線圈橫列上分別插入2次機頭橫移,用于收針。圖1中B區(qū)段的線圈橫列同圖1中第1右側線圈和第2、3左側線圈橫列,左側收針與圖1第22線圈橫列上左側收針相同,右側收針與圖1第22線圈橫列上右側收針相同,因此,樣片B區(qū)段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包括:編織線圈橫列的次數(shù)與進行收針的次數(shù),具體表達見式(4)。
X2=M2+2N2
(4)
式中:X2為B區(qū)段機頭橫移次數(shù);M2為B區(qū)段領深線圈橫列個數(shù);N2為B區(qū)段收針次數(shù)。將安全針數(shù)上下合并在一起,V領階梯式嵌花總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見式(5)。
X=M+2N+1+2N1
(5)
V領單行式嵌花與V領階梯式嵌花一樣也包括A區(qū)段與B區(qū)段,其中,A區(qū)段的編織原理相同,不同之處在B區(qū)段。單行式嵌花在B區(qū)段的原理如下:對于線圈橫列而言,①機頭的編織系統(tǒng)同時對領部兩側進行線圈編織,并以此為編織循環(huán),直到領部的另一側還有1個線圈橫列未完成編織;②機頭的編織系統(tǒng)最后對未完成的線圈橫列進行編織。圖6是V領單行式B區(qū)段的嵌花編織原理示意圖,其也是圖1中B區(qū)段第19右側線圈和第20、21、…、24線圈橫列,以機頭橫移次數(shù)為編織順序的展開圖。
圖6 V領單行式嵌花B區(qū)段的編織原理示意圖
圖6包括3部分:①圖1中第19右側線圈和第20、21左側編織橫列與圖6中機頭第44、45橫移相對應,44機頭左移,I帶動3#與5#導紗器各自編織;45機頭右移,I帶動5#與帶動3#導紗器各自編織;②圖1中帶有收針第21右側線圈和第22、23左側編織橫列與圖6中機頭第46、47、…、51橫移相對應,其中,機頭第46次橫移與機頭第44橫移作用相同,機頭第49次橫移與機頭第45次橫移作用相同,47機頭右移,I與II組合進行翻針;第48次機頭左移,I與II組合進行向左移圈;47到48機頭橫移用于左側收針,50機頭左移,I與II組合進行翻針;51機頭右移,I與II組合進行向右移圈;50到51機頭橫移用于右側收針;③圖1中第23右側線圈和第24編織橫列與圖6中機頭第52、53次橫移相對應,其中,機頭第52次橫移與第44線圈橫移作用相同,第53次機頭右移,I帶動5#導紗器編織。將②與①對比,可以看出:線圈橫列的展開完全相同,左、右側收針的展開相當于在對應線圈橫列上分別插入2次機頭橫移。圖1中B區(qū)段的線圈橫列,同圖1中第19右側線圈和第20左側線圈橫列,左側收針與圖1第22線圈橫列上左側收針相同,右側收針與圖1第22線圈橫列上右側收針相同。因此,樣片B區(qū)段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包括:編織線圈橫列的次數(shù)與收針的次數(shù),具體表達與式(4)相同,將安全針數(shù)上下合并在一起,V領單行式嵌花總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與式(5)相同。
對于同一樣片而言,可通過樣片展開后機頭橫移次數(shù)來比較V領各種編織類型的編織效率高低[9-10]。即若某一類編織類型將樣片展開后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越高,則該編織類似的效率低。表1為V領各種編織類型對照表。
表1 V領各種編織類型對照表
由表1示出以下5點,①影響2行拆行編織與4行拆行編織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的主要因素為領深的線圈橫列個數(shù)與收針次數(shù),而影響階梯式嵌花編織與單行式嵌花編織的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的主要因素為領深的線圈橫列個數(shù)、收針次數(shù)與安全針數(shù)以下的收針次數(shù)。②2行拆行編織相對于4行拆行編織,樣片展開后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會多出0.5M次,因此,2行拆行編織較4行拆行編織的編織效率要低。③階梯式嵌花編織與單行式嵌花編織的編織效率相同。④將階梯式嵌花編織與4行拆行編織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樣片展開后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少1.5M-(1+2N1)次,由于一般羊毛衫V領的領深的線圈編織個數(shù)要大于20個,而安全針數(shù)以下的收針次數(shù)要小于10次,因此,上述機頭橫移次數(shù)一般為正數(shù),即:階梯式嵌花編織的編織效率要優(yōu)于4行拆行編織的編織效率。⑤以圖1為例,樣片展開后的機頭橫移次數(shù)的大小排列為:2行拆行>4行拆行>階梯式嵌花=單行式嵌花。綜上所述,4種編織類型編織效率高低的排序為:階梯式嵌花編織與單行式嵌花編織相同,優(yōu)于4行拆行編織,優(yōu)于2行拆行編織。
本文通過一個需要編織的V領真領樣片,按照2行拆行、4行拆行、階梯式嵌花與單行式嵌花4種不同的編織方式將樣片展開,分別對應地給出了各自的編織原理、同時也對應地給出了機頭橫移次數(shù)同領深的線圈橫列個數(shù)、領部收針次數(shù)與安全針數(shù)以下的領部收針次數(shù)的函數(shù)關系,再將機頭橫移次數(shù)的多少作為衡量4種編織方法的編織效率大小的依據(jù),通過將4種編織方法中機頭橫移次數(shù)的對比,得出:階梯式嵌花編織與單行式嵌花編織的編織效率相同,優(yōu)于4行拆行編織的編織效率,優(yōu)于2行拆行編織的編織效率。希望研究結果能夠為羊毛衫V型真領的編織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