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古人的生活長卷,夏日里的情趣,豐富多彩。
傳說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為我國穿裙之始。先秦時期男女通用上衣下裳,裳即裙。漢魏六朝以后,裙子漸成女人的專用服裝。因裙子與古人的日常生活不可分離,在古詩文中表達裙子之美的佳句隨處可見,尤其是唐代。
《全唐詩》中描寫女子的裙子和穿裙子女子嫵媚風姿的詩作約300首?!叭氯仗鞖庑?,長安水邊多麗人。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边@是杜甫《麗人行》中的詩句。能與暮春景色映照媲美的綺羅衣裳,該是多么的美麗耀眼啊!
唐代年輕婦女大多喜歡穿鮮艷的紅裙,詩人多有詩句提及。“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元稹《櫻桃花》)“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保ㄈf楚《五日觀妓》)那紅艷得如同石榴花般的裙子,很是吸引眼球?!凹t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保ǘ艑徰浴稇蛸涄w使君美人》)則把“紅”寫到了極致。
唐代婦女所穿裙子不僅色彩明艷,而且款式眾多:既有羅裙,“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也有翡翠裙,“寶鈿香蛾翡翠裙,裝成掩泣欲行云”(戎昱《送零陵妓》);還有石榴裙,“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武則天《如意娘》)。其實唐代女裙種類遠不止這些,若以質(zhì)料、色彩、款式、裝飾等細分,那真可謂是不計其數(shù)。
唐代裙子比之前朝,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即長度大幅增加。“長裙錦帶還留客,廣額青娥亦效顰?!保ㄍ鹾病队^蠻童為伎之作》)“裙拖六幅瀟湘水,鬢聳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悰筵中贈美人》)據(jù)考證,如果把六幅裙的周長折算起來,大概有3.18米。
與女子喜著長裙相反,也有古人夏日愛裸讀。
劉伶是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關(guān)于他的故事最有名的是“劉伶醉酒”。劉伶還喜歡夏日裸讀,很多人并不知曉。因為喜歡飲酒,再加之好服“五石散”,劉伶經(jīng)常顯得性情亢奮,到了夏天,更是渾身燥熱,情緒激昂。往往這時,他就會脫光全身衣褲,赤身裸體地在家里邊讀書,邊飲酒,說自己是把天地當屋子,把屋子當衣褲。如果不巧有人進來撞見,他也不回避。
夏日愛裸讀的不止劉伶一人。詩仙李白也經(jīng)常這樣做。與劉伶不同的是,李白喜歡在野外裸讀。其《夏日山中》詩曰:“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边@是拿身體與自然對話,和書本交心。
清代也出了兩位喜愛夏日裸讀的人物——李漁和顧棟高。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寫道:“夏不謁客,亦無客至,匪止頭巾不設(shè),并衫履而廢之。或裸處亂荷之中,妻孥覓之不得;或偃臥長松之下,猿鶴過而不知。”一絲不掛,躲在荷葉或松林下,忘我醉讀,想來也是一件美事?!肚宕溯W事》載顧棟高“深于經(jīng)學,自幼至老,未嘗一日不讀書……掌教淮陽時,夏月堅閉重門,解衣裸體,寸絲不掛,手執(zhí)一卷,高讀不輟??椭?,自門隙窺之,大笑,先生倉皇著衣而出。談?wù)邆鳛樾Ρ?。”有裙眾賞,無裙獨樂。裸讀畢竟是私密之事,還是以不傷風化為宜。
夏日長長,趣事多多。閑掇裙趣數(shù)則,聊作談資消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