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亞紅 息濤 明惠青 趙淼 關(guān)健華
(遼寧省氣象服務(wù)中心,沈陽 110166)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夏季極端高溫、暴雨事件頻發(fā),安全舒適的氣候資源在旅游目的地選擇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1-2]?!?019年中國旅游研究報告》顯示,到氣候涼爽、風景宜人的地方,成為夏季旅游的首選,比例達到84.5%。避暑旅游資源及其指導性產(chǎn)品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遼寧位于黃海之濱,渤海之畔,是中國東北地區(qū)唯一的沿海、沿江和沿邊的省份。受地理因素影響,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氣溫在21~24 ℃之間,氣溫日較差明顯,出現(xiàn)高溫概率低,山區(qū)基本無高溫,具備避暑旅游的氣候特征。近幾年,夏季避暑旅游得到遼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當?shù)亟Y(jié)合自身地理優(yōu)勢,構(gòu)建了森林、山地避暑養(yǎng)生和海濱、海島嬉水納涼等休閑產(chǎn)業(yè)體系,避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如何合理開發(fā)利用氣候資源成為當?shù)芈糜伍_發(fā)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guān)于避暑旅游氣候適宜性研究,國內(nèi)學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劉峰貴、孫銀川等對避暑型旅游城市的氣候條件進行對比分析[3-4]。張文強、楊舒琳等對避暑旅游氣候資源及區(qū)劃進行分析[5-11],篩選出最適宜的避暑旅游景點。楊俊、馬麗君等對中國旅游景區(qū)進行了避暑適宜性綜合評價[12-17]。趙晶、劉逸等以綜合舒適度模型為基礎(chǔ),建立了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模型[18-20]。吳普、王立民等從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角度,建立了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方法和避暑旅游城市評價指標[21-23]。孫美淑等[24]指出,不同地域的氣候舒適度閾值存在一定的差別,體感溫度的舒適閾值受到地域環(huán)境的影響。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氣候差異較大,不能單純地使用相同的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模型。根據(jù)中國氣象局《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模型》(QX/T 500—2019)[25],分析遼寧避暑旅游適宜度,但評價模型中部分因子,如日最高氣溫≥40 ℃,日降水量≥250 mm等在遼寧出現(xiàn)概率極低。從遼寧近30年(1991—2020年)氣象資料分析,日最高氣溫≥40 ℃的常年平均日數(shù),只有朝陽地區(qū)在0~0.3 d之間,其他地區(qū)均為0。日降水量≥250 mm的常年平均日數(shù)全省均為0。使得這2個因子在評價模型中成為無效因子,導致計算結(jié)果同質(zhì)化,難以劃分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等級。本文基于中國氣象局《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模型》,利用體感溫度建立氣候舒適度等級,并綜合考慮災害性天氣對避暑旅游的不利影響,根據(jù)遼寧夏季氣候特點,調(diào)整了原評價模型中不同氣象因子影響的權(quán)重,細化了避暑旅游舒適度分級標準和災害性天氣等級,給出了遼寧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方法,分析了遼寧避暑旅游適宜度時空分布和避暑旅游城市排名,為公眾及旅游相關(guān)部門了解當?shù)乇苁盥糜螝夂蛸Y源提供參考。
本文所用資料:①2008—2017年夏季(6—8月)遼寧省59個國家級氣象站逐小時地面資料,氣象要素包括氣溫、相對濕度和10 min平均風速。②2008—2017年夏季(6—8月)遼寧省59個國家級氣象站地面日值資料和月值資料。日值資料包括日降水量(20:00至次日20:00) 、日最大風速、日最高氣溫和日最低氣溫。月值資料包括雷暴日數(shù)和高溫日數(shù)。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氣象局基于國省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環(huán)境(CIMISS)氣象數(shù)據(jù)統(tǒng)一服務(wù)接口。所使用站點數(shù)據(jù)經(jīng)過質(zhì)量控制,逐小時地面資料剔除了能見度缺報和存在錯誤記錄的時次。逐月資料剔除了雷暴日數(shù)空缺的年份。
1.2.1 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模型
應(yīng)用“QX/T 500—2019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方法”中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計算公式,綜合考慮夏季氣候舒適度和高影響天氣對避暑旅游的不利影響,既能體現(xiàn)氣候舒適度在避暑旅游的重要性,又能通過高影響天氣的風險高低左右避暑旅游地的評價:
L=100(B-M)
(1)
式中,L為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B為均一化后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M為均一化后高影響天氣對避暑旅游影響程度[26-27]。
1.2.2 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
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以體感溫度為依據(jù),綜合考慮氣溫、相對濕度和風速對體感溫度的共同作用,其體感溫度計算公式為[28]:
(2)
式中,TS為體感溫度,Ta為日最高氣溫,Ti為日最低氣溫,T為時刻氣溫,以上單位:℃;VRH為時刻相對濕度,單位:%;V為10 min平均風速,單位:m/s。采用評價期內(nèi)逐日有效避暑旅游時段,應(yīng)用11:00、14:00、17:00和20:00地面觀測資料[29]中氣溫、相對濕度和風速,日最高氣溫和日最低氣溫,分別代入式(2)中,求出各時刻體感溫度TS。根據(jù)表1,得出各時次旅游氣候舒適度等級i。
表1 旅游氣候舒適度分級標準
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計算公式為:
(3)
(4)
式中,B0為均一化前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i是旅游氣候舒適度等級;ri為不同旅游氣候舒適度等級i發(fā)生的頻率;Ri為不同旅游氣候舒適度等級i的影響權(quán)重,1級、2級、3級、4級分別為0.6,0.3,0.1和0[25];Di為不同旅游氣候舒適度等級i發(fā)生的時刻次數(shù);N為評價時期內(nèi)參與統(tǒng)計的總時刻次數(shù)。
1.2.3 夏季高影響天氣對避暑旅游的影響
應(yīng)用高溫、強降水、雷暴和大風災害數(shù)據(jù)建立夏季高影響天氣對避暑旅游影響模型如下:
(5)
式中,M為高影響天氣對避暑旅游綜合影響指標;j為各類型高影響天氣,j=1為高溫天氣,j=2為強降水天氣,j=3為雷暴天氣,j=4為大風天氣;Mj為均一化后的各高影響天氣j的影響指標;Rj為各高影響天氣j指標權(quán)重。
結(jié)合遼寧本地氣候特點,調(diào)整“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模型”中災害天氣的等級和影響權(quán)重。針對旅游目的地高溫、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夏季災害性天氣氣候特點,統(tǒng)計2008—2017年6—8月遼寧氣象災害數(shù)據(jù)和發(fā)生頻次,計算單一災害影響程度。其中強降水對旅游致災影響最大,后依次為雷暴和大風,高溫天氣雖然致災影響不如以上3種天氣,但對避暑旅游影響最直接,出現(xiàn)頻次最高。根據(jù)上述4種災害性天氣在遼寧出現(xiàn)的頻次和影響,把高溫、強降水、雷暴和大風的權(quán)重定為0.45、0.3、0.15和0.1。其中高溫、強降水和大風影響指標計算公式為:
(6)
(7)
式中,M0(1、2、4)為均一化前高溫、強降水和大風天氣影響指標;p為強度等級;rp為各強度等級p的發(fā)生頻率;Rp為各強度等級的影響權(quán)重;Dp為各強度等級發(fā)生的日數(shù);N1為評價時期內(nèi)所有日數(shù)。
各強度等級的影響權(quán)重Rp參照QX/T 500—2019 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方法,雷暴影響指標計算如下:
M0(3)=r3
(8)
r3=D3/N3
(9)
式中,M03為均一化前的雷暴天氣影響指標,r3為雷暴的發(fā)生頻率,D3為雷暴日數(shù),N3為評價時期內(nèi)所有日數(shù)。
根據(jù)遼寧夏季氣溫和降水特點[30],雷暴災害分為有和無2個等級;大風災害分為日最大風速≥10 m/s、日最大風速≥15 m/s、日最大風速≥17 m/s 3個等級;高溫災害分為日最高氣溫≥33 ℃、日最高氣溫≥35 ℃、日最高氣溫≥37 ℃ 3個等級;暴雨災害分為日降水量≥50 mm、日降水量≥100 mm、日降水量≥150 mm 3個等級。
1.2.4 均一化處理方法
由于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高影響天氣影響因子等量綱不同,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和高影響天氣影響因子需進行均一化處理,保證各個因子數(shù)值不超過1,量綱統(tǒng)一。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均一化公式為:
B=B0/CB
(10)
式中,CB為常數(shù),理想狀態(tài)下,當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期內(nèi)所有時刻體感溫度都在22~24 ℃之間,即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等級為1級很舒適,此時根據(jù)式(3),r1為1,并乘以1級的權(quán)重Ri(Ri=0.6),得到B0的理論最大值為0.6,記為CB。
高影響天氣均一化公式為:
M=M0/CM
(11)
式中,M0為均一化前高溫、強降水、大風和雷暴天氣影響指標。CM為M0在全省的最大值。
1.2.5 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等級劃分
根據(jù)5 d滑動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22 ℃的入夏標準和旅游氣候舒適度分級標準(表1),綜合考慮了夏季氣候舒適度和高影響天氣的不利影響后,通過對遼寧59個地市(縣)的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的計算、對比和調(diào)整,確保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L較高的地市(縣)平均氣溫處于22~24 ℃之間,并且高影響天氣影響指標相對較小。根據(jù)以上原則,確定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等級劃分為四級,等級劃分見表2。
表2 遼寧省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L等級
2.1.1 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時間分布
計算遼寧夏季逐日有效避暑時段(11:00、14:00、17:00和20:00)4個時次的體感溫度,依據(jù)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分級標準(表1)得出遼寧夏季有效避暑時段氣候舒適度等級頻率(表3),從表3中可以看到,遼寧夏季從“較舒適”到“最舒適”的分級占比比例達到76% ,最舒適”、“舒適”和“較舒適”比例分別為17% 、33% 和 26%,不舒適比例為24%。其中6月避暑旅游氣候“較舒適”以上等級的比例最高,達到91%,7月和8月比例相近,分別為68%和69%。說明6月遼寧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最高,7、8月次之。
表3 遼寧夏季有效避暑時段氣候舒適度等級頻率 %
圖1是2008—2017年遼寧6、7、8月11:00、14:00、17:00、20:00氣候舒適度等級頻率,圖中14:00數(shù)據(jù)顯示,6、7、8月4級(不舒適)頻率分別是16%,50%和41%,均高于其它3個時次,其中7月占比最高, 8月次之。20:00數(shù)據(jù)顯示, 6、7、8月1級(最舒適)和2級(舒適)頻率之和均在60%以上,尤其是8月,1級和2級頻率之和達到了82%,明顯高于其它3個時次。11:00數(shù)據(jù)顯示,6月1級和2級頻率均較高,4級頻率較低,只有8%,7月4級頻率明顯增加,達到33%,8月又下降至22%。17:00數(shù)據(jù)顯示,6月1級和2級頻率均處在中等水平,4級頻率較低,為11%。7月4級頻率增加到40%,8月下降至29%。
圖1 2008—2017年遼寧有效避暑時段6月(a)、7月(b)、8月(c)不同時次氣候舒適度等級頻率
以上分析表明,遼寧6月全天氣候舒適度較好,7、8月晚間氣候舒適度較好,白天氣候舒適度稍差。這是因為遼寧6月氣溫還普遍較低,全省大部入夏時間普遍在6月中下旬。7、8月處在盛夏,白天氣溫較高,氣候舒適度等級較低,但晚間涼爽,氣候舒適度等級較高。
2.1.2 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空間分布
圖2a是遼寧夏季(6—8月)氣候舒適度空間分布。由圖可見,夏季遼寧大部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較好,遼東和遼南氣候舒適度優(yōu)于遼寧中部和西部。遼寧東部的本溪和沿海的丹東、大連、葫蘆島和錦州南部體感溫度適宜,氣候舒適度等級最高,避暑氣候條件更好。朝陽和中部的沈陽、鞍山北部、遼陽氣候舒適度等級較低,避暑氣候條件稍差。
圖2b~d是 6、7、8月逐月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空間分布。由圖可見,遼寧6月氣候舒適度最高,舒適面積幾乎覆蓋全省。其次是8月,除了沈陽南部、遼陽、鞍山北部、營口南部氣候舒適度程度較差外,其他大部地區(qū)氣候舒適度均較高,尤其是北部和東、西部山區(qū),白天舒適,夜里涼爽,更適合避暑旅游。7月遼寧氣候舒適度相對較低,尤其是遼寧西部和中部,白天炎熱,早晚溫差縮小,體感溫度較高,拉低了氣候舒適度值。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較高的地區(qū)集中在東南部的本溪、丹東和大連一帶,適合沿海、沿江和山地避暑旅游。
圖2 遼寧夏季(a)、 6月(b)、7月(c)、8月(d)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空間分布
圖3是遼寧避暑旅游高影響天氣風險分布。由圖可見,夏季(6—8月)遼西大部避暑旅游高影響天氣風險較大(圖3e)。暴雨的高風險區(qū)在東南部的寬甸、丹東和鳳城一帶(圖3a)。高溫的高風險區(qū)在朝陽和錦州西部(圖3b)。大風的高風險區(qū)在鐵嶺北部、彰武、北鎮(zhèn)、凌海、 營口和長海(圖3c)。雷暴的高風險區(qū)在鐵嶺、撫順東部、朝陽西部和莊河一帶(圖3d)。從時間分布來看(圖略),7月和8月遼寧旅游高影響天氣風險較大,尤其是7月,受暴雨和高溫等氣候條件的影響,旅游高影響天氣風險最大,6月旅游高影響天氣風險最小。
圖3 遼寧避暑旅游高影響天氣風險分布:(a)暴雨,(b)高溫,(c)大風,(d)雷電,(e)災害天氣
圖4是遼寧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空間分布,按照表2的分級標準,圖中藍色區(qū)域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為1級,很適宜。深綠色區(qū)域為2級,適宜。淺綠色區(qū)域為3級,較適宜。紅、橙和黃色區(qū)域為4級,不適宜。表4是遼寧6、7、8月和夏季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排名。由圖4和表4可見,遼寧夏季(圖4a)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由西北到東南逐漸增強,遼寧59個地市(縣)中,很適宜避暑的地市(縣)有14個,適宜避暑的地市(縣)有22個,較適宜避暑的地市(縣)有16個,不適宜避暑的市地有7個。而從各個月的分布上可以看出,6月(圖4b)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最強,適宜面積最大,較適宜以上面積基本覆蓋了除朝陽以外的大部分地區(qū)。6月遼寧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排名(表4)前15位的地市(縣)均為1級,很適宜,范圍覆蓋了遼東山區(qū)和遼南沿海大部分地區(qū)。排在前5位的是金州、盤錦、營口、東港和黑山,基本上集中在南部沿海一帶。8月(圖4d)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次之,除了遼西西部和遼寧中部適宜度稍差之外,其他大部也都在較適宜以上級別。8月遼寧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排名前15位的地市(縣)均為1級(很適宜),范圍覆蓋了遼東、遼北和遼南沿海。排在前5位的是旅順、法庫、長海、桓仁和昌圖。7月(圖4c)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較差,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較適宜以上級別的范圍明顯縮小,分布在遼寧北部、東部和東南沿海一帶。7月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較適宜以上級的地市(縣)僅占全省的30%左右,排名前15位的地市(縣)有3個1級(很適宜),5個2級(適宜)和7個3級(較適宜),主要分布在大連、營口、本溪、丹東和撫順東部。排在前5位的是長海、旅順、皮口、瓦房店和草河口,集中在東南部的大連和本溪。
圖4 遼寧夏季(a)、6月(b)、7月(c)、8月(d)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空間分布
表4 遼寧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排名(前15名)
(1)利用體感溫度和對體感溫度有直接影響的氣溫、相對濕度和風速,綜合考慮災害性天氣對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的影響,對遼寧59個地市(縣)進行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劃分為很適宜、適宜、較適宜和不適宜4個等級。
(2)遼寧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由西北到東南逐漸增強,遼寧59個地市(縣)中,很適宜避暑的地市(縣)有14個,適宜避暑的地市(縣)有22個,較適宜避暑的地市(縣)有16個,不適宜避暑的市地有7個。
(3)夏季(6—8月)遼寧大部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較好,遼東和遼南氣候舒適度優(yōu)于遼寧中部和西部。遼寧東部的本溪和沿海的丹東、大連、葫蘆島和錦州南部體感溫度適宜,氣候舒適度等級最高,避暑氣候條件更好。朝陽和中部的沈陽、鞍山北部、遼陽氣候舒適度等級較低,避暑氣候條件稍差。
(4)夏季(6—8月)遼西大部氣候高影響天氣風險較大。暴雨的高風險區(qū)在東南部的寬甸、丹東和鳳城一帶。高溫的高風險區(qū)在朝陽大部和錦州西部。大風的高風險區(qū)在鐵嶺北部、彰武、北鎮(zhèn)、凌海、營口和長海。雷暴的高風險區(qū)在鐵嶺、撫順東部、朝陽西部和大連莊河一帶。從時間分布來看,7 月遼寧旅游高影響天氣風險最大,8月次之,6月風險最小。
(5)從地里位置來看,遼寧東部、南部更適宜避暑旅游。 從時間上來看,6月、8月是遼寧適合旅游的月份,尤其是6月,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最高,適宜面積最大,較適宜以上面積基本覆蓋了除朝陽以外的大部分地區(qū),其中南部沿海一帶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最高。8月份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次之,除了遼西西部和遼寧中部適宜度稍差之外,其他大部也都在較適宜以上級別。7月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較差,避暑旅游氣候適宜度較適宜以上級別的地市(縣)僅占全省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遼寧北部、東部和東南沿海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