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
2019年10月,破冰船“極星”號被困在北冰洋中部的厚海冰中,這是茫?!翱諢o”中的唯一地標。
另一艘破冰船“阿卡德米克·費多羅夫”號,帶著大量的物資和人員慢慢靠近“極星”號??茖W家和船員們在船的平臺上排成一排,緊握著結冰的欄桿,他們可以看到幾步之外同事們的笑臉,彼此卻相隔兩個時區(qū)。
在北極,24個時區(qū)在單點發(fā)生碰撞,從而失去了意義。這個點既是地球的所有時區(qū),又不屬于任何一個時區(qū)。在這個深淵中,沒有任何邊界,因為沒有土地,也沒有人。從這里看,太陽每年升起并落下僅一次(北極點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因此“一天”還是“一年”的概念也無關緊要。
然而,“極星”號還在這里。它要在北極停留一年,以測量北極冰蓋的各個方面,包括冰蓋下面的海洋和上方的天空。船上載著來自20個國家的100個人,漂浮在浮冰的掌控之下。
自從2019年9月開始探險以來,“極星”號所在的時區(qū)已經(jīng)改變了十幾次。當“阿卡德米克·費多羅夫”號和“極星”號并排停泊時,它們之間仍然有數(shù)小時的時差。在北極,到處都是海洋,偶爾會有研究船或者從西北航道偏離的補給船造訪。船長可以自己選擇所用的時區(qū)。一般來說,他們可能會采用毗鄰國家或地區(qū)的時區(qū),也可能會根據(jù)船舶活動進行切換。在沒有固定時區(qū)的情況下漂流,對船員們來說還不算特別奇怪。但北極還有另外一個令人不安的現(xiàn)實:一天中沒有時間。
我們認為的每一天,都被日出和日落環(huán)繞,而同樣的現(xiàn)象每年在北極附近只發(fā)生一次。因此,北極的一年和一天,是生活在溫暖大陸上的人們很難理解的概念。
在長達3周的日落之后,“極星”號在10月被黑暗吞沒。
一旦極夜占據(jù)了上風,剩下的就只有無情的黑暗。從船的甲板上望出去,會看到?jīng)]有地平線的虛空,偶爾被幾名遠處工作人員的頭燈射出的光針點綴著。
船艙內同樣離奇。沒有白天,沒有夜晚,沒有早晨,沒有黃昏,100個人將如何行動?對講系統(tǒng)中爆發(fā)出德國船長的聲音時,代表這是早上8點的起床號——跟哪個時區(qū)可沒關系。人們排隊進入食堂,按預定的時間間隔用餐??茖W家們前往冰上檢查設備,或在相同的時間內去實驗室會面。
“極星”號像發(fā)條玩具一樣運轉,與通常決定了時間的行星運轉無關?!皶r間”只是一種運作習慣,旨在制造規(guī)律性的錯覺。
真正提醒船員們時間仍在流逝的一件事,是數(shù)據(jù)收集。研究儀器裝點著破冰船周遭的冰凍地貌,收集冰、海洋、天空的測量值。所有這些數(shù)據(jù)都基于“協(xié)調世界時”,該時間以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為標準。
“極星”號數(shù)據(jù)收集工作一直在進展。對于船上的研究人員,除了工作進展,只有頭發(fā)的增長以及新鮮面包的氣味會提醒他們時間的流逝:面包出爐的那天一定是“星期天”。
當科學家離開“極星”號時,他們會經(jīng)歷真正的“永恒”。有些儀器放置在冰面上幾千米外的地方,只能乘直升機才可抵達。外面一片漆黑,從直升機內看著窗外,也無法分辨出地面和天空。直升機將他們放在冰面上,再次起飛,旋轉的槳葉聲漸漸消失,然后是真正的寂靜。
研究人員會擠在一起,頭燈在黑暗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微小的光線池,他們所能聽到的,只有自己心臟的跳動聲。
在研究人員工作時,警衛(wèi)會站在一旁,觀察地平線以預警危險。這里常有北極熊出沒,它們習慣于在黑暗、冰冷的環(huán)境中“巡邏”,當然它們也沒有時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