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禹,任 美,邱麗娜,石瑛琦,李瑋琦,魏洪濤*
(1.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 口腔科,吉林 長春130033;2.鄭州人民醫(yī)院 口腔科,河南 鄭州450053)
牙周炎是口腔內常見疾病,據統(tǒng)計報道,每年約7.43億人患有重度牙周炎[1]。長期慢性的牙周炎癥會破壞牙周支持組織,形成牙列缺損或牙列缺失。嚴重的牙周炎導致全身炎癥反應,可能使腦小血管發(fā)生病理改變從而影響大腦正常功能[2]。腦小血管病是癡呆和腦卒中的主要病因,其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對老年人的危害極大[3]。本研究將分別從腦小血管病患者牙周炎患病情況、牙列缺損情況和認知障礙等方面,探討牙周炎與腦小血管病的相關性。
1.1 臨床資料
經頭顱MRI確診患有腦小血管病的患者66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7.9±8.6)歲;經頭顱MRI排除腦小血管病的體檢健康對照組66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4.6±8.6)歲。兩組研究對象均排除有腦大血管病變、腦出血、顱腦外傷或其他神經系統(tǒng)性疾病。
1.2 方法
1.2.1口腔??茩z查 口腔檢查由接受專業(yè)培訓的同一口腔科醫(yī)師完成,按照確定統(tǒng)一的檢查標準對132例研究對象進行口腔檢查,內容包括:①牙齒缺失情況:記錄受試者牙缺失數目,牙列缺損情況。牙列缺損情況包括簡單牙列缺損、復雜牙列缺損和完整牙列。簡單牙列缺損指缺失牙數目≤8顆,復雜牙列缺損指缺失牙數目>8顆,完整牙列指無缺失牙。②牙周狀況:記錄牙周綜合分值。牙周綜合分值是指口腔內6個不同檢查區(qū)段的綜合分值總和。其中,0分—社區(qū)牙周指數0-2區(qū)段,即牙齦健康或有牙齦炎(探診后出血) 或有牙石(探診有牙石,但探針黑色部分全部露在齦袋外);10分—社區(qū)牙周指數3區(qū)段,即早期牙周炎(齦緣覆蓋部分探針黑色部分,齦袋深度在4-5 mm);20分—社區(qū)牙周指數4區(qū)段,即晚期牙周炎(探針黑色部分被齦緣完全覆蓋,牙周袋深度≥6 mm)[4]。
1.2.2MoCA量表檢查 經過確定的統(tǒng)一標準進行培訓的神經內科醫(yī)師,對66例經頭顱MRI確認患有腦小血管病的患者中31例同意接受MoCA量表調查的研究對象進行MoCA量表調查。MoCA量表調查內容包括短期記憶、視覺空間能力、語言、執(zhí)行能力和注意力等多個認知領域[5]。
1.3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2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研究對象牙列缺損情況的數據進行卡方檢驗;對兩組研究對象的牙齒缺失數目及牙周綜合分值的數據進行t檢驗。利用pearman相關性分析牙周綜合分值與MoCA量表得分之間的相關性。
2.1 兩組研究對象牙列缺損情況
腦小血管病組復雜牙列缺損患者多于對照組,對照組簡單牙列缺損患者和牙列完整患者多于腦小血管病組,即腦小血管病組牙列缺損程度比對照組嚴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4.65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牙列缺損情況對比
2.2 兩組研究對象牙齒缺失數目及牙周綜合分值
腦小血管病組的人均缺牙數和牙周綜合分值大于對照組,P<0.01,兩者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缺牙數目和牙周綜合分值對比
2.3 腦小血管病牙周綜合分值與認知障礙MoCA量表得分相關性
患有腦小血管病的患者有31例同意接受MoCA量表調查的研究對象,Pearman相關系數r=-0.227,P>0.001,牙周綜合分值與MoCA量表得分無顯著相關關系。
牙周炎是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破壞的一種感染性疾病。牙周炎不僅導致牙列缺損,影響咀嚼功能,還與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有關。Leria等研究發(fā)現[6],牙周炎患者發(fā)生缺血性卒中的風險比非牙周炎的患者高約2.88倍。多項研究表明[7-9],牙周炎與腦小血管病相關性的機理可能是以下3方面:第1種是牙周炎相關致病菌及其代謝產物進入血液,隨血液循環(huán)進入腦血管,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第2種是牙周炎產生大量炎癥介質如腫瘤壞死因子等,破壞血腦屏障,使其通透性增加;第3種是牙周炎致病菌激活自身免疫系統(tǒng),破壞血管內皮細胞。由此可見,牙周炎可能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使腦組織的血管內皮發(fā)生結構和功能改變,導致腦小血管病的發(fā)生。另外,患有腦小血管病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可能在自我護理和菌斑控制方面存在欠缺,導致牙周炎發(fā)生。本研究結果表明腦小血管病組的牙齒缺失數和牙周綜合分值高于對照組,牙列缺損程度及牙周炎病變狀況與腦小血管病密切相關,口腔疾病的早期防治對于預防腦小血管病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有研究表明,腦小血管疾病是導致輕度認知障礙的常見原因[10],早期發(fā)現和診斷認知障礙,對于減少癡呆的不可逆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傅小燕等[11]通過對68例腦卒中后遺癥期伴牙周炎的老年患者進行牙周炎治療前后的追蹤性調查,發(fā)現牙周炎未治愈的患者比牙周炎治愈的患者認知功能明顯下降。另一研究通過建立牙周炎小鼠模型,發(fā)現牙周炎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降低可能與小鼠大腦皮質、海馬中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的異常激活所致神經元功能障礙有關[12]。本研究采用MoCA量表評估腦小血管病患者的認知能力,通過皮爾曼相關性分析,雖發(fā)現腦血管患者牙周綜合分值與MoCA量表得分無統(tǒng)計學意義,即牙周炎與認知功能無明顯相關性,可能與患者的牙周炎的嚴重程度及樣本數量不足有關,后續(xù)研究中將通過加大樣本量增加實驗的客觀性,為牙周炎與腦小血管病的相關性研究提供進一步的可參考資料。
另外,雖然腦小血管病者牙周炎的患病狀況較對照組嚴重,但腦小血管病與牙周炎的共同危險因素有可能聯(lián)系的假設無法排除,二者間的反向因果關系也是應該考慮的方向,比如嚴重的牙周炎導致全身炎癥,牙周致病菌及炎癥介質使腦小血管內皮細胞發(fā)生病理性改變,可能導致腦小血管病的患病率升高??谇唤】凳悄X小血管病一個重要的可改變因素,牙周炎癥的規(guī)范性診療、牙列缺損缺失的有效修復等口腔措施有利于緩解腦小血管病及認知障礙的發(fā)展,對改善腦小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